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紫外线照射对秀丽隐杆线虫形态、寿命和ROS含量的影响。方法线虫同步化培养至L4期,随机分为0 J/m2(对照组)、20 J/m2、40 J/m2、60 J/m2、80 J/m2、100 J/m2、120 J/m2和200 J/m2照射组共8组,用紫外交联仪进行照射。于照后1h、6 h、12 h和24 h,观察各组线虫形态变化;观察记录线虫死亡数和存活数,用于分析死亡率和寿命;于照后8 h、12 h和24 h,检测各组线虫体内ROS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照后6~24 h,40 J/m2组线虫形态未观察到明显改变,而80 J/m2和120J/m2组中持续出现体型较小的线虫,且120 J/m2组明显多于80J/m2组。照后7 d各照射组线虫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且剂量越大死亡率越高,呈一定量效关系。各照射组线虫平均寿命均低于对照组,且照射剂量越大平均寿命越短。照后24 h内,80 J/m2和120 J/m2组线虫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于照后8~24 h,120 J/m2组荧光强度均强于80 J/m2组。结论紫外线照射能明显诱导线虫形态学改变,影响线虫正常生长发育;大剂量照射可致线虫寿命缩短,推测线虫体内活性氧(ROS)含量增加可能是导致其寿命缩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戊唑醇对模式生物秀丽线虫的生殖毒性作用。方法:L2期的N2、him-5(e1490)雄虫分别暴露于0.1、1.0和10.0 μg/L浓度的戊唑醇中到L4期。通过测定野生型N2线虫的后代数目与世代时间判断戊唑醇是否存在生殖毒性,通过突变体him-5(e1490)与fog-2(q71)杂交的后代数目判断是否具有雄性生殖毒性;通过检测him-5(e1490)雄虫有丝分裂区细胞、减数分裂区细胞、精细胞数目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研究戊唑醇对精子发生过程的影响;通过对him-5(e1490)雄虫精子细胞的形态、畸形率、活化能力以及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的检测研究戊唑醇对精子形成过程的影响。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暴露后的L4期秀丽隐杆线虫在戊唑醇剂量为10.0 μg/L时后代数目显著降低(P < 0.05);1.0和10.0 μg/L戊唑醇剂量组可以使him-5(e1490)与fog-2(q71)的杂交后代数目降低(P均 < 0.05),并可致秀丽线虫的有丝分裂区细胞数、减数分裂区细胞数、总生殖细胞数以及精细胞数目降低(P均 < 0.05),daf-2、akt-1、daf-16 mRNA在1.0和10.0 μg/L剂量组的表达量均上升(P均 < 0.05);age-1 mRNA在0.1~10.0 μg/L染毒剂量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P < 0.05或P < 0.01);与对照组相比,0.1、1.0、10.0 μg/L剂量组精细胞的直径与精子横截面积均明显减小(P均 < 0.05),1.0、10.0 μg/L剂量组精细胞的活化能力均明显降低(P均 < 0.05);try-5,spe-4,spe-6,fer-1 mRNA的表达量均明显上升(P < 0.05或P < 0.01),swm-1 mRNA在1.0 μg/L剂量组基因的表达量上升(P < 0.01)。结论:戊唑醇通过影响秀丽线虫精子的发生以及精子的形成过程产生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3.
氯氰菊酯对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生殖能力的损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研究菊酯类农药氯氰菊酯的生殖毒性,并对秀丽隐杆线虫模型在生殖毒理学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将L4期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分别于0.08、0.8和8.0 mg/L的氯氰菊酯中暴露24、48和72 h,每组10条,以K溶液为阴性对照,分别在体视显微镜和光镜下计数后代数目、子宫内受精卵数目、卵母细胞数目并观察形态,体外排受精卵速率。结果:L4期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暴露于氯氰菊酯24 h后,各观察终点均无显著性变化;暴露48 h后,8.0 m/L浓度染毒组发生后代数目降低,0.8和8.0 m/L染毒组纳精囊旁侧第2位卵母细胞相对长度减小且子宫内受精卵数目降低,0.08、0.8和8.0mg/L染毒组体外排受精卵速率均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72 h后,0.8和8.0 m/L染毒组后代数目降低,纳精囊旁侧第2位卵母细胞相对长度减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模式动物秀丽隐杆线虫生殖系统对氯氰菊酯具有一定敏感性,在生殖毒理学研究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精子形成的毒性作用。 方法:L4期him-5雄虫分别暴露于0.1、1、10和100 μg/L的MC-LR中,染毒48 h。通过测定精细胞大小和体外活化率分别观察MC-LR对精子竞争力和活化能力的影响,并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用杂交试验验证MC-LR对雄虫生育力的影响。 结果:暴露48 h后,100 μg/L 组秀丽隐杆线虫精细胞与对照组相比周长和面积均显著减小(P均<0.01);10和100 μg/L染毒组精细胞体外活化率显著下降(P均<0.01);spe-10和spe-15基因在染毒组出现了表达水平下调的现象;各染毒组后代数目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均>0.05)。 结论:MC-LR对秀丽隐杆线虫精子形成过程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背景与目的: 砷在自然界主要以五价砷(AsV)的形式存在,是公认的致癌剂、致畸剂和致突变剂,但其遗传毒性作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为此,本文研究了砷酸钠对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的遗传毒性作用及其机制。 材料与方法: 分别以0.0、 2.5、5.0、10.0和20.0 mmol/L砷酸钠处理秀丽隐杆线虫,测定其对线虫平均后代数目、生殖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结果: 在5.0~20.0 mmol/L剂量范围内,砷酸钠暴露可导致线虫后代数目降低(P<0.05),在2.5~20.0 mmol/L浓度下,砷酸钠可诱导线虫生殖细胞周期停滞和细胞凋亡,并具有显著的时间-剂量效应(P<0.05)。自由基淬灭剂二甲基亚砜(DMSO,0.1%)可抑制砷酸钠诱导的生殖细胞周期停滞,抑制砷酸钠诱导的细胞凋亡。结论: 砷酸钠具有遗传毒性作用,可导致线虫生殖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停滞。  相似文献   

6.
用大西杆菌PQ37和PQ35.分别以4-硝基喹啉-N-氧化物(4NQO)和丝裂霉素C(MMC)微量持续和/或脉冲诱导模式测定15种中药水提物,蔬菜汁和化学品溶液对依lex sfi-SOS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精、诃子、首乌、女贞子、浙贝母、带蒂菱殳水提物,韭菜汁,以及5-氟尿嘧啶,鞣酸和大蒜素溶液对4NQO持续和脉冲诱导的SOS反应有线性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全氟辛烷磺酸(PFOS)和全氟辛酸(PFOA)对秀丽隐杆线虫的生殖毒性,寻找评价PFOS和PFOA生殖毒性的替代模型。方法:PFOS和PFOA分别设高、中、低3个染毒剂量(0.1、0.01、0.001 mmol/L)组和空白对照组,同步化后L4期幼虫在24孔板里染毒24 h,L1期幼虫染毒48 h,测定后代数目和世代时间。结果:L4期幼虫染毒24 h后,与对照组比较,PFOS高、中剂量组后代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OA的3个剂量组后代数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FOS和PFOA各剂量组世代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1期幼虫染毒48 h后,与对照组比较,PFOS和PFOA高、中剂量组后代数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FOS 3个剂量组的世代时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后代数目是PFOS和PFOA生殖毒性的敏感指标,L1期幼虫的世代时间对PFOS暴露比L4期幼虫更敏感,但PFOA不影响线虫的世代时间。线虫可能成为评价PFOS和PFOA生殖毒性的替代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对秀丽线虫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设置对照组(K溶液)和DEHP低(0.1 mg/L)、中(1.0 mg/L)、高(10.0 mg/L)3个剂量的染毒组,20℃下恒温培养染毒48 h,观察DEHP对秀丽线虫后代数目、世代时间以及瞬时产卵量的影响;利用二脒基苯基吲哚(DAPI)染色,观察并计数线虫有丝分裂区、减数分裂区的生殖细胞数;利用MD701突变株,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粗线期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4期线虫暴露DEHP 48 h后,秀丽线虫的后代数目在1.0和10.0 mg/L剂量组显著下降(P < 0.05),但对世代时间无明显影响(P>0.05)。随着DEHP暴露剂量的增加,线虫的瞬时产卵量下降(P < 0.05)。与对照组相比,在DEHP 1.0和10.0 mg/L的暴露剂量下,秀丽线虫总生殖细胞数和有丝分裂区生殖细胞数均显著下降(P < 0.01),在10.0 mg/L暴露剂量下减数分裂区生殖细胞显著减少(P < 0.01)。随着染毒剂量的升高,粗线期生殖细胞凋亡数明显增加(P < 0.01)。结论:DEHP可以导致秀丽线虫有丝分裂区增殖阻滞以及减数分裂区生殖细胞数减少,这种作用可能和DEHP导致秀丽线虫粗线期凋亡数目增多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外用中药制剂对小鼠乳腺增生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苯甲酸雌激素腹腔注射构建乳腺增生小鼠模型,分组为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隔天1次,共30天;模型组与治疗组腹腔注射苯甲酸雌激素,隔天1次,共30天.造模完成后,治疗组小鼠乳房部涂抹外用中药制剂,每天1次共30天.测定各组小鼠体重变化,乳晕及乳头直径变化,血清雌激素(E2)、孕酮(P)指标,并取小鼠第二对乳房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小鼠比较,体重、乳晕及乳头直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小鼠病理切片HE染色显示乳腺增生组织结构明显改善,雌、孕激素水平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与模型组对比则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外用中药制剂对小鼠乳腺增生具有改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小鼠血清雌激素与孕酮水平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11.
抗癌中药制剂局部注射对裸鼠人肝癌细胞核D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应用自动化图像分析技术对裸鼠人肝癌经局部注射抗癌中药制剂治疗的肝癌细胞核DNA含量进行定量测定,结果表明:经局部治疗后的DNA相时含量均下降(由22.57降到16.13,15.86),与对照组间盖异有显著意义(P<0.01),病理组织学改变为癌组织坏死,纤维组织增生及炎细胞浸润。因此作者认为,洲定DNA含量和组织病理学观察,对抗癌药物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比较鲨鱼软骨制剂(SCP)对人结肠高分化腺癌细胞(THC-8908)、人红白血病细胞(K562)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生长抑制作用,探讨其抗癌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SCP对体外培养的THC-8908细胞、K562细胞和MCF-7细胞的细胞毒作用.Hoechst33342/PI荧光双染色方法检测细胞凋亡.结果SCP明显抑制THC-8908、K562和MCF-7三种细胞系的生长,其IC50值分别为1mg/m1、0.7mg/ml和1.5mg/ml.凋亡细胞比例在用药后48h分别达78.85%、44.55%和63.32%.结论SCP能直接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miR-124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作用靶点.方法:应用生物信息整合分析,SOS1是miR-124负向调节胶质瘤细胞的靶点.应用细胞转染和荧光素酶检测分析证实miR-124对SOS1的作用关系.结果:SOS1是miR-124作用靶点,miR-124直接作用于SOS1 mRNA 3'端非编码区(UTR),但不作用于突变型的3(UTR).miR-124通过作用于靶点SOS1抑制了体外胶质瘤细胞的增殖.结论:SOS1在恶性胶质瘤细胞中呈正向调控,miR-124的含量上升可导致SOS1含量下降,miR-124通过调节SOS1/Raf/ERK信号通路在抑制细胞生长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五种中药单体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A375体外增殖的影响和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方法:将具有美白功效的五种中药单体(熊果苷、丹参素、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和丹参酮ⅡA)分别与A375细胞作用。MTT比色法观察这五种中药单体对A375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多巴速率氧化法研究这些中药单体对A375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的作用。结果:五种中药单体对A375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熊果苷、丹参素、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均可抑制A375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且作用48 h后,高浓度的熊果苷和丹参素仍可显著抑制酪氨酸酶活性(P<0.05),而芦荟大黄素及姜黄素虽对酪氨酸酶活性仍有抑制作用,但无统计学差异。丹参酮ⅡA在不同浓度下均未检测到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五种中药单体对A375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一定浓度的熊果苷和丹参素对A375细胞增殖抑制的同时亦可显著抑制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而芦荟大黄素、姜黄素、丹参酮ⅡA对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均未见明显抑制作用。我们推测对酪氨酸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具有美白功效的中药单体熊果苷和丹参素抑制A375细胞增殖的作用机理之一,而芦荟大黄素、姜黄素及丹参酮ⅡA可能是通过其他机制来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6.
17.
赵文菊 《现代肿瘤医学》2021,(19):3425-3430
目的:探讨TACE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治疗对原发性肝癌患者免疫应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0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p53腺病毒注射液治疗.比较两...  相似文献   

18.
胃癌在我国的死亡率居各种癌症之首位,文献报道,Ⅲ~Ⅳ期胃癌姑息或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仅为11.3%~22%.为此,研究如何提高晚期胃癌临床疗效和远期生存率,减少或阻止癌肿复发是日前恶性肿瘤治疗中最迫切的临床研究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8年常住人口恶性肿瘤死亡情况及对期望寿命的影响,为恶性肿瘤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北京市通州区2005~2018年人口死亡数据,采用SPSS 21.0和Excel 20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恶性肿瘤的死亡率、死因顺位、死因构成比、0岁组全人群期望寿命和去恶性肿瘤死因期望寿命等。结果 2005~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恶性肿瘤年平均死亡率为95.44/10万,男性为115.2/10万,女性为75.35/10万,男性高于女性。2005~2018年通州区0岁组死亡率略高,5岁组下降,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增长,60岁组后死亡率随年龄增长明显上升,85岁组达高峰,男女性恶性肿瘤死亡趋势相同。2005~2018年通州区恶性肿瘤死因顺位中肺癌位居首位,肝癌第二,其次为结直肠和肛门癌,胃癌以及食管癌,5类恶性肿瘤死亡数占恶性肿瘤死亡总数的67.08%。去恶性肿瘤死因后,2005~2018年通州区全人群0岁组期望寿命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增长范围在1.77~3.47岁,增幅范围在2.19%~4.33%。结论 恶性肿瘤为北京市通州区居民的重要死因,对期望寿命影响重大,应采...  相似文献   

20.
中药方剂1号对胃癌细胞体外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探讨中药方剂1号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体外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3-[4,5-dimethylthiazol-2-y1]-2,5dipheny1tetrazoliumbromide,MTT)还原法检测中药方剂1号对SGC-7901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结果:中药方剂1号生药能抑制SGC-7901的增殖。在实验浓度范围内,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同一剂量下,72h内药物作用时间越长,抑制作用越明显。中药方剂1号作用48h后,SGC-7901细胞的G0/G1期和S期的细胞减少,G2 M期的细胞增多。结论:中药方剂1号能够抑制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体外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