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门诊药房取药等候时间抽样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曹运莉  杜小莉  朱珠  朱莹  王德志 《中国药师》2011,14(12):1820-1822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药房的取药等候情况,为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和优化药房服务提供量化依据.方法:通过药房信息系统(PIS)和纸质处方获取2010年某日的门诊处方时间信息,计算取药等候时间,对不同院区和不同时段的取药等候时间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东院和西院门诊药房患者的取药等候时间的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分别为9.32( 1.75 ~27.87) min和5.82(1.20~ 17.45)min,两个院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东院门诊药房的高峰时段分别为10:01 ~12:00和13:31 ~ 15:30,西院的为10:01 ~ 12:00和14:31 ~ 16:30.上午高峰时段的取药等候时间长于非高峰时段(P<0.05),但差值小于0.8 min.下午高峰时段与非高峰时段的取药等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从抽样日的数据看,门诊药房取药等候时间中位数小于10 min.可进一步优化取药流程,缩短取药等候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品管圈活动在缩短门诊药房高峰期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药学人员药学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方法:通过系统后台和现场查检相结合的方式采集2021年1月20日—2月28日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为改善前数据(未采取任何干预措施),采集2021年2月28日至今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为改善后数据(采取品管圈活动干预措施),比较改善前和改善后有形成果、无形成果、标准化情况的统计学差异,并进行检讨和改进。结果:高峰期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由改善前的8.09 min下降到改善后的4.7 min。达标情况由改善前的8.09%降低为改善后的4.70%,达标率为104.63%;进步情况由改善前的8.09%降低为改善后的4.70%,进步率为41.90%。结论:通过这次品管圈活动,缩短了高峰期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药师调配审方技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患者满意度也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3.
应用药房智能控制系统对门诊取药等候时间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我院应用药房智能控制系统后的门诊患者取药等候情况进行调查,为减少患者等候时间和提高药房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药房智能控制系统(PICS)收集我院门诊患者取药时间信息,对取药人数、取药等候时间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房智能控制系统可有效缩短取药等候时间;取药高峰时段主要集中在上午9:01~11:00和下午14:01~16:00;72.87%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在10min内;90.08%的患者取药等候时间在15min内。结论:通过优化配药流程、增加专科药房、加强药师培训等措施,以期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门诊药房进行医院信息系统(HIS)功能改进和智慧药房建设优化实践,缩短高峰时段患者取药等候时间,为妇幼专科医院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分析,选取2017年至2019年每年12月门诊药房处方发药工作情况为评价指标观察期,分别比较分析HIS功能改进前后、智慧药房建设优化前后配药上屏时间在不同区间人次的上屏率的...  相似文献   

5.
田梨卜  张学军 《中国药房》2010,(45):4266-4268
目的:应用6σ管理方法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方法:应用6σ管理方法,以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90%分位数为评价指标,对患者取药等候时间进行测量,分析导致等候时间长的关键流程及关键原因,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并将改进前、后效果进行验证。结果:患者取药等候时间90%分位数由改进前的602s降低到改进后的178s。结论:6σ管理方法的应用,为患者节约了时间,减少了患者抱怨及投诉,使患者对医院满意度提高。  相似文献   

6.
刘玲  陶松  徐娟  周蕾  陶珍  王超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37(22):2797-2802
目的 引入PDCA循环作为缩短门诊药房患者取药时间的方法,进而提升门诊药房服务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方法 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调查江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5月实施PDCA前后门诊药房患者取药时间,分析影响患者取药时间的原因,制定对策,实施全方位精细化管理,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门诊药房患者取药时间由原来的6 min降至2.65 min,进步率达到了55.83%。结论 PDCA循环的开展可有效减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优化调剂流程,减少取药等候时间,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务态度,降低处方调剂差错,使门诊日常调剂工作更加准确高效,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王哲 《抗感染药学》2021,18(5):752-755
目的:探究基于闭环管理改造模式下的门诊药房管理系统对提高患者取药高峰时间段发药质量,以及缩短等候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门诊药房实施闭环管理改造模式后(2020年1月-3月)门诊患者72例为实施后组,另选2019年10月-12月门诊患者63例为实施前组;调查与比较2组患者高峰时间段(9:40 am-11...  相似文献   

8.
为缩短患者办理出院手续的时间,提高病人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探讨引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优化办理出院手续的程序,合理配置护理人员,灵活分工,加强部门与科室之间合作关系,主动将优质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渗透到每一位出院病人身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药房自动化系统和常规方法对患者取药等候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5年3月的药房取药患者5120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进行给药,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药房取药患者5120例为观察组,实施自动化系统进行给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药房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药房等候时间情况、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处方调配时间、上班人员、高峰期窗口人员等情况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超过90%的患者在15min内取到药品,观察组患者药房等候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80%,观察组满意度明显要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房自动化系统相比于常规取药方法,应用效果显著,明显缩短了患者等候时间,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果,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临床医药实践》2018,(2):150-151
目的:运用品管圈(Qcc)管理方法对门诊输液患者等候时间的现况进行探讨。方法:组织Qcc小组成员,通过头脑风暴及问卷调查选定主题后,拟定活动计划,进行现况调查,找出导致等待时间长的关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结果:改善前患者输液等候时间为(34.08±17.26)min,改善后输液等候时间为(20.46±12.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缩短了输液等候时间,同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缩短门诊药房高峰时段患者取药时间,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 通过开展品管圈(QCC)活动,找出影响门诊药房高峰时段患者取药时间的因素,提出改进措施,确认活动效果.结果 有形成果,取药高峰时段每百人取药时间超过10 min的人次从活动前(2019年6月)的43人次降为活动后(2019年12月)的24人次,基本达到目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提高现代化门诊药房用药安全。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质量管理体系中DMAIC模式,即定义、测量、分析、改进和控制5个步骤对门诊药房用药安全进行分析,找出影响用药安全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降低用药安全因素。结果 用药差错率从0.064%降低至0.008 5%,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医院管理中,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通过团队合作,数据分析,找出问题的关键因素,消除过程缺陷,实施流程改进是提高用药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缩短门诊患者候诊时间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缩短门诊患者无效候诊时间,降低患者对候诊时间的不满意率。方法:运用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对门诊患者就医的全过程及在各诊疗活动点的等候时间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导致候诊时间长且患者抱怨最多的流程作为改进的关键并重点分析原因。结果:经过挂号、收费、取药等关键流程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后,患者的无效等候时间明显缩短,对候诊时间的不满意率明显下降。结论:六西格玛管理方法关注顾客需求、用数据说话,是一种科学性和适用性强的管理方法。适宜在医疗服务行业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缩短患者取药等候时间,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提高满意度.方法 利用精益管理的原理分析、解决医院药房实际存在的问题.依据HIS系统对我院门诊药房患者取药等候数据进行提取、分析,采取下列措施:设定预警值,实施弹性排班.根据药品使用频次及同一处方上药品的关联度,调整药品摆放位置,减少人员走动距离,提高工作效率.结果 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缩短门诊患者就诊等候时间中的运用。方法 建立工作小组,运用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方法进行,比较实施前后专科门诊患者就诊等候时间、门诊提前预约比率、门诊患者满意度的差异。结果 实施PDCA后专科门诊患者就诊等候时间明显缩短(P <0.05),门诊提前预约比率提高,门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P <0.05)。结论 PDCA循环法是门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郑璐 《抗感染药学》2021,18(3):433-439
目的:评价品管圈(QCC)活动在缩短门诊药房高峰期患者等候取药时间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抽取QCC活动前(2019年12月1日-12月31日间)与QCC活动后(2020年3月1日-2020年6月30日间)患者平均候药记录时间,比较QCC活动前后候药时间的变化情况,评价其活动有形成果的指标效果.结果:QCC活动后,患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六西格玛管理法对降低输尿管软镜故障率的有效性.方法 将该院实施质量管理改进前的2019年7—12月(对照组)及改进后的2020年7—12月(观察组)完成经尿道输尿管/肾盂激光碎石取石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方法,观察组采用六西格玛管理法.比较两组输尿管软镜的故障情况.结果 观察组输尿管软镜故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原因,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自制不合理用药调查表及不合理用药认知调查表,调查处方中不合理用药现象和医护人员及患者对不合理用药的认知情况,分析导致临床不合理用药的主要原因,采取适当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临床不合理用药率的差异.结果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归纳起来共11种情况,其中给药次数不适宜所占比例最大;导致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因素有医护人员的因素,也有药师、患者等方面的因素,分别针对各因素采取适当干预措施后,临床不合理用药率显著下降.结论 临床不合理用药现象很多,导致不合理用药的因素也很多,应用六西格玛管理法干预临床不合理用药,提高了药师审核处方能力及医务人员的服务水平,优化了医院管理流程、提高了服务质量,有效促了进医疗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采用精细化管理,规范配发药流程,提高药房人员工作效率,缩短患者等候取药时间,提高满意度。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1日—6月30日在门诊西药房取药患者169133人次作为对照组,2019年1月1日—6月30日在门诊西药房取药患者194134人次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精细化管理措施,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理方法。比较两组在配药、发药、候药方面花费的时间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配药、发药、候药时间上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观察组(93.50%,187/200)显著比对照组(86.50%,173/200)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西药房采用精细化管理,可显著提高配发药工作效率,缩短等候取药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