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告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和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梗塞的临床及CT资料。其发病机制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的脑血管痉挛有关,另与局限性脑水肿、PGI2、TXA2、AA等代谢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激素冲剂疗法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24例疗效观察杨玉华田风富*(无棣县人民医院内科,251900*滨州地区人民医院)我们两医院1994年6月至1996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48例,我们用激素冲剂疗法进行了治疗对照...  相似文献   

3.
报告64例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和蛛风膜下腔出血(SAH)并发脑梗塞的临床及CT资料。其发病机制与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继发的脑血管痉挛有关,另与局限性脑水肿、PGI2、TXA2、AA等代谢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方法:分别采用尼莫地平注射液和尼莫地平片对122例蛛网膜下隙出血患者进行预防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对照观察。结果:尼莫地平注射液组(60例)预防蛛网膜下隙出血脑血管痉挛疗效优于尼莫地平片组(62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预防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对70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主要发生在出血后2周内(75.34%),脑血管痉挛与血压升高相关(P〈0.05),过早活动与不良刺激可致脑血管痉挛,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充分认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28例临床分析孙中武,陈竞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指脑动脉在一定时间内呈异常的(非生理性供血调节而言)收缩状态[1]。出血后立即发生,1h内结束的为急性痉挛(ACVS),此仅在动物实验中见到;3...  相似文献   

7.
该文对3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iod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aclarSpasmCVS)的临床与治疗作进一步的探讨,认为SAH后容易并发CVS,治疗上应早期预防,早期治疗。  相似文献   

8.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治疗进展高亮淄博铁路医院神经内科(淄博255000)姜亚军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南京210009)脑血管痉挛(Cerebralvascularspasm,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对73例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主要发生在出血后2周内(75.34%),脑血管痉挛与血压升高相关(P<0.05),过早活动与不良刺激可致脑血管痉挛,男女性别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充分认识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积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但有效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蛛网膜下腔出血性脑血管痉挛的实验及临床研究进展(综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脑外科(150086)刘世凯,杨立庄,郝淑波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神经系统疾病中较常见的一种临床综合症.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常见的高危险性并发症,是病人致...  相似文献   

11.
蛛网膜下腔出血并发脑血管痉挛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蛛网膜下腔出血指蛛网膜的血管破裂,血液流人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常因红细胞破裂,释放5一羟色胺刺激血管壁引起脑血管痉挛,脑组织水肿而使病情加重,预后不良。我科从IWe年1月一lpes年1月收治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其中并发脑血管痉挛9例,经细心护理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蛛网膜下腔出血22例,其中男11例,女11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sl.7岁。并发脑血管痉挛9例(40.9%),其中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55.8岁,好转7例,未愈1例,死亡1例。本组病例均口服尼莫地平或静滴尼莫通,以解除脑血管痉挛效果满意。也可反…  相似文献   

12.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易并发脑血管痉挛(Cerebrovascular spasm,CVS),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为了更好地防治脑血管痉挛,我科对SAH患者应用静脉滴注尼莫地平注射液防治CVS 56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混合性中风14例临床分析王华力于丽波(通化铁路医院134002)我院自1994年~1995年共收治14例脑出血与脑梗塞并存者(不包括出血性脑梗塞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合并邻近脑梗塞),我们把它称之为混合性中风,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4...  相似文献   

14.
蛛网膜下腔出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255120)山东淄博矿务局中心医院季占胜陈卫国脑血管痉挛(CVS)是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的严重并发症,是病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因素。本院自1991年以来,共收治57例SAH患者,其中15例出现CVS,现就其防治的...  相似文献   

15.
赵子斌 《广西医学》1999,21(3):510-51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类出血性中风(1),并发脑动脉痉挛,再出血发生率高,易致死致残。我科采用经鞘内注射立止血加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取得较满意效果,并与传统疗法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40例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6.
龙凤强 《广州医药》2007,38(5):71-73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防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疗效.方法 随机将58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为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能有效降低内皮素-1水平,减少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结论 复方丹参注射液能有效防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内皮素-1可能是其发挥作用过程中的某一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特点和应对策略。方法将同是基底池部位的62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按出血原因分为外伤组及动脉瘤组,对比其CT的Fisher分级、入院GCS评分及通过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结果。结果两组出血部位一致,出血量相似,但是血管痉挛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相比,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低,表明二者的发病机制并不完全相同。因此,对于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治疗原发病因非常重要,在此基础上可再采取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了我医院2013年12月2015年至1月6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患者,统计学方法应用t检验和χ~2检验。结果尼莫地平组两侧ACA、MCA的Vp较对照组明显减慢,病死率和CVS发生率两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应早期使用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9.
总结分析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46例,临床表现为最初发病后,再次出现症状加重及意识障碍,CT示蛛网膜下腔出血,DSA示脑血管痉挛,MRI表现为分水岭区及丘脑区点片状梗死病灶.严重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扩血管和激素抗炎治疗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0.
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是常见且危险的并发症,约半数死亡或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受损。有文献报道,蛛网膜下隙出血后4~14d,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高达40%,严重者可引起脑梗死。我院自1997年6月~2002年7月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隙出血后脑血管痉挛获得满意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