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齿状突先天畸形的MRI诊断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利用MR的多平面成像和对软组织分辨率高的特点,为诊断齿状突先天畸形提供直接征象。材料与方法:在观察100例正常齿状突MRI表现以及复习一些径线测量和正常值的基础上,对52例齿状突先天畸形的MRI表现进行了分析。结果:52例中发现齿状突不联合16例,包括纵向不联合3例,横向不联合13例(11例伴寰枢关节脱位);钩状齿状突22例;固定性寰枢关节脱位14例。神经组织改变包括颈髓或延髓受压43例(83%),Chiari畸形26例(50%)和脊髓空洞12例(23%)。结论:与X线及CT相比,MRI能更明确显示齿状突的结构、位置改变,以及神经组织受压程度和伴发的其他畸形,从而为拟定治疗方案提供精确信息。但对可复性脱位的诊断不如常规X线和CT检查。  相似文献   

3.
齿状突病变常规摄颈椎张口位片,对齿状突病变如骨折,脱位、骨病等能准确诊断,的确是省钱又方便。  相似文献   

4.
5.
对于齿状突骨折的治疗目前无一致意见,且尚无充分证据支持骨折的非手术或手术治疗选择。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包括骨折平面、是否移位和移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笔者建议的手术适应证包括明显移位或成角、年龄〉50岁、ⅡA型骨折、非手术治疗不能维持骨折稳定和陈旧性骨折。手术治疗应尽量选择前路螺钉内固定而避免融合。  相似文献   

6.
成人齿状突骨折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齿状突骨折的治疗目前无一致意见,且尚无充分证据支持骨折的非手术或手术治疗选择.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包括骨折平面、是否移位和移位程度以及患者的年龄,笔者建议的手术适应证包括明显移位或成角、年龄>50岁、ⅡA型骨折、非手术治疗不能维持骨折稳定和陈旧性骨折.手术治疗应尽量选择前路螺钉内固定而避免融合.  相似文献   

7.
枕寰枢节段在人体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解剖部位,因为它是生命中枢所在。该部位的各种病变往往造成严重后果。枢椎齿状突发育异常及骨折临床上并不少见。关于枢椎齿  相似文献   

8.
目的 回顾两种不同方式进行的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方法.方法 1999年-2009年收治的51例C2骨折的患者中,单纯Ⅱ型骨折36例,行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本组男28例,女8例;年龄17~59岁,平均42.3岁.2005年6月前11例患者在G/C形臂透视下导入松质骨空心螺钉,设为A组.2005年6月以后25位患者应用ISO-C三维导航系统置入螺钉,设为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术后3,6,12个月复查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和上颈椎稳定性.结果 手术时间:A组77~148 min[(102±12)min],B组71~150 min[(104±14)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出血量:A组20~130 ml[(46±5)ml],B组26~150 ml[(42±6)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所有患者得到复查,X线片未见骨折愈合,骨折端无移位,颈部旋转平均40%受限.术后1年复查,30例(83%)骨性愈合,6例(17%)纤维愈合,颈部平均24%旋转受限.结论 在G/C形臂X线机透视下导入松质骨空心螺钉与应用ISO-C三维导航系统导入螺钉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及骨折愈合等无差异.但导航可以减少医患双方的射线暴露,有时甚至可以应用实心螺钉固定增加强度,从而减少因不愈合所致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颈椎屈曲位侧位像上,C_1前弓与齿状突间隙称为齿状突前间隙(PDS)。作者复习了300名患者的颈椎侧位像,采用自然位、过屈位及过伸位三种姿势投照,发现26例有V 形PDS。男女之比为2:1。6例小于20岁,2例大于40岁,其余为20—40岁。齿状突后方椎管前后径除3例为20—21mm 外,其余在23mm 以上,无明显狭窄。几乎所有病例中,屈曲位时测量副的前弓尾侧端PDS 都为0.0—1.5mm,大多数病例前弓头侧端PDS 在4mm 以下,寰枢椎棘间距(ISD)在屈曲位时比伸直位时增大10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齿状突骨折的患者经术前颅骨牵引或枕颌带牵引,采用后路椎弓根螺钉行寰枢椎固定。结果所有螺钉位置良好,骨折与脱位复位固定满意,无神经血管等并发症发生;随访12~38个月(平均24个月),12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骨性愈合,椎间稳定性得到恢复,未出现内固定物断裂,无延迟愈合及骨不连,脊髓神经功能恢复好,JOA评分优良率82.2%。结论个性化置钉,能保证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植入的安全性与准确性。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可为患者提供牢固、稳定的三维固定,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87例齿状突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 1984年 1月~ 1998年 6月共收治齿状突骨折 87例 ,经头颈双向牵引后分别采用Minnerva石膏固定法、经后路固定融合术、经口齿状突切除减压融合术和齿状突加压螺丝钉直接内固定治疗 ,获满意效果。临 床 资 料本组男 5 8例 ,女 2 9例 ;年龄 6~ 6 4岁。受伤至入院时间 10h~ 11年。致伤原因 :交通伤 5 6例 ,坠落伤 2 2例 ,摔伤 4例 ,其他伤 5例。 87例中新鲜骨折 2 1例 ,陈旧性 6 6例。其中合并寰椎后弓骨折 4例。骨折后引起寰枢关节前脱位 33例 ,后脱位 5例 ,旋转性半脱位 2 1例。按Anderson分类法 :Ⅰ型 5例 ,Ⅱ…  相似文献   

12.
枢椎齿状突张口位投照常受患者张口困难的影响,容易与上颌门齿或枕骨粗隆重叠而显示不佳.据了解在大医院其已完全被CT扫描所取代.笔者在基层工作中根据齿状突周围解剖关系,利用X射线投照原理对枢椎齿状突摄影体位进行改进.通过对18例患者图像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与体型对其影响有限.而对颌面部外伤致张口困难者尤为重要,且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14.
15.
齿状突骨折是上颈椎损伤的重要类型.齿状突骨折治疗方案较多,无论前路手术还是后路手术均存在一定血管、神经损伤风险.既往关于椎动脉变异的报道较少,椎动脉变异是导致术中椎动脉损伤的重要因素,术前详细了解椎动脉的解剖情况,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笔者成功救治1例齿状突骨折合并椎动脉变异患者,现结合本例患者探讨诊断治疗过程中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齿状突骨折患者局部骨髓水肿程度与骨折断端分离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23年10月在本院行CT及MRI检查的35例急性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按照骨折断端分离情况将患者分为2组:牵张组(11例)及未牵张组(24例)。基于MRI表现,将骨髓水肿程度分为4级(1~4分)。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患者骨髓水肿程度的差异。结果:35例中,19例患者可见骨髓水肿,在压脂STIR序列MRI图像上可见局部骨髓呈明显高信号改变,在CT图像上可见邻近骨皮质断裂;余16例患者未出现明显骨髓水肿,即STIR序列上骨髓内未见明显高信号。两组患者骨髓水肿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86,P=0.01<0.05),牵张组骨髓水肿程度低于未牵张组。结论:急性齿状突骨折患者在MRI上可无明显骨髓水肿表现,这与传统的影像学观念不同,尤其是骨折断端分离时,容易导致漏诊,在MRI阅片时应该提高警惕,需结合CT表现、临床病史及MRI上其它软组织损伤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枢椎齿状突加冠综合征的病因、CT影像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法搜集CT发现枢椎齿状突周围钙盐沉积并经临床治疗的6例患者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急性颈部疼痛、颈部僵硬、转头活动受限,其中5例患者血沉加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2例出现发热,MSCT检查6例均有齿状突周围不同程度"皇冠状"钙盐沉积,应用非甾体类消炎药和皮质类固醇治疗两周后症状明显缓解,其中有2例先期曾按照颈椎间盘脱出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结论颈椎MSCT平扫检查,显示齿状突周围"皇冠状"钙盐沉积,是诊断枢椎齿状突加冠综合征的重要依据,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8.
张捷  曾绍清 《西南军医》2007,9(2):64-64
目的 探讨牵引和手术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颅骨或枕颌带牵引,头颈胸石膏外固定治疗Ⅰ型8例,Ⅱ型2例,Ⅲ型5例,后路寰枢椎融合术治疗Ⅱ型2例,Ⅲ型1例。结果 随访1.5~3.0年,骨折全部愈合,均无复发和颈椎不稳表现。结论 头面部有创伤,颈痛伴活动受限,应注意检查颈椎有无损伤,对伤后无明显严重的颈脊髓损伤临床症状和体征的颈椎齿状突骨折病人急时牵引或手术治疗,远近期疗效好。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