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剂量放、化疗联合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PBSCT)治疗恶性血液病及某些实体瘤已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造血干细胞(peripheral blood stem cell,PBSC)的体外保存也日趋完善,但由于保存方法的不同,PBSC回收率也存在差异,因而直接影响PBSCT的治疗效果.自1997年以来,笔者对体外深低温冷冻保存的PBSC存活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2.
王晶  周芳 《中国辐射卫生》2021,30(3):381-385
核武器爆炸或核物质泄漏导致的核事故,短时间内会造成急性放射病.人体接受剂量>0.7Gy辐射可导致骨髓持久抑制即急性放射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出血、感染等损伤.大量研究显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骨髓型急性放射性疾病的主要手段.造血干细胞可以修复骨髓造血损伤,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重建.在使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前选择供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要点。方法根据患者的多种状况进行一系列的环境准备、心理护理、自我护理、治疗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66例患者均移植成功,其中21例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4例出现出血性膀胱炎,2例出现肝静脉闭塞病,但经过精心地护理和正确地治疗全部治愈。结论做好移植各阶段的护理,可以减少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利于移植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咖啡酸对辐射损伤小鼠造血恢复的影响。方法 建立接受4.5 Gy X射线照射的辐射损伤小鼠模型,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单纯照射组,CFA组,观察小鼠30天存活率、体重、外周血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骨髓有核细胞(BMNC)、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巨核细胞形成单位(CFU-MK)及脾集落形成单位(CFU-S)和脾脏指数(SI)等指标。结果 CFA组小鼠的30天存活率、体重、WBC、BMNC、CFU-GM、CFU-MK、CFU-S和SI数均明显高于单纯照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结论 CFA能促进辐射损伤小鼠的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5.
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病、实体瘤的有效方法。在预处理至正常造血功能恢复之前,约有2-4周骨髓处于“无功能”及免疫系统全面抑制状态。此期,极易发生感染。我科自1994-2002年共行骨髓及外周血干细胞移植30例,在层流室期间无发生感染。本文重点讨论感染的预防,包括病人入层流室前,无菌病房及病人的准备工作;病人入层流室后的无菌护理。  相似文献   

6.
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我科自2004年12月-2006年12月共对1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了HLA全相合的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现对其预防感染的护理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3例患者中男性11例,女性2例,年龄18~54岁,平均35岁。11例为胞兄妹供者,2例为无关供者,HLA全相合,ABO血型相合者10例,次要血型不合者3例。2感染的预防与护理2·1病室的无菌环境患者入室前用0·2%的过氧乙酸溶液蒸喷,然后通风24 h。洁净室的室壁、地面、桌等每日用0·05%过氧乙酸溶液擦拭。各室用紫外线照射1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剂量电离辐射对IRM-2小鼠、C57BL/6 J小鼠造血功能损伤及恢复的比较。方法用137Csγ射线分别对IRM-2小鼠、ICR小鼠进行4.0Gy照射,照后9d,检测小鼠造血功能三项(脾指数、CFU-S、DNA)指标的变化;对IRM-2小鼠、C57BL/6 J小鼠进行6.0Gy照射,照后45d,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的变化及绝对值。结果 IRM-2小鼠4.0Gy照射后9 d造血功能三项指标均高于ICR小鼠,CFU-S、DN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6.0Gy照射后45d WBC、RBC及HGB、HCT指标均高于C57BL/6 J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受137Csγ射线大剂量及亚致死剂量照射后,IRM-2小鼠与C57BL/6 J小鼠及ICR小鼠比较,造血系统有较强的恢复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补肾单药(CP)和复方(KS)对急性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造血的调控作用。方法 9~10周龄C57BL/6小鼠分成空白对照组、照射组、照射+KS和照射+CP 4组,照射组、照射+KS和照射+CP三组进行5.5 Gy 137Cs-γ射线单次全身照射,剂量率1 Gy/min。照射后,照射+KS组按1.5 g/kg体重灌服KS药液,照射+CP组按2.7 g/kg体重灌服CP药液,其余两对照组灌服等体积生理盐水。每月取血监测血常规。另取小鼠按同样方式分组,照射后连续给药一个月,检测间充质干细胞集落形成。结果 照射+KS组和照射+CP组在前两个月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高于照射组,集落数也多于照射组。结论 KS和CP可以促进电离辐射损伤后小鼠的造血恢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参数(RET、HLR、IRF)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骨髓造血功能恢复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五分类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MECKMAN COULTER LH750)检测7例外周血干细胞移植病人的网织红细胞参数(网织红细胞百分数RET%、高散射光网织红细胞HLR和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及绝对中性粒细胞计数(ANC),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干细胞移植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天数(d)的中位数分别为:Ret13.4d、HLR7.2d、ANC14.4d。结论IRF和HLR是较敏感的指标,在评价干细胞移植后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方面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海藻多糖对辐射小鼠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藻多糖(seaweed polysaccharides,SP)是从海洋褐藻类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种植物多糖。研究表明,海藻多糖具有明显的免疫促进活性、清除自由基以及抗肿瘤等功能,有关海藻多糖抗辐射作用的研究近年来也逐步开展。本研究用内源性脾结节法和体外琼脂培养法,观察了海藻多糖对辐射损伤小鼠骨髓造血干细胞和粒.单核细胞系以及巨核系祖细胞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已成为全球公认的健康难题,目前并没有很好的疫苗和特效药,尽早检出HCV感染者是实现丙型肝炎早期诊断、阻断传播的重要途径。方法:研究通过免疫Core-NS4B融合重组蛋白,制备抗HCV单克隆抗体,并获得5H5和4E7-HRP最优的抗体配对组合,检测120例血清,同时与HCV-RNA检测做比较。结果:阴性血清均未测出阳性,HCV阳性标测出23例阳性,检出率77%,HCV-RNA测出26例,检出率87%;HCV可疑标本测出15例阳性,HCV-RNA测出17例;单项ALT增高的标本测出2例阳性,HCV-RNA测出1例。结论:研究所获得的抗体能够用于HCV抗原检测,具有巨大的潜力,为建立HCV抗原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为临床检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鼠T淋巴细胞亚群受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调控表达趋化因子受体的变化。方法:小鼠骨髓细胞悬液进行贴壁培养法分离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培养扩增后按不同比例(10%及1%)与经过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小鼠淋巴细胞混合培养,流式细胞术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3,CCR5,CCR7在不同T细胞亚群中表达的变化。结果:在CD3+CD8+亚群中,添加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两个培养组均较对照组增高表达CXCR3及CCR7(P〈0.05),而CCR5仅在10%MSC的高浓度组较对照组有增高表达。在CD3+CD4+亚群中,CXCR3的表达在10%MSC组、1%MSC组及对照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5及CCR7在添加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两个培养组均较对照组增高表达,且在该两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浓度梯度中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与淋巴细胞呈一定的细胞比例共培养时能不同程度上调T淋巴细胞及亚群表达趋化因子受体CXCR3、CCR5、CCR7,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的趋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MSCs)移植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脊髓损伤(SCI)治疗的效果。方法:培养与纯化骨髓基质干细胞。80只SD大鼠制备脊髓损伤模型,随机分为4组:干细胞移植组、EPO组、联合组和对照组。采用BBB法进行运动能力评分和组织切片观察来评定修复情况。结果:三个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个实验组均可明显促进大鼠运动功能和损伤后组织结构的恢复,其中联合组效果更显著。结论: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联合EPO具有促进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功能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甲醛、三氯化铝、三氯乙烯(质量比为6:11:33)混合物对小鼠外周血DNA损伤程度及修复情况。[方法] 混合物静式吸入染毒,采用单细胞凝胶电泳方法检测不同剂量(4.12、8.25、16.5g/m^3)下不同染毒天数(4、9、11d)小鼠外周血白细胞DNA的损伤情况;检测一次染毒后(33g/m^3)不同时间小鼠外周血白细胞DNA的损伤情况。[结果] 染毒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DNA出现损伤,且损伤程度与染毒次数、染毒剂量具有一定相关性;一次染毒后短期内小鼠即呈现严重的外周血白细胞DNA损伤,72h后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结论] 甲醛、三氯化铝、三氯乙烯(质量比为6:11:33)混合物可诱发DNA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