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如秀 《中国校医》2012,26(5):343-344
<正>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疾病,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发作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胸闷和咳嗽,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因此哮喘被认为是当今世界威胁公共健康最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现代研究表明哮喘症状大多可逆,可自行缓解或治疗后缓解。但是由于患者缺乏对哮喘疾病的正确认识,使得发病率和病死率有逐  相似文献   

2.
尘螨过敏性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尘螨过敏性哮喘华云汉哮喘是气道的慢性过敏性炎症反应,是致敏原诱发的迟发性变态反应中,由多种细胞和炎症介质、细胞因子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以螨为致敏原引起的慢性气道炎症所致的哮喘称之为尘螨过敏性哮喘(DustMitESenstiveAsthma,DMSA...  相似文献   

3.
哮喘是目前世界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气道疾病,好发于儿童。当前全球气候变化莫测,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均表明,气象因素的变化可能会引起儿童哮喘的发作和/或加重。气象因素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作用于哮喘患儿,主要是通过影响大气污染物或过敏原来进一步对哮喘发挥作用,作用机制主要有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氧化应激、肺功能下降等。本文就气象因素与儿童哮喘之间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小儿常见的慢性肺部疾病。近年来小儿哮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 ,据我国2000年31省、市调查结果显示 ,小儿哮喘的患病率为1 97 %,较10年前明显增加(接近1倍)。由于本病在诊断及治疗上的特殊性 ,如不早期确诊并予规范化治疗 ,将会导致病情迁延、反复发作,甚至伴随终身 ,严重影响患儿身心健康。1哮喘的定义2002年最新的全球哮喘防治创意(GlobalInitiativeForAsthma)将哮喘定义为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患 ,此中许多细胞和细胞组分起到重要作用 ,并伴有气道反应性的增加 ,由此而导致反复发作的喘鸣…  相似文献   

5.
哮喘是最为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高,且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随着城市污染等因素的不断加重,儿童哮喘患者也不断增多[1]。支气管哮喘主要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慢性炎症病变为特征,属于变态反应性疾病[2],随着医学的发展,哮喘的治疗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相似文献   

6.
支气管哮喘是多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患,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气道高反应性引起反复发作性的喘息、气急、咳嗽等症状。目前糖皮质激素是治疗哮喘炎症最有效的药物,可有效地减轻气道炎症、控制哮喘症状、改善肺功能、减少哮喘急性发作和住院率。  相似文献   

7.
葛敏 《工企医刊》2012,25(4):51-52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以气道高反应为主要病理生理特征的气道慢性特殊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复杂.个体变应性体质及环境因素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气道的变应性炎症是其发病的中心环节.目前治疗哮喘的药物种类较多,现将有关药物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近10年来,世界各国哮喘发病率及死亡率均有上升,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自八十年代逐步研究证实哮喘是一种气道的慢性炎症,哮喘在治疗方面有了很大的进展,从单纯解除支气管痉挛转向以吸入皮质激素消除气道炎症、发作时加用解痉平喘药物(如沙普尔粉雾剂、爱喘乐气雾剂及小剂量缓释茶碱等)治疗,并注意避免诱发和激发因素。规范应用的哮喘的阶梯式分级治疗方案,即根据患者哮喘发作严重程度的分级,调整治疗药物(吸放型皮质激素、吸入型β2激动剂及缓释茶碱等)的种类及剂量,可使94%的哮喘患者达到临床控制。  相似文献   

9.
糖皮质激素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如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细胞、中性粒细胞、气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慢性炎症是哮喘的本质,是各型哮喘的共同病理特征,抑制气道炎症是治疗哮喘的重点。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可抑制炎症细胞的迁移和活化,阻止炎症介质的释放和反应,增强平滑肌细胞β2受体的反应性,是当前控制哮喘发作最有效的药物。现对糖皮质激素在支气管哮喘中的应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简称哮喘)是全球慢性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对哮喘发病机制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认为哮喘是一种慢性炎症,是由气道慢性炎症病变引起的支气管高反应性,在外源性或内源性刺激因素触发下而导致广泛的、可逆的气道狭窄所产生的临床综合征,因此在应用平喘药物的同时还应当注意针对病因的抗炎治疗,本文将对近年来哮喘治疗药物的发展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气道阻力测定(Rint)在儿童支气管哮喘规范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规范化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儿分别于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进行气道阻力测定.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期Rint明显高于慢性持续期,而慢性持续期1个月、3个月气道阻力实测值百分比> 140%,6个月、1年气道阻力实测值百分比<140%,哮喘急性发作期规范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Rint明显降低.结论 气道阻力测定可反映儿童哮喘肺功能改变,为哮喘规范化治疗提供客观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12.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疾病。哮喘不仅可因反复发作而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甚至可引起呼吸衰竭和循环衰竭而导致患者死亡。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哮喘病人达3000万左右,随着城市化和生活方式现代化,在今后10年,我国患哮喘病的人数将显著增加。此外,我国严重哮喘发作的发生率很高,三分之一以上哮喘病人需要急诊治疗或住院。有文献报告,我国是哮喘病死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如不能及时控制,我国将成为哮喘大国,其后果不堪设想。  相似文献   

13.
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支气管哮喘(简称为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目前,世界各国的哮喘患病率有所上升。在英国,学龄儿童哮喘患病率1964年为4.1%,1989年为10.2%,1994年为19.6%。美国10%~15%的男孩和7%~10%的女孩曾有哮喘发作史。我国2000年进行的中国城区儿童哮喘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儿童哮喘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4.
支气管哮喘(以下简称哮喘)是由多种炎症细胞(如嗜酸粒细胞、淋巴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和炎症组分参与的慢性非特异性气道炎症,它以气道慢性炎症、可逆性气流阻塞及气道高反应性为主要特征。职业性哮喘是指在职业生产活动中接触职业性致喘物引起的哮喘,它是哮喘的一种类型,同属于气道阻塞性疾病,因此,它也具备哮喘的3个特征。如今,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15.
茶碱对支气管哮喘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普遍认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疾病,支气管高反应性是其重要特征。然而直到目前气道炎症的形成机制尚不清楚,在这方面研究较多的是多种炎性细胞及其释放的毒性蛋白、细胞因子和粘附分子在哮喘气道炎症发生中的作用[1]。本文通过对实验性哮喘豚鼠血和肺组...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的以发作性喘息为主要临床特点的呼吸系统疾病,其发病与气道的高反应性有关,多种炎性介质及细胞因子参与此病的进展。2012年4月16日在北京开幕的第十四届全球支气管哮喘大会上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道显示,目前全球范围内约有3亿人患有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7.
支气管哮喘(哮喘)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及细胞组分参与的慢性气道炎症,这种炎症的确切发生机制尚不清楚,但是近几年随着研究的深入,白三烯(Leukotrienes,LTs)在哮喘发病机制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重视,被认为是引起这类炎症反应的主要炎性介质之一,本文就LTs与哮喘时气道炎症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张冲  李卫华 《中国校医》1999,13(6):439-440
哮喘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之一,近年来,患病率及病死率有上升趋势[1],尤其是儿童患病率增高较明显。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哮喘管理和防治的全球策略,提出“全球哮喘防治的创议(GINA)”[2]。我院哮喘专科门诊自1995年2月一1998年3月对就诊的120名学龄期儿童哮喘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按GINA要求防治,现报告如下。l资料1.l对象儿童哮喘门诊确诊为哮喘的患儿共120名。其中男86名,女34名,男:女之比为2.5:1,年龄6-12岁,平均8.5岁。1.2诊断标准、病情分度及疗效判断诊断标准及分度根据第三届全国小儿呼…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是由各种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其发病受遗传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环境因素和生物因素的多重影响。据统计哮喘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有所不同,在某些高发地区可达30.0%,目前,哮喘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正在逐渐上升,在儿童中发病率的上升尤为迅速^[1]。  相似文献   

20.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既有气道的慢性炎症,又有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狭窄。因此,长期规范化地用吸入糖皮质激素+长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可以使大多数哮喘患者达到哮喘临床控制。遗憾的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还是经常遇到很多哮喘患者控制不佳,分析原因,主要有四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