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2.
3.
目的观察螺内酯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率变异性(HRV)和QT间期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CHF患者4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螺内酯组(24例),均接受标准治疗,包括:硝酸酯类、利尿剂(不包括螺内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地高辛,螺内酯组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口服螺内酯(40mg/d),共8周。治疗前后测定HRV指标及QTd。结臬螺内酯治疗8周后24h连续正常RR间期标准差(SDNN)、24h连续5min正常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SDNN—i)、24h连续5min正常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SDANN)、相邻正常RR间期差值均方根(rMSDD)、HF和LH/HF较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而LF/HF、HR和QTd较对照组有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螺内酯能够增加心力衰竭患者的HRV,降低QT离散度。 相似文献
4.
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 2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强心、利尿、扩血管(硝酸酯类)药物治疗1~2周使临床情况稳定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2.5~5mg,口服,1次/d,共服6个月。结果 用药后心功能改善2级者8例,1级者12例,X线显示心影明显缩小。结论 加用比索洛尔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左心室缩小,室性心律失常发作的程度和频度显著降低,长期用药患者易于接受。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地尔硫静脉滴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疗效。方法 :轻、中度CHF住院病人 2 8例 (男性 16例 ,女性 12例 ;年龄 64a±s 11a) ,以地尔硫注射液 30~ 5 0mg加于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或 0 .9%氯化钠注射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 ,qd ,共 10d。结果 :治疗 10d后每搏输出量(SV)升高 ( 10± 11)mL/搏 ,左室射血分数 (LVEF)升高 ( 10± 10 ) % ,差别均有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1) ;心率减慢差值为 ( 9± 6)次 /min与血压下降SBP ( 2± 4)kPa ,DBP ( 2± 3)kPa ,差别均有显著或非常显著意义 (P <0 .0 5或P <0 .0 1) ;临床总有效率 71% ,未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 :地尔硫静脉滴注治疗轻、中度CHF短期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CHF)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以探讨培哚普利治疗CHF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4例CHF患者,测量治疗前后HRV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与2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CHF患者HRV所有成分除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外较正常对照者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后培哚普利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节段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LF、HF增加非常显著(P<0.01),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显著增加(P<0.05),而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LF/HF有减小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以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有关.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培哚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failure,CHF)心率变异性(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的影响,以探讨培哚普利治疗CHF的可能机制.方法:选择24例CHF患者,测量治疗前后HRV各项指标的变化,并与22名健康志愿者进行对照.结果:治疗前CHF患者HRV所有成分除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外较正常对照者均显著下降(P<0.001).治疗后培哚普利组正常R-R间期的标准差(SDNN)、节段平均R-R间期的标准差(SDANN)、总功率(TP)、极低频功率(VLF)、LF、HF增加非常显著(P<0.01),相邻R-R间期差值的均方根(RMSSD)显著增加(P<0.05),而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index)、相邻R-R间期差值大于50 ms记数占总R-R间期数的百分比(PNN50)有增加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LF/HF有减小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哚普利可以改善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失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张力有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素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水平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的关系.方法 应用微粒子发光法检测100例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甲状腺素(FT4)、总甲状腺素(TT4)、反三碘甲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素(TSH)结果老年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素T3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低T3综合征的老年CHF患者心力衰竭程度严重.结论 在早期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其T3水平是降低的,且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0.
许多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室性早搏(VPC)或/和复杂VPC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42例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1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卡维地洛。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1.3%.对照组73.7%,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心功能改善情况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提高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卡维地洛是一种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理想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心脏同步化治疗(CRT)对于难治性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 30例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NYHA分级为Ⅲ~Ⅳ级,采用心电图观察QRS时限、超声心动图计算LVEF,组织多普勒超声彩色心动图了解心室壁同步的情况;6min步行距离测量心脏的负荷能力的变化。结果 (1)双心室起搏[(167±24)ms]和起搏前[(182±39)ms]、右心室起搏[(220±31)ms]、左心室起搏[(210±38)ms]比较QRS时限明显缩短(P〈0.05)。(2)心功能分级(NYHA):术前Ⅲ~Ⅳ级,术后1周Ⅰ~Ⅱ级,术后1个月直至随访时仍旧Ⅰ~Ⅱ级。(3)LVEF:术后1周[(38.80±3.88)%]和术前[(27.30±28.94)%]比较明显提高(P〈0.05),随访时[(39.65±6.75)%]和术前比较明显提高(P〈0.05)。(4)6min步行距离:术后1周[(479±123)m]和术前[(388±165)m]比较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 CRT短期可以减轻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增加其运动能力,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氯沙坦(Los)对腹主动脉缩窄致慢性心力衰竭大鼠心室重塑和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腹主动脉缩窄(COA)+Vehicle组,COA+Los组,假手术(Sham)+Vehicle组,Sham+Los组。药物干预8周后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室插管法评估心功能,计算左、右心室质量指数(LVMI、RVMI),比色法检测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心肌Ⅰ型和Ⅲ型胶原含量和比值,放射免疫法(RIA)检测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和醛固酮(ALD)水平。常规苏木素-伊红(HE)、Masson三色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与COA组相比,COA+Los组大鼠心功能和LVMI等指标明显好转,心肌HYP和Ⅰ型胶原含量降低,Ⅰ/Ⅲ型胶原比值降低;心肌Ang Ⅱ和ALD水平降低;心肌组织形态改变明显好转。结论Los通过阻断Ang Ⅱ与AT1-R结合,抑制心肌Ang Ⅱ和ALD生成,从而改善心肌肥厚和胶原重构所致心室重塑,提高心功能,延缓心力衰竭进展。 相似文献
14.
普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普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9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他汀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40mg/d;对照组常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检测血清CRP及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TC、血清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他汀组血清CRP水平较对照组明显下降[(15.47±9.83)mg/L,(20.31±7.15)mg/L,P<0.05],LVEF较对照组明显上升[(45.70±7.01)%,(38.34±5.31)%,P<0.05];血清CR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495,P<0.05).结论 普伐他汀能改善CHF患者的预后;血清CRP水平可作为治疗CHF的一个灵敏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室内传导阻滞对QT间期和JT间期及心功能和运动峰摄氧量的影响.方法 76例心力衰竭患者(缺血性心脏病35例,扩张型心肌病25例,不明原因16例),39例QRS<120 ms,37例QRS>120 ms,进行12导联同步心电图,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和放射性核素心室造影检查和心肺联合运动试验.运动前、运动高峰和运动后分别测定运动耐量,峰摄氧量和摄氧量AT,VE/VCO2斜率.结果 心力衰竭患者,QRS间期>120 ms组短轴内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与QRS<120 ms组相近,QT/Tc间期延长,但JTc间期无明显差别,传导正常患者运动峰摄氧量,峰摄氧量/预测摄氧量比例分别为(20±6)ml/(min·mg)、(0.72±0.24)%,室内传导阻滞患者分别为(17±5)ml/(min·mg)、(0.55±0.17)%,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室内传导阻滞对心电图测定的QT/QTc功能和运动高峰摄氧量和峰摄氧量/预测摄氧量比例有影响,JT间期代表复极时间更为合理,心电图QRS间期和运动心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再同步时电生理和心肺储备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16.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对慢性心力衰竭(CHF)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CHF患者6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6.25~12.5mg/d)。在治疗前和观察期满2年时分别对心功能NYHAⅡ~Ⅲ患者作踏车负荷试验,记录患者所能耐受的最大运动功率和运动持续时间。结果 2年期间,对照组和治疗组因心力衰竭加重再住院率分别为82.76%和25.58%(P〈0.005),病死率分别为31.03%和9.30%(P〈0.02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心功能(NYHA分级)、最大运动功率和运动持续时间均明显改善(P〈0.001),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结论 美托洛尔可显著改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剂量螺内酯联合非洛地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以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8例CHF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予标准三联抗心衰治疗,观察组联用螺内酯(20—40mg/d)和非洛地平(5mg/d)。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周分别进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估、6min步行距离测定以及NT-proBNP含量测定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82%(Z=-2.051,P〈0.05);治疗6周后两组6min步行距离均显著改善(t=3.196、5.048,均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t=4.595,P〈0.05);治疗6周后两组NT—proBNP含量均显著降低(t=-4.402、-13.191,均P〈0.05),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t=-8.431,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螺内酯联合非洛地平治疗CHF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别嘌醇对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心功能及6min步行试验距离(6MWT)的影响。方法80例心衰伴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别嘌醇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标准的抗心衰治疗,别嘌醇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别嘌醇每天0.3g。动态观察心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血清尿酸水平和心功能(纽约NYHA分级)变化,测定心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6MWT并同时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别嘌醇组血清尿酸水平、NYHA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6MWT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别嘌醇降低尿酸水平的同时,能明显改善心衰患者的心室重构及心功能,提高心衰患者的运动耐量。6MWT可作为评价别嘌醇治疗慢性心衰患者疗效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9.
血清脂联素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及与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APN)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HOMA-IR)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3组:Ⅱ级34例;Ⅲ级32例;Ⅳ级34例。健康对照组30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APN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TNF-α与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FBG)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心力衰竭组APN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APN水平降低更加明显。APN与TNF-α、hsCRP、HOMA-IR呈负相关(r=-0.118,P<0.01;r=-0.578,P<0.01;r=-0.446,P<0.01)。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APN水平明显降低,且随着心功能损害程度加重而降低更加明显。APN在心力衰竭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易测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尿药、强心剂、血管扩张等常规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观察两组治疗对患者心功能及hs-CRP的影响,并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50%(x2=16.4103,P<0.01).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IL-6、TNF-α及hs-CRP的浓度水平均显著降低(t=12.234、13.342、5.463、8.533、7.896、3.536,均P<0.05),且观察组比对照组降低程度更明显(t=4.653、3.976、3.674,均P<0.05).结论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并能有效的降低hs-CRP水平,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