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和部位分布特征.方法收集本院病理科1993~2001年间诊断的淋巴瘤病例189例,应用WHO新分类进行分类. 结果189例患者中,霍奇金淋巴瘤11例(5.8%),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78例(94.2%).免疫表型显示,B细胞淋巴瘤160例(89.9%),T细胞淋巴瘤18例(10.1%).以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为主要病理类型117例(65.7%),但其组织细胞学呈明显异质性.胃部约有1/3的病例为MALT型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粘膜相关淋巴瘤),未见T细胞淋巴瘤;而肠道可见到25.0%的病例为T细胞淋巴瘤;鼻腔鼻窦则以T细胞淋巴瘤为多数.结论本地区霍奇金淋巴瘤少见;结外NHL多于淋巴结,且B细胞淋巴瘤占绝大多数;DLBCL为最常见的病理类型,其它类型有明显的部位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时期恶性淋巴瘤病理类型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选取90年代诊断的476例淋巴瘤与80年代的427例,采用多种检测抗体进行标记,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显减少,在80年代组中占19.9%,90年代为8.0%;结外淋巴 瘤在80年代诊断严重不足,仅占16.4%,90年代组中其比例达41.8%,非霍奇金淋巴瘤中T细胞淋巴瘤在80年代占29.2%,90年代上升为39.3%。结论:淋巴瘤分类发生显变化,霍奇金淋巴瘤明显减少,结外淋巴瘤及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T细胞淋巴瘤增多。免疫组化对鉴别霍奇淋巴瘤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以及区分T、B细胞淋巴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4.
目的:重点分析恶性淋巴瘤最新分类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此分类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了92例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分析和随访,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结果:从平均生存时间上看,男性49.54个月,女性为58.90个月(P〉0.05),且年龄越大生存时间越长。恶性淋巴瘤发生在结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0.52个月,结外为57.99个月(P〉0.05)。根据临床症状比较平均生存时间,A症状者为71.8个月,B症状者为32.91个月,B症状患者预后较A症状差。根据Ann—Arbor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5.17个月,Ⅱ期为53.59个月,Ⅲ期为42.33个月,Ⅳ期为32.36个月;Ⅲ期和Ⅳ期患者的预后较Ⅰ期和Ⅱ期要差。比较化疗与未化疗者的预后,化疗者为60.86个月,未化疗者为22.40个月,化疗者比未化疗者预后要好;比较放疗与未放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放疗者为53.61个月,未放疗者为50.59个月(P〉0.05)。根据细胞类型比较平均生存时间,B细胞类型者为62.02个月,T细胞类型者为39.6个月,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比T细胞淋巴瘤有好。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中性别、结内外、放疗与否对预后影响不大,AB症状、分期、化疗与否、病理类型对淋巴瘤的预后有影响,其中A症状、临床分期Ⅰ、Ⅱ期者、化疗者及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6.
21例小肠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支援 《中原医刊》2004,31(9):56-57
分析21例小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预后.提示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症状为腹痛、腹部包块,继发性贫血亦较常见。主要的并发症为肠梗阻、肠穿孔及肠套叠,发病高峰年龄为中年期。本文还提示肿瘤越大、病期越晚、预后越差。手术、化疗及放疗联合方案是治疗PSIL的最佳方法以Working Formulation病理分类对指导治疗、估计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并认为弥漫大细胞的恶性程度高,可归于高度恶性类型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8例骨恶性淋巴瘤。原发性者4例,仅累犯单个骨,身体其他部位无淋巴瘤依据。经手术切除后良好。4例继发性者均为骨外恶性淋巴瘤的晚期表现。X线均呈溶骨性骨质破坏。本文还结合文献,对原发性ML预后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术前确诊较困难 ,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提高术前确诊率 ,作者总结 1992年至 1998年资料完整的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 12例 ,术前仅 3例作胃镜活检确诊 ,其余均在手术后病理确诊 ,报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2例中男 7例 ,女 5例 ,年龄 17~ 79岁 ,平均52 .9岁。病变发生在胃 7例 ,右半结肠 3例 ,小肠 1例 ,回盲部1例。临床症状或体征出现至就诊时间最短半个月 ,最长 1年。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 9例 (75% ) ,腹部包块 2例 (16 .7% ) ,腹泻1例。1.2 诊断标准  12例均按Dawson诊断标准[1 ] :(1)…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 2 0例小儿淋巴瘤的组织学分型 ,并对肿瘤组织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 ,结合患者预后资料 ,分析了小儿淋巴瘤的主要类型与预后情况。1 材料与方法2 0例标本来自本院和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 ,所有标本经 1 0 %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制片染色 ,其中 1 9例用S-P法进行免疫组化标记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Lymphoma,简称NHL) ,做LCA ,CD2 0 ,CD3标记 ,有瘤巨细胞者加做CD68,霍奇金病 (HodgkinDisease,简称HD)组做CD30标记 ,所有试剂购自上海中达公司。2 结  果临床资料 本组 2 0例 …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重点分析恶性淋巴瘤最新分类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探讨此分类对恶性淋巴瘤患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估计所起的作用。方法:收集了92例恶性淋巴瘤的病理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法进行分析和随访,生存率采用寿命表法。结果:从平均生存时间上看,男性49.54个月,女性为58.90个月(P>0.05),且年龄越大生存时间越长。恶性淋巴瘤发生在结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50.52个月,结外为57.99个月(P>0.05)。根据临床症状比较平均生存时间,A症状者为71.8个月,B症状者为32.91个月,B症状患者预后较A症状差。根据Ann-Arbor标准进行临床分期,Ⅰ期的平均生存时间为75.17个月,Ⅱ期为53.59个月,Ⅲ期为42.33个月,Ⅳ期为32.36个月;Ⅲ期和Ⅳ期患者的预后较Ⅰ期和Ⅱ期要差。比较化疗与未化疗者的预后,化疗者为60.86个月,未化疗者为22.40个月,化疗者比未化疗者预后要好;比较放疗与未放疗者的平均生存时间,放疗者为53.61个月,未放疗者为50.59个月(P>0.05)。根据细胞类型比较平均生存时间,B细胞类型者为62.02个月,T细胞类型者为39.6个月,B细胞淋巴瘤的预后比T细胞淋巴瘤有好。结论:恶性淋巴瘤患者中性别、结内外、放疗与否对预后影响不大,AB症状、分期、化疗与否、病理类型对淋巴瘤的预后有影响,其中A症状、临床分期Ⅰ、Ⅱ期者、化疗者及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ALP) 染色在淋巴瘤方面的应用是否具有其检测意义。方法将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189例、骨髓侵犯23例及淋巴瘤细胞白血病26例患者的新鲜干燥血片,用偶氮偶联法做ALP染色,将其结果进行分析并与40例正常人的ALP染色结果比较。结果恶性淋巴瘤患者随着病情的进展,其ALP积分逐渐增高,积分>250分的出现率在正常对照、恶性淋巴瘤骨髓未侵犯和骨髓侵犯及淋巴瘤细胞白血病组分别为0%、4.8%、39.1%、53.9%,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随着恶性淋巴瘤的病情进展,其ALP活性可逐渐增高,提示ALP活性的增高,可间接反映恶性淋巴瘤病情的活跃及进展程度,此项化学染色结果对恶性淋巴瘤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2.
田扬顺  罗爱武 《医学争鸣》1995,16(2):131-133
女性生殖器官恶性淋巴瘤罕见,恶性度极高,预后不良。作者讨论了该瘤的组织发生,提高了单纯手术治疗效果较差,在活检确诊后给予充分放疗,并配合化疗,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可能会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朱淑姣  卢振霞 《吉林医学》2003,24(3):223-224
目的:探讨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31例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变部位、病理分型、临床分期、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病变部位以胃窦胃体多见,病理以非何杰金病占93.5%,预后与临床分期有关。结论: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如能早期诊断,术后加用放化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10例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并分析其临床表现、形态学牲及免疫表型。方法 采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标本切片进行染色,显微镜观察分析。结果患年龄为38~76岁,中位年龄56.25岁。临床表现主要为睾丸无痛性弥漫性肿大。病变部位:右侧5例,左侧4例,双侧1例。组织学形态均为恶性弥漫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免疫表型B细胞来源9例,T细胞来源1例。结论睾丸弥漫性无痛性肿大在中老年患应考虑睾丸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可能,最后确诊要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来证实。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3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32例原发性胃恶性淋巴瘤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CT检查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55.6%,胃肠钡餐对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为47.6%,胃镜对胃恶性淋巴瘤的诊断率仅有34.7%,而术前胃镜和胃肠钡餐联合应用可使胃淋巴瘤的诊断率提高到69.3%。病理类型均为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其中B淋巴细胞性18例,T淋巴胞性3例,浆样细胞型1例,T、B双淋巴细胞性1例,5年生存率65.6%。结论: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低,联合应用多种诊断方法将有助于提高胃恶性淋巴瘤的术前诊断率;手术是治疗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结外淋巴瘤13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结外淋巴瘤的临床特点,以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恶性结外淋巴病132例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策略.结果:结外淋巴结可涉及全身各器官,临床表现多样化,发病部位依次为胃肠道、鼻咽部、眼眶、扁桃体等.结论:结外恶性淋巴瘤误诊率高,应引起各科重视.  相似文献   

17.
肖海波  王淑华 《海南医学》2008,19(6):137-139
目的根据WHO(2001年)淋巴瘤的新分类标准,对湖南湘西地区淋巴瘤的病理类型及分布特征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我院已病理诊断的200例恶性淋巴瘤(ML),复习其组织学、免疫组化标记和临床特点,按WHO新分类标准进行了重新评估。结果200例中有5例为误诊,确诊195例中霍奇金淋巴瘤(ML)12例(6.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83例(93.8%),183例NHL中发生于淋巴结者40.4%,结外占59.6%。分型B细胞肿瘤63.9%,T和NK细胞肿瘤32.8%;前5位最常见类型为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L)、鼻型结外NK/T细胞淋巴瘤(NK/T-L)、MALT型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非特殊型外周T细胞、滤泡性淋巴瘤,共占NHL的74.3%。结论我国湖南湘西地区,结外淋巴瘤的比率超过结内,NHL以DLBL和NK/T-L为最多见。NK/T-L和外周T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较西方国家高,但滤泡性淋巴瘤和B小细胞淋巴瘤的发病率较西方国家低。  相似文献   

18.
报告14例经病理确诊的原发于涎腺的恶性淋巴瘤。腮腺、颌下腺各7例,术后用COP或COPP等方案化疗或(和)局部放疗。短期内死亡1例,失访1例,余12例近期疗效满意。随访6个月~10年未见复发,并讨论了涎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膀胱恶性淋巴瘤的早期诊断。方法: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对4例原发性膀胱恶性淋巴瘤进行病理分型,并对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结果:临床主要表现:血尿,排尿困难,尿频。膀胱镜检查可见片状或半球形规则或不规则突起,表面粘膜常光滑。4例经免疫组化检查均为B细胞淋巴瘤,其中低度恶性粘膜相关淋巴瘤3例(CD20+/CD10-/CD5-),滤泡中心细胞淋巴瘤1例(CD20+/CD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