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选择2009年5月~2011年5月于我院诊治的小儿腹泻患者256例,对其粪便标本作常见病原菌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轮状病毒的抗原检测;并采用肠黏膜保护剂、微生态调节剂、锌元素补充及饮食结构调节等措施对患儿进行综合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1例检出病原菌,检出率为39.5%,其中细菌感染26.3%,病毒感染13.2%;致病细菌中致病性大肠杆菌和伤寒沙门氏菌分别为10.2%和8.5%,病毒感染中轮状病毒感染为11.3%。经过一个疗程的综合治疗后,显效117例,有效125例,总有效率为94.5%。小儿腹泻的病原菌类型多种多样,致病细菌主要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和伤寒沙门氏菌,主要感染病毒为轮状病毒;在小儿腹泻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病原学诊断、分析,针对病情合理用药,搭配饮食,严格控制甚至避免使用抗生素,可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明确儿童腹泻的病因,了解各种病原体的季节和年龄分布,以及致病菌的耐药率.方法 对1 022例腹泻患儿进行粪便常规、病原体培养及药敏检测,分析病因、病原体分布规律及致病菌的耐药率.结果 感染性腹泻占83.2%,轮状病毒是主要病原体,其次是细菌;非感染性腹泻占16.8%.秋冬季轮状病毒感染率高.致病菌以志贺菌属多见.非感染性腹泻以糖原性和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为主.志贺菌属、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等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一代头孢和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该地区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好发于10~12月,以6个月至2岁婴幼儿为主;其次是细菌性腹泻,好发于4~10月,2岁以上儿童常见,5岁以上为最多,且致病菌耐药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0~5岁婴幼儿腹泻病例的病原学检测结果,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因症就诊的0~5岁婴幼儿腹泻病例,采集粪便标本进行实验室常规和细菌培养鉴定、血清学定性分型检测病毒等方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798例婴幼儿腹泻患者的临床检测资料显示:男性占63.41%(506/798),女性占36.59%(292/798);感染性腹泻占57.14%(456/798),非感染性占42.86%(342/798),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在性别和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56例感染性腹泻的病原学A组轮状病毒(HRV)占75.88%,沙门菌占11.62%,痢疾杆菌占6.58%,其他细菌占5.92%;感染性腹泻以2~5岁年龄组为主,非感染性腹泻以0~2岁年龄组为主;季节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感染性腹泻季节分布HRV以3~4月和11~12月为主,沙门菌、痢疾杆菌和其他病原菌以5~9月为主。结论 0~5岁婴幼儿腹泻男性多于女性;感染性腹泻病原以HRV为主,季节高峰以冬春季为主;沙门菌、痢疾和其他菌种发病以夏秋季节为主。  相似文献   

4.
小儿腹泻时乳糖不耐受实验的检测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中乳糖酶缺乏(LD)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改良班氏试剂法检测患儿组(n=98)、对照组(n=30)中的粪还原糖。结果 患儿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轮状病毒性肠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乳糖不耐受实验(改良班氏试剂法)测定粪还原糖简便、快速、安全、实用,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刘芳  闫芳  宫晓梅 《疾病监测》2002,17(6):222-224
为开展腹泻病的防治工作 ,我们于 2 0 0 0年 7月 2 0日至 8月 2 0日对哈医大一院、省医院门诊就诊腹泻患者采集大便标本 ,做病原学调查 ,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材料 :系哈医大一院、省医院门诊就诊的腹泻病患者 ,均为散发性病例 ,大便标本 1 2 4份。培养基用麦康凯琼脂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腹泻中乳糖酶缺乏(LD)的发生情况.方法采用改良班氏试剂法检测患儿组(n=98)、对照组(n=30)中的粪还原糖.结果患儿组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轮状病毒性肠炎与其他原因引起的腹泻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乳糖不耐受实验(改良班氏试剂法)测定粪还原糖简便、快速、安全、实用,有助于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7.
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状病毒(HRV—AG)是小儿胃肠道感染的主要病源之一。近几年来,国内外发病率逐渐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轮状病毒的快速试验对临床诊断、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南京地区腹泻婴幼儿轮状病毒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婴幼儿轮状病毒感染的发病率特点。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技术对1297例腹泻婴幼儿和30例对照婴幼儿粪便进行轮状病毒抗原检测,作年龄和性别相关性分析。结果1297例腹泻标本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率34%,其中0—5个月腹泻患儿阳性率37%,6~11个月腹泻患儿阳性率35%,≥12个月腹泻患儿阳性率23%;对照组阳性率3.3%。男女患儿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克隆抗体免疫胶体金技术简单快速,结果可靠,适用于各级医院门急诊腹泻的检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2011年该院1056例腹泻患儿轮状病毒(RV)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采集婴幼儿新鲜粪便标本,胶体金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RV-A)。结果 1056例腹泻患儿RV-A阳性率为32.8%(346/1056);男、女性阳性率分别为34.4%(242/704)、29.5%(104/252),且无统计学差异(P>0.05);(>0.5~2)岁患儿阳性率最高(56.8%),0~0.5、>2~4、>4~6岁患儿阳性率分别为23.1%、25.0%、16.7%。全年以1~3月及10~12月为感染高发期。结论 RV感染阳性率无性别差异,以0.5~2岁年龄段感染率最高,且好发于秋冬季节。  相似文献   

10.
轮状病毒腹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好发于秋冬季节,容易导致患儿机体脱水及酸碱平衡失调。我院应用醒脾养儿颗粒治疗该病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就诊于本院的门诊患儿,共82人。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男22例,女19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本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感染情况.方法 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7 705例腹泻婴幼儿粪便轮状病毒及肠道腺病毒抗原.结果 检出轮状病毒抗原阳性1 094例,RV阳性率为14.2%,其中RV-Ag和ADV-Ag阳性33例,占轮状病毒阳性样本的3%.在≤28 d,29 d~≤6个月,6个月~3岁,>3岁四个年龄组中,RV阳性率分别为4.7%、8.1%、19.1%、7.8%.女性患儿轮状病毒感染率高于男性;10~12月份R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月份;ADV感染率则以4~9月份较高,6个月~3岁婴幼儿腺病毒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患儿,女性患儿腺病毒阳性率也高于男性患儿.结论 轮状病毒和肠道腺病毒感染可以发生在儿童的各个年龄段,建议小儿出现腹泻症状时,应检测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抗原.  相似文献   

12.
90例非轮状病毒腹泻患儿粪便中诺瓦克样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了解90份婴幼儿腹泻病人轮状病毒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阴性的粪便标本中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状况。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ELISA)进行诺瓦克样病毒抗原检测。结果90份粪便标本中诺瓦克样病毒I型(G1)和Ⅱ型(G2)阳性分别检出6例和19例,阳性率分别为6.67%和21.11%,两者差异有显著性。结论诺瓦克样病毒感染可能是武汉地区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因之一,其中基因Ⅱ型为主要流行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本社区5岁以下腹泻婴幼儿A群轮状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12月腹泻婴幼儿粪便标本3124份,采用胶体金法进行检测。结果 3124份粪便标本中A群轮状病毒总检出率为28.3%(883/3124),其中男性患儿检出率为29.8%(523/1756),女性患儿检出率为26.3%(360/1368)。6~24个月龄婴幼儿检出率较高,占阳性病例的71.8%(634/883)。结论 A群轮状病毒是本社区5岁以下婴幼儿腹泻病的主要病原体,6~24个月龄婴幼儿是A群轮状病毒的易感人群,以冬季11、12月份至春季1、2月份为流行高峰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及采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其预防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09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诊断标准的165例患儿作为病例组,选择同期住院的155例未继发腹泻的肺炎患儿作为对照组。用统一问卷摘抄病例组和对照组患儿病案,收集其人口学信息及相关因素。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对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病情程度、住院时间、住院时侵入性操作、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和使用微生态制剂与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有关。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2岁、住院时有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7d是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使用微生态制剂则是保护因素。结论:年龄<2岁、住院时有侵入性操作和住院时间≥7d是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的危险因素;使用微生态制剂(妈咪爱散剂)可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可作为预防婴幼儿肺炎继发腹泻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思密达与金双歧在腹泻患儿中的联合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腹泻患儿,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给予思密达与金双歧联合治疗方案,对照组给予乳酶生和复合维生素。就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研究组的退热时间、大便正常时间、呕吐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缩短,研究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提高,分别高达86.36%和97.72%,无效率则明显降低,仅为2.28%,差别均呈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金双歧治疗小儿腹泻可作为小儿腹泻患儿一种理想的联合用药方案,值得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莉  任华  李保存 《华西医学》2012,(2):242-244
目的分析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心肌受损情况和所伴随生化检验指标改变。方法 2008年7月-2010年7月收治腹泻患儿80例,年龄6~27个月,平均12.9个月。其中有50例为轮状病毒腹泻(A组),30例为非轮状病毒性腹泻(B组)。A组患儿均符合轮状病毒腹泻诊断标准,有心肌损伤的异常指标但达不到心肌炎诊断标准者诊断为心肌损害。B组患儿有水样腹泻,但症状较轻,病程较短,轮状病毒抗原检测阴性。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肌酸磷酸激酶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免疫亲和层析法测定血清肌钙蛋白值,并进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A组5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中,44例(88.0%)存在心肌损害,其血清谷草转氨酶(74.32±13.77)U/L、肌酸磷酸激酶(52.01±10.37)U/L、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273.43±27.55)U/L均升高,且明显高于B组[(24.98±7.03)、(17.11±6.52)、(151.46±16.52)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的乳酸脱氢酶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往往伴有心肌损害及相应的血液生化检测指标改变;以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作为近期心肌损害的诊断指标更为特异和敏感。  相似文献   

17.
戴颖  何书  汪奇伟 《临床医学》2008,28(9):35-36
目的 研究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与肝脏损害的关系.方法 对106例腹泻患儿用金标法检测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其肝功能,按照大便轮状病毒抗原检测结果分为观察组(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阳性组)和对照组(大便轮状病毒抗原阴性组),对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与患儿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与临床脱水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常合并肝脏损害,所致的肝脏损害程度与患儿脱水的严重程度无明显相关性,年龄越小肝功能异常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18.
不同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中RV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轮状病毒(RV)腹泻患儿血中RVRNA敏感性以及病毒血症的情况。方法:应用2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对3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进行外周血血浆和单个核细胞中的RVRNA检测.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琼脂糖电泳及测序证实。结果:30例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检出RVRNA 1例,血浆中RVRNA检测均阴性,2种RT-PCR方法检测结果一致。阳性标本的PCR产物经测序结果证实属于人RV VP7片段序列,与G1型相似性为94%,与G9型相似性为75%。检测出RVRNA阳性的病例有肠道外脏器损伤的表现。结论:不同PCR方法可以检测到轮状病毒腹泻患儿血中RV RNA.RV可能通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向肠道外扩散,引起病毒血症造成肠道外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19.
阿奇霉素与头孢克肟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希华  周莎  蔡虹蔚 《中国临床医学》2005,12(4):724-725,728
目的:评价阿奇霉素对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的疗效,并与头孢克肟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方法:病例选择:2004年7月-11月间我院肠道门诊急性腹泻患儿,共121例,每日腹泻次数≥3次,大便常规镜检白细胞≥10/HP;未用过抗生素,或使用其它抗生素无效。年龄4个月-12岁。阿奇霉素10mg·kg-1,每日1次口服,共64例;头孢克肟5-8mg·kg-1·d-1,分2次口服,共57例。治疗72h判断疗效。结果:阿奇霉素治疗组,显效68.75%(44/64),有效29.69%(19/64),无效1.56%(1/64),总有效率98.44%。头孢克肟治疗组57例,显效64.91%(37/57),有效31.58%(18/57);无效3.51%(2/57);总有效率96.49%。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X2=0.472,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临床疗效显著,可选择作为治疗小儿细菌性腹泻病的药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昆山市婴幼儿腹泻病原微生物的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7月~2010年6月来院就诊的0~6岁患儿粪便标本,通过免疫层析和细菌培养检测病原微生物.结果 轮状病毒阳性73例(34.1%),在6~24月龄婴幼儿和秋季发病率最高;腺病毒阳性24例(11.5%),不受季节和年龄影响;病原菌检出 23例(11.6%),以志贺氏菌为主,夏季高发,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结论 轮状病毒是引起昆山市婴幼儿腹泻的主要病原,腺病毒和病原菌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