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DI)对124例ESRD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估,并比较抑郁组和非抑郁组的一般情况及实验室指标。结果 BDI评分显示纳入研究的患者抑郁的患病率为56.5%。抑郁组和非抑郁组比较,性别构成和就业情况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和非在职患者抑郁情绪出现的概率较高;两组患者在年龄、透析时间、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情况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室检查方面,抑郁组白细胞以及血尿酸水平均高于非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SRD血液透析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且好发于女性和非在职患者,同时伴随较高的白细胞和尿酸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抑郁患者血清部分细胞因子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在南通大学附属吴江第一人民医院行MHD患者79例,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分为抑郁组和非抑郁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2组患者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评分,MHD患者抑郁发生率57%;抑郁组与非抑郁组年龄、性别、透析时程、原发病构成、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肌酐水平等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抑郁组血清IL-1β、IL-6水平增高,与非抑郁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TNF-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抑郁程度MHD患者血IL-6水平随着抑郁程度加重而增高,血IL-6与HAMD评分值正相关(r=0.380,P=0.01),血IL-1β、TNF-α水平与HAMD抑郁评分值无相关性(P>0.05)。结论 MHD抑郁患者血IL-1β、IL-6表达水平增高,且IL-6与抑郁的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有可能作为判断MHD患者抑郁严重程度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抑郁症患者实施音乐干预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5年7月-2008年7月在本院行MHD的抑郁患者37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对患者实施音乐干预。采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价音乐干预前后患者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及其影响音乐干预的因素。结果音乐干预后患者SDS总得分明显下降(P0.05),其中性格外向、≥60岁、文化程度高、婚姻稳定、≤6月透析龄的MHD抑郁患者经音乐干预后疗效较明显(均P0.05);外向型性格、音乐知识丰富的护理人员为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后,患者抑郁情绪改善较明显(均P0.05)。结论音乐干预疗法可减轻MHD抑郁患者的抑郁情绪,其中MHD患者的性格、年龄、婚姻、文化程度、透析龄及护理人员的性格和音乐知识等因素是影响患者实施音乐疗法干预效果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内瘘失功对抑郁状态的影响。方法应用Bedk抑郁自评量表(BDI)对92例MHD患者进行抑郁状态评估,分为内瘘失功组46例及内瘘通畅组46例,同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社会背景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探讨抑郁症状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BDI测定结果显示,92例MHD患者中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87%。失功组BDI评分显著大于通畅组BDI评分(P0.05),2组患者抑郁程度存在显著差别(P=0.008)。与通畅组相比,失功组无抑郁患者比例显著较低(P=0.011),但重度抑郁患者比例显著增高(P=0.011),2组轻、中度抑郁的发生率相似。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透析时间、就职情况以及血红蛋白、血白蛋白、血磷及i PTH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RP在内瘘失功组(15.4±5.3),显著高于内瘘通畅组(4.56±0.89)(P0.05)。结论内瘘失功的MHD患者抑郁症状发生率及严重程度要高于内瘘通畅MHD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饮食治疗态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诊治的MHD患者500例,采用血液透析患者饮食治疗态度量表(ASDTH)评估患者饮食治疗态度,并对患者的疾病负担、患病情况等一般资料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其饮食治疗态度的相关因素;同时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探讨其与饮食治疗态度的相关性。结果MHD患者ASDTH分值为(39.96±11.63)分;ASDTH评分比较,无营养不良者>轻中度者>重度者,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MHD患者ASDTH评分与营养状况呈负相关(P<0.05);低龄、高文化程度以及家属备餐者ASDTH评分更高(P<0.05),不同性别、婚姻状况、职业状况、家庭经济、医疗付费方式者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低文化程度、短透析龄均是影响MHD患者ASDTH评分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年龄、文化程度以及透析龄均是影响MHD患者饮食治疗态度的高危因素,故今后应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及依从性对MHD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依从性的判定标准将60例MHD患者分为依从组和非依从组,采用肾脏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TM)1.3版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影响MHD患者依从性的主要因素为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医疗付费方式、透析前进行规律性肾科门诊治疗(P<0.05),而在年龄、性别、血液透析龄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组KTDA、SF-36、KDQOL-SF的分值分别为(64.79±11.98)、(55.77±21.04)、(59.61±14.95);非依从组KTDA、SF-36、KDQOL-SF的分值分别为(59.98±16.46)、(42.79±17.83)、(52.60±13.74).依从组患者的生命质量与非依从组患者的生命质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目前MHD患者的不依从性问题广泛存在.护理工作者要对此问题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MHD患者的心理护理,尽可能的调动所有的支持系统,使患者心理保持最佳状态,提高MHD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与心包脏层脂肪组织(EAT)体积的潜在关系。方法选择透析时间超过3个月且病情比较稳定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82例,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积分分为两组,睡眠障碍组(PQSI5分)和对照组(PQSI≤5分)。观察两组PQSI、爱泼沃思嗜睡量表(ESS)、心包脏层脂肪的体积,并探讨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与心包脏层脂肪的体积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和年龄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睡眠障碍组患者CRP,瘦素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睡眠障碍组EAT体积(170.0±17.0)cm3,对照组EAT体积(141.9±22.4)cm3,两组EA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睡眠质量与EAT体积的改变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76例MHD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结果分为认知功能障碍组及非认知功能障碍组,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76例MHD患者中47例MoCA得分<26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为61.84%;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Kt/v、糖尿病及脑卒中病史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重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教育年限低及脑卒中病史为MHD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认知功能障碍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普遍存在,年龄大、教育年限低及脑卒中病史是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问卷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现况,并调查其影响因素,为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我院进行MHD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调查同期100例体检正常人员作为对照组,均采用健康调查量表(SF-36)对其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比较;根据患者是否在职、性别、合并其他疾病、学历、有无抑郁情绪进行生活质量比较,探究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通过相关性分析研究年龄对精神健康总评分(MCS)、躯体健康总评分(PCS)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MCS、PCS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否在职、性别、合并其他疾病、学历、有无抑郁情绪均对生活质量有明显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MCS、PCS呈负相关(r=-3.054,r=-3.134,P0.05)年龄增加MCS、PCS有降低趋势。结论:MHD患者生活质量相对于正常人群明显降低,其中抑郁情绪、无职业、女性、合并其他疾病、学历低等均对MHD患者的精神健康以及身体健康造成明显影响,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各项生活质量也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伴发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患者临床特征,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 月至2018年12月云南省多家精神病专科医院600例符合ICD-10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根据是否伴发焦虑症状分为单纯抑郁组和抑郁伴发焦虑组.通过一般情况问卷和量表筛查,对其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找出抑郁障碍伴发焦虑症状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2组患者在性格、有无起病前的生活事件及家族(遗传)史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情况、家庭环境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各因子失眠障碍、焦虑/躯体化、认知障碍等方面差比较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抑郁伴发焦虑组明显高于单纯抑郁组.2组在体质量减轻、迟滞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14)各因子中,精神性焦虑和躯体性焦虑在2组中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抑郁伴发焦虑组明显高于单纯抑郁组.多因素分析发现,性格、有无起病前的生活事件、家族史对伴发焦虑症状的抑郁障碍有显著影响(P<0.05),为其发病的危险因素.结论:抑郁障碍常伴发焦虑,患者具有症状重、社会功能损害明显、预后差的特征,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抑郁与生活质量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符合标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71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睡眠质量,以简明健康状况调查表(SF-36量表)和BECK抑郁自评问卷(BDI)分别评估生活质量和抑郁情况。记录年龄、性别、婚姻、干体重、血红蛋白、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钙、磷、全段甲状旁腺激素、白蛋白、C-反应蛋白、透析前及透析后血肌酐、尿素氮。结果睡眠质量较差(PSQI评分〉5)的血液透析患者占76.1%;睡眠质量较好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健康总分均高于睡眠质量较差组(P〈0.01),睡眠质量较差组的抑郁评分高于睡眠质量较好组(P〈0.05);中-重度抑郁患者(BDI评分≥8分)占63.4%,该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及心理健康总分均低于非中-重度抑郁组(P〈0.01),且睡眠质量差(P〈0.01);SF-36生活质量总分、生理健康总分及心理健康总分和睡眠质量及抑郁相关(P〈0.01),睡眠质量和抑郁是生活质量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抑郁较为常见,睡眠和抑郁之间相互影响,并且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方伟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16):1214-1216,1225
目的调查尿毒症患者对家庭病床服务的需求意愿,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某院收治的275例尿毒症患者对家庭病床服务意愿调查,并统计分析影响尿毒症患者对家庭病床服务意愿的因素。结果尿毒症患者是否需要家庭病床服务与是否听说过家庭病床服务、是否知道家庭病床服务具体内容、是否接受过家庭病床服务、是否需要上门的医疗卫生服务等有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家庭经济收入等尿毒症患者的家庭病床服务意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日常生活能力、不同主要照顾者的尿毒症患者的家庭病床服务意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医疗费用来源不同的尿毒症患者的家庭病床服务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情况、日常生活能力、是否知道家庭病床服务的具体内容、是否接受过家庭病床服务是患者家庭病床服务意愿重要影响因素。结论影响尿毒症患者家庭病床服务意愿的因素很多,应针对这些因素加大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家庭病床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抑郁焦虑状况及其流行病学情况。方法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对试验组213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及对照组200例健康人群进行测评,对试验组焦虑、抑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SDS、SAS评分标准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t=18.15、15.74,P〈0.01)。其中病人性别、职业状况、住院费用来源、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日常身体状况、对疾病及手术恐惧情况、担心给家庭增加负担、有无并发症、疾病分期9项因素与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焦虑抑郁状态的发生均显著相关(t=4.359~103.194,F=4.098~54.680,P〈0.05、0.01)。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手术病人普遍存在轻度焦虑抑郁状态。在职、自费、婚姻不和谐、家庭收入低、平时身体状况差、对疾病及手术恐惧、担心给家庭增加负担、有严重并发症、疾病分期晚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病人更易产生焦虑、抑郁症状,女性病人较男性病人更易发生抑郁。  相似文献   

14.
周红兵  吴小平 《医学临床研究》2011,28(8):1511-1513,1517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 UC)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焦虑抑郁情绪测量表 (HAD)对86例UC患者(UC组)及 86例健康者(对照组)评分,比较两组以及UC组中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之间的评分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UC患者HA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UC患者病情程度增加,H...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住院急性期、恢复初期和恢复期的焦虑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2-6月收治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的AMI患者100例,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对其发病的急性期、恢复初期和恢复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AMI患者在住院急性期焦虑阳性检出率占29%,恢复初期占38%,恢复期占44%;在住院急性期抑郁阳性检出率占40%,恢复初期占50%,恢复期占53%.患者的文化程度、职业和年龄是急性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心肌梗死范围和既往史是恢复初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既往规律锻炼情况、居家照顾、婚姻和共同居住者是恢复期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MI患者在病程各期均有焦虑和抑郁发生,且得分逐步增高.病程各期存在不同的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应加强评估并提供针对性的压力管理措施,预防和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提高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6.
背景:作为评价疗效的重要指标,关于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而关于肾移植患者生活质量的研究报道还很少,尤其在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更少。目的:采用一系列调查问卷对肾移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方法:116例尿毒症患者,其中肾移植受者62例,等待肾移植受者54例;男性71例,女性45例。统计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态、文化程度、经济水平和医疗费支付情况等情况。采用Beck抑郁量表、健康状况调查表、终末期肾脏疾病移植患者症状调查表以及就业信息表调查分析116例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与结论:肾移植受者组与等待肾移植受者组在基础疾病、性别、婚姻状态、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医疗费支付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肾移植受者组抑郁水平明显低于等待肾移植受者组(P≤0.01),肾移植受者组在躯体功能和躯体总分值、总体健康感知和社会功能方面明显优于等待肾移植组(P≤0.001,P≤0.01)。在肾移植受者组中,与术后无并发症者相比,术后产生并发症者表现为更低的社会功能水平、总体精神健康状态和躯体总价值(P≤0.05)及更高水平的抑郁(P≤0.05)。肾移植后超过1年的患者比肾移植后少于1年的患者表现出更差的心理适应性(P≤0.05)。在肾移植受者组中,与血肌酐〈150μmol/L的患者相比,血肌酐≥150μmol/L的患者表现为更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P≤0.05)。肾移植提高了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肾移植前后患者的就业状态无明显的改变。除了躯体因素外,社会支持被证实对肾移植受者生活质量有着很大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抑郁症发生的相关因素,为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北京同仁医院112例RA患者进行评估,将患者分为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并收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社会背景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t检验、x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A发生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结果 RA患者中抑郁症发生率55.4%(62/112).抑郁症组和非抑郁症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类风湿因子阳性、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阳性、应用DMARDs、泼尼松使用剂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工作状况、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病程、DAS28评分、HAQ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家庭年收入、DAS28评分、HAQ评分为RA发生抑郁症的危险因素.结论 RA患者抑郁症发病率高.疾病活动度高、关节残疾重、家庭年收入低等因素可能与RA发生抑郁症相关.明确易患因素有助于尽早发现抑郁状态,并对确诊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适当的、个体化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社会人口学资料对234例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高于正常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和治病费用来源的冠心病患者社会支持状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60岁、文化程度低、离异或丧偶和自费的冠心病患者是社会支持的弱势群体。结论临床护理人员应认真评估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加强冠心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和利用度,重点放在年老、文化程度低、离异或丧偶和自费的患者身上,帮助患者适应疾病过程,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后抑郁(PHD)患者领悟社会支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SSS)对64例PH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PHD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得分为(60.08±12.73)分,其中领悟家庭内支持为(22.78±4.31)分,领悟家庭外支持为(38.03±9.89)分;〈60岁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及家庭外支持明显高于≥60岁组(分别为t=2.401,t=2.322,均P〈0.05);病程〈1年组患者领悟家庭外支持明显高于病程≥1年组患者(I:2.993,P〈0.05);已婚患者领悟家庭内支持明显高于单身患者(t=2.215,P〈0.05);医保患者领悟社会支持、领悟家庭外支持明显高于自费患者(分别为t=2.511。t=2.721,均P〈0.05)。结论PHD患者领悟社会支持呈中等水平,其中领悟家庭内支持高于家庭外支持;年龄、病程、婚姻、医疗费用支付形式与领悟社会支持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