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术后视网膜脱离手术的特点。方法:本研究选取准分子激光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患者10例(11眼),着重分析11眼的视网膜脱离特点,处理方法及手术并发症。结果:视网膜脱离以多发裂孔(73%)和巨大裂孔(27%)为显著特征。所有患者行巩膜扣带术,其中3例联合玻璃体切割及硅油填充术。术后1mo取出硅油。9例患者视网膜均在首次手术中复位。术后发生LASIK角膜瓣脱离1例和角膜上皮下混浊1例。结论:准分子激光术后患者在随访中应密切观察,必要时散瞳检查,准分子术后视网膜脱离的手术中,巩膜扣带术是必要的,术中要注意保护角膜组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成功率及并发症。 方法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35例38只眼,11例12只眼单行经睫状体平部的玻璃体手术及惰性气体眼内填充,未作激光光凝治疗;24例26只眼在玻璃体手术术中及术后作黄斑裂孔缘激光光凝。术后均作6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7个月)。 结果 非光凝组5只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发,占41.7%,术后0.1以上视力6只眼,占50.0%;光凝组2只眼黄斑裂孔复发,占7.7%,1只眼因周边新裂孔形成而复发视网膜脱离,术后有13只眼视力在0.1以上,占50.0%。统计学检验两组黄斑裂孔复发率概率P=0.024,视网膜脱离复发率概率P=0.0487。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无显著差异。 结论 玻璃体手术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 (中华眼底病杂志,1998,14:199-20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继发于圆形视网膜裂孔的视网膜脱离临床特点、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方法对67例(73只眼)继发于圆形视网膜裂孔的视网膜脱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术前视力、视网膜裂孔数量分布、视网膜脱离范围、玻璃体后脱离以及手术方式、手术效果、术后视力。结果患者平均年龄30.12岁,以女性(64.17%)和近视(87.37%)为主,46只眼(63.01%)不伴有玻璃体后脱离。对侧眼视网膜变性和圆形裂孔31只眼(42.46%)。71只眼行巩膜扣带术。2只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手术复位71只眼(97.26%)。结论继发于圆形视网膜裂孔的视网膜脱离多发于女性患者尤其是女性近视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多不伴有玻璃体后脱离,由于双眼同时发病概率较高,必须常规进行对侧眼检查。巩膜扣带术是治疗该类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特点。方法 观察10例10眼儿童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预后。结果 9眼应用玻璃体切割手术,其中7眼术中应用过氟化碳展平后瓣,3眼术后玻璃体腔充硅油,4眼未结合环扎加压。术后1眼由于周连视网膜严重PVR、1眼裂孔未封,视网膜再次脱离。结论 儿童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首选玻璃体切割术、环扎加压适当放松;术中应用过氟化碳有非常重要作用,术后玻璃体腔填充物选择硅油最合适。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11例(11眼)。其中10眼行闭合式三通道玻璃体切除联合巩膜扣带术和眼内视网膜光凝,另1眼未做巩膜扣带。6眼手术中采用全氟化碳液(重水)-硅油置换,硅油眼内填充;5眼为气体-液体交换,硅油填充。结果 11眼手术后视网膜均完全复位。随访观察中视网膜复位良好,2眼已取出硅油。但其中1眼取出油后又发生了视网膜脱离,并出现新裂孔,又做了硅油填充术。2眼发生继发性青光眼,2眼发生了并发性白内障,其中1眼已做了白内障手术。未发生全氟化碳液(重水)眼内残留或角膜变性等并发症。结论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巩膜扣带、硅油眼内填充、视网膜激光光凝能有效治疗有巨大裂孔的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中过氟萘烷(C10F18)的应用价值。方法 32例(32眼)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PVRD3级6眼,PVR D1-D2级5眼,其余21眼有裂孔后瓣翻卷。手术中用过氟萘烷帮助打开漏斗状视网膜脱离和回复翻卷的巨大裂孔后瓣,待视网膜被基本压平,即用硅油或惰性气体置换。结果 6例PVR D3毋和5例PVR D1-D2级巨大裂孔视网膜脱离术中漏斗全部被打开,固定皱折松解;另21眼巨大裂孔后瓣翻卷术中全部复位,无术中并发症。手术最终有效31眼,视网膜复位率>96%。术后视力进步26眼,≥0.05者25眼(占78%)。结率 过氟萘烷(C10F18)液体在巨大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手术中作为一种“液体操作”工具简化了手术操作,并发症少,手术成功率高,明显优于其它手术器械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玻璃体手术和激光光凝治疗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玻璃体手术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的成功率及并发症。方法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者35例38只眼,11例12只眼单行经睫状体平部的玻璃体手术及惰性气体眼内填充,未作激光光凝治疗;24例26只眼在玻璃体手术术中及术后作黄斑裂孔缘激光光凝。术后均作6个月以上的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1.7个月)。结果非光凝组5只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复发,占41.7%,术后0.1以上视力6只眼,占50.0%;光凝组2只眼黄斑裂孔复发,占7.7%,1只眼因周边新裂孔形成而复发视网膜脱离,术后有13只眼视力在0.1以上,占50.0%。统计学检验两组黄斑裂孔复发率概率P=0.024,视网膜脱离复发率概率P=0.0487。两组患者术后视力无显著差异。结论玻璃体手术联合黄斑区激光光凝治疗可提高高度近视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1985年6~12月经我科一组治疗的视网膜脱离92例99只眼。手术后视网膜平复,裂孔封闭91眼(92.9%)。其中巨大裂孔、多发性大裂孔,分布于三个象限的多裂孔,白内障摘出术后或视网膜脱离手术失败玻璃体改变严重的漏斗状脱离,以及视乳头附近裂孔部分黄斑洞合并周围视网膜裂孔,玻璃体纤维条束严重的病例,具有上述情况手术治疗比较困难的病例共32只眼占32.3%o手术方法根据各例不同的条件选择不同的方式,如视乳头附近裂孔及黄斑洞用兜带术,其他部位裂孔选择巩膜缩短,电凝,异体巩膜填充、冷冻、硅胶填压,环扎术或玻璃体切割,玻璃体内注射消毒空气等多种方式联合使用,共治愈26眼,占疑难病例32只眼的81%。本文还对兜带术和各种联合手术作了简单介绍及谈了手术体会。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前对视网膜变性或伴裂孔等进行预防性治疗的价值。方法对LASIK术前1260只眼扩瞳后行眼底检查并作详细记录,对明显视网膜变性或伴裂孔15只眼进行视网膜光凝治疗。结果15只眼光凝3~4周,行LASIK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无1例发生视网膜脱离。结论对拟行LASIK手术的患者进行详细眼底检查,并对周边视网膜变性严重和视网膜裂孔者实施预防性光凝治疗可大大降低术后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26例(26只眼),术前常规检查视力、眼压、屈光情况,眼底检查采用三面镜和间接眼底镜,查明玻璃体液化情况以及有无后脱离,黄斑孔有无牵引,膜增生情况,周边视网膜是否伴有裂孔,脱离范围、程度,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手术方式。选择脱离范围局限于后极部、伴有玻璃体后脱离、无明显膜形成以及无黄斑孔牵引者,行单纯的玻璃体腔内注入惰性气体C3F8者0.5~0.8ml,4只眼行此手术;选择黄斑裂孔伴有周边裂孔,视网膜脱离范围较广泛者16只眼行巩膜外垫压必要时环扎加玻璃体腔注气术,注入C3F8者0.5~1.0ml;选择膜增生明显、脱离范围广泛、有明显黄斑裂孔牵引者8只眼(其中2只眼为二次手术)行玻璃体切割加注气术或硅油注入术。结果手术后视网膜最终复位24只眼,复位率92.3%(24/26)。单纯注气的4只眼,有1只眼气体吸收后再次脱离,脱离范围仍然比较局限,无明显增殖,经再次气体注入后复位;巩膜外垫压加必要时环扎加玻璃体腔注气术16只眼,其中3只眼再次脱离,2只眼查明有新裂孔的形成,1只眼黄斑裂孔封闭不良再次脱离,1只眼放弃治疗,2只眼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最终复位。玻璃体切割加注气术或硅油注入术8只眼,2只眼复发,其中1只眼为白孔,经注气失败后改为注入硅油后成功,1只眼玻璃体增生明显,造成继发裂孔,放弃治疗。手术前后视力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对于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的患者术前都要进行仔细认真地检查,依据裂孔的性质、部位、大小、脱离的范围、增生膜的情况来决定手术方式,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手术损伤和并发症的发生,来获得最大的视功能的康复和视网膜的解剖复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