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女性生殖道解脲支原体(UU)、沙眼衣原体(CT)和淋球菌(NG)感染情况及流行趋势。方法对1256例患者进行UU、CT和NG病原体检测。结果共有750例阳性,检出率UU4554%,CT246%,NG525%,总检出率为5971%。单一病原体感染率为4498%,混合感染率为1473%。30岁以下妇女、服务及无业人员、初中以下文化、性乱、无避孕措施者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妇女(P<001)。在感染者中,细菌性阴道病和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也高于无感染者(P<001)。结论UU、CT和NG是宫颈感染的主要病原体,感染率UU>CT>NG,其感染与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性行为及是否采取避孕措施等密切相关,在患有慢性宫颈炎和细菌性阴道病的患者中更为多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淋病奈瑟氏菌(NG)、解脲支原体(UU)及沙眼衣原体(CT)这三种病原体在女性性病患者中的规律性和特异性。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疑似性病患者400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同时检测患者宫颈分泌物中NG、UU及CT,比较三种病原体单独感染和混合感染的阳性比例及各个年龄段的分布情况。结果 400例疑似性病患者,单独感染病原体比例分别为NG阳性率10.75%,CT阳性率24.25%,UU阳性率51.25%,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病原体患者比例分别为NG+UU阳性率3.25%,NG+CT阳性率4.75%,UU+CT阳性率9.25%,NG+UU+CT阳性率2.00%,比较四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病原体阳性的患者大多在20~50岁之间。结论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检测NG、UU、CT三种病原体,UU和UU+CT感染率最高,NG和NG+UU+CT感染率最低,阳性患者大多年龄在青壮年时期,提示患者性生活频繁、紊乱与感染性病病原体密切相关,应加强性对传播疾病的教育预防。  相似文献   

3.
郭新春  荆成宝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9):2598-2599
目的:了解安康地区性传播疾病(STD)感染情况。方法:对5008例患者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检测进行分析。结果:阳性检出率为UU 13.02%,NG 4.35%,CT 3.91%。男、女患者均以UU阳性率最高,分别为15.89%和9.25%。结论:对疑似泌尿系感染患者,应同时进行3种病原体的检测,根据病原体和药敏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防止性传播疾病的蔓延。  相似文献   

4.
子宫颈解脲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感染732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分析子宫颈解脲支原体 (UU)和沙眼衣原体 (CT)感染情况 ,观察大环内脂类、四环素类联合干扰素的治疗效果。方法 应用荧光定量PCR方法 ,对宫颈炎、白带异常的 3974例女性患者取宫颈拭子进行UU、CT病原体检测。结果 检出病原体 732例 ,检出率为 18 4 2 %。其中UU 5 0 8例 (12 78% ) ,CT176例 (4 4 3% ) ,混合感染 4 8例 (1 2 1% )。阿奇霉素、米诺环素联合干扰素治疗总转阴率 92 85 %。结论 UU、CT是子宫颈性传播疾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 ,其感染率UU >CT ,联合用药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黏液脓性宫颈炎(MPC)的病原体检测情况,以为疾病防治提供参照依据。方法运用白带常规镜检与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采集240例MPC患者与100例健康群体阴道及宫颈分泌物,分别对细菌性阴道病(BV)、阴道毛滴虫(TV)、假丝酵母菌(CA)、沙眼衣原体(CT)、解脲脲原体(UU)、淋球菌(NG)进行检测。结果 85.8%(206/240)的MPC患者与32.5%(39/1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UU、CT、NG、TV、BV检出率差异显著(P <0.05);CA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 0.05)。结论MPC的发病中以UU、CT、NG、TV、BV占主导,CA感染可能和MPC可能无相关性。了解MPC病原体检出情况,以指导防治方案编制工作。  相似文献   

6.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泌尿生殖道感染病原体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FQ-PCR)在实验室检测泌尿生殖道病原体、淋病奈瑟菌(NG)、解脲脲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中的应用。方法 464例拟诊为泌尿生殖道感染者的临床标本,用培养法检测NG、UU病原体和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检测CT抗原,对同一标本同时用FQ-PCR检测NG、UU或CT的核酸。结果 FQ-PCR和培养法检出NG阳性率分别为28.4%(63/222)和14.9%(33/222),P<0.01,检测UU的阳性率分别为41.7%(126/302)和32.5%(98/302),P<0.05,FQ-PCR和金标法检测CT阳性率分别为18.2%(57/314)和6.1%(19/314),P<0.001,FQ-PCR对3种病原体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培养法或金标法。结论 FQ-PCR法检测NG、CT以及UU在临床诊断NG,UU和CT感染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是常规方法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阴道毛滴虫(TV)、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球菌(NG)感染与输卵管堵塞、不孕不育的相互关系。方法以1040例不孕不育症患者作为实验组,1040例健康检查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TV、CT、UU、NG感染率,并统计实验组中盆腔炎与输卵管堵塞患病率。结果实验组的TV、CT、UU、NG感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V、CT、UU、NG感染者中,输卵管阻塞患病率分别为21.1%、38.1%、75.6%、33.7%。结论 TV、CT、UU、NG感染引起炎性病变,可能会导致输卵管堵塞,与不孕不育症有密切关系。对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TV、CT、UU、NG的检测并尽早治愈对优生优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泌尿生殖道淋菌(NG)、衣原体(CT)、支原体(UU)感染的现状进行临床分析,探讨泌尿生殖道炎患者与三种病原体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M培养基和泌尿生殖道支原体选择培养基检测NG和UU,C-C快速诊断法检测CT。结果532例中NG检出率10.15%,UU和CT检出率分别为34.02%和34.96%,UU+CT的检出率为31.20%。结论提示UU和CT感染是泌尿生殖道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应尽可能做UU和CT的检测。  相似文献   

9.
3380例宫颈感染病原体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颈解脲支原体 (UU)、沙眼衣原体 (CT)、淋菌 (NG )、人乳头瘤病毒 (HPV)感染情况 ,提出防治疾病的有效措施。方法 取宫颈分泌物 ,以PCR技术 ,随机对 3380例来自我院妇科门诊的患者 ,要求排查性传播疾病及有不洁性生活史者进行CT、UU、NG、HPV(11型 )检测。结果 总检出率为 2 5 .38%(85 8/ 3380 ) ,UU、CT、NG、HPV(11型 )检出率分别为 18.6 7% (6 31/ 3380 )、5 .77% (195 / 3380 )、0 .77% (2 6 /3380 )、1.83% (6 2 / 3380 )。结论 本组患者宫颈感染UU、CT、NG、HPV(11型 )检出排序为UU >CT >HPV >NG ,病毒感染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海洋石油女工宫颈炎的常见病原体,并提出相应临床防治措施.方法 对海洋石油女工妇科体检1986人,均采集宫颈和阴道分必物,检测沙眼衣原体(CT)、淋病奈瑟菌(NG)、解脲支原体(UU)、细菌性阴道病(BV)菌群、阴道毛滴虫(TV)和假丝酵母菌(CA),记录宫颈外观情况,根据外观糜烂和肥大等情况分为宫颈炎组和宫颈正常对照组.结果 宫颈炎562例,占体检人数28.34%,其中BV、CA、UU、CT、TV、NG阳性率分别为32.56%、24.20%、23.31%、18.86%、0.36%、0.18%.562例中有196例为混合感染占34.75%.对照组分别为8.78%、5.20%、0.56%、0.42%、0.21%、0%.宫颈炎组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海洋石油女工宫颈炎患者与感染BV、CA、UU、CT相关,且部分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了研究宫颈分泌物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与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240例患者进行宫颈分泌物的CT、UU的实验室检测。结果有症状组和无症状组CT、UU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bO.05)。结论 CT、UU主要通过性交传播,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 CT)解脲支原体(Ureaplasma urealytic UU)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感染率日渐上升,可引起前庭大腺炎、宫颈炎、输卵管炎、盆腔炎、急性尿路感染等多种生殖道疾病,无论有无症状,临床有体征者,应常规检测CT、UU,以免延误病情,及时采取科学正规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检测3种泌尿生殖道病原微生物(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淋病奈瑟菌(NG))中的应用。方法 512例门诊和住院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阴道宫颈分泌物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T、NG、UU,同时用胶体金法检测CT,用培养法进行NG、UU检测。结果 512例疑似泌尿生殖道感染女性患者中,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胶体金法检测CT的阳性率分别为10.1%和7.4%。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培养法检测UU的阳性率分别为33.4%和23.9%。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培养法检测NG的阳性率分别为8.7%和6.1%。阳性检出率为UU〉CT〉NG,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对CT、NG、UU的检出率高于胶体金法和培养法。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在敏感度、特异度及报告周期上均优于胶体金法和培养法,对STD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无法提供药敏报告,可与常规检测方法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男性尿道炎患者的致病菌,了解性病的发病趋势。方法对200例有尿道炎症状的男性患者,进行分泌物涂片、淋菌培养、沙眼衣原体(CT)检测、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培养。结果200例患者中33例未检出病原体,占16.5%;培养检出淋菌20例,占10%;涂片检出念珠菌6例,占3%;滴虫6例,占3%;CT62例,占31%;UU87列,占43.5%;MH51例,占25.5%。其中20例淋病患者中有14例合并CT、UU、MH感染。结论在检测的200例男性患者中淋菌的感染率较低,非淋菌感染率升高,以CT、UU、MH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4.
颜威 《黑龙江医药》2013,26(4):657-658
目的:探讨成年男性患者生殖道淋球菌、支原体、和沙眼衣原体等多种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和流行趋势。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皮肤科门诊和泌尿科就诊的成年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240例,对其生殖器分泌物进行淋球菌(NG)、支原体(UU)和沙眼衣原体CT)等多种病原体的培养和检测。结果:所有病例中检测出病原体193例,总检出率为80.4%。其中支原体70例,沙眼衣原体37例,淋球菌46例。结论:男性泌尿生殖道感染是影响人们健康的一种重要的性传播疾病,主要由解脲脲原体、沙眼衣原体等病原体引起,治疗前病原体检测对临床合理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3种病原体检测的分析。方法淋球菌(NG)涂片及培养,沙眼衣原体(CT)检测采用快速检测试剂盒,解脲支原体(UU)培养将标本接种培养液中,经24~72h培养观察结果。结果 UU检出率占75.2%(218/290),NG检出率占21.0%(60/290),CT检出率占4.1%(12/290)。结论 STDs发病在我国呈增长趋势,UU、CT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和非淋菌性阴道炎的主要病原体,因此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对STDs的防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解脲支原体 (UU)和沙眼衣原体 (CT)是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的主要病原体 ,女性感染了UU、CT后 ,可以引起泌尿道、生殖道的炎症 ,如非淋菌性尿道炎、阴道炎、宫颈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不孕等 ,是性传播疾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选择一种疗效好、使用方便、患者容易接受、经济实惠的治疗方案很有必要。笔者 2 0 0 0年 4月至 2 0 0 1年 5月在本院妇科门诊对 30 4例因症就诊的妇科病患者和性病患者 ,常规作革兰阴性双球菌 (NG)、CT、UU检查 ,对 90例无合并症的UU感染采用口服阿奇霉素配合α -干扰素 (奥平栓 )治疗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相似文献   

17.
冯明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139-140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症患者生殖道感染的病原体种类与致病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78例(研究组)男性不育症患者的前列腺分泌物进行检测,并与同期男性180例(对照组)患者检测阳性率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阳性率为为12.71%,观察组患者仅为4.88%,二者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不育症男性生殖道感染者患者的UU、CT、UU+CT双重感染率明显高于同期检查的男性患者,临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育龄妇女淋球菌 (NG)、解脲支原体 (UU)及沙眼衣原体 (CT)感染与异位妊娠的关系 ,采用荧光定量 FQ-PCR法对三种性病病原体 DNA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显示 ,输卵管妊娠患者 (病例组 ) NG、UU、CT-DNA检出率分别为 18.5 7%、11.43 %、3 5 .71%,明显高于正常足月妊娠行剖宫产妇女的 4.2 9%、2 .86%、8.5 7%(P<0 .0 5或 0 .0 1)。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近期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生殖道感染患者的病原微生物感染状况,以便合理用药,以提高治愈率。方法 应用多媒体超高倍显微仪对561例生殖道感染患者的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结果 病原体的检出率为84.5%(474/561),其中支原体(UU)感染率32.2%、衣原体(CT)感染率27.3%、霉菌(FV)感染率25.2%、加德纳杆菌(GV)24%、淋球菌(GC)(细胞内双球菌)5.1%、滴虫(TV)2.6%、多重感染40.3%。结论 支原体、衣原体的检测应列为妇科的常规检查。超高倍显微仪可大大提高生殖道病原体的检测率,对临床诊断、指导用药及临床观察具有较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敬文  徐军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2):3088-3089
目的探讨解脲支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沙眼衣原体(cT)、淋球菌(NG)以及巨细胞病毒(CMV)感染与女性不孕的关系。方法以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86例不孕妇女宫颈分泌物解脲支原体、人型支原体、沙眼衣原体、淋球菌及单纯疱疹病毒核酸,并与72名健康妇女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孕妇女UU、MH、CT、NG、CMV感染率分别为21.6%、8.2%、17.5%、1.0%、7.2%和3.9%、14.8%、30.1%、4.8%、7.9%。不孕妇女5种病原体感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以UU+MH以及MH+CT混合感染最为常见。结论UU、MH、CT、NG和CMV感染是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因素,对多种病原体的共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