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对采自3个不同产地的盾叶薯蓣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方法利用HPLC法对3个不同产地共计12批的盾叶薯蓣中薯蓣皂苷、伪原薯蓣皂苷、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湖北郧西、陕西安康、湖南安化3个产地中薯蓣皂苷的含量范围为0.4752%~0.8931%、伪原薯蓣皂苷的含量为0.7348%~1.0023%、薯蓣皂苷元的含量范围为2.3384%~5.6641%,经分析表明3个产地的盾叶薯蓣中有效成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理条件对药材的有效成分的含量有显著的影响,由该实验得出陕西安康地区的盾叶薯蓣中3种有效成分含量均较高,质量较好,为盾叶薯蓣GAP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房》2019,(5):681-684
目的:建立黄姜中薯蓣皂苷含量测定的方法,并对不同产地野生黄姜中薯蓣皂苷含量进行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色谱柱为Inertsil ODS-3,流动相为乙腈-水(50∶50,V/V),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3 nm,进样量为10μL。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不同产地(陕西商洛、陕西安康、河南内乡、云南宣威、四川德阳、湖北十堰、湖南张家界、湖南常德)野生黄姜中薯蓣皂苷的含量,并比较其差异。结果:薯蓣皂苷检测质量浓度线性范围为4.16~165.6μg/mL(r=0.999 9),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试验的RSD均<2%(n=5或n=6),薯蓣皂苷平均回收率为101.18%(RSD=1.27%,n=6)。不同产地野生黄姜中薯蓣皂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四川德阳(1 405.36μg/g)>陕西商洛(1 201.79μg/g)>湖南张家界(1 035.18μg/g)>陕西安康(632.64μg/g)>湖南常德(598.64μg/g)>云南宣威(425.34μg/g)>河南内乡(350.13μg/g)>湖北十堰(338.39μg/g)。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可用于黄姜中薯蓣皂苷含量的测定;不同产地野生黄姜中薯蓣皂苷含量差异明显,其中四川德阳产地的薯蓣皂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不同产地的通光藤中总皂苷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6个产地的通光藤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显色,比色法测定总皂苷的含量。结果云南建水、石屏、丽江,四川崇州、乐山、西昌等地通光藤中总皂苷的含量分别为3.87%、3.44%、2.91%、1.63%、1.44%、2.22%。结论不同产地通光藤中总皂苷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以云南建水所产通光藤中总皂苷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续断的质量.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的含量,比色法测定续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 中国14个不同产地续断的总皂苷含量为2.20%~19.91%,川续断皂苷Ⅵ含量为0.51%~10.14%.结论 各产地续断中川续断皂苷Ⅵ和总皂苷含量差异较大,以川鄂道地产区含量较高,可为药材的质量评价及发展道地药材的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秦巴山区10个不同产地娑罗子药材中的七叶皂苷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C18(10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220nm,流动相为乙腈-0.02%磷酸溶液(35:65,V/V),流速为1mL·min-1,柱温为20℃。结果:10个不同产地样品中七叶皂苷A的含量均高于七叶皂苷B,且均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标准(七叶皂苷A>0.7%)。产自略阳的样品中七叶皂苷A和七叶皂苷B的含量最高,分别为28.46和19.77mg·g-1(生药);其次为康县、留坝的样品,宁强、勉县、宁陕、镇坪的样品含量居中,而平利、西乡、洋县的样品含量则相对较低。10个产地样品中七叶皂苷A含量在1.16%~2.85%之间,七叶皂苷B含量在0.89%~1.98%之间,平均值分别为1.92%和1.43%,其中七叶皂苷A与七叶皂苷B的含量比在1.14~1.45之间。结论:秦巴山区不同产地娑罗子中七叶皂苷含量和组成存在明显差异,种源、生态环境等因素对娑罗子药材有效成分的积累过程影响较大,控制药材产地来源对保障娑罗子药材质量的稳定性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宋坤  陆兔林  季德 《中国药师》2009,12(10):1338-1340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炮制品知母中主要药效成分菝荚皂苷元含量。方法:以菝葜皂苷元含量为指标对不同产地、不同炮制品知母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各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差别较大,经盐炙后菝葜皂苷元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山西产的知母中菝葜皂苷元含量最高;以菝葜皂苷元为主要治疗成分时,使用生品、盐炙品均可。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延龄草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研究不同产地延龄草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以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氯酸显色,在410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延龄草中总皂苷的含量。结果薯蓣皂苷元在4.12~49.44μg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8 9),平均回收率为97.3%,RSD为2.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用于延龄草样品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不同产地样品,总皂苷含量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药房》2015,(21):2965-2967
目的:建立测定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方法,并比较不同产地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Intersil ODS-C18,流动相为乙腈-水(92∶8,V/V),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0μl。结果:薯蓣皂苷元进样量在0.539~13.475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1.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48%,RSD为1.21%(n=6)。14个不同产地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在3.869 4~21.074 7 mg/g之间。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结果准确、可靠,可用于不同产地滇重楼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测定。薯蓣皂苷元含量受产地、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滇重楼品质表现出一定的地域及生境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不同产地金银花与山银花主要成分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金银花与山银花中主要成分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紫外扫描(UV)法测定不同产地金银花和山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采用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法测定2种药材中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250mm×4.6mm,5μm),测定木犀草苷的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350nm;测定绿原酸、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流动相为0.4%冰醋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1.0mL·min-1,绿原酸检测波长为324nm,其余两成分采用ELSD。结果:不同产地金银花中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分别为2.227%~2.931%、0.0389%~0.0739%,不含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不同产地山银花中绿原酸含量为3.039%~5.657%,灰毡毛忍冬皂苷乙和川续断皂苷乙的总含量为5.59%~9.29%,不含木犀草苷,均符合现行版药典规定。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金银花人工培育和GAP基地建设提供依据,同时为有效鉴别制剂中的金银花和山银花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不同产地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以及甘草总皂苷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酸、甘草苷的含量。色谱柱为Thermo sentifi c ODS-2 Hypersil,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以甘草酸单铵盐为对照品,香草醛-高氯酸为显色剂,比色法测定甘草总皂苷含量。结果测得不同产地不同种植方式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苷含量符合2010年版药典标准。结论不同产地以及不同种植方式的甘草中,甘草酸、甘草苷及甘草总皂苷的含量差异较大,可为甘草规范化种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高文学  刁兴彬  于晓 《齐鲁药事》2013,(12):688-690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穿山龙中薯蓣皂苷的含量,并对不同产地穿山龙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4.6 mm×250 mm,5μm);以乙腈-水(55∶4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03 nm。结果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产地穿山龙薯蓣皂苷的含量,吉林、内蒙古与山东泰山三地产穿山龙薯蓣皂苷含量均在3.0%以上,安徽、浙江两地含量1.36%1.41%。结论北方产穿山龙薯蓣皂苷含量相对南方产要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的26批红参药材中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红参中总皂苷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红参中人参皂苷Rg 1、Re、Rb 1的含量。结果26批红参药材中总皂苷含量为1.2%~3.0%,人参皂苷Rg1、Re含量之和为0.17%~0.61%,人参皂苷Rb1含量为0.21%~0.81%。结论不同产地的红参药材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存在差异,提示应进一步规范红参药材的种植、加工炮制及标准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开发空心莲子草提供理论依据与应用技术。方法采集浙江缙云,义乌等8个产地空心莲子草,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皂苷含量。结果湖南长沙宁乡样品皂苷含量最高,平均皂苷含量达到69.5mg·g-1,纬度与皂苷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系数为0.7913;6月与10月采集时样品皂苷含量最高,分别达到62.3mg·g-1与60.4mg·g-1。结论不同产地与季节显著影响空心莲子草皂苷含量,从皂苷含量看,最佳采收期为6月与10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穿山龙薯蓣皂苷元含量,确定穿山龙薯蓣皂苷元的最佳产地。方法:用RP—HPLC测定穿山龙薯蓣皂苷元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穿山龙薯蓣皂苷元含量差异很大,以黑龙江、内蒙、辽宁,所产含量较高,其中黑龙江最高,为1.49%。结论:黑龙江可以定为穿山龙薯蓣皂苷元的最佳产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柴胡皂苷a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测定41种不同产地柴胡中的皂苷a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伊利特C18柱,以乙腈-水(40∶6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结果:柴胡皂苷a在1.92~19.20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4。平均回收率为96.74%,RSD为1.6%。结论:不同产地柴胡中的皂苷a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测定华重楼不同栽培年限、龄段、栽培模式及产地主要重楼皂苷的含量,分析重楼皂苷在华重楼生长过程中的累积规律。方法 采用HPLC同时测定华重楼5种重楼皂苷(I、II、VI、VII、H)的含量。结果 华重楼总皂苷成分以重楼皂苷VII和H为主,重楼皂苷VI、II和I为辅。不同栽培年限华重楼根部皂苷(I、II、VII)含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年生以上的含量可达到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8年生的含量最高;根茎4a龄段和5a龄段的皂苷(I、II、VII)含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龄段;不同栽培模式下皂苷(I、II、VII)含量范围在0.354%~0.765%,从高到低排列为针叶林>竹林>阔叶林>大棚;不同产地的皂苷(I、II、VII)含量在0.592%~0.741%,庆元百坎最高,仅福建三明的含量略低于中国药典2020年版的标准。结论 栽培年限、不同龄节、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产地对华重楼皂苷的累积有明显影响,可为华重楼的人工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同产地红参中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测定不同产地红参中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不同产地红参中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结果不同产地的红参总皂苷及人参皂苷Rg1、Re、Rb1的含量相差相对较大。结论应该重视红参的种植、采收、加工炮制等的进一步规范化研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桔梗中的桔梗皂苷D及总多糖的含量。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桔梗中的桔梗皂苷D和桔梗总多糖。结果各产地桔梗药材中桔梗皂苷D含量均符合药典标准;不同产地的桔梗中桔梗皂苷D含量和多糖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结论通过多指标评价不同产地的桔梗药材质量,可以为桔梗药材的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测定三棱中总皂苷含量的方法,并测定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三棱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方法以8%香草醛乙醇溶液-77%硫酸(0.5-5)为显色体系,于60℃水浴中加热10min,冷却至室温,在544nm处测定吸收度。结果样品在8.5-42.5μg.mL-1与吸收度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67),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7.97%(n=6),RSD=2.18%;同一产地不同采收期的三棱药材中总皂苷含量有一定差异。结论所用测定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可靠,可控制三棱的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不同产地黄精中糖醛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黄精中糖醛酸的含量。方法:采用硫酸咔唑比色法,线性范围2.86~14.31μg·ml-1(r=0.998 2)。结果:以半乳糖醛酸计,安徽九华山、贵州、湖南、河南周口、云南、河南济源、河北等地黄精中糖醛酸的含量分别为:3.54%,3.08%,1.84%,2.36%,2.66%,1.23%,1.43%。结论:不同产地黄精中糖醛酸的含量差异明显,其中以安徽九华山产黄精中糖醛酸的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