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采用Alzheimer’s disease(AD)动物模型,阐明单体与寡聚体Aβ对神经细胞毒性作用。方法本实验孵育获得寡聚体及纤维状Aβ,采用核黄素标记光度法测定Aβ凝聚度。采用寡聚体Aβ损伤大鼠海马CA1区来制备AD大鼠模型,并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AD大海马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寡聚体Aβ神经毒性比单体及纤维化Aβ组,海马含亚G1期细胞百分数明显增多;寡聚体Aβ组与单体及纤维化Aβ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寡聚体Aβ神经毒性比单体及纤维状Aβ更加显著,寡聚体Aβ可导致神经细胞凋亡,神经细胞凋亡参与了AD的发病。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性痴呆)患病率明显升高,对于其病因,目前主要有2大学说:Aβ学说和tau学说.本研究重点探讨Aβ和tau蛋白产生的生物学过程与AD认知损害的关系及其在AD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可特异性结合阿尔茨海默病(AD)病理标志物β淀粉样蛋白(Aβ)的磁性纳米粒子,观察其用于早期诊断AD的潜力.方法 采用溶剂蒸发法构建以Aβ为靶向基团,携带姜黄素(Cur)颗粒、KB探针及四氧化三铁的磁性纳米材料,观察其粒径、形态、水动力粒径和Zeta电位、体外MR成像表现、细胞毒性及透过血脑屏障(BBB)能力...  相似文献   

4.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以进行性智能衰退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不清,因而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大量研究认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protein,Aβ)在AD发病中起着主轴作用,Aβ的神经毒作用是多种因素导致AD发病的共同通路。目前针对Aβ的神经毒作用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减少Aβ的前体即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precursorprotein,APP)的量;调节APP的裂解,减少Aβ的产生;促进Aβ的降解和清除;防止Aβ的聚集和沉积;阻断Aβ作用机制的关键环节等。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痴呆中β淀粉样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患者脑内老年斑的主要成分为β淀粉样肽(β-AmyloidPeptide,Aβ),其生理功能以及合成和代谢的过程中相关基因和酶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揭示了Aβ与AD病的内在联系及其在治疗方面的一些新的方法,抑制毒性Aβ的合成聚集是治疗AD的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虽然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disease ,AD)的发病机制不清 ,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β淀粉样蛋白 (β amyloid ,Aβ)的生成、代谢及其毒性作用在A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1Aβ的形成和代谢淀粉样前体蛋白 (amyliodprecursorprotein ,APP)是Aβ的前体蛋白 ,异常代谢后形成Aβ ,聚集形成老年斑。APP的基因位于第 2 1号染色体的长臂上 ,有 18个外显子和 17个内含子。该基因通过选择性剪辑产生数种APP的异构体 ,主要有APP770、APP75 1、APP6 95。1.1APP的 3种代谢途径1.1.1通过 3种分泌酶水解 APP是一个跨膜糖蛋白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联合分析脑脊液中Tau蛋白、β淀粉样蛋白(Aβ)1-40、Aβ1-42(43)含量作为生化指标对诊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意义.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sELISA)法测定上述生化指标,分析了21例AD,28例非AD痴呆,35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患者,50例正常对照者脑脊液中Tau、Aβ1-40、Aβ1-42(43)水平的差异.结果Tau水平随年龄而增加,AD组Tau水平为(491.5±35.7)ng/L且与临床进程存在相关性,Aβ1-42(43)水平为(109.9±73.2)pmol/L,Aβ1-40/Aβ1-42(43)为(16.03±4.07).AD组Tau水平、Aβ1-40/Aβ1-42(43)比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01),Aβ1-42(43)水平低于其他组.结论同时测定脑脊液中的Tau、Aβ1-40、Aβ1-42(43)的含量对于AD的诊断有良好的特异性,对于AD与其他类型的痴呆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阿尔茨海默病(AD)是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茁淀粉蛋白(A茁)被认为是导致该疾病的主要毒性物质,但具体是A茁纤维丝还是寡聚体存在着争论。本综述以淀粉样蛋白级联假说为线索,阐述不同状态的A茁的神经毒性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对以A茁为靶点的AD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老年性痴呆中β淀粉样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脑内老年斑的主要成分为B淀粉样肽(β-Amyloid Peptide,Aβ),其生理功能以及合成和代谢的过程中相关基因和酶的作用近年来的研究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揭示了Aβ与AD病的内在联系及其在治疗方面的一些新的方法,抑制毒性Aβ的合成聚集是治疗AD的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0.
Alzheimer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以记忆力丧失和认知功能损害为特点的神经元退行性疾病。病理特征为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及反应性胶质增生(re-active gliosis)等组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SP)、过度磷酸化tau蛋白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 fibrillar  相似文献   

11.
李家林  王金环 《新医学》2012,43(1):1-3,6
阿尔茨海默病( Alzheimer's disease,AD)是老年人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为导致老年痴呆的主要原因.β-淀粉样蛋白(Aβ)在老年痴呆的发病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该文分析了Aβ与AD的关系,初步探讨了Aβ在AD发病中的机制,并回顾了近几年免疫治疗的疫苗研发方向和研究背景,以便为今后研究新的疫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Tau蛋白、Aβ蛋白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及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AD,又称老年性痴呆)患病率明显升高,对于其病因,目前主要有2大学说:Aβ学说和tau学说。本研究重点探讨Aβ和tau蛋白产生的生物学过程、与AD认知损害的关系及其在AD诊断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阿尔茨海默病 (AD)及血管性痴呆 (VD)是老年期痴呆最常见的两种类型。老年斑 (SP)和神经原纤维缠结 (NFT)是AD的两大病理改变。其中 β淀粉样蛋白 (Aβ)是SP的主要成分 ,NFT与tau蛋白密切相关 ,而IL 6在AD神经中枢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因此 ,脑脊液中Aβ1 42 、tau蛋白及IL 6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轻度认知障碍(MCI)患者血清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P-tau)的含量。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6例MCI患者,30例老年性痴呆(AD)患者,36例健康者血清中Tau蛋白和β淀粉样蛋白1-42(Aβ1-42)、磷酸化Tau(P-tau)水平。结果:MCI组血清中Tau蛋白浓度与对照组、AD组比较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CI组患者血清中的Aβ1-4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清中的Aβ1-42的浓度与A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磷酸化Tau(P-tau)蛋白的浓度与对照组、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I患者血清中Tau蛋白、Aβ1-42、及磷酸化Tau(P-tau)浓度异常情况,与疾病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197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患者脑脊液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淀粉样β蛋白(Aβ)、载脂蛋白E(ApoE)和tau蛋白,探讨早期诊断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强的金指标,为早期认知功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999-10/2004-10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70例运用简易精神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评定认知功能,用ELISA法和速率法分别测量197例AD患者,8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患者,88例抑郁症引起的假性痴呆及100例健康对照组脑脊液中tau蛋白、ApoE,Aβ的水平和AST的活性。结果:AST,Aβ,ApoE,tau的水平在AD组、非AD痴呆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AD组AST的活性、tau蛋白的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增高,Aβ,ApoE的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降低。并且轻度AD患者Aβ,ApoE的水平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变化,而中度和重度AD患者Aβ,ApoE的水平降低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AST,tau和ApoE,Aβ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AD的正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还可判断A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早期康复措施介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正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AD的主要病理改变为β-淀粉样蛋白(Aβ)在神经细胞外沉积形成的老年斑和过度磷酸化的tau蛋白在神经细胞内沉积形成的神经元纤维缠结~([1])。另外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炎性蛋白毒性作用,以及基因表达的改变等也参与了AD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蛋白清除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包括记忆障碍和痴呆为特征的神经变性疾病,主要的病理特征包括神经细胞外以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为核心形成的老年斑(senile plaque,SP),细胞内以超磷酸化的Tau蛋白为核心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及神经细胞突触的丢失和脑萎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基于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为阿尔兹海默病(AD)的89例患者及89例健康对照人群,研究血β-淀粉样蛋白(Aβ)、Aβ1-40、Aβ1-42及其比值在两组人群中表达水平的差异及各指标对AD的诊断效能。方法 根据临床诊断将研究对象分为AD组和健康对照组,各89例。血清Aβ、Aβ1-40、Aβ1-42检测均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各指标诊断效能,采用逐步回归分析AD发生的危险风险。结果 AD组中位Aβ1-40(94.586 pg/mL)、Aβ1-40/Aβ(0.825)高于健康对照组中位Aβ1-40(73.419 pg/mL)、Aβ1-40/Aβ(0.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506,-9.704,P<0.001)。AD组中位Aβ1-42(56.536 pg/mL)、Aβ1-42/Aβ1-40(0.588)、Aβ1-42/Aβ(0.491)低于健康对照组中位Aβ1-42(82.653 pg/mL)、Aβ1-42/Aβ1-40(1.141)、Aβ1-42/Aβ(0.6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968,-10.507,-10.9...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197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患者脑脊液中天冬氨酸氢基转移酶(AST)、淀粉样β蛋白(Aβ)、载脂蛋白E(ApoE)和tau蛋白,探讨早期诊断A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强的金指标,为早期认知功能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999-10/2004-10菏泽市立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370例运用简易精神量表、Hachinski缺血量表和社会功能活动调查评定认知功能.用ELISA法和速率法分别测量197例AD患者,85例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88例抑郁症引起的假性痴呆及100例健康对照组脑脊液中tau蛋白、ApoE,Aβ的水平和AST的活性:结果:AST,Aβ,ApoE,tau的水平在AD组、非AD痴呆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1)。AD组AST的活性、tau蛋白的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增高,Aβ,ApoE的水平随病情的加重而降低,并且轻度AD患者Aβ,ApoE的水平与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变化,而中度和重度AD患者Aβ,ApoE的水平降低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结论:AST.tau和ApoE,Aβ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早期诊断AD的正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而且还可判断AD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早期康复措施介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符合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行为学、神经生化学及病理学特征的实验性AD动物模型。方法:采用β-淀粉样蛋白(Aβ)大鼠侧脑室注射联用转移生长因子β1(tiansforminggrowfkfactorβ1,TGFβ1)脑内注射改良并制作实验性AD大鼠模型。应用避暗法和水迷路法测定AD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免疫组化及图像分析定量法检测模型大鼠大脑皮质和海马结构CA1区Aβ沉积斑数目及截面积。同时还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皮质和海马乙酰胆碱含量、胆碱乙酰化酶(ChAT)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结果:经改良由Aβ联用TGFβ1诱导的实验性AD模型大鼠既表现有行为学改变(学习记忆障碍),又具典型的AD病理学特征(Aβ沉积斑),模型组Aβ沉积斑数目和截面积大脑皮质为(32.5±6.7)个/mm2,(1904.3±86.3)μm2,CA1区为(11.4±5.3)个/mm2,(1466.3±98.4)μm2。同时还出现与AD相一致的神经生化(神经递质)改变。结论:Aβ联用TGFβ1诱导的实验性AD大鼠模型是一接近临床的较好模型,可用于抗痴呆药物的筛选和药效评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