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IPS)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的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其疗效。方法: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5例肝炎后肝硬变门脉高压症患者,分流通道直径为10mm。结果:4例成功,术后平均门脉压力由4.46kPa(45.50 cmH_2O)降为2.13 kPa(21.75 cmH_2O),消化道出血得到控制,胸腹水明显吸收,食管静脉曲张减轻或消失,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结论:TIPS 具有创伤小、疗效确切、合并症少、适应范围广等优点,是治疗门脉高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其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2.
3.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阎洪 《中国厂矿医学》1996,9(5):331-332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南昌三三四医院外一科(330024)阎洪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下简称TIPSS)是90年代应用于临床的新技术。由于其创伤小,降低门脉压及对食管曲张静脉破裂急诊出血疗效可靠,受到了国内外医学界的...  相似文献   

4.
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张金山  王茂强 《中华医学杂志》1994,74(3):150-152,T018
作者报告16例经颈静脉途径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的临床应用结果,旨在探讨穿刺技术和评价近期疗效。结果:14例成功,2例失败,尤死亡并发症。建立分流后门脉压从术前3.98±0.24kPa降至240±0.16kPa,Doppler超声显示门脉主干血流速度从术前14.0±4.5cm/s增至48.0±16.5cm/s。术后随访观察2~7.5个月(平均4.5个月),除1例分流道早闭外,其余保持通畅;7例静脉曲张近乎完全消失,6例明显减轻,4例术前少量腹水于术后消失;随访期间无复发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牛。结论:TIPSS创伤性小、降低门脉压可靠,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优良方法;此技术成功的关键是术前了解肝静脉与门静脉的空间关系;为建立有效分流,作者推荐用直径12mm内支架。  相似文献   

5.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症袁克文,王志铭,陈宇军,姜学林(附属第一医院放射线科)安鼎伟,赵桂芹(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刘瑶(锦州市太和区医院)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ransjgularIntnahapaticpo...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应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治疗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CPH)的临床结果。方法对5例已确诊的CPH患者行TIPSS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全部病例用内镜检查。结果术后平均门脉压由(4.45±0.76)kPa(1kPa=10.20cmH2O)下降至(2.58±0.55)kPa,病人的主要症状与体征明显改善,随访3-35个月,无一例再出血。1例术后2个月出现轻度肝昏迷,另1例术后3个月出现分流道狭窄,球囊成形后再通。结论TIPSS能安全有效地降低门脉压,控制并预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消除腹水。TIPSS远期疗效有待观察。  相似文献   

8.
采用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内支架分流术(TIPSS)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0例。以消化道出血为主要症状者8例,其中2例在外科断流术后再出血;2例以顽固性腹水为主要症状。8例成功地在肝内形成有效分流,门脉压力由术前3.69±0.34 kPa下降至2.36±0.40 kPa(P<0.05)。术后即刻门脉造影,示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明显减轻或消失。Doppler超声复查门脉主干血流明显增快。本文着重讨论了TIPSS的适应症和禁忌症以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9.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疗效观察吴凤林龚渭冰李彦豪经颈静脉肝内门腔分流术(TIPSS)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的新技术。临床上对其治疗效果、特别是中远期治疗效果评价的报道较少,观点亦有分岐。我们于1993年5月~1996年...  相似文献   

10.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内支架分流术(T阿向呷Jarh加山叩优cP加血呷哄而c——-ShUnt,TIPSS)为一种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放射学新方法【‘」。1995年4月一1996年12月,作者对24例门脉高压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TIPSS治疗,手术均获成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全部为男性患者,年龄32-60岁,平均M.38岁。所有患者术前均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病程从1.5个月到120个月,出血为反复发作性,症状为呕血和(或)便血。其中因急性大出血急行TIPSS治疗2例,以前曾有反复出血病史,本次为接受预防性TIPS…  相似文献   

11.
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9例成功,1例失败。建立分流后门脉压从术前的(3.91±0.51)kPa降至(2.25±0.31)kPa(P<0.01);门脉主干的血流速度从术前(15.80±7.10)cm/s增至(46.73±5.98)cm/s。呕血、黑便得到控制,脾脏不同程度的缩小,腹水在术后3~5d内明显吸收。9例随访3个月~2年6个月,术后3个月内无1例再出血,1年内再出血2例,出现肝性脑病2例,分流道狭窄1例,阻塞1例。TIPSS创伤小、成功率高、适应症广,是治疗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有效新技术  相似文献   

12.
改进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总结改进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血压症并发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 ,并对本术式断流的理论基础、彻底性进行讨论。方法  1 997年 3月— 2 0 0 2年 1月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断根术 2 2例 ,全部为肝炎后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症 ,都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切脾前、切脾后和断流后分别测自由门静脉压 (FreePortalveinPressure,FPP) ,所测数据用F检验分析 ,两两比较用q检验。 结果 切脾前检测FPP为 (36 .45± 0 .90 )cmH2 O ;切脾后FPP为 (2 7.64± 0 .90 )cmH2 O ;断流后FPP为 (30 .64± 0 .98)cmH2 O。经F检验各组的FPP差异有高度显著性 (P <0 .0 1 ) ;经 q检验切脾前、后比较和切脾前与断流后比较FPP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 <0 .0 1 ) ;切脾后与断流后比较FPP轻度上升 (P >0 .0 5)。急诊和预防性手术止血率 1 0 0 % ,围手术期死亡、手术后 2个月出现门静脉血栓各 1例 ,发生率均为 4 .1 %。随访时间为 3~ 48个月 ,平均 32个月 ,出血复发率为 0。结论 改进的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疗效满意 ,其优点 :①断流彻底 ;②手术操作简便易行 ;③比经典的离断术减流更多 ,切脾后与断流后FPP改变无显著差异 ;④手术创伤小 ,不破坏食管和胃的完整性 ;⑤手术后再出血率低 ,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核素显像测定肝硬化病人心、肝放射比值(H/L),建立无创伤性测量门静脉压力(PVP)的方程。方法:21例非肝病患者做为对照及81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经直肠注入99mTc-MIBI后或行心肝显像,计算其H/L及分流率(SI)。21例非肝病患者及51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经历手术,术中直接测定门静脉压力,并与术前H/L做相关分析。结果:非肝病患者H/L为0.29±0.12,门静脉高压症患者H/L为0.88±0.12(P<0.01).SI值分别为0.22±0.07,及0.47±0.O4(P<0.01),两组患者H/L与术中实测PVP有高度相关性(r=0.89,P<0.01),根据H/L建立推算PVP的回归方程为Y(kPa)=(0.951+2.882)H/L,由此推算该51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PVP为(3.45±O.37)kPa,而术中实测值为(3.61±0.44)kPa,两者非常接近,结论:应用核素显像测定H/L引可以用于诊断门静脉高压症,应用本法建立的方程可用于肝硬化病人门静脉压力的无创性测定。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一种新的改良式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即脾静脉与左肾静脉侧侧吻合、脾静脉远端结扎,再将胃冠状静脉结扎。作者经治7例,初步观察疗效较好,术后无死亡,无复发出血,无肝性脑病发生。本文对这种手术的步骤和优点进行了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报告18例经颈静脉途经肝内门-体支架分流术,全部病例均有肝炎后肝硬化并门脉高压症,食道胃底静脉曲张,以及反复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史。术后平均门静脉压由术前(4.13±0.68)kPa降至(2.10±0.32)kPa,门静脉血液流速由前(14.1±8.24)cm/s增加至(51.6±3.44)cm/s。术后6个月追踪观察中,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完全消失12例,缓解3例,另3例再次出现轻度~中度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16.
肝脏血管形态及管径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正常人体肝静脉、肝门静脉、肝固有动脉管腔大小及相互间的对应关系 ,为临床诊治相关疾病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 用游标卡尺测量血管内径 ,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测量结果肝右静脉为 12 .0 2± 0 .94mm ,肝中静脉为 7.83± 0 .95mm ,肝左静脉为 9.11± 0 .86mm ,肝门静脉为 11.5 4± 0 .90mm ,肝固有动脉为 3.0 9± 0 .30mm。结论 肝门静脉横断面积是肝中静脉的两倍 ,两者间的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报告经颈静脉脉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S)6例,成功5例,术后门静脉压力平均下降(1.32±0.24)kPa,食道曲张静脉和其它侧支血管消失,术后1周腹水消退,脾脏缩小,消化道出血得到控制,笔者还就TIPSS的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采用介入性分流与断流术并用的双介入方法治疗肝硬变门脉高压及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0例。随访1~10个月,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生。门脉平均压力由术前的4.44±0.40kPa降为术后的3.12±0.39kPa(P<0.01),食管及胃底静脉得到了有效地闭塞。认为:介入性分流术(TIPSS)与胃冠状静脉栓塞并用,方法合理、便利,并发症少,既降低了门脉压力,又闭塞了曲张的胃冠状静脉及其属支,可做为降低和防止TIPSS术后再出血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与常规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的疗效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2例脑积水患者,腹腔镜治疗组45例,常规手术组37例.结果:腹腔镜组分流管腹腔端梗阻发生率为11.11%,常规手术组梗阻发生率为32.43%(x2=5.61,P<0.05);术后感染率分别为2.7%和5.4%(x2=0.03,P>0.05).Karnofsky评分,腹腔镜治疗组68.6±10.9,常规手术组58.1±0.1(t=4.49,P<0.05).结论:腹腔镜下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比常规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