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江南卷柏中的黄酮碳苷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江南卷柏中的黄酮碳苷类成分。方法:采用溶剂提取、聚酰胺柱色谱、SehpadexLH-20柱色谱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结构,并对化合物Ⅰ进行活性测试。结果:从江南卷柏正丁醇部位得到4种黄酮碳苷,鉴定其中3种,分别为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Ⅰ)、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8-C-β-D-吡喃木糖苷(Ⅱ)和芹菜素-6-C-β-D-吡喃木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Ⅲ)。化合物Ⅰ能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结肠癌细胞环氧化酶-2mRNA的表达。结论:化合物Ⅰ为首次从江南卷柏中分离得到,Ⅱ、Ⅲ为首次从卷柏属中得到。  相似文献   

2.
素馨花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素馨花药材70%乙醇提取物中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活性的化学成分。方法:通过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HPLC、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1H-NMR,13C-NMR,UV,MS)鉴定化学结构。结果:从素馨花干燥花蕾70%乙醇提取物的抗HBV活性部位中,分离得到6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3,7-O-双-β-D-吡喃葡萄糖苷(1)、山柰酚-3-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2)、槲皮素-3-O-桑布二糖苷(3)、硫磺菊苷(4)、紫铆黄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合金欢素-7-O-(α-D-芹菜呋喃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6)。结论:化合物1~6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徐方方  孙彪  张晓琦  刘博 《中国药学》2020,29(11):813-818
本文对北枳椇种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中分离得到10个黄酮碳苷类成分,通过波谱解析、理化常数及比对文献数据资料进行结构鉴定,分别为2′′-O-β-D-glucopyranosyl isovitexin (1), spinosin (2), 6′′′-acetyl spinosin (3), 6′′′-phydroxycinnamoyl-2′′O-β-D-glucopyranosyl isovitexin (4), 6′′′-p-hydroxy-cinnamoyl spinosin (5), 6′′′-(E)-feruloyl O-β-Dglucopyranosyl isovitexin (6), isospinosin (7), isovitexin (8), swertisin (9), swertiajaponin (10)。所有化合物均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棉团铁线莲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研究棉团铁线莲Clematis hexapetalaPall.的干燥根及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溶剂提取,硅胶柱色谱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鉴定了12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为3,5,6,7,8,3′,4′-七甲氧基黄酮(1),nobiletin(2),liquiritigenin(3),橙皮素(4),柚皮素(5),7,4′-二羟基-二氢黄酮-7-O-β-D-葡萄糖苷(6),5,7,4′-三羟基-3′-甲氧基黄酮醇-7-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7),6-hydroxybiochainA(8),芒柄花素(9),大豆素(10),染料木素(11),鸢尾苷(12)。结论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火绒草中的黄酮苷类成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火绒草[Leontopodium leontopodioides(Wild.)Beauv.]中黄酮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Sephadex LH-20柱色谱法、ODS柱色谱法和反复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波谱分析鉴定了其化学结构。结果从体积分数为60%的火绒草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并鉴定其结构为: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1)、木犀草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luteolin-4′-O-β-D-glucopyranoside2)、6-羟基-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hydroxyluteolin-7-O-β-D-glucopyranoside3)、6-羟基-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6-hydroxyapigenin-7-O-β-D-glucopyranoside4)、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quercetin-3-O-β-D-glucopyranoside5)。结论化合物4,5为首次从火绒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3为首次从本植物火绒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7,(4):432-435
目的研究美花铁线莲地上部分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将干燥的样品用70%乙醇回流提取,所得浸膏分步萃取得到总皂苷,再利用正相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反相硅胶柱色谱、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分离得到单体化合物,根据其理化性质与波谱数据鉴定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单体皂苷,分别鉴定为clematiganoside A(1)、huzhangoside D(2)、huzhangoside B(3)、cauloside G(4)和loniceroside C(5)。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皂苷5是从本属植物中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7.
大叶铁线莲     
《中国乡村医药》2011,(4):73-73
科属:大叶铁线莲为毛茛科铁线莲属的直立草本或亚灌木。性状:株高1米,有短柔毛。茎直立或横卧,具纵棱,被白色短毛。叶柄长4.5~10厘米,叶宽,为卵形或近圆形,边缘有不整齐的粗锯齿。7~8月开花,花序腋生或顶生,排列成2~3轮。花梗上部下垂或直立,密生灰白色毛。  相似文献   

8.
中国沙棘果实中的黄酮苷类成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中国沙棘果实中的黄酮苷类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95%乙醇渗滤提取得总浸膏,经溶剂萃取及柱层析分离,采用化学及光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3-O-槐二糖-7-O-鼠李糖苷(Ⅰ)、异鼠李素-3-O-芸香糖苷(Ⅱ)、异鼠李素-3-O-葡萄糖-7-O-鼠李糖苷(Ⅲ)、丁香亭-3-O-芸香糖苷(Ⅳ)、山柰酚-3-O-槐二糖-7-O-鼠李糖苷(Ⅴ)、山柰酚-7-O-鼠李糖苷(Ⅵ)、槲皮素-3-O-葡萄糖苷(Ⅶ)和槲皮素-3-O-芸香糖(Ⅷ).结论 化合物Ⅰ、Ⅴ为首次从中国沙棘果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Ⅳ、Ⅵ为首次从胡颓子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北葶苈子的黄酮苷类成分进行研究,为该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提供依据。方法综合应用大孔吸附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和ODS等柱色谱以及HPLC制备法对北葶苈子化合物进行分离纯化,利用理化性质与核磁共振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体积分数为50%的北葶苈子乙醇溶液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7个单体成分,分别为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apigenin-7-O-β-D-pyranglycuronide,1)、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uteolin-7-O-β-D-glycuronide,2)、(+)-4'-O-methylcatechin-7-O-β-D-glucopyranoside,3)、山奈酚-3-O-β-D-葡萄糖醛酸苷(kaempferol-3-O-β-D-glycuronide,4)、山奈酚-3-O-β-D-葡萄糖(1→2)-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syl(1→2)-β-D-glucoside,5)、山奈酚-3-O-β-D-吡喃葡萄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基7-O-β-D-吡喃葡萄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lucopyranosyl-7-O-β-D-glucopyranoside,6)及kaempferol 2G-glucosylgentiobioside(7)。结论在对北葶苈子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分离鉴定了7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化合物1~7均为首次从独行菜属中分离得到,并首次对化合物7的核磁数据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0.
张欣  张泽君 《黑龙江医药》2011,24(2):262-263
铁线莲属植物大约有3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寒带地区亦有分布.分布于我国的种类大约有150余种,遍布全国各地,尤以西南地区种类较多,大多供花卉养植观赏.东北铁线莲是中国药典收载作为正品威灵仙之一,具有多种化学成分和较强的药理活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现代柱色谱技术,如大孔吸附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HW-40C柱色谱及半制备液相等对箭叶淫羊藿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4个黄酮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特征,确定其结构分别为3′-羟基宝藿苷-Ⅱ(1)、huazhongilexone-7-O-β-D-glucopyranoside (2)、kaempferol-3-O-α-L-rhamnoside (3)、宝藿苷-Ⅱ(4)、淫羊藿次苷-Ⅱ(5)、kaempferol 3,7-di-O-α-L-rhamnopyranoside (6)、(+)-aromadendrin (7)、kaempferol 3-O-(2-O-β-D-apiofuranosyl)-α-L-rhamnopyranoside (8)、箭藿苷A (9)、2″-O-rhamnosyl icariside-II (10)、apigenin-7-O-β-D-glucoside(11)、quercetin3-O-β-D-apiofuranoyl-(1→2)-α-L-rhamnopyranoside(12)、山柰酚(13)、淫羊...  相似文献   

12.
酸浆宿萼的黄酮苷类化学成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茄科植物酸浆(Physalis alkekengiL.var.francheti(Mast.)Makino)宿萼的化学成分。方法用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加热回流提取,回收乙醇,浓缩后用水混悬,依次用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将正丁醇层通过聚酰胺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反相ODS开放柱色谱及反相制备HPLC等手段,共分离得到5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利用其理化性质和波谱学分析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分离得到的5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木犀草素-4′-O-β-D-葡葡萄糖苷(2),槲皮素-3-O-β-D-葡葡萄糖苷(3),槲皮素-7,3-二-O-β-D-葡葡萄糖苷(4),木犀草素7,3′-二-O-β-D-葡葡萄糖苷(5)。结论木犀草素-4′-O-β-D-葡萄糖苷(2),槲皮素-3,7-二-O-β-D-葡萄糖苷(4),木犀草素7,3′-二-O-β-D-葡萄糖苷(5)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研究甘青铁线莲皂苷(CTS)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MI/R)损伤的影响。 方法: 可逆性冠脉左前降支结扎缺血30 min 再灌注3 h 复制MI/R 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CTS低、中、高剂量组(50,100,200 mg·kg-1),每组10 只。采用伊文思蓝(EB)、2,3,5 氯化三苯基四氮唑蓝(TTC)双染法测定心肌梗死面积,苏木精 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肌病理学形态变化,并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 MB)、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白细胞介素 6 (IL 6)、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水平。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中、高剂量的CTS可明显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并显著降低血清中LDH、CK MB、TNF α、IL 6及 MDA的水平,显著增加血清中SOD的活性(P<0.05或P<0.01),且CTS各剂量组心肌组织的病理损伤也低于模型组。 结论: CTS对大鼠MI/R 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和调节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朱田密  陈科力 《中国药师》2009,12(8):998-1000
目的:研究卷柏属几种药用植物黄酮苷类水溶性成分的液相色谱特征,为该属植物化学成分的评价及药材鉴别提供依据。方法:对湖北地理分布为主的8种卷柏属药用植物的水溶性部位进行RP—HPLC分析,比较色谱峰的异同。结果:8种植物都具有黄酮苷色谱峰,共有峰有2个,其中一个为芹菜素-6,8-二-C—β—D-吡喃葡萄糖苷。不同物种显示出它们各自的指纹特征。结论:黄酮苷类成分是卷柏属植物普遍存在的化学成分类型,但不同物种中黄酮苷的种类差别很大。  相似文献   

15.
毛细管电泳法测定娑罗子药材中的黄酮苷类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高效胶束毛细管电泳法分离测定娑罗子药材中的黄酮苷类成分的分析方法。方法:应用 HPCE 对娑罗子中分离得到的3种黄酮苷进行分析测定,以0.2mol·L~(-1)硼砂-0.06mol·L~(-1)SDS(含15%乙腈,pH 为9.0)的缓冲液为电泳介质,压力进样,在25℃,20kV 恒压下电泳分离,并在270nm 波长处检测。结果:娑罗子中的3种黄酮苷在30min 内可达到分离。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娑罗子药材及其制剂中黄酮苷类成分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多茎委陵菜中的黄酮苷类成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多茎委陵莱(Potentilla multicaulis Bunge)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多茎委陵菜的70%乙醇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硅胶柱层析、ODS柱层析及凝胶柱层析,采用化学及光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纯化得到5个黄酮苷类化合物和1个挥发油。分别为翻白叶苷A(Ⅰ)、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Ⅱ)、槲皮素-β-O-β-D-葡萄糖苷(Ⅲ)、山柰酚-3-β-D-葡萄糖苷(Ⅳ)、异鼠李素-3-O-β--D-吡喃葡萄糖-7-O-α-L-吡喃鼠李糖苷(Ⅴ)、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Ⅵ)。结论化合物Ⅰ-Ⅳ,Ⅵ均为首次在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Ⅴ为首次从委陵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翻白草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ODS、Sephadex LH-20和大孔吸附树脂等色谱分离手段对翻白草90%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离得到1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鉴定为山柰酚-3-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正丁酯基-(2→1)-β-D-吡喃木糖苷(kaempferol-3-O-β-D-glucopyranside butyl ester-(2→1)-β-D-xylopyranoside,1)。结论: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18.
采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MCI柱色谱、硅胶柱色谱、中压液相色谱、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液相色谱等多种色谱技术,从黄花蒿水提物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21个黄酮苷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甲氧基万寿菊素-7-O-β-D-吡喃木糖-(1→6)-β-D-吡喃葡萄糖苷(1)、荭草苷(2)、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8-C-β-L-吡喃阿拉伯糖苷(3)、芹菜素-6-C-β-D-吡喃半乳糖-8-C-β-L-吡喃阿拉伯糖苷(4)、芹菜素-6-C-β-L-吡喃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5)、芹菜素-6-C-α-L-呋喃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1→2)-β-D-吡喃葡萄糖苷(7)、芹菜素-6-C-α-L-吡喃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8)、芹菜素-6,8-二-C-吡喃葡萄糖苷(9)、万寿菊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10)、木犀草素-6-C-吡喃葡萄糖苷(11)、牡荆素(12)、山柰酚-3-O-β-吡喃半乳糖-(1→2)-β-吡喃葡萄...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兔儿伞药材中大豆苷、异槲皮苷和槲皮苷共3个黄酮苷类成分的含量。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体积分数0.3%磷酸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 L·min-1,检测波长360 nm,柱温30℃。结果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精密度,稳定性和重复性实验均符合要求,加样回收率为97.38%~103.30%;对不同产地的兔儿伞药材进行了含量测定,上述3个黄酮苷类成分均能达到基线分离。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兔儿伞药材的质量控制,同时对于兔儿伞药材的道地性分析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反相硅胶、葡聚糖凝胶及微孔树脂等多种色谱技术,从谷精草水提取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通过NMR、ESI-MS、HR-ESI-MS、UV、IR等波谱技术并结合化学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分别为6-methoxyquercetin-3-O-(2′′′-vanilloyl)-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 (1)、丁香脂素-4′-O-β-D-葡萄糖苷(2)、芦丁(3)、1-O-feruloylglycerol (4)、邻苯二酚(5)、吐叶醇(6)、β-D-(6-O-trans-feruloyl) fructofuranosyl-α-D-O-glucopyranosied (7)、二氢阿魏酸(8)、鸟嘌呤核苷(9)和槲皮素-3-O-β-D-龙胆二糖苷(10),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10为首次从谷精草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1具有潜在的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转换酶抑制活性。体外抗炎活性实验证实,化合物1在1、10和100μmol·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