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择我院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接受完全切除术患者96例,回顾性分析其术后接受辅助治疗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鳞癌患者与腺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鳞癌组及腺癌组单纯手术患者与术后放化疗患者中位生存期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可见病理类型是影响可完全切除的ⅢA期NSCLC患者术后生存期的主要因素,术后放化疗不能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分析对侧肺内有小结节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19例(鳞癌13例,腺癌6例),对侧肺内小结节术前检查不能确定为转移性肿瘤。采用外科手术加放、化疗综合治疗。术后复查对侧肺内小结节数目和大小无明显变化者17例,数目增多且直径增大考虑为转移者2例,肺内原位复发1例,肺外转移2例,1a、3a生存率为70.2%与50.6%。认为对侧肺内有性质不能明确小结节的NSCLC应积极手术治疗,结合术前和(或)术后放、化疗等综合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胸外科1979至1991年底手术切除的788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将全组中316例综合治疗与472例单纯手术病例作对经丛组5年生存率15.3%,综合治疗组5年生存率23.0%,单纯手术组5年生存率10.0%。综合治疗组5年生存率:鳞癌26.6%,腺癌22.8%。单纯术手术组5年自下而上率:鳞癌14.1%,腺癌9.9%。本文分析表明:Ⅲa期NSCLC综合治疗住  相似文献   

4.
非小细胞肺癌中MMP-2、CD44V6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细胞黏附因子(CD44V6)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肺癌浸润、转移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术前未进行放、化疗的肺癌患者的切除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肺癌组织中的CD44V6和MMP-2的表达。结果 肺鳞癌与肺腺癌中CD44V6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33%(14/24)和68.42%(13/19);MMP-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4.16%(13/24)和84.21%(16/19)。CD44V6与MMP-2的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肺癌病理分期以及术后血行转移显著相关(P〈0.05),CD44V6阳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为25.62%,5年生存率为6.41%;阴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为64.71%,5年生存率为56.82%,两者差异显著(P=0.000)。MMP-2阳性者的3年生存率为18.8%,5年生存率为8.67%;阴性表达者的3年生存率为66.30%,5年生存率为42.66%,两者差异显著(P=0.0067)。CD44V6和MMP-2的阳性表达呈显著性相关(P:0.007)。结论CD44V6和MMP-2对于肺癌的侵袭、淋巴结转移、术后血行转移以及预后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剂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局部放射治疗高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高龄NSCLC患者按病理类型随机分为2个组:观察组60例,采用小剂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2次,同时给予局部放射治疗;对照组60例,仅采用局部放射治疗。结果两组中鳞癌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86.7%(26/30)、60.0%(18/30);2年生存率分别46.7%(14/30)、36.7%(6/30);两组中腺癌CR+PR率分别为70.0%(21/30)、30.0%(9/30);2年生存率分别为30.O%(9/30)、10.0%(3/30)。两组患者CR+PR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毒副作用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加局部放射治疗,对于高龄NSCLC患者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同时也为高龄NSCLC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扩大左心房切除术治疗侵犯左心房或肺静脉根部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LANSCLC)的疗效。方法采用扩大左心房切除术治疗侵犯左心房及肺静脉根部的LANSCLC。结果本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3个月,3、5a生存率分别为40.7%和30.5%。无淋巴结转移的病例术后3、5a生存率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P均〈0.05;鳞癌术后3、5a生存率明显高于腺癌和大细胞肺癌,P均〈0.05。结论扩大左心房切除术治疗侵及肺静脉根部或左心房的LANSCLC疗效好,无淋巴结转移的鳞癌患者预后更好。  相似文献   

7.
2000~2009年,我们对C—erbB-2蛋白与肺癌预后的关系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选取2000~2004年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肺癌患者88例,术前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其中男50例、女38例,年龄26—75岁;其中鳞癌60例,腺癌28例;Ⅰ期12例,Ⅱ期37例,Ⅲ期39例;死亡67例,存活21例;术后生存期中位数为32.5个月,1、3、5a生存率分别为93.62%、46.01%、18.56%。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erbB-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65例原发性NSCLC和20例正常肺组织中c-erbB-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20例正常肺组织仅2例阳性表达,阳性率为10.0%。NSCLC组阳性表达率为63.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鳞癌和腺癌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5%和63.6%,无显著差异(P〉0.05)。在NSCLC中,c-erbB-2在病理分级Ⅰ+Ⅱ级和Ⅲ级的阳性率分别为57.6%和68.8%;在TNM分期Ⅰ+Ⅱ期和Ⅲ+Ⅳ期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66.7%,以上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有无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7%和48.1%,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erbB-2阳性表达与NSCLC的发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高表达者提示可能伴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已进入晚期。  相似文献   

9.
肺癌耐药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肺癌耐药蛋白(LRP)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与临床相关性。方法:通过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经皮肺穿刺活检或手术切除而药取肺癌组织标本69例,其中男52例,女17例。I、Ⅱ期28例,Ⅲ、Ⅳ期41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胞浆呈棕黄色着染为LRP阳性。结果:LRP主要表达于胞浆,69例肺癌组织中,LRP表达阳性39例,男性56%(29/52),女性59%(10/17),总检出率57%(39/69),各年龄段间差异无显著性。肺腺癌中检出率67%(18/27),肺鳞癌中检出率55%(17/31);T1-2中检出率52%(23/44),T3-4中检出率64%(16/25);N3中检出率83%(5/6);在M0中检出率57%(36/63),M1中检出率50%(3/6)。LRP表达与NSCLC中组织类型无相关性(P>0.05),与原发灶的侵犯范围(T)及转移情况(N、M)无关。LRP阳性组化疗有效率低于LRP阴性组(P<0.05)。随访中LRP阳性组死亡7例,LRP阴性组死亡3例。结论:在肺腺癌与鳞癌中由LRP引起的耐药发生机率相等;TNM指标只代表肿瘤进展而不代表耐药性差异;LRP在NSCLC中的表达与化疗的有效率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LRP表达阳性者预后差。有研究报道LRP的表达与多药耐药有关,LRP的检测能指导化疗方案的选择,提高化疗疗效,因此,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57年-1991年底肺癌全肺切除969例的临床疗效进行了总结,并与同期1986例肺癌肺叶切除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全组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78.1%40.7%和29.7%。按照TNM分期5年生存率;I期53.2%,Ⅱ期46.9%,Ⅲa期26.8%,Ⅲb期7.8%,Ⅳ期0。不同病理类型5年生存率;鳞癌35.0%,腺癌25.5%,腺鳞癌18.0%,小细胞癌24.1%。本文显示:全肺切除术在  相似文献   

11.
吉占全 《山东医药》2006,46(33):39-39
采用术前放疗加手术切除综合治疗4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采用单纯手术切除治疗144例NSCLC,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综合治疗组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3、5a生存率与单纯手术组相当,淋巴结转移以综合治疗组低于单纯手术组(P<0.05)。认为术前放疗能提高NSCLC的手术切除率和术后远期生存率,并能减少肿瘤外侵.对病期较晚而仍可考虑手术切的NSCLC患者,可常规进行术前放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术后化疗对Ⅰ期肺腺癌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收集1995年1月~2005年1月手术切除Ⅰ期(Ⅰa+Ⅰb)肺腺癌427例,比较术后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的治疗效果。结果Ia期1、3、5、10年生存率,术后化疗组为100.00%、92.34%、86.17%、74.82%。单纯手术组为9663%、88.11%、79.52%、65.85%。Ⅰb期1、3、5、10年生存率,术后化疗组为96馏4%、77.99%、69.56%、64.36%。单纯手术组为85.65%、67.11%、59.56%、53.06%。Ⅰa、Ⅰb期术后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Ⅰa和Ⅰb术后化疗均比单纯手术预后好;Ⅰ期肺腺癌要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手术加术后化疗模式不可缺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化疗方案对晚期肺鳞癌及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生存差异。方法肺鳞癌组47例及肺腺癌37例患者给予吉西他滨(1000mg/m2)联合顺铂(75mg/m。)化疗,每21天为一周期,共化疗4个周期。结果肺鳞癌组PR为14例(29.8%),SD为21例(44.7%),PD为12例(25.5%),RR为29.8%,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年生存率为53.2%;肺腺癌组PR为10例(27.0%),SD为18例(48.6%),PD为9例(24.3%),RR为27.0%,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1年生存率为27.0%;结论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对晚期肺癌及鳞癌的临床疗效相当,但肺鳞癌较肺腺癌具有较好的1年生存率及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RASSF1A和p16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ASSF1A和p16 mRN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检测96例NSCLC患者癌组织及相应的远癌正常肺组织中RASSF1A和p16 mRNA。结果①RASSF1A和p16 mRNA在远癌正常肺组织中均正常表达;在NSCLC组织中,RASSF1A mRNA表达下调或缺失率达53.12%(51/96).P16 mRNA达36.46%(35/96)。②RASSF1A mRNA下调或缺失与NSCLC病理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⑧p16 mRNA表达下调或缺失率女性(52.38%)高于男性(24.07%),50岁以上组(44.93%)高于50岁以下组(14.81%),腺癌(48.15%)高于鳞癌(21.43%),Ⅲ~Ⅳ期NSCLC下调或缺失率(45.61%)高于Ⅰ~Ⅱ期(23.08%),有淋巴结转移组(50.00%)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13.89%),P均<0.05。④NSCLC组织中RASSF1A和p16 mRNA表达呈正相关(ra=0.278,P<0.05)。结论RASSF1A和p16 mRNA在NSCLC中表达下调或缺失率较高,二者可能参与调控NSCLC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在中晚期肺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1994年10月至2003年11月行全肺切除术的655例肺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1、3、5年生存率为88.o%、50.9%、24.1%。按照TNM分期5年生存率:Ⅰa期37.0%,Ⅰb期40.6%,Ⅱa期0%,Ⅱb期37.9%,Ⅲa期19.3%,Ⅲb期7.O%,Ⅳ期17.7%。不同病理类型5年生存率:非小细胞癌24.5%,小细胞癌22.0%。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分别为2.4%和10.4%。结论全肺切除术有可接受的术后死亡率和并发症率。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的基础上,术中操作熟练规范。重视围手术期的观察和处理,全肺切除术对于治疗中、晚期肺癌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诺维本与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诺维本(navrelbine,NVB)加顺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疗效。方法:治疗NSCLC40例,病理类型鳞癌36例,腺癌4例,Ⅱ期4例,Ⅲa期为16例,Ⅲb期和Ⅳ期各10例。20例初治,20例复治。结果:CR4例,PR15例,NC20例,PC1例。总有效率47.5%。其中初治有效率为60%,复治有效率为35%,NVB的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 制,WBC下降占100%,其中Ⅱ、Ⅲ度为80.5%,局部静脉炎发生率为35%。结论:经过简化的NVB+PDD治疗NSCLC有效率较高,毒性相对较低,尤对对分期较早的病人,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本文回顾性分析我所胸外科1980~1990年间52例气管、支气管成型术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作用。全组男性44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55岁,52例患者均为中心型癌:鳞癌42例、腺癌6例,鳞腺癌3例,类癌1例,其中Ⅲa期45例,Ⅲb期7例。结果显示:52例患者中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25%、21%、8.8%。其中3年以上生存者中除1例类癌外,全部为鳞癌。全组N230例,仅3例存治超过3、5年。本组残端阳性发生率占38%,在残端阳性病例中,伴淋巴转移者无1例长期生存。结论认为:在Ⅲ期非小细胞肺癌中,气管、支气管成形术宜在鳞癌、类癌及非N2病例中严格、慎重的选择性应用。术中残端冰冻检查对成型的效果有相关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泉  刘欣  陶光州 《山东医药》2007,47(25):72-73
将105例Ⅲa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同步组53例在术后2。4周行NP方案化疗+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序贯组52例先化疗4个周期,化疗结束后2周内开始放疗,其化疗方案及方式与同步组一致。结果同步组完全缓解率15.1%,部分缓解率45.3%;序贯组分别为7.7%、42.3%,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步组1、2a生存率分别为64.2%、43.4%,序贯组分别为51.9%、32.7%,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同步组1、2a局控率分别为62.3%、52.8%,序贯组分别为48.1%、42.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步组放射性食管炎和WBC下降发生率虽高于序贯组,但经处理后患者均可耐受。提示化疗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可能提高Ⅲa期NSCLC术后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肺癌外科治疗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2  
文章包括两大部分。首先通过近十年文献复习,报告了国内肺癌外科治疗概况。第二部分总结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胸外科2004例肺癌的外科治疗结果。国内较大组综合资料表明,切除率为80.4%~91.4%,并发症发生率为1.7%~22.3%,手术死亡率为0.8%~3.1%,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30.1%~42.0%。病理类型分布如下:鳞癌47.5%,腺癌32.6%,小细胞癌10.3%,大细胞癌3.3%,其它5.8%。P-TNM分期情况:Ⅰ期34.8%,Ⅱ期21.3%,Ⅲ期46.3%,Ⅳ期0.4%。手术类别包括:肺叶(合双叶)切除70.3%,全肺切除20.0%,部分切除(楔形或段)5.1%,袖式肺叶切除4.0%,隆突成形切除0.6%。小于40岁肺癌病人的临床特点:误诊率高达76.6%,切除率低,平均76.3%,5年生存率仅23.0%。年青病例的病理类型以腺癌最多达39.3%,小细胞肺癌其次28.4%,鳞癌仅24.0%。老年人(大于60岁)肺癌的外科临床特点: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27.3%以及手术死亡率2.4%,5年生存率31.3%,则与全年龄组无差别,为改进疗效,强调并存疾病的治疗及围手术期的护理。肿瘤医院胸外科33年收治2004例肺癌,男1571例,女433例,平均年龄53.9岁(20~80岁)。病理类型:基本符合国内综合资料。P—TNM分期?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胸外科收治的原发性肺癌患者临床资料的分析,为肺癌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经验。方法本研究对1695例本院胸外科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目前胸外科收治患者的高发年龄、危险因素、诊断分期和治疗状况等。结果在胸外科肺癌患者中,男女构成比为2.4:1;患者平均吸烟指数39.80包年,其中男性平均40.62包年,女性平均29.52包年;病理类型分布:腺癌692例(50.47%),鳞癌452例(32.97%),小细胞癌86例(6.27%);在腺癌中,男性占54.34%,女性占45.66%;在鳞癌中,男性占92.26%,女性占7.74%。肺癌合并COPD者167例(9.85%),其中可行手术者105例,病理诊断鳞癌者最多(45例);肺癌合并COP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86%,30d内死亡率为2.86%,均高于一般患者(15.96%,1.82%);术后30d内死亡患者26例,约70%为Ⅲ期及以上中晚期患者,影像学分期中央型17例,周围型9例,病理示鳞癌14例,腺癌8例。结论肺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这与男性中的高吸烟指数相关,近年肺癌的构成已转变,腺癌目前发生最多,这可能与环境污染相关。COPD合并肺癌患者中,鳞癌居多,且COPD致使术后的高并发症及死亡率。周围型腺癌患者术后死亡率较低,早期的手术治疗对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