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阴道斜膈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0例阴道斜膈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13-30岁,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1例;临床表现为下腹痛和痛经7例,阴道流脓3例,不孕症3例;10例例均合并双子宫,单角子宫2例,内膜囊肿3例;8例合并同侧肾脏缺如,2例合并马蹄肾;误诊2例;治疗以斜膈切开术为主,部分病例同时行内膜囊肿剥除和单角子宫切除。结论阴道斜膈综合征临床表现较多样,常合并泌尿系畸形,结合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和阴道探查可以早期诊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阴道斜膈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10例阴道斜膈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13~30岁,Ⅰ型2例,Ⅱ型7例,Ⅲ型1例;临床表现为下腹痛和痛经7例,阴道流脓3例,不孕症3例;10例例均合并双子宫,单角子宫2例,内膜囊肿3例;8例合并同侧肾脏缺如,2例合并马蹄肾;误诊2例;治疗以斜膈切开术为主,部分病例同时行内膜囊肿剥除和单角子宫切除.结论 阴道斜膈综合征临床表现较多样,常合并泌尿系畸形,结合临床表现、超声检查和阴道探查可以早期诊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可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
阴道斜膈综合征3例报告武霞刘继华金惠芳栾艳(日照市人民医院)阴道斜膈综合征是女性生殖道畸形中较罕见的一种,常因误诊而处理不当。1986至1995年我院收治3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例121岁。因阴道流脓2年而收住入院。近两年来,白带量多有臭味,月经...  相似文献   

4.
阴道斜膈系指阴道纵膈偏向一侧导致该侧阴道闭锁,不能与外界相通时称阴道斜膈,常同时合并双宫腔、双宫颈,多伴有阴道闭锁侧的肾脏缺如,故亦成为阴道斜膈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探讨1例Ⅰ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表现,并复习文献,以提高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经手术证实的1例阴道斜隔综合征的MRI表现,复习近期国内外关于阴道斜隔相关文献.结果 MRI可见双子宫、双宫颈,右侧斜隔合并右肾缺如,斜隔侧阴道及宫腔大量积血、积液,MRI诊断为阴道斜隔综合征并大量经血潴留;术后证实为Ⅰ型阴道斜隔综合征.结论 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关键在于提高对本病的认识.MRI在显示本病畸形解剖方面优于其他影像学方法,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该病是一种并非罕见的生殖道畸形,根据其阴道畸形之特点称之为阴道斜隔。但因其除阴道斜隔膜外绝大多数还伴有双子宫、双宫颈畸形,几乎均伴有泌尿系畸形,所以近年有人称其为阴道斜隔综合征。由于这类畸形特殊的临床表现和诊断上的困难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重要意义。现将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阴道斜隔综合征(oblique vaginal septum syndrome,OVSS)是先天性阴道发育的畸形之一,其基本特点是隔膜起源于两宫颈之间,斜行附着于一侧阴道壁,阻挡了该侧宫颈的通路.除双阴道畸形外,多数伴有双宫颈、双子宫及阴道闭锁侧的先天性肾缺如[1].我们报道1例核磁共振成像MRI成功诊断阴道斜隔的案例,探讨MRI在该类生殖道畸形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阴道斜隔是一种较少见的阴道发育异常,阴道斜隔综合征是包括双宫体、双宫颈、单肾缺如、阴道斜隔、隔后腔积血而致痛经、阴道壁及盆腔包块,这种先天性畸形不为人们所熟悉,往往延误诊断,甚至错误治疗。  相似文献   

9.
王君  袁玉  刘冀  张慧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5):629-630
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Congenital vaginal reclined septum syndrome,CVRS)是阴道发育畸形所致相关疾病,一般指双子宫、双宫颈时阴道内隔膜自宫颈一侧斜行,下端附着于一侧阴道壁,阻碍该侧宫颈通路的先天性畸形。先天性女性生殖道畸形种类繁多,症状表现错纵复杂,仅凭临床症状和体征诊断有一定困难,易造成误诊、漏诊。我院于2003年12月至2008年4月经超声诊断、临床手术证实的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8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双子宫畸形临床并不罕见,超声诊断也无困难,但双子宫、双宫颈畸形合并阴道斜隔膜即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则极易误诊[1]。本文就2005~2007年在我院经超声检查确诊并经手术证实的5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5例,年龄20~35岁,均已婚或  相似文献   

11.
粟河莉 《中国厂矿医学》2008,21(6):720-720,I0001
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常伴多器官畸形,又因出现临床症状时多较年轻,且未婚者为多,故靠病史及肛诊检查诊断困难。随着超声技术不断提高,及其简便、迅速、重复性好、无创伤等优点,目前已成为首选的检查诊断方法。我们对1999年12月至2007年8月期间经超声诊断并经手术证实的8例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进行资料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检查对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阴道斜隔综合征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指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多伴闭锁阴道侧的肾缺如。由于本病少见,临床上易被忽视而误诊。我院与河北省人民医院于1998年1月-2008年1月诊治阴道斜隔综合征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床资料 例1:患者25岁,痛经伴会阴坠胀2年,于1996年9月入院。月经17, 量中,色暗,轻痛经。近2年痛经进行性加重,1995年婚后出现会阴坠胀疼痛,经期加重。检查:双子宫,仅见左宫颈,右侧阴道壁有50mm×40mm×30mm包块,遮盖右宫颈,距阴道外口1/3处见5mm×5mm小孔,有酱油色血流出,挤压后有脓流出。B超探测:右肾区未扫到肾影,左肾120mm×58mm,盆腔内见双子宫,左子宫48mm×26mm×40mm,与阴道相通,右子宫46mm×32mm×36mm,右阴道中上段见50mm×30mm液性暗区,下段见2mm开口与左阴道相通。双卵巢存在,提示:1.右肾缺如;2.双子宫畸形;3.阴道斜膈综合症(有孔斜膈)。治疗:在骶麻下沿孔切开斜膈,剪除多余隔膜,缝合切口,暴露出宫颈。 例2:27岁,婚后2年不孕,进行性痛经,会阴坠胀、憋痛于1999年6月入院。B超探测:双子宫,左子宫48mm×30mm×40mm,右子宫44mm×36mm×38mm。右肾区未扫到肾影,右侧阴道壁中上段55mm×40mm液性暗区。诊治同例1。 术后随访 例1随访3年,例2随访1年,均未见复发,均能暴露双宫颈,原斜膈切开处未见粘连、狭窄或闭锁。例1右子宫已经妊娠1次。 讨论 阴道斜膈综合症是胚胎时期生殖道形成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畸形,任何致畸因素一旦妨碍中肾管的发育,同侧苗勒氏管即难免受累,因而形成肾脏、输尿管和阴道一系列非对称性畸形。本病的诊断必须有几种发育异常:1.双子宫;2.阴道斜膈;3.泌尿系统畸形-单侧肾缺如同时存在。本病临床表现奇特,容易造成诊断上的混淆和治疗上的延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验证阴道斜隔综合征是否均伴有闭锁阴道侧的肾脏缺如.方法 对妇产科17年间所有经超声检查诊断为阴道斜隔综合征的病例进行分析.2001年前以回顾性方式收集病例,2001年后以前瞻性方式收集病例.结果 共诊断该综合征41例,其中38例为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2例为残角子宫;1例为双角子宫、一侧阴道不完全闭锁.41例均伴有一侧肾脏缺如,对侧肾脏不同程度地代偿性增大.结论 先天性阴道斜隔综合征畸形并不少见,均伴有闭锁阴道侧的肾脏缺如和对侧肾脏的代偿性增大,超声检查应列为该病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病理解剖特点、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方法 对我院1991~2008年间诊断的10例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阴道斜隔综合征10例双子宫、双宫颈,伴斜隔侧肾脏缺如.主要临床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痛经、经期延长、阴道流液或流脓及盆腔或阴道壁囊性肿块.10例均经阴道行斜隔切除术治愈,随访9例.结论 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上并非罕见,病史、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一经诊断应及时行阴道斜隔完全切除术.  相似文献   

16.
阴道斜隔综合征是指双子宫、双宫颈、双阴道,一侧阴道完全或不完全闭锁的先天性畸形,多伴闭锁阴道侧的肾缺如.本病由于临床上少见,易被忽视而误诊.我院1994年9月至2007年7月诊治的阴道斜隔综合征5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阴道斜隔综合征早期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临床医生对青春期阴道斜膈综合征早期诊治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5年7月~2010年12月诊治的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结果 4例患者全部行阴道斜隔切除术及处女膜修复术。结论早期诊治青春期阴道斜隔综合征对预防生殖系统疾病的发生和保护生育能力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阴道三维彩超联合宫腔镜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阴道三维彩超诊断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行宫腔镜检查并行宫腔镜下电切治疗。结果:诊断为Ⅰ型1例,Ⅱ型4例,Ⅲ型2例;术后随访6月~3年,临床治愈率为100%。结论:阴道三维彩超联合宫腔镜诊治阴道斜隔综合征安全、准确、微创。  相似文献   

19.
先天性阴道畸形的磁共振成像表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总结先天性阴道畸形的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探讨MRI对先天性阴道畸形诊断的价值和限度.方法9例临床以原发闭经或周期性腹痛考虑先天性生殖道畸形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术前进行盆腔MRI检查及盆腔超声检查.MRI检查序列包括:轴位SET1WI、FSET2WI,矢状位FSET2WI,冠状位或斜冠状位FSET2WI.术后与手术所见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包括:(1)先天性无阴道,同时合并无子宫,即为Mayer-Rokitansky-Küster-Hauser综合征(MRKH综合征)3例;(2)阴道闭锁2例;(3)阴道横隔2例;(4)复杂泌尿生殖道畸形1例;(5)处女膜闭锁1例.结论MRI是可靠的显示女性先天性阴道畸形的影像学方法,全面掌握女性生殖道先天发育畸形的分类及准确的盆腔MRI检查,有助于阴道畸形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阴道斜隔综合征的合理诊疗方法。方法:对6例阴道斜隔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患者中解剖分型Ⅱ型5例,Ⅲ型1例。6例患者均行B超检查。4例提示双子宫,2例提示完全性子宫纵隔。右侧阴道斜隔3例,左侧阴道斜隔3例。6例均合并斜隔侧肾缺如。3例行阴道斜隔切除术,3例行宫腹腔镜诊治+阴道斜隔切除术。2例术中诊断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1例术中诊断盆腔炎及输卵管积液。3例术前痛经,术后痛经消失。3例有生育要求,其中2例术后自然受孕。结论:阴道斜隔综合征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准确诊断该病是治疗的关键。阴道斜隔综合征最根本的治疗方式是斜隔切除引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