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总结笔者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经验,对该方法的手术操作技巧进行讨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单孔腹腔镜手术的21例结直肠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总结手术体会。结果 21例患者中,行右半结肠切除者5例,行乙状结肠切除者2例,行经骶前直肠癌切除术者9例,行经腹会阴直肠癌切除术者2例,行全结肠切除者1例,行结肠造瘘术者2例。其中20例患者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手术,另1例在离断低位直肠时增加了一处12 mm的穿刺切口。手术操作时间40~335 min,(189±75)min;术后住院时间7~16 d,(11.5±3.4)d。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切口无感染、裂口、疝等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在合理掌握适应证条件下,单孔腹腔镜手术对结直肠肿瘤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其具有更好的微创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
微创外科结、直肠肿瘤规范化手术标准(草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结、直肠微创外科手术的界定 通过腹腔镜完成结、直肠手术的主要步骤,且腹部切口明显小于常规开腹手术的长度,即属结、直肠微创外科手术范畴. 2 结、直肠癌的手术适应证、禁忌证、原则 2.1 适应证 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适应证与开腹手术大致相同.①姑息性手术: 对晚期伴有广泛转移的结、直肠癌病例,行腹腔镜肠造瘘、肠道转流及节段性结、直肠切除术; ②根治性手术: 结、直肠任何一段的癌肿均可在腹腔镜下切除,切除范围应包括癌肿所在肠襻、系膜及其区域淋巴结; ③主要术式: 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 腹腔镜直肠、乙状结肠切除术.各术式指征基本同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下完成结直肠肿瘤手术255例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27例,腹腔镜结肠部分切除术5例,腹腔镜左半结肠切除术13例,腹腔镜乙状结肠根治切除术40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术)119例,腹腔镜Miles术50例,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1例。 结果:255例手术均成功切除肿瘤(255例中1例为手助式,2例为腹腔镜辅助式),无手术死亡病例;术中发生输尿管损伤尿外溢1例,经放置输尿管支架后治愈;无其余明显术中并发症;术中出血量平均约35 mL,平均手术时间155 min(其中后80例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为2.3 d;术后疑有吻合口小渗漏1例,经局部引流等治疗而愈;发生切口感染 2例,肿瘤局部浸润较深者术后尿潴留症状1例。术后随访最长75个月,随访率84.3%(215/255), 2例复发转移,尚未发现死亡者。 结论:腹腔镜下结直肠肿瘤根治术,手术创伤小,术中操作精准,术后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在一定程度上超过传统开腹结直肠肿瘤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技术在低位直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仍是当前结直肠手术发展中极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正确合理的手术操作技术和充分的手术实践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得以安全有效开展的基础.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腹腔镜低位直肠前切除术联合经肛门括约肌间切除或经肛门直肠脱出外翻等术式是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切除保肛手术可选的手术方法.而根据肿瘤位置的高低,还可选择吻合器法或经肛结肠肛管吻合等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25例结肠、直肠上段良恶性肿瘤行手术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变的部位和性质确定手术方案。采用门诊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3年3月。结果25例患者中行结直肠部分切除术14例,根治性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横结肠癌根治术1例,根治性左半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2例,直肠癌根治术6例。22例患者成功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2例改为“四孔法”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单孔腹腔镜手术中位切口长度为3.8cm(3.5~4.5cm),手术时间为(192±32)min,术中出血量为(61±21)mL,肿瘤中位长径为2.7cm(1.0~5.0cm),中位淋巴结清扫数目为7枚(3~22枚),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为2d(1—5d),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8d(6~20d)。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0%(2/25),包括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漏1例。11例行根治手术的患者肿瘤环周切缘均为阴性。22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的患者均接受随访,中位随访时间为12个月。1例结肠癌患者术后10个月发现肝转移,其余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切口美观。  相似文献   

6.
腹腔镜结肠镜诊治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2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及腹腔镜结合结肠镜处理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腹腔镜、结肠镜处理直肠癌合并结直肠息肉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直肠癌患者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检出率为24.10%,显著高于同期结肠镜检查结直肠息肉的总检出率12.19%(P<0.01)。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术前、术中行结肠镜息肉切除术14例;术前结肠镜下注射亚甲蓝标记或术中结肠镜引导下,腹腔镜行直肠癌根治术的同时行含息肉结肠部分切除术5例;直肠癌合并升结肠息肉恶变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同时行右半结肠切除术1例;息肉靠近直肠癌一并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2例。结直肠息肉切除率为100%,无并发症发生。22例术后随访0.5~4年,2例死于肿瘤转移,20例存活,无肿瘤或息肉复发。结论:直肠癌患者合并结直肠息肉的发生率较高。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术前或术中有必要行结肠镜检查,根据息肉情况选择结肠镜息肉切除或腹腔镜下息肉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及其安全性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08年11月我院为20例患者行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行完全腹腔镜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术2例,次全结肠切除术1例,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术6例,乙状结肠癌姑息性切除术1例,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10例。术中平均出血116.5ml,平均手术时间183.5min,术后平均住院8d,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1~19个月无复发。结论:完全腹腔镜结直肠切除术切口小,应用于全结肠部分直肠切除、乙状结肠癌、直肠癌根治术,近期疗效良好,远期疗效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LCR)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00年1月-2004年11月间36例行LCR的结直肠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4例LCR获得成功,其中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3例,乙状结肠切除术4例,Miles手术9例,Dixon手术15例,全结肠切除术1例。手术时间120~280(平均160)min,术中出血5~150(平均80)ml。中转开腹Dixon手术2例,术后并发肠梗阻2例,输尿管瘘1例,尿储留1例。术后随访15.7(1~36)个月,肿瘤复发3例,局部复发再手术1例,局部复发加肝内转移和门静脉瘤栓1例,右半结肠DukesC期术后1年腹腔内广泛转移1例。未发现穿刺孔种植。结论腹腔镜结直肠肿瘤切除术是可行和安全的、且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单孔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经验,对该技术的手术操作特点进行讨论.方法 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对5例患有低位直肠肿瘤的患者施行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手术采用脐部约3 cm切口,在腹壁深部腱膜组织上穿刺放置3枚穿刺套管,直径分别为5 mm、10 mm和12 mm,分别放置腹腔镜和两支操作钳,完全利用脐部单一通道完成手术游离操作,病灶经肛门翻转拖出切除.收集整理以上病例资料,总结手术特点.结果 5例顺利完成单孔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手术操作时间120~250 min,术后无出血、肠梗阻和吻合口漏等并发症,手术切口无感染、裂开、疝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通过细致的操作,单孔腹腔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良好的微创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1例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 除1例中转开腹外,其余30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8例、左半结肠切除术4例、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直肠癌行直肠前切除术8例、Miles术6例.手术时间150~300 min(平均200 min)...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为有腹部手术史的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及手术禁忌证.方法:回顾分析为52例腹部手术史患者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总结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结果:52例均成功完成腹腔镜手术.术后1例发生小肠漏,3例超低位保肛(Dixon术)患者发生小吻合口漏,3例腹部切口感染,3例粘连性肠梗阻,经治疗均痊...  相似文献   

12.
AIM: To determine the effect of single-incision laparoscopic colectomy(SILC) for colorectal cancer on short-term clinical and oncological outcomes by comparison with multiport conventional laparoscopic colectomy(CLC).METHODS: A systematic review was performed using MEDLINE for the time period of 2008 to December 2014 to retrieve all relevant literature. The search terms were "laparoscopy", "single incision", "single port", "single site", "SILS", "LESS" and "colorectal cancer". Publications were included if they wer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case-matched controlled studies, or comparative studies, in which patients underwent single-incision(SILS or LESS) laparoscopic colorectal surgery. Studies were excluded if they were non-comparative, or not including surgery involving the colon or rectum. A total of 15 studies with 589 patients who underwent SILC for colorectal cancer were selected.RESUL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roups were noted in terms of mortality or morbidity. The benefit of the SILC approach included reduction in conversion rate to laparotomy, but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other short-term clinical outcomes between the groups. Satisfactory oncological surgical quality was also demonstrated for SILC for the treatment of colorectal cancer with a similar average lymph node harvest and proximal and distal resection margin length as multiport CLC.CONCLUSION: SILC can be performed safely with similar short-term clinical and oncological outcomes as multiport CLC.  相似文献   

13.
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短期效果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结直肠癌手术的短期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1~2010年1 74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864例行腹腔镜手术8,79例行开腹手术。结果:相对开腹组,腹腔镜组切口小([5.5±1.8)cm vs.(23±3.5)cm,P<0.01;]失血量少([110±41)ml vs.(350±56)ml,P<0.01);]术后阿片类镇痛剂使用例数少(179 vs.261,P<0.01);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1.9±0.9)天vs.(2.5±1.2)天,P<0.01;]肠道功能恢复快([2.5±0.6)天vs.(3.8±0.7)天,P<0.01;]术后住院时间短[(6.5±1.3)天vs.(8.4±1.5)天,P<0.0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15.7%vs.27.6%,P<0.01)。淋巴结清扫数量、标本切缘阳性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安全可行,可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根治效果,且具有切口小、出血少、疼痛轻、术后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手术路径、手术技巧、造瘘及吻合等方面分享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技巧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安徽省淮南新华医院2015年1月到2016年9月成功开展的56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患者临床资料,结合手术体验探讨手术体会及技巧。 结果56例患者手术及麻醉过程顺利,均采用标准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包括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Miles)17例(30.36%);经腹直肠癌切除术(Dixon)35例(62.50%),其中6例行预防性末端回肠造口术;经腹直肠癌切除、近端造口、远端封闭手术(Hartmann)4例(7.14%)。腹腔镜手术时间为120~230(162±43)min,出血量为10~400(74±50.5)ml。术后病理:Ⅱ期19例,Ⅲ期35例,Ⅳ期2例。术后2例(3.57%)出现肠梗阻,保守治疗治愈,3例(5.36%)切口感染,1例(1.78%)肺部感染,予以相应处理后痊愈出院。随访12~34个月,未见复发病例。 结论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路径及技巧各异,在遵循肿瘤手术一般原则及操作熟练的情况下,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精细、精准等优势。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5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9年12月施行的56例腹腔镜和86例传统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其手术操作、并发症及术后情况等.结果:8例中转开腹,占14.3%.腹腔镜组平均住院时间多于开腹组 [(8.3±1.4)d vs.(5.2±1.6)d]....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治疗结直肠癌35例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适应症、禁忌症和手术技巧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从2005年2月到2009年12月35例在腹腔镜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所有手术均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标准进行的。结果 33例病人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2例。平均手术时间185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80ml,平均住院时间为11天。全组病人住院期间无死亡。术后随访时间10-60个月(平均36个月),最长者5年。1例直肠癌患者发生盆腔局部复发,但均无远处转移和Trocar处、切口处肿瘤种植发生。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相比传统开放手术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肿瘤根治的彻底性、肿瘤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与传统开放手术相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为69例结直肠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辅助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67例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手术时间平均(135.3±47.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6.8±35.9)ml,术后平均住院(9.3±2.1)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短期肿瘤无复发。结论:腹腔镜结直肠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腹壁疤痕小等优点。对于恶性肿瘤,腹腔镜手术同样可达到开腹手术的根治目的,且复发率、生存率与开腹手术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6月施行的32例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其中右半结肠切除术5例,横结肠切除术1例,左半结肠切除术7例,乙状结肠切除术5例,结肠次全切除术1例,直肠癌行Dixon手术7例,Miles手术6例。结果:除2例中转开腹外,余30例均在腹腔镜辅助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肠癌切除包括肿块在内的12~23cm肠管;直肠癌行Dixon术或Miles术时,下端切缘距肿瘤下缘3~5cm,术后病理证实所有标本残端均无肿瘤细胞残留、浸润。手术时间130~248min,平均152min;术中出血90~320ml,平均160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36~72h,平均48h;淋巴结清扫4~22枚,平均12.6枚。术后无出血、吻合口瘘和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术后仅1例切口感染,2个月后再次清创缝合后痊愈;术后住院5~9d,平均7.2d;术后电话随访至2010年2月,死亡1例,局部复发1例,余患者随访期内均未发现转移、复发及切口种植。结论: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具有患者创伤小、操作安全、术后康复快等优点,不仅技术上可行,而且完全可取得与传统开腹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10月92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8例行腹腔镜手术,64例行传统开腹手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人均止痛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切口总长度、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人均止痛次数、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除淋巴结数量、术后并发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腹组,腹腔镜手术时间长于开腹手术。结论: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具有患者创伤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其手术疗效与开腹手术相当,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适应证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学习曲线的完成、技术水平的完善、手术经验的积累及腔镜设备的改进,手术适应证会逐步扩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