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病毒感染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AECOPD)中的特点及其对AECOPD的影响。方法将176例AECOPD患者、133例COPD稳定期患者、80例健康者分别纳入Ⅰ组、Ⅱ组和健康组,对3组人群进行病毒感染率及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Ⅰ、Ⅱ组患者的病毒感染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Ⅰ组的IgM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和健康组(P<0.05),Ⅰ、Ⅱ组的IgG阳性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Ⅰ组患者IgM中ADV、RSV阳性率显著高于Ⅱ组和健康组(P<0.05),Ⅰ、Ⅱ两组患者IgG中ADV、RSV、CMV、HSV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结论病毒感染与AECOPD关系密切,且病毒潜在的反复感染是CDPD病情的发展恶化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超激光(SL)照射星状神经节(SG)对乳腺癌患者围术期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 择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女性患者40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Ⅰ组,20例),照射组(Ⅱ组,20例),观察入室(T1)、切皮(T2)和术毕30 min(T3)时CD 3、CD 4、CD 8、NK细胞活性以及IgG、IgA、IgM的变化.结果 2组各时点CD 3、CD 4、CD 8均无显著变化(P>0.05).Ⅰ组T2、T3时NK活性明显低于T1(P<0.05或P<0.01),Ⅱ组仅T2时NK活性降低(P<0.05),T3时NK活性恢复,明显高于Ⅰ组(P<0.05).与T1比较,T2、T3时2组IgG、IgA、IgM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P<0.01),T3时Ⅱ组IgG明显高于Ⅰ组(P<0.05),T2、T3时Ⅱ组IgA明显高于Ⅰ组(P<0.05).结论 术前超激光照射星状神经节可减轻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抑制程度.  相似文献   

3.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发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儿童哮喘的关系及其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应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31例儿童哮喘患者和3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特异性IgG、IgM抗体检测,同时对RSV-IgM阳性病例和正常对照组做血清IgE检测并测定其血清γ-干扰素(IFN-γ)水平. 结果131例哮喘组中共检出RSV-IgG和RSV-IgM阳性者92例(70.2%),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7例RSV-IgM阳性者中血清IgE浓度(平均A值)明显高于正常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哮喘组IFN-γ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亦有显著性差异(P<0.05).RSV-IgM与血清IgE呈正相关,与IFN-γ呈负相关.结论儿童哮喘的发作与RSV感染关系密切,其机制与病毒感染损伤呼吸道黏膜、Ⅰ型变态反应的发生和IFN-γ水平低下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免疫球蛋白在肝病患者血清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肝病患者150例,根据疾病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慢性肝炎组与肝硬化组3组,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IMMAGE双光径免疫浊度分析仪检测其IgG、IgM及IgA.结果 急性肝炎组患者的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gG、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肝炎组患者的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患者的IgG、IgM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Ig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与肝硬化等肝病中可作为检查患者病情变化的有效指标之一,对于诊断肝病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分析遂宁地区九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在呼吸道感染儿童中的流行现状,为临床有效防治提供依据。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门诊及住院患儿血清中九项呼吸道病原体IgM抗体,分析其阳性率在不同年龄、性别、月份中的变化特点。6094例患儿血清IgM抗体阳性812例,阳性率为13.32%,MP阳性率最高,其次为PIVs、INFB、RSV、ADV、LP1、INFA,而COX和CPn未检出;其中男童403例,女童409例,阳性率女童显著高于男童(P<0.01);混合感染主要流行于1月和10月,MP、ADV、PIVs、RSV、INFB分别在9月、7月、10月、12月、1月的阳性率最高,而阳性率MP每月均高于其他病原菌(P<0.05);不同年龄段中1~3岁组阳性率最高,0~1岁组的阳性率最低;除0~1岁组外,各年龄组中阳性率女童均显著高于男童(P<0.05或P<0.01)。使用九项呼吸道联检试剂联合检测患儿血清中IgM抗体,可以快速明确病原体,对疾病的预防、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钱俊  王文建  谢娟娟  李羚 《江苏医药》2008,34(6):569-570
目的 探讨无锡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特点.方法 采集2006年12月~2007年11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而住院治疗患儿的鼻咽分泌物,用直接荧光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腺病毒(ADV)、流感病毒A、B型(IFVA、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V Ⅰ、Ⅱ、Ⅲ)共7种病毒抗原.结果 654例患儿鼻咽分泌物中病毒抗原检测阳性共266例,阳性率40.6%;所检病毒依次为RSV(60.9%,162/266)、PIV Ⅲ型(19.1%)、IFV A型(7.5%)、APV(7.5%)、PIV Ⅰ型(2.6%)和IFV B型(2.2%).冬春季节病毒抗原阳性率与夏秋季相近,喘息性疾病患儿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喘息性疾病患JL(P<0.01),3岁以下患儿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3岁以上患儿(P<0.01),男性高于女性(P<0.01).结论 无锡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病毒病原体以RSV和副流感病毒Ⅲ型为主,喘息性疾病和婴幼儿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婴幼儿喘息性疾病常见呼吸道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情况.方法 采集318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住院患儿的鼻咽部分泌物标本,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流感病毒A、B型(INFA、B),副流感病毒Ⅰ、Ⅱ、Ⅲ型(PIY Ⅰ、Ⅱ、Ⅲ),腺病毒(ADV),鼻病毒(RV),偏肺病毒(hMPV)检测.结果 318例婴幼儿喘息性疾病中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258例,阳性率为81.1%.检出6种呼吸道病毒、其阳性率分别为RSV 36.2%,hMPV21.7%,RV 14.5%,INF-B 1.3%,PIV-Ⅲ3.1%,ADV 5.3%.4至6月份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92.7%),1至3月份病毒阳性检出率最低(51.3%).1岁以前主要是RSV和hMPV感染,1~3岁主要是RSV和R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及喘息性支气管炎主要是RSV、hMPV感染,婴幼儿哮喘主要是hMPV、RV感染.结论 合胞病毒是婴幼儿喘息性疾病的首位病毒病原体,其次是hMPV、RV.喘息患儿病毒检出阳性率呈季节性分布,且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动态检测重症与非重症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血清特异性IgM和IgG水平,评估两者在不同患者群体的变化规律。方法 收集天津地区2020年1月—2020年3月确诊的30例新冠病毒肺炎患者血清,重症20例,非重症10例,动态检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ARS-CoV-2)特异性IgM和IgG抗体,进行纵向分析。结果 1.患者发病0~6天,IgM和IgG阳性率分别为42.86%、28.57%,随着病程的进展,两种抗体的阳性率逐步增高。两者从发病大约5周后阳性率开始下降。重症与非重症组患者在发病后约28 d内IgM、IgG水平逐步升高,此后开始下降,重症患者IgM、IgG水平下降明显。2.重症组患者在发病后28~33 d IgG水平较非重症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重症患者发病后28~33 d、34~42 d自身IgG水平显著高于Ig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恢复期重症组IgG水平较非重症组高(P<0.05);重症组患者自身恢复期IgG水平较IgM高(P<0.05)。结论 COVID-19患者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水平随病程进展先升高后下降。重症较非重症组患者特异性IgG抗体水平高。高水平的IgG可能是病情危重的预警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同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5种常见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血清中5种病毒[腺病毒(ADV)、柯萨奇病毒(CBV)、巨细胞病毒(CM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疱疹病毒(HSV)]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367例急性下呼道感染患儿血清中,检出病毒IgM阳性例数为217例(59.1%),其中单一病毒IgM阳性149例(40.6%),≥2种病毒IgM阳性68例(18.5%),ADV、CMV、RSV为主要病毒病原体;男性患儿病毒IgM阳性率为54.1%,女性患儿为57.8%,男、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P>0.05);病毒IgM阳性率最高的年龄段为6个月~1岁,阳性率为63.5%,2~3岁次之,阳性率为57.5%;气温较低的冬春季节以RSV感染为主,随着气温的升高则以ADV感染为主;以毛细支气管炎病毒检出率最高(58.1%),其次是支气管肺炎(57.9%),大叶性肺炎最低(19.2%)。结论该院儿童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检出率较高,且有季节及病种的规律性。应重视病毒病原学检测,及早明确感染病原,以利于及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提高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检测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6周外周血IgA、IgM、IgG、CD4、CD8+、CD4+/CD8+水平.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IgA、IgM、Ig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4+、CD4+/CD8+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r-HuEPO能显著提高患者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患者机体抵抗力及对治疗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亚临床型生殖器疱疹 (GH) 患者的病毒脱排特点, 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14 年 6 月—2016 年 6 月间我院收治的亚临床型 GH 患者 142 例, 荧光定量 PCR 法检测患者单纯疱疹病毒 (HSV) -DNA 脱排情况,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患者血清 IgG 抗体类型。分析年龄、 性别、 抗体类型及病程长短、 发病频率对病毒脱排阳性率的影响。结果 142 例患者中 HSV-DNA 阳性率为 49.3%, 女性的病毒脱排阳性率高于男性 (P < 0.05)。血清 HSV-Ⅰ IgG++HSV-Ⅱ IgG+与单纯 HSV-Ⅱ IgG+患者病毒脱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但二者均高于单纯 HSV-Ⅰ IgG+患者。病程≤6 年的患者病毒脱排阳性率高于>6 年者, 频发患者(复发≥6 次/年)高于少发患者(复发<6 次/年, 均 P < 0.05)。病程≤6 年的患者中, 频发患者高于少发患者, 而病程>6 年的患者中, 频发与少发患者病毒脱排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女性患者 HSV-Ⅱ感染率高于男性(P < 0.05)。结论 亚临床型 GH 患者的病毒脱排阳性率与性别、 血清抗体类型、 病程及发病频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门翔  党强  段秋立  郑大炜 《安徽医药》2018,22(2):297-300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外周血中树突状细胞(DC)亚群的水平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选取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120例AECOPD患者、门诊复查的60例COPD稳定期(SCOPD)患者和门诊体检的60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基本相匹配.采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DC亚群、测定肺功能指标及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并分析DC亚群与AECOPD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关系.结果 AECOPD患者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值比较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Ⅰ组>GOLDⅡ组>GOLDⅢ ~Ⅳ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及SCOPD患者的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WBC)值、mDCs、pDCs细胞比例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D123+、CD11+细胞比例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ECOPD患者的CRP、ESR、WBC值及mDCs、pDCs细胞比例组间比较发现GOLDⅠ组GOLDⅡ组>GOLDⅢ ~Ⅳ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患者的FEV1%值与mDCs、pDCs细胞比例值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AECOPD患者的FEV1%值与CD123+、CD11+细胞比例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结论 AECOPD患者的DC细胞亚群水平显著的改变,并且与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关系,提示DC细胞亚群与患者炎性反应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和PGⅠ/PGⅡ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患者体内含量的差异,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病情分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7例轻度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萎缩性胃炎组和7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通过免疫定量分析仪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的差异.结果 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和学历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患病率不具有影响(P>0.05),但不同年龄月收入对患病率有一定影响(P<0.05).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胃组,PGⅡ高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萎缩性胃炎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轻度,PGⅡ高于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萎缩性胃炎PGⅠ、PGⅠ/PGⅡ低于中度,PGⅡ水平高于中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不同发展阶段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晚期胃癌PGⅠ、PGⅠ/PGⅡ水平均低于早期,晚期胃癌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进展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蛋白酶原的测定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胃功能四项在胃部疾病早期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40例胃部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胃功能四项检查,观察对比两组患者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水平、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PGⅠ(217.5±10.8)μg/L、PGⅡ(16.1±1.7)μg/L、PGR(53.5±2.8)、Hp(3.02±0.38)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165.4±9.4)μg/L、(10.7±1.5)μg/L、(21.5±1.2)、(0.81±0.13)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部疾病患者的胃功能四项与普通健康者具有明显差异,可以作为临床的诊断标准,通过分析受检者的胃功能四项来了解患者的病情,有益于治疗工作的开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生殖器疱疹无症状排毒和血清抗体、药物干预的相关性.方法 根据患者荧光PCR、ELISA测定结果、病程和发病次数以及药物干预措施,将患者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阿昔洛韦组、伐昔洛韦组和对照组,病程>3年组和病程≤3年组,频发组和少发组.测定各组患者血清学抗体分泌,并记录患者药物干预后排毒情况和复发情况.结果 本组共294例患者排毒阳性(57.31%).病程>3年组和病程≤3年组、少发组和频发组排毒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和阳性组HSV-Ⅰ和ⅡIgG以及HSV-Ⅰ I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HSV-ⅡIg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伐昔洛韦组和阿昔洛韦组与对照组相比,除在停药4月后,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毒检测阳性DNA质粒数为3200拷贝/ml.阿昔洛韦组年复发次数为(1.16±0.77)次,伐昔洛韦组年复发次数为(1.22±0.7)次,对照组年复发次数为(2.68±1.13)次,阿昔洛韦组和伐昔洛韦组与对照组年复发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殖器疱疹阳性率较高.生殖器疱疹无症状排毒常存在混合感染.患者病程越长、发作越频繁,阳性率越高.通过及时的药物干预,可以降低生殖器疱疹复发率.  相似文献   

16.
查兆煜  王春艳 《安徽医药》2017,21(5):856-858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嗜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AECOPD病人59例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SCOPD)病人37例,急性加重期按肺功能分为Ⅰ级(38例),Ⅱ级(11例),Ⅲ级(10例),同时选用60例健康人群设为对照组,测量、分析不同组别的CRP、PCT、NLR的差异及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系.结果 CRP、PCT、NLR水平对照组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心肺复苏后患者的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58例心肺复苏自主循环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ROSC)后存活>72 h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n=21),Ⅱ组(n=19)及对照组(n=18)。Ⅰ组予乌司他丁40万U.d-1,Ⅱ组予乌司他丁80万U.d-1,对照组(n=18)不用乌司他丁。酶联免疫检测ROSC即刻及ROSC后72 h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IL-6,IL-10的水平,记录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率及28 d生存率,比较3组患者各指标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各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意义。治疗后Ⅰ,Ⅱ组患者外周血TNF-α,IL-6水平及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IL-4,IL-10水平及28 d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Ⅱ组患者外周血TNF-α,IL-6水平及MODS发生率明显低于Ⅰ组(P<0.05或0.01),IL-4,IL-10水平及28 d生存率明显高于Ⅰ组(P<0.05或0.01)。结论:乌司他丁能有效抑制心肺复苏后炎症反应,减少MODS发生率,提高复苏存活率。乌司他丁80万U.d-1组复苏治疗效果优于乌司他丁40万U.d-1组。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 (pepsinogen,PG)亚群 (PG 、PG )含量与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疾病的关系 ,选取体检健康者 3 0例 (对照组 )和疾病组 14 4例 (实验组 )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47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3 5例 ,胃溃疡 40例 ,胃癌 2 2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及病理切片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 ,旨在研究胃相关性疾病患者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RUT法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 (79.17% )高于病理切片法 (4 0 .2 8% )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 ,胃癌组患者 Hp感染率低于胃炎及胃溃疡组 ;在血清 PG含量检测中 ,胃癌组低于对照组、浅表性胃炎组及胃溃疡组 (P<0 .0 1) ,胃癌组 PG /PG 比值低于对照组及浅表性胃炎组 (P<0 .0 1) ,Hp(+ )组 PG 、PG 含量均高于 Hp(-)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在幽门螺杆菌(Hp)感染相关性食管炎病情程度中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105例食管炎患者,其中细菌培养Hp阳性者作为Hp相关性食管炎组,Hp阴性者作为非Hp相关性食管炎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Hp-IgG抗体、PGⅠ、PGⅡ、胃泌素含量和PGR(PGⅠ/ PGⅡ)水平,病情程度按内镜下食管黏膜病变程度分级(A、B、C、D级)。结果:食管炎分级越高,血清Hp-IgG 抗体阳性比例越高,其中A级食管炎患者Hp-IgG 抗体阳性比例明显低于D级食管炎患者,A、D级别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p相关性食管炎组PGⅠ、PGⅡ、胃泌素和PGR均明显低于非Hp相关性性食管炎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病情程度Hp相关性食管炎组患者PGⅠ、PGⅡ、胃泌素和PG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级最高,D级最低。结论:食管炎与Hp感染密切相关,血清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水平在Hp相关性食管炎患者中明显增高,且对其病情程度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