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适应21世纪法医学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组织法医学系本科生开展探索性实验研究的方式改进传统医学教学方法,为建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就学生们感兴趣的课题,经过全体教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后,开展法医学专业本科生的探索性科学研究实践,初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本科生基础医学阶段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龙头工程——“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的实施”、基础工程一理论课程体系的改革和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人文工程一学术氛围的营造和配套政策的落实,2001年开始实施“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共投入经费380万元,开展课题94项,开放全部(60个)科研实验室,接收低年级本科生510余人,近5年在国内外期刊发表的文章及综述209篇,其中研究论文144篇,SCI收录64篇,充分发挥了学院教师队伍、科研实力和一流生源的优势,实现了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的转化,达到了优秀本科生早进科研、早受训练、早出成果、早出人才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4.
法医学本科教育模式存在课程设置滞后、学科交叉缺乏、实践培养不足等诸多问题。本研究基于中南大学法医学本科生教学实践,提出以下4项改革方案:①提前部分专业课学习学期,强化专业课程与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课程的融合;②整合或增设部分专业课程,加强法医学各分支学科间的有机联系;③引入虚拟仿真等线上教育模式,丰富互联网+背景下法医学本科生教学内容;④扩大校内外联合开展课堂教学的范围,实现实践与理论资源双向快速更新。期望能够为我国法医学本科生人才培养提供新的思考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医学创新人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中实施导师制培养模式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有益补充,能有效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是一种培养医学创新人才的模式。本文介绍了本科生导师制的内涵,着重阐述了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对医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意义以及在实施本科生导师制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7.
试论本科生导师制与中医药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医药创新人才是科技人才的特殊群体 ,它既有一般创新人才的共性特征 ,又因受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影响 ,呈现个性化特征。本科生导师制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模式之一 ,有利于医学生身心发展 ,提高医学生的全面素质 ;有利于因材施教 ,提高医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及提高医学生的临床及科研能力。同时 ,培养中医创新人才尚须在导师与培养对象的高素质化、组织实施的规范化、评价标准的多元化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 相似文献
8.
9.
10.
本科生创新团队培养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的理论与实验教学改革,对于本科学员创新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近年来我们对本科学员创新团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不断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注重对学生综合实验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开展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优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目前全国多数医学院校正建立多种渠道、多种机制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扬州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开展大学生探索性实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积极探索创新性人才实践教学改革,优化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将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与从业人员岗位证书规范化培训紧密结合是改革研究生医学实验动物学教学的一个行之有效的举措。一方面,通过转变实验动物学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将实验动物学普遍知识与其各自专业相结合,提高他们在动物实验中的动手能力以及研究课题独立的寻找、设计和实施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其创新性思维。另一方面,在教学中同时学习国家的关于实验动物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伦理知识,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获得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岗位资格证书,打开动物实验的第一道门槛,最终达到实验结果精确可靠,方法规范、标准,又符合伦理学原则。 相似文献
18.
19.
郭亚东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5):549-551
八年制医学教育是一种精英教育,着力于培养具有医学博士学位的高层次医学人才。法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综合性极强的医学学科,在八年制的培养教育中起到的作用不可小觑。在此,分析法医学在八年制学生培养过程中所起作用,提出八年制教育应结合法医学的优势和特点,着重培养八年制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