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2年7月在本院门诊检查出消化性溃疡患者278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采用Warthin—starry法及快速尿素酶法检测患者溃疡组织中的幽门螺杆菌,分析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结果:278例患者中共发现HP感染阳性187例,阳性率为67.3%;男性患者中HP感染阳性率为70.7%,显著高于女性62.8%,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HP感染阳性率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感染阳性率高于胃溃疡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了肝硬化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6月来我院内二科收住的肝硬化患者75例,并对其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幽门杆菌感染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75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5例,其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3例,消化性溃疡合并出血2例,消化道溃疡出血者19例,门脉高压性胃病出血l例;其中HP阳性46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0例;HP阴性29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例。 HP阳性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HP阴性患者,两组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肝源性消化性溃疡有一定关系,肝硬化HP阳性的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明显升高,因而要降低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风险,首先得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我院2007年到2009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病例老年组(A组)21例及中青年组(B组)2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A组的呕血黑便率、无腹痛率、并发休克率、伴随疾病率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消化性溃疡仍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首位病因,老年组胃溃疡(Gu)略多于十二指肠溃疡(Du),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青年组Du明显多于Gu,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老年上消化道出血呕血黑便率高,常无腹痛,伴随疾病多,消化性溃疡仍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4.
龚育凡  陈选民 《中国医师杂志》2009,11(12):1682-1683
目的探讨根除幽门螺杆菌(HP)与非甾体抗炎药物(NSAIDs)相关性胃溃疡的疗效关系,以提高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98例NSAIDs相关性溃疡患者分为HP根除组和对照组,治疗8周后复查,了解溃疡愈合情况和HP根治情况。结果HP根除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72.0%和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早期行HP根除治疗的患者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结论NSAIDs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早期不宜行HP根除治疗,早期选择质子泵抑制剂能促进溃疡的愈合,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乙肝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对消化性溃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近两年门诊和住院确诊非肝病者245例、慢性乙型肝炎692例及乙肝肝硬化492例进行胃镜检查,比较三组患者消化性溃疡发生率和消化性溃疡发生部位的差异。结果非肝病组PU发生率(14.2%)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乙肝肝硬化组(20.2%,30.1%,x2=4.21,P〈0.05;X2=21.86,P〈0.01),而乙肝肝硬化组患者Pu发生率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30.1%VS20.2%,x2=15.16,P〈0.01)。三组Hp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PU、DU及CU发生部位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肝病患者、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患者消化性溃疡也以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为主,慢性乙型肝炎及乙肝肝硬化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6.
刘冰  程涛 《现代保健》2011,(4):143-144
目的探讨肝源性溃疡(HU)的病因及临床特点。方法对521例肝硬化患者进行了胃镜检查,对发现的85例肝源性溃疡进行了分析。结果521例肝硬化患者中,发现肝源性溃疡85例,检出率为16.6%,肝源性溃疡出血发生率高,本资料显示其出血发生率为18.8%,肝源性溃疡发生率在Child—pugh分级中的A、C级间与A、B级问,食道静脉曲张程度的轻度、中度、重度间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呈正相关。结论肝源性溃疡的发生率高,常易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应早期行胃镜检查确诊,发现出血时应争取行急诊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从而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和内镜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本院347例消化性溃疡老年患者的临床和内镜资料,与同期350例中青年消化性溃疡进行比较。结果老年人消化性溃疡临床表现及伴随疾病与中青年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溃疡尤其是高位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老年组巨大溃疡所占比例明显高于中青年组(P〈0.01);在幽门螺杆菌检出率方面,老年组与中青年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人消化性溃疡并发症明显多于中青年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典型上腹痛少,无症状及非特异性症状多,伴随疾病多,其中胃溃疡及巨大溃疡的发生率高,且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8.
徐敏  ;张金玲 《药物与人》2014,(10):325-325
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的抗幽门螺旋杆菌(HP)作用厦不良反应。方法:选取60例HP阳性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三联疗效治疗,观察组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HP根除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和HP根除率与对照组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为3.3%低于对照组的13.3%,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能够达到与西药三联相似的抗HP效果,其不良反应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月-2013年4月治疗的50例NSAID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同时收集同期非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表现为胃溃疡(Gu)10例,占20.0%,胃溃疡伴糜烂32例,占64.0%,十二指肠溃疡(DU)5例,占10.0%,对照组表现为胃溃疡(GU)28例,占56.0%,胃溃疡伴糜烂10例,占20.0%,十二指肠溃疡(DU)10例,占2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复合性溃疡观察组3例,对照组2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Hp感染率相近,胃镜检查表现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与胃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我院内镜中心近2年来经胃镜检出的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129例与同期检出的中青年消化性溃疡患者105例的临床及内镜特点。结果老年组患者症状不典型。大多缺乏典型腹痛症状。老年组129例,其中胃溃疡6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3例,复合溃疡14例;中青年组105例。其中胃溃疡2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8例,复合溃疡9例。两组相比胃溃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胃体溃疡占37.1%,直径〉2cm的溃疡占29.0%,并发症以上消化道出血为主,占42.6%,与中青年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5,P〈0.01)。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与中青年组相比临床症状多不典型,伴随其他慢性疾病多,胃溃疡多发,溃疡面积较大,并发症多且较严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因呕血或黑便就诊并行急诊胃镜检查确诊的178例患者,分为NSAIDs组和非NSAIDs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内镜下表现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伴随的消化道症状、心脑血管病史、内镜下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出血方式、Hp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性上消化道出血多见于伴有心脑血管疾病或病史的老年患者,多不伴有消化道症状,以胃黏膜糜烂及溃疡居多,两组患者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将210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设为A组,100例普通胃病患者设为B组。观察溃疡出血率、检出率、HP感染率、肝源性溃疡分期与门静脉高压的关系、溃疡易发部位、治愈率。结果: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一般胃病患者。此外,肝硬化并消化性溃疡的胃肠出血率明显高于一般胃病患者,肝源性溃疡大多发生在胃部。在治疗上,制酸剂(质子泵抑制剂)结合盐酸普萘洛尔疗效明显优于单独使用制酸剂。结论:多数肝源性溃疡临床症状不典型,其检出率、并发出血率均高于一般消化性溃疡,并且溃疡活动期的发生率与门脉高压有关。故在治疗肝源性溃疡时应注意降低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合并消化性溃疡称为肝源性溃疡(Hepato geniculcer,HU),是指继发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消化性溃疡,实际上是慢性肝病的一种肝外表现,因其发病机理,好发部位、临床表现某些方面不同于一般人群的消化性溃疡,因此称为肝源性溃疡。肝源性溃疡发生率是社会人群消化性溃疡发生率的2.3倍。肝硬化并发溃疡病的发病率为2.6%~24.7%,[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姚萍 《健康大视野》2007,15(7):42-42
目的观察不同疗程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阳性十二指肠溃疡(DU)的溃疡愈合情况及HP根除率,从而寻找疗程短HP根除率及愈合率高的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门诊,经胃镜检查确诊的80例HP阳性的DU患者,随机分为一周疗程组和二周疗程组,各40例,治疗结束第四周复查胃镜,观察溃疡愈合情况及HP根除情况。结果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一周组分别为90%,87.5%;二周组分别为95%,90%。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一周三联疗法能达到理想的溃疡愈合率和HP根除率,且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三联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86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阿莫西林三联疗法,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疗消化性溃疡有效率为90.8%,6个月后复发率为7.(1%;对照组效率为76.7%,复发率为16.3%。两组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三联疗法对治疗幽门螺杆菌消化性溃疡有较高的愈合率和较低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王维德 《中国保健》2009,(16):750-750
目的:探讨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方法:将80例消化性溃疡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静脉滴注潘托拉唑,对照组静脉滴注奥关拉唑。观察两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5%,两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潘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不良反应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就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是潘妥拉唑组(40例)和奥美拉唑组(20例)。奥美拉唑组患者静脉滴注100ml含量为0.9%氧化钠+40mg奥美拉唑注射液,潘妥拉唑组静脉滴注100ml含量为o.9%氧化钠+40mg潘妥拉唑注射液,结果:潘妥拉唑组总有效率100%,其中无效0例,有效1例(5%),显效19例(95%);奥美拉唑组总有效率85%,其中无效3例(15%),有效4例(20%),显效13例(65%),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潘妥拉唑钠注射液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佳,安全可靠,没有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吕克诚 《中国医师杂志》2008,10(10):1422-1423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30例,予半夏泻心汤加味治疗,西药组30例,予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中西药组30例,予半夏泻心汤加味联合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3组疗程结束后4周作胃镜复查,进行临床近期疗效对比观察。结果中西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与中药组(76.67%)和西药组(86.67%)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奥美拉唑四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抽样,选取36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应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10例(55.55%)治愈,7例(38.89%)好转,1例(5.56%)无效,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8例(44.45%)治愈,4例(22.22%)好转,6例(33.33%)无效,总有效率为66.67%。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指数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消化性溃疡单纯修补术后加三联疗法的疗效。方法对2002年至2007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穿孔64例病人行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术后常规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术后3个月,经电子胃镜检查溃疡愈合率治疗组为95.1%(39/41),对照组为82.6%(19/23);Hp阳性率治疗组为14.6%(6/41),对照组为56.5%(13/23)。术后1年,经电子胃镜检查溃疡复发率治疗组为7.3%(3/41),对照组26%(6/23);Hp阳性率治疗组为48.8%(20/41),对照组为69.6%(16/23)。治疗组的术后溃疡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穿孔单纯修补术安全、操作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如果能接受全程内科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