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BM)脑脊液和临床表现特点,为诊断及治疗结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分析7年来我科收治的3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颅脑影像、脑脊液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检查等资料.结果 87.5%(28例)的患者颅压升高;患者细胞数升高者占100%;CSF生化异常率为100%,表现为蛋白质升高和糖、氯化物降低;CSF培养阳性率为3.13%;抗酸染色阳性率为3.13%.结论 CSF常规、生化及细胞学改变异常率高,对成人结脑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同时应结合临床表现,早期治疗以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汪恒望 《临床医药实践》2012,21(10):733-735,737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与MRI表现。方法:分析15例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脑脊液生化及MRI表现。结果:15例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伴有或不伴有其他神经系统症状。脑脊液检查,脑脊液压力均低于70mmH2O(1mmH2O=0.009 8kPa),生化检查9例正常。MRI检查硬脑膜均匀性增厚强化。经临床积极治疗,预后良好。结论:体位性头痛是低颅压综合征特征性临床表现,腰椎侧卧位穿刺脑脊液压力测量及头颅MRI检查具有诊断价值,临床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3.
林伟 《福建医药杂志》2006,28(6):177-178
本文回顾性总结了28例结脑鞘内注射治疗的疗效,并与同期33例常规治疗进行比较,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两组病例经病史、症状、体征、脑脊液检查及脑CT或MRI等综合判定确诊为结脑,符合《结核病学》结脑诊断标准[1]。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发热、抽搐、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脑神经损害等。脑脊液压力200~360mmH2O,平均(290±20)mmH2O;蛋白0.70~30.9g/L,平均(4.86±0.90)g/L。治疗组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8~59岁,平均33岁。28例中并发脑积水4例,合并肺结核12例。对照组33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5~56岁,平均32岁。…  相似文献   

4.
颅内高压综合征是指脑实质液体增加引起的脑容积和重量增多所致的一系列临床表现[1]。颅内容物包括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上述任何一种成分的增加均会占用另外两种成分的空间,并出现颅内压增高,重者形成脑疝,危及患者生命。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颅内高压,是控制脑水肿、预防脑疝形成、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措施之一。1病因1.1脑脊液循环损伤1.1.1交通性脑积水脑脊液在脑室系统以外受阻,见  相似文献   

5.
姚瑶  程小华 《安徽医药》2013,17(12):2117-2118
目的 探讨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低颅压头痛患者的临床表现、腰椎穿刺及辅助检查结果、治疗与预后.结果 20例患者均有体位性头痛,卧位时缓解,坐立位时加重;20例患者脑脊液压力均低,其中14例压力为0,少数患者有脑脊液蛋白或/和细胞数轻度增高;所有患者均行头CT检查,其中11例再行头颅MRI检查,2例见脑膜增厚,1例见小脑扁桃体下沉;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熟悉并掌握原发性低颅压头痛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特点,可帮助临床医生早期诊断并采取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脑膜癌病临床表现、影像学和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提高对该病认识.方法 对临床确诊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头痛,脑膜刺激征,腰穿检查压力增高,均找到肿瘤细胞.结论 脑膜癌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头痛、颅高压及脑膜刺激征,常合并脑神经损伤.影像学常规检查无特异性,MR增强扫描有一定诊断意义.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是确诊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成人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提高该病诊治水平,减少误诊误治。方法收治我院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780例结脑患者的临床数据、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合并颅外结核491例。284例有糖尿病病史。脑脊液异常100%。CT或MRI检查49.1%有阳性改变。住院2个月脑脊液各项指标恢复正常达88%。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合理是提高治愈率、减少致残率和后遗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结核性脑膜炎脑CT检查异常与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的关系.方法 对河南省胸科医院内科3年中确诊的51例结核性脑膜炎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CT检查有异常组24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由于存在脑实质局灶性坏死、脑积水、脑结核瘤或脑膜增厚、粘连损伤周围神经组织等不同改变,产生了颅神经损伤、局灶神经定位体征、精神症状等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T)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18例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此病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以中青年女性为多。妊娠、感染等为常见原因,部分病例病因不明。高颅压、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临床表现。腰椎穿刺检查多数脑脊液压力升高,脑脊液蛋白和白细胞数正常或轻度升高。典型颅脑CT可见到血栓局部条索状高密度影或伴有出血和水肿,但阳性率低。MRI平扫可见受累静脉窦内异常血栓信号,MRV和DSA可见受累静脉窦显影不良或不显影,MRI、MRV及DSA检查阳性率高,可明确诊断。经抗凝、降颅压及对症支持治疗,部分病例行局部溶栓治疗后,11例(61.1%)患者痊愈,6例(33.3%)好转,1例(5.56%)死亡。结论中青年患者表现为头痛、恶心、呕吐等高颅压症状伴或不伴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腰椎穿刺检查提示颅内压升高时应高度怀疑CVT可能。围产期女性为高危人群。颅脑CT检查阳性率低,尽早行MRI检查以明确诊断,DSA是CVT诊断的金标准并可指导溶栓路径。治疗上早期降颅压、抗凝治疗,严重病例经动脉或静脉行局部溶栓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王庆祝 《淮海医药》2007,25(5):418-420
目的 总结不典型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方法,以避免误诊.方法 结合临床表现、脑脊液、影像学等辅助检查,回顾性分析25例不典型结脑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无特异性,与其它颅内感染及脑血管痛难以鉴别,只有综合分析,才能得以确诊.结论 在缺乏典型临床表现情况下,脑脊液反复检查可呈典型改变,影像学检查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临床表现或脑脊液检查不典型时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本文就我院1978年以来结脑病人入院时被误诊的10例作一分析。从中吸取教训。一、10例结脑误诊原因分析:见附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膜癌病的脑脊液细胞学特征、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4例确诊脑膜癌病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脑脊液细胞学资料。结果 14例患者中男4例,女10例,年龄15~67岁。表现为进行性头痛等颅高压症状及脑膜刺激征阳性者8例,多颅神经及脊神经受损者5例,偏瘫1例,癫痫发作1例。MR增强按脑膜强化的形式分:线型强化9例,混合型强化5例,无单纯结节型强化。影像学还可见脑沟回消失、侧脑室增大、交通性脑积水。脑脊液细胞学查见肿瘤细胞6例。临床及病理确定来源的肺癌11例、淋巴瘤1例、黑色素瘤1例,乳腺癌1例。结论脑膜癌病首发症状多为颅高压症状,结合影像学检查有利于早期诊断,脑脊液细胞学找到肿瘤细胞是确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我们于1982年6月~83年7月对4例严重型结核性脑膜炎(以下简称结脑)合并脑积水、急性颅压增高发生脑疝的患者进行侧脑室引流,同时脑室内注药,收到一定效果。现将其适应症、给药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有关内容作一介绍。一、结脑并发脑积水及侧脑室引流的适应症:(1) 急性脑积水,特别是脑疝将要形成或刚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起病形式、可能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脑脊液检查及治疗结果,并分析静脉用药及颈动脉用药疗效。结果患者多亚急性起病,病因多样,临床表现多为高颅压综合征,脑脊液压力多数升高,影像学表现静脉血流减慢、闭塞,脱水、抗凝治疗疗效佳,颈动脉用药优于静脉用药。结论在高危因素存在下,出现高颅压症状,精神症状、肢体瘫痪等,应考虑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及早行血管检查(MRV或DSA),诊断明确后早期应用溶栓治疗,特别是颈内动脉用药疗效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颅底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例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颅底重建的患者,术后定期行临床随访及颅底CT检查。结果:10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脑脊液漏或颅内感染,1例发生眶周脓肿,经引流及消炎治疗后痊愈,预后效果均满意。结论:创伤性前颅窝底粉碎性骨折颅底重建,可有效防治脑脊液漏及脑膜脑的膨出。  相似文献   

16.
尚文鹏  毕国荣 《首都医药》2009,16(16):41-42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2005年~2008年收治的27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脑脊液特点及头颅影像学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结核性脑膜炎症状以发热、头痛、精神障碍、脑膜刺激征为主;脑脊液典型表现为细胞数、蛋向升高,糖、氯化物下降;影像学表现为脑池、脑室增强渗出物,脑膜强化,进行性脑积水。结论结核性脑膜炎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综合检查结果,并重视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高俊  杜宏利  荣阳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2):86+89-86,89
目的:探讨运用脑脊液细胞学和囊虫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抗体测定,与头颅CT、MRI检查对脑囊虫病的诊断价值。方法:脑脊液检查白细胞计数、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浆细胞并计数其百分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脑脊液囊虫抗体,患者全部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92例患者脑脊液中细胞学检查阳性者50例(54.3%),脑脊液和血清囊虫抗体均为阳性者76例(82.6%)。经头颅CT检查诊断为脑囊虫病者58例,经MRI诊断者34例。结论:脑囊虫病者脑脊液中嗜酸和嗜碱粒细胞主浆细胞均明显增多,虽然血液和脑脊液中囊虫抗体有假阳性,但其敏感性较高,特异性好,仍是脑囊虫病很有价值的辅助诊断方法。对脑囊虫病常规应选头颅CT,当头颅CT不能确诊或需动态观察囊虫演变指导治疗时应选用头颅MRI。  相似文献   

18.
儿童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多伴有活动性肺结核和/或身体其他部位结核病,结合症状、体征及其他资料,诊断较易。但有的病儿,特别是学龄儿童,可不伴脑外结核,临床表现和脑脊液变化不够典型,则易误诊。对此,我们有较深的体会和教训。一、结脑误诊为化脑:以下病例由于脑脊液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和结核性脑膜脑炎(二者统称结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63例结脑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结核药物及激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体温、颅压、临床体征、颅内病灶吸收情况和脑脊液(CSF)等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体温、颅压降至正常,意识恢复时间及CSF中细胞数、糖、蛋白质、氯化物等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月后,患者颅内病灶吸收情况及并发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脊液置换加鞘内注药可缓解结脑的症状,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该方法是治疗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和隐球菌性脑(膜)炎(简称隐脑)的临床特点,为鉴别这两种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52例结脑和30例隐脑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数据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结果隐脑患者HIV感染率、恶心呕吐发生率、视物模糊发生率均高于结脑。与结脑比较,隐脑患者脑压力升高更显著,脑脊液糖下降更明显,并且当脑脊液蛋白在401~1000mg/L、脑脊液白细胞数50×10~6/L时,隐脑更为常见。相反,与隐脑比较,当脑脊液蛋白 2000mg/L、脑脊液白细胞数在(50~500)×10~6/L时,结脑更为常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可以结合临床表现、合并症、脑压力、脑脊液检查等来鉴别结脑和隐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