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研究并分析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方法我院2009年8月1日至2013年2月1日期间共收治腰椎滑脱症患者45例,其临床手术方式分别为第一组,单纯椎弓根钉固定术、锥板间椎骨融合术;第二组,半锥板开窗减压、横突间植骨融合术;第三组,全锥板减压、锥间植骨融合术。结果本组患者的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2年不等,平均随访时间为14.5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感染或神经功能损伤。手术后,所有45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消失,其植骨融合状况良好,未出现再滑脱等现象。第一组17例患者的优良率为88.24%,第二组16例患者的优良率为87.5%,第三组12例患者的优良率为91.67%。结论腰椎滑脱症在临床中极为常见,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状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保障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4.
5.
腰椎滑脱是骨科常见疾病之一,回顾1984~2001年底收治的腰椎滑脱症患者76例,采用3种手术方式治疗,70例得到随访,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4例,女26例;年龄33~56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部酸痛,劳累后症状加重,16例弯腰时有腰部不稳定感,伴有腰痛加重;41例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适应证、术式选择及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腰椎滑脱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组,n=14)、B组(后路椎体间融合术组,n=13)和C组(后外侧融合术组,n=13)3组,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Nakai评分:A组、B组和C组分别为85.71%、84.62%、76.92%,三组间的优良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半年后随访,A组、B组和C组骨性融合率分别为92.86%、84.62%、69.23%,A组与B组骨性融合率均显著高于C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A组与B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和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都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有效手术方式,但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操作更为安全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腰椎滑脱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症状为下腰部疼痛,可有间歇性跛行及神经根性痛等下肢神经症状,越来越多的患者正饱受其困扰。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病的手术治疗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但其临床表现复杂,目前对其治疗方式的选择尚未达成统一的认识,其手术治疗方式的选择仍在争论和探索。本文对近年手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9.
10.
《中国医药指南》2017,(5)
目的本文针对临床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手术治疗方法的效果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间患有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的60例患者有关资料,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将采用有限减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椎管减压、固定椎弓根及植骨融合术的30例患者作为治疗组,对比两组患者腰椎经临床手术治疗后的JOA评分、VAS评分、Prolo评分及治疗前后患者腰椎滑脱率情况。结果在产生滑脱度不同的患者中,治疗组患者的JOA评分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在VAS评分、Prolo评分、滑脱度等方面,治疗组患者治疗后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退变性腰椎滑脱同时伴有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采用椎管减压、椎弓根内固定及植骨融合术治疗具有更为显著地效果。 相似文献
11.
腰椎滑脱是包括椎体、椎间盘、后关节及骨盆四个方向的脊柱病变[1].自2003年4月-2006年7月为49例后路腰椎滑脱手术治病的患者进行了精心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手术取得成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刘磊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0,27(10)
<正>对腰椎滑脱症的诊断来说,由于腰椎滑脱有其特有的病理解剖学改变及放射影像学特点,因此在导致腰痛的各种病因中比较容易被诊断,理应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有一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后方入路椎体间融合术(PLIF)和经椎间孔入路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随机分为PLIF组及TLIF组,通过比较手术相关指标及Nakai评分标准进行评估,来分别判断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Nakai评分方面,PLIF组优良率为74.2%,TLIF组为83.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效果相当,但TLIF组操作相对简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均少于PLIF组,应具体根据患者腰椎滑脱病情及相关情况,综合分析选用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临床分析,探讨该技术的优点,技巧及适应症。方法 1998年9月-2003年4月,临床应用50例,单纯后入路椎体间融合7例,加椎弓根螺钉内固定43例。结果 经随访0.5-3年,平均1.5年,优良率94%,无神经根、马尾损伤,无融合器移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本技术能保持脊柱长期稳定,增加植骨融合面积,维持正常的腰椎前凸,符合腰椎生物力学的要求,是治疗滑脱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一组腰椎滑脱、下腰椎失稳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患者经椎弓根螺钉复位、稳定系统加椎体融合器及后外侧联合植骨融合治疗体会。方法本组50例,均为L4、5或L5、S1椎体滑脱或椎节不稳定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男29例,女21例,年龄48~71岁,平均55岁。椎体滑脱程度Meyerding法分类Ⅰ~Ⅲ度。手术方法为后路充分减压,椎弓根落定系统使滑脱的锥体复位内固定,不稳节段行椎体间融合器作椎体间融合,同时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毕,取皮下脂肪或医用几丁糖覆盖裸露的硬脊膜,以防术后粘连。结果术后随访5个月至4年,平均28个月,X线片显示椎体间骨性愈合率1年90%,2年100%,临床症状消失满意率:95%。结论椎弓根螺钉系统加椎体间融合器及后外侧联合制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下腰椎失稳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既能充分减压,又能使滑脱椎体复位,保证脊柱骨性愈合,达到脊柱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腰椎滑脱症患者手术治疗的有效方法,旨在提高腰椎滑脱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6例Ⅰ度和Ⅱ度腰椎滑脱症患者采用后路RF椎弓根钉内固定、减压复位、后外侧植骨融合(PLF)手术治疗。结果本组36例患者中治疗效果优25例占69.44%;良7例占19.44%,可4例占11.11%。优良率达88.89%。术后跟踪随访3~48个月,半年后拍片显示植骨愈合良好,患者满意。结论此术式治疗腰椎滑脱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能有效复位,是治疗腰椎滑脱症较为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退行性腰椎滑脱症是引起中老年患者腰腿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多数患者非手术治疗有效,对于非手术治疗无效,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其手术方法仍存有争议,现就其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老年人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3例老年腰椎滑脱症合并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椎板减压,内固定或复位和后外侧植骨融合术。结果 随诊6个月~4年(平均1年5个月),术后腿痛麻25例均获消失或明显缓解。术前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者8例,术后2~3个月均能行走;1例尿、便功能障碍者也恢复括约肌功能。结论 老年人因合并骨质疏松症及心、肺、脑等疾病,手术不宜过大,加强围手术期的治疗,不宜强求解剖复位,内固定可以减少术后卧床时间。彻底减压对缓解神经受压及马尾神经损伤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分析腰椎滑脱的不同治疗方法及愈后情况.方法 2005年6月至2009年6月采用后路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椎间融合器植入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滑脱患者112例.结果 本组112例中,随访104例,8例失访按优计.随访时间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优60例(53.6%),良46例(41.0%),可4例(3.6%)...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