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对外周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丘脑束旁核(PF)神经元的痛诱发放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5/93个单位)。这种抑制作用可被蓝斑(LC)内注射纳洛酮部分翻转(16/20个单位)。这种抑制作用同样可被LC 内注射β-内啡肽(β-END)抗血清所翻转(17/18个单位)。实验证明,LC 参与刺激ARC 对PF 单位痛诱发放电的抑制,这种参与可能是通过ARC→LC 的β-END 能通路,再经LC→PF 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PF 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已知下丘脑弓状核(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神经元系统、中缝背核(DR)的5-羟色胺能(5-HT)神经元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十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主要应用行为测痛的方法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采用神经生化、荧光组化、免疫组化和神经药理等手段,着重研究这三个核团在针刺“人中”、“承浆”或“足三里”、“三阴交”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4.
以往的实验资料表明,弓状核、中缝背核和蓝斑三个核团在痛觉调制及针刺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相互之间存在着神经联系。本实验拟通过观察电刺激中缝背核和蓝 相似文献
5.
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引起疼痛的同时,也激动负反馈系统抑制伤害性信息的进一步传入。这正是机体的内源性抗伤害机制。现有的资料表明,这种抗伤害机制主要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来完成的。涉及广泛的中枢结构和不同的递质系统。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与之有关的中枢递质有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乙酰胆碱(Ach)以及各种脑啡肽(Enkephalin) 相似文献
6.
精神紧张以及各种强烈的理化刺激(统称应激原)都可以使机体产生应激,行为镇痛是应激的表现之一。应激引起镇痛的机理是复杂的神经体液过程,至今还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7.
全身麻醉药应用于临床已有170余年,然而其作用的神经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中缝背核(DRN)的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在脑内投射广泛,与很多生理功能有关.新近研究发现,DRN的5?HT能神经元在全麻状态调节中起到重要作用.文章从神经机制的角度出发,就目前已明确的DRN的5?HT能神经元全身麻醉中的神经通路机制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5-羟色胺和5-羟色胺转运体在青壮年猝死综合征脑组织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0例正常脑组织和8例青壮年猝死综合征脑组织中5-羟色胺和5-羟色胺转运体的表达水平,利用图像分析技术测量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值.结果 青壮年猝死征死者脑干中缝背核5-羟色胺的平均光密度值低于正常脑组织,而5-羟色胺转运体的平均光密度值高于正常脑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羟色胺及5-羟色胺转运体的变化参与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发病过程,可作为诊断青壮年猝死综合征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室以往的工作表明,下丘脑弓状核(ARC)和中脑中缝背核(DR)在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刺激这两个核团都有镇痛作用。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表明,从弓状核发出的β-内啡肽能纤 相似文献
10.
我们实验室以往的工作表明:刺激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能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为了进一步探讨刺激ARC镇痛的机制,本实验用行为测痛结合生化测定的方法,观察纳洛酮对刺激ARC镇痛效应的影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中缝背核(DR)内的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是否向臂旁核(PBN)投射.方法:荧光金(FG)逆行追踪结合5-H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双标技术.结果:将FG注入PBN后,在PAG的尾段腹外侧区和DR观察到许多FG逆标神经元;5-HT阳性神经元密集地分布于DR,在PAG尾段的腹外侧区内,也能见到一些大型5-HT阳性神经元;PAG尾段腹外侧区和DR的部分FG逆标神经元呈5-HT阳性.结论:PAG和DR内的5-HT能神经元向PBN发出投射,通过作用于PBN内的局部环路神经元或投射神经元,可能参与躯体和/或内脏伤害性信息通过PBN向前脑结构传递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康玉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0,(Z1)
实验采用细胞外记录技术观察了去甲肾上腺素 (NE)和 5 羟色胺 (5 HT)对大鼠下丘脑脑片弓状核神经元的电活动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NE可能直接通过所记录神经元表面的α1或肾上腺素能受体发挥它们的兴奋作用 ;②NE可能经间接的途径发挥其抑制作用 ,即NE可能首先通过α1或 β肾上腺素能受体激活一个局部阿片能中间神经元 ,然后打开可能与阿片受体共存于所记录神经元膜上的KATP通道而实现其抑制作用 ;③ 5 HT可能通过 5 HT1A /1B和 5 HT受体的其他亚型直接发挥其兴奋作用 ;④ 5 HT可能也通过 5 HT1A/1B和 5 HT受体的其他亚型激活一个局部抑制性GABA能中间神经元 ,然后所释放的GABA通过GABAA 受体和GABAB 受体抑制所记录的弓状核神经元的活动 相似文献
13.
在14只SD大鼠的一侧听皮质泳注HRP,观察听皮质与中缝背核以及蓝斑的联系。标记细胞分布于DR的各部,主要见于中缝和同侧,对侧汉占总数的30%;在LC见到的标记细胞主要位于该核同侧尾份的3/5,对侧者稍多于6%。作者并进行了标记细胞类型的观察。 相似文献
14.
15.
抗抑郁药起效慢是多数抗抑郁药之间普遍存在的问题,起效慢的原因可能是药物原因也可能是抑郁疾病本身的原因,而非药物治疗方法,诸如睡眠剥夺治疗以及电休克治疗方法能够迅速改善抑郁症状,似乎在提示起效慢是药物原因 相似文献
16.
我们以往的工作表明,低频及高频电针分别通过脊髓内释放脑啡肽和强啡肽而发挥其镇痛效应,近来利用前脑不同水平的横切还发现不同频率电针镇痛可能在中枢内不同水平进行了整合,其中间脑主要参与了低频电针的镇痛。本工作以核团局部损毁技术,进一步观察了间脑内弓状核区在低,高频电针镇痛的不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许多资料表明,原癌基因C fos的表达产物FOS蛋白可作为神经元活动的一个标志。中缝背核在脑内镇痛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并有密集的5 HT能神经元分布。本实验应用免疫组化双重染色方法,观察了福尔马林皮下注谢(持续痛模型)和电针刺激对大鼠 相似文献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