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妇科病以月经病最为常见。历代名医首重在调经,宋代陈自明云“凡医妇人,必先调经”。“妇人诸疾,多有经水不调,经调然后可以孕子,然后可以却疾。”清代傅山指出:“妇人调经尤难,盖经调则无病,不调则百病丛生”。各代医家尤其重视“种子必须先调经”。  相似文献   

2.
中医临证教学是被数千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目前三年制专科层次设置,要培养适合临床需要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只有在课程、教材设置,教育、教法改进中提出应对措施,以期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出理论素养较高、动手能力较强、具有浓厚学科兴趣、能在较短时间内适应临床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3.
作者结合个人三十多年教学、临床经验体会,分别从八个方面对于中医处方临证的学问加以论述,重点介绍了中医临证处方的方法窍门和临证之际如何才能迈出第一步,不坐冷板凳的经验体会.对于初到临床工作的中医大学生来说,实不失为良好的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中医临证思维特色的分析探讨,从其所具有的反馈性,宏观多元性“舍”“从”性及动态可变性四方面进行了阐述,力求使初淑临床的同道,正确把握中医理、法、方药,提高临疗效。  相似文献   

5.
左献泽  孔德英 《中原医刊》2004,31(19):35-36
中医不仅能治急病,且善治疑难病,兹举案例数则,供同道斧正。  相似文献   

6.
7.
中医临证误诊误治原则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中医医案起源很早。西汉淳于意的诊籍是现存最早有实际内容的医案。明代韩懋首先提出脉式要“六法必书”,开中医临证病案规范化之先河;后吴崑、喻昌、李彦贞、何廉臣等医家对病案格式进行了补充、调整、改变。新中国成立后,病案格式经过多次修订,形成了全国统一规范。实际上临证病案与医案的不同,现代病历在反映中医思维过程和体现中医辨证论治精髓方面存在欠缺。探析中医临证病案规范化的源流,对完善当今病历格式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医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闪烁着历代前贤的思想光辉,对中华民族的繁衍和医疗保健做出了巨大贡献。它的发展是建立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是历代医家在其长期医疗活动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形成理,法方,药诸方面的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并逐步完善了辨证论治的思维方法,本文结合个人临证体会及前人的经验,分析讨论了中医临证时各种具体的思维方法,以期探求科学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证思维中的潜意识心理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内涵、形成、培养及创造性四个方面,探讨中医临证思维中的潜意识心理学特征。认为,中医临证思维方法除包含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逻辑思维方法外,还包含直觉、顿悟、灵感等通过潜意识心理活动完成的非逻辑思维成分。指出直觉、顿悟和灵感是潜意识在不自觉地围绕某些问题,如在信息加工中尝试、反馈、思考、探索,酝酿成熟后,又在意识层面上受到某种因素的刺激,而获得一种启示和诱导,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强调青年中医临床工作应有意识地培养这种创造性思维,不断提高临床技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浙派中医朱丹溪诊治痰证的临证思想。[方法]根据文献资料记载,构建“朱丹溪治疗痰证方药数据库”,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究丹溪用药规律,并辅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归纳其诊治痰证的临证思想。[结果]丹溪认为,痰证的病机在于气机不行,病因主要与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有关;临床辨证论治将痰证分为热痰、湿痰、食积痰、寒痰、风痰、老痰等,并确定清热化痰、燥湿化痰、消积化痰、温化寒痰、祛风化痰、润燥化痰等各种不同的治疗原则;丹溪还认为,痰易与瘀结,故化痰消瘀亦为常用之法。丹溪治痰,根据痰证所发部位不同,用药及吐下之法各不相同。丹溪用药,标本兼治,从脾、肺、肝经入手,以二陈汤为基本方剂,既施以化痰药除已生之痰,亦采实脾药物,杜生痰之源,间辅以理气药行滞,以证“气顺痰自消”之理,又采清热药防痰阻气滞、郁遏阳气以助热。[结论]丹溪治疗痰证的经验全面有效,其防治痰证的理法方药可为当今临床实践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自拟补肾降糖化瘀解毒方治疗糖尿病肾病60例结果显效24例(40.00%),有效29例(48.33%),无效7例(11.67%),总有效率88.33%。结论:补肾健脾,化湿解毒,活血化瘀,可使早期糖肾患者尿白蛋白恢复正常,使后期肾衰进展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3.
临证实践录     
1 .男女分虚实的脉男子关前脉必充 ,女子尺脉定浮洪 ,这是正常的脉象。女得男脉为不及 ,即寸关脉大尺脉弱 ,属虚 ;男得女脉为过盛 ,即尺脉大寸关脉弱 ,属实。例 :一女患伤寒证 ,发热 ,两寸关脉洪大尺脉弱 ,用清热解表药不效 ,反增胸满胀闷 ,进瓜蒌陷胸汤后变成关脉大过甚 ,神昏气喘 ,病情危重 ,立即给予生脉散 (人参、麦冬、辽五味 ) ,半个小时后 ,神昏气喘明显减轻 ,病情稳定 ,改用补中益气汤 (人参3 g ,黄芪 9g ,陈皮 7g ,柴胡 9g ,白术 9g ,升麻 3 g ,当归 9g ,甘草 6 g ,生姜 3片 ,红枣 5个 ) ,连服 3剂 ,关寸脉变成微弱无力 ,…  相似文献   

14.
中医临证处方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方,是辨证论治的重要工具之一,是理、法、方、药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中医防病治病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从临床角度出发,试论中医临证处方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疗肿瘤化疗消化道副反应临证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肿瘤化疗消化道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食欲下降、口腔溃疡、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化疗效果及耐受性。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主水湿运化,为水谷精微气血化生之源,人体所有脏腑组织抵御化疗药物的损害,都有赖于脾胃气血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三十年,静静地想一想。中医临床诊治疾病像“万花筒”一样多变,但总是循着一条规则,使得多变但不杂乱,有章可循;多变而有效。这就是我们这个经过两千多年历史发展起来的中国传统医药学,也是中华民族同疾病做斗争的经验总结,尤其是辨证施治具有一定的灵活性,还是有“章”可循的。  相似文献   

17.
18.
陈宝明教授从事中医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30余年,先后在人民卫生出版社、科学普及出版社出版了《伤寒论类辨》、《古方妙用》等十余部医学著作,主编翻译出版的《腹证奇览》一书,填补了国内中医诊断学的空白.他善用经方治疗内、儿、妇、外各科疑难杂病,尤其对肝胆等病的治疗,更有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疗肝胆病临证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总结不同肝胆疾病采用中医药治疗的不同法则,即急性黄疸型肝炎重在利湿解毒化瘀;慢性乙型肝炎以疏理肝脾为枢机;肝硬化腹水采用“三鼓”分治法;脂肪肝宜疏肝理脾化痰瘀;胆石症以疏肝利胆消石为主。  相似文献   

20.
中药治疗卵巢囊肿60例临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用中药保守治疗卵巢囊肿,对伴随症状的改善及卵巢囊肿的消失或缩小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