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谷胱甘肽对于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7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谷胱甘肽)和对照组(常规保肝疗法)各35例,比较两组神经毒性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8.5%<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具有显著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采用奥沙利铂进行肿瘤化疗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传统疗法,不应用谷胱甘肽;研究组患者化疗前后应用谷胱甘肽,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52.5%,研究组患者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效果良好,应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防治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泳 《海峡药学》2011,(8):131-134
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广谱抗癌药,其疗效更好,毒性更低,已成为大肠癌辅助化疗的一线化疗药。近年来有关中医药防治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作一综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宁莉 《丹东医药》2007,(2):38-39
奥沙利铂是继顺铂和卡铂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国内的多中心Ⅱ期临床试验结果,联合用药有效率为34.4%,成为初次化疗失败或复发转移大肠癌病人的一线治疗方案。此外,在胃癌的联合方案中,李桂生利用奥沙利铂联合方案治疗晚期胃癌,RR53.8%.MST12.5%个月。[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奥沙利铂(LOHP)属于新的铂类抗癌药,其铂原子与1,2-二氨环己烷及一个草酸基结合,是单一对映结构体,常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或辅助治疗原发性肿瘤完全切除后三期DukesC结肠癌。随着奥沙利铂在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其神经毒性反应越来越引起重视,如何预防和减轻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已成为研究重点之一。本文旨在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治疗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谷胱甘肽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方法:对70例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胃肠道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预防治疗组:44例中,男36例,女8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8岁。对照组:26例中,男20例,女6例;年龄19~70岁,平均年龄45岁。预防治疗组化疗前2天开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每日120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脉滴注,至化疗后3~5天。对照组只予以保肝、对症治疗,不使用谷胱甘肽。结果:对照组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46.15%(12/26),预防组为13.64%(6/44),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谷胱甘肽对预防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中国医药科学》2019,(22):31-35
奥沙利铂是治疗大肠癌的基石药物,可用于大肠癌患者的新辅助化疗、辅助化疗、姑息治疗,也可用于胃癌、卵巢癌的治疗。神经毒性是奥沙利铂治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均可受损。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尚不明确,因此对于该种不良反应的有效的预防治疗方法尚在探索中。有学者在研究中发现乙酰胆碱通道,钠离子通道以及瞬时受体电位通道在奥沙利铂神经毒性中具有重要介导作用,基因多样性也会导致患者出现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在探索奥沙利铂神经毒性防治药物时也开始应用黄芪根提取物,单唾液酸神经节苷酯,以上药物在神经毒性防治当中具有显著作用。本文主要是对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及其防治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防治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将96例应用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化疗的胃癌或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6例,对照组50例。试验组化疗前一天开始将参麦注射液5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14 d为1个周期。对照组不加用参麦注射液,单纯化疗。4个化疗周期(每个化疗周期21 d)后评价疗效,观察神经毒性反应的变化,并测定周围神经功能。结果:试验组神经毒性发生率32.6%(15/46),对照组为72.0%(36/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神经功能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腓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分别为(40.5±3.2)m.s-1和(34.3±3.1)m.s-1,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分别为(9.0±3.8)μV和(7.2±3.3)μV,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的神经毒性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科自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期间应用奥沙利铂进行化疗的患者共60例,60例患者化疗期间均用本科室自制中药方剂进行熏洗,7d为一疗程,一疗程后进行评价。结果2例患者因只中途其他治疗而暂停薰洗,未纳入疗效评价,显效14例,有效4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8%。结论中药熏洗可有效治疗奥沙利铂神经毒性反应,能够减轻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 要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是其常见不良反应之一,具有独特的临床特征,其发生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并且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瞬时受体电位通道、间隙连接通道、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等在介导奥沙利铂神经毒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因多态性也与其显著相关。此外,研究者们利用锰福地吡、单唾液酸神经节苷脂和黄芪根提取物等药物在防治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中进行了探索,并显示出了良好的疗效。该文就近年来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例,Ⅰ级毒性10例,Ⅱ级毒性6例,Ⅲ级毒性2例;试验组中0级毒性14例,Ⅰ级毒性6例.试验组与对照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为30%和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试验组、对照组化疗前NGF值分别为:(167±10)和(204±19)ng/ml,化疗后第2天NGF的值分别为(152±8)和(133±12)ng/ml,对照组化疗后第2天与化疗前比较,NGF值下降明显,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黄芪注射液防治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所致神经毒性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2.
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物,与其他铂类化疗药物相比,在胃肠道肿瘤上体现的特异性抗肿瘤活性更明显。其中神经毒性反应是常见的不良反应,它具有独特的临床表现,其发生机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且缺乏标准有效的防治方法。本文通过对2例奥沙利铂所致急性神经毒性病例进行分析,探究出现神经毒性的因素以及减少神经毒性发生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3.
周晓洁 《海峡药学》2007,19(6):119-119
介绍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和预防措施,减轻累积性神经毒性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左卡尼汀对奥沙利铂引起的周围神经毒性反应的预防性治疗作用。方法 70例接受奥沙利铂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预防性治疗组患者在应用奥沙利铂化疗同时给予左卡尼汀治疗,对照组化疗方案与前组相同但未接受左卡尼汀预防性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毒性总发生率、外周感觉神经毒性级别、出现外周神经毒性时间及肿瘤相关性疲劳分级和体力状况评分。结果预防性治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外周感觉神经毒性级别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奥沙利铂联合化疗中预防性给予左卡尼汀,可减少化疗相关的神经毒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还原型谷胱甘肽预防奥沙利铂慢性神经毒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奥沙利铂(OXA)引起的慢性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接受FOLFOX4方案辅助化疗的105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化疗的同时分别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54例)和生理盐水(51例),观察两组慢性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化疗2个周期时,两组的慢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是37.1%和4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4个周期时,两组的慢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是58.5%和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6个周期时,两组的慢性神经毒性发生率分别是74.0%和89.7%,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是一种有效的预防奥沙利铂引起的慢性神经毒性的治疗措施,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回顾性分析92例采用FOLFOX方案(奥沙利铂、5-氟脲嘧啶、亚叶酸钙)化疗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治疗组接受钙镁合剂治疗,对照组未接受相应预防治疗。钙镁合剂组及对照组中出现急性神经毒性分别为13例(29%)和29例(62%),慢性神经毒性分别为12例(27%)和26例(55%),两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钙镁合剂组及对照组的化疗有效率分别为55.5%和51.1%,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18.
奥沙利铂神经毒性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沙利铂是第3代铂类抗癌药物,抗癌谱广、毒副反应轻微是其主要特点。但该药的外周神经毒性发生率却高达90%,是其剂量限制性毒性。现对奥沙利铂(乐沙定)神经毒性表现、分级、发生机制及防治策略进行综述,以便为奥沙利铂疗程持续和达到更好疗效、更小毒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及其高危因素,为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对住院化疗期间使用奥沙利铂的患者进行数据采集,观察奥沙利铂致神经毒性的发生情况、发生程度与患者的一般状况、化疗前后临床检验指标的变化及与辅助用药的情况。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出现神经毒性组与未出现神经毒性组的组间差异,再对有显著性差异的观察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神经毒性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有效病例1 216例。发生奥沙利铂相关神经毒性817例(67.19%),其中临床诊断、疾病分期、体表面积、化疗次数、药物蓄积量、化疗前后白细胞变化、化疗前后淋巴细胞的变化、化疗前后血小板的变化、化疗前后钙的变化、使用钙镁补充剂等共12项指标有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前后血小板的变化、疾病分期、药物蓄积量为神经毒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奥沙利铂相关的神经毒性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特别是化疗前后血小板的变化大、疾病分期晚、药物蓄积大的患者,应密切监护神经毒性的临床表现,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必要时给予停药及对症处理。  相似文献   

20.
谷胱甘肽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评价谷胱甘肽对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防治效果。方法 对 70例应用奥沙利铂经动脉插管化疗治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预防治疗组 :4 4例中 ,男 36例 ,女 8例 ;年龄 2 2~ 75岁 ,平均年龄 4 8岁。对照组 :2 6例中 ,男 2 0例 ,女 6例 ;年龄 1 9~ 70岁 ,平均年龄 4 5岁 ;预防治疗组介入前 2天开始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每日 1 2 0 0 m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 ml中静脉滴注 ,至介入后 3~ 5天。对照组只予以保肝、对症治疗 ,不用谷胱甘肽。结果 对照组奥沙利铂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为 4 6 .1 5 % (1 2 / 2 6 ) ,预防组 1 3.6 4 % (6 / 4 4 ) ,经 χ2检验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0 .0 1 )。结论 谷胱甘肽对预防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是预防奥沙利铂的神经毒性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