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比较9种骨骼标本脱脂有机溶剂的脱脂脱水效果.方法 选取新鲜成人手掌标本9例,水煮清除骨骼周围组织,分别加入500 ml不同有机溶剂浸泡,经冲洗和漂白后观察脱脂脱水效果.结果 工业丙酮、工业环己酮和工业乙酸乙酯对骨骼标本的脱脂脱水效果最佳,脱脂脱水比率为38%左右,骨骼表面光亮,洁白,骨髓腔的油脂脱得比较干净;其次是工业乙醇、天那水和汽油,脱脂脱水比率为32%左右,效果最差的是乙醚和二甲苯,它的脱脂脱水比率仅为23%和22%.结论 9种骨骼标本脱脂有机溶剂中最理想的是工业环己酮,其次是乙酸乙酯和工业丙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介绍1种人体骨标本的制作方法。方法 经15%的硫酸溶液沸煮1min,腐蚀掉骨表面的软组织后,再经冲洗、脱水、脱脂、晒干等处理制成骨标本。结果 骨的表面结构完整,骨质无损,而且洁净美观。结论 用稀硫酸制作人体骨标本是1种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丙酮溶液去除心脏血管周围脂肪组织的方法。方法:将心脏标本放入装有丙酮溶液的玻璃器皿中脱脂,3~4 d后取出,剔除心脏血管周围脂肪。结果:经丙酮脱脂后心脏血管周围脂肪较易去除,能清楚暴露心脏血管。结论:丙酮溶液脱脂法简便、快捷,对制作心脏血管标本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甲基丙烯酸甲酯和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合成共聚物栓塞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可行性。方法 将共聚物溶液加入碘海醇,栓塞体外AVM模型和7头家猪颅底微血管网(RMB)。操作完毕后检查微导管,观察微导管内壁。通过血管造影复查共聚物对家猪RMB的栓塞稳定性。组织学检查探讨共聚物的组织相容性和栓塞稳定性。结果 应用共聚物溶液共栓塞了9个体外AVM模型,共聚物在玻璃珠之间弥散均匀,能有效终止通过的水流。微导管内壁无共聚物黏附。应用共聚物对7头家猪的9个RMB进行栓塞,均取得了满意栓塞。除了最初1头由于栓塞时注入共聚物溶液过快发生动物死亡外,其余6头动物均存活良好。共复查造影4头,均未发现栓塞后血管再通。共聚物在血管内可弥散到直径为80~150μm的血管腔内。栓塞后2日血管腔内可见中性粒细胞聚集,提示有轻度炎性反应。栓塞后2周的标本除了血管腔内及其周围有轻度炎症变化外,未见血管壁破坏和形态学改变。栓塞后2个月和6个月的组织标本可见结缔组织增生和轻中度慢性炎症反应,RMB血管壁及其周围组织可见异物巨细胞反应。结论 作为一种非黏附性的液体栓塞材料,该共聚物黏度低,容易通过输送微导管,生物相容性好,栓塞效果稳定,可用于脑AVM的栓塞治疗。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解剖中发现 ,肘关节的骨内血液循环主要起于邻近骨外动脉的滋养孔血管。而这些滋养孔动脉可能由于创伤等因素受到伤害。了解肘关节骨内、外血管的分布有助于避免对骨内血液循环的医源性损伤。1 资料与方法取成人尸体的 2 0个上肢标本 ,其生前受伤史及先天疾病史不详。用一根foley导管插入腋动脉 ,0 .9%盐水冲洗直到静脉流出清亮液体。再用普通墨水手控压力下注入 ,直到静脉流出墨水为止 ,后用兰色乳胶在手控压力下进行注射 ,通过手指尖切口的渗出液核实乳胶注射是否足量。注射标本- 2 0℃冷冻 4 8h ,使乳胶凝固。清除皮肤及皮下组织 …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2个吻合血管和8个不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标本进行了微血管造影观察。11个吻合血管通畅的标本,移植骨内均有微血管分布,与宿主骨结合部的微血管主要来源于移植骨及骨膜,说明了移植物是存活的,并参与了和宿主骨的愈合。8个不吻合血管的髂骨移植标本中,4周以内的标本均未见微血管分布,8周以后的标本内见有少量周围软组织的微血管长入移植骨,说明传统骨移植的“爬行替代”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7.
骨组织大面积石蜡切片制作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制作骨组织大面积(50×20m m)石蜡切片,如按照常规方法,很难获得好的切片标本。笔者在制作兔、人股骨和股骨头切片中摸索出一种简单、实用的石蜡切片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它具有骨质硬度适中、有利于制成大面积薄切片和骨髓细胞染色佳的特点,现介绍如下。1方法1.1取材除去新鲜骨标本周围不需要的软组织,将骨标本用细齿锯锯成厚度为2~3m m的骨片,用生理盐水洗去锯面骨碎屑。1.2固定将骨片放入20%的福尔马林溶液中,室温下放置24~48小时。1.3硬化与脱脂将固定后的骨片放入80%的酒精中浸1小时→95%的酒精中浸4~5小时→80%的酒精中浸1小时→…  相似文献   

8.
<正> 手足骨骼在解剖学数学中是不可缺少的,出土的手足骨往往散失不全,而新鲜手足骨又不易取得,为解决这一困难,我教研室自1956年以来一直利用废旧手足软体标本制作手足骨骼,其优点是:1.材料易得,且完整无缺,2.串连的位置准确;3.骨质较出土的手足坚固;4.经脱脂、漂白后骨质较白。 制作过程:(1)清除软组织,(2)用1%氢氧化钠水溶液,以煮沸法清除骨表面残留的软组织,(3)漂白与脱脂;(4)串连等四个步骤即成。用此法制成的骨骼标本也可不进行漂白与脱脂处理,即在软组织被煮沸刷洗乾净并待骨干燥后,即进行永久性串连制成骨骼标本,这种骨骼虽然不白,但完全可用于教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3种可能的支架载体在以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9,BMP-9)介导细胞为基础的裸鼠成骨基因治疗模型中的不同促成骨特性.方法:4~6周龄雌性裸鼠40只,体重15~20 g,随机分为4组.3种支架载体分别为:Ⅰ型胶原纤维,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脱钙基质骨(Demineralized bone matrix,DBM).分别将表达BMP-9重组腺病毒Ad-BMP-9感染后的小鼠成肌细胞系C2C12细胞注入埋植于皮下一侧的3种载体.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重组腺病毒Ad-GFP感染后的C2C12细胞分别注入埋置于其对侧皮下的3种载体作为对照.第4组仅在双侧皮下分别注入Ad-BMP-9或Ad-GFP感染后的C2C12细胞.4周后处死实验裸鼠,行X线检查和组织学分析.结果:X线检测显示:Ⅰ型胶原纤维组90%样本出现新骨形成,HA-TCP组、DMB组和皮下注射组的新骨形成率分别为89%、50%和44%.组织学分析显示:Ⅰ型胶原纤维组和HA-TCP组新骨质量和数量更佳;Ⅰ型胶原纤维组样本中干细胞及新骨分布较其它组更趋均匀;DBM组样本中存活干细胞数量少于其它组.结论:在以BMP-9基因转导细胞为基础的基因治疗中,使用Ⅰ型胶原纤维或HA-TCP载体较脱钙基质骨载体可更有效成骨.同时,Ⅰ型胶原纤维和HA-TCP载体可为基因治疗中使用的细胞提供更好的组织工程环境.  相似文献   

10.
目的使用不含防腐剂的利多卡因溶液对兔眼角膜行表面麻醉联合前房内麻醉,观察其用于白内障手术麻醉的安全性。方法健康成年白兔40只,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A组10只,实验组B、C、D组各10只。各组均使用2%利多卡因溶液表面麻醉,并行兔眼前房穿刺术,抽取房水150μl。对照组A组前房注入150μl灌注液BBSplus,实验组B、C组分别在前房注入等量不含防腐剂的1%利多卡因、2%利多卡因溶液。试验组D组则在前房内先行注入0.1ml粘弹剂Viscoat,BBsplus灌注液冲洗,再注入150μl不含防腐剂的2%利多卡因溶液。于30min,120min取角膜分别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联合麻醉后30、120minC组(2%利多卡因组)光镜下见角膜内皮细胞肿胀,部分脱落,透射电镜示内质网肿胀。联合麻醉后30、120min实验组B、D组光镜及透射电镜未见明显异常。结论短期内1%利多卡因溶液前房内注入对角膜内皮细胞无明显毒副作用。前房内注入2%利多卡因对兔眼角膜内皮有一定损害。联合使用粘弹剂,可能提高利多卡因麻醉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