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室以往的工作表明,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下丘脑弓状核(ARC)与去甲肾上腺素(NE)能神经元胞体密集的蓝斑(LC)均参与痛觉调制及针刺镇痛过程。形态学资料表明LC有纤维直接投射到ARC,生化测定也证明ARC区含有较高的NE含量。为了进一步探讨它们之间的功能  相似文献   

2.
已知下丘脑弓状核(ARC)的β-内啡肽能(β-END)神经元系统、中缝背核(DR)的5-羟色胺能(5-HT)神经元系统和蓝斑(LC)的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元系统在痛觉调制和各种镇痛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资料也表明,在这三个核团之间存在着相互的神经支配。本研究室近十年来,以大鼠为实验动物,主要应用行为测痛的方法和电生理学技术,结合采用神经生化、荧光组化、免疫组化和神经药理等手段,着重研究这三个核团在针刺“人中”、“承浆”或“足三里”、“三阴交”镇痛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室以往的工作表明,下丘脑弓状核(ARC)和中脑中缝背核(DR)在针刺镇痛和吗啡镇痛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刺激这两个核团都有镇痛作用。免疫组织化学资料表明,从弓状核发出的β-内啡肽能纤  相似文献   

4.
下丘脑弓状核(ARC)是脑内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主要集中的核团。我们实验室的工作已经证明,刺激ARC具有明显的镇痛效应,这种镇痛效应能为纳洛酮所翻转,并且能产生耐受及与吗啡的交叉耐  相似文献   

5.
电刺激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对外周伤害性刺激引起的丘脑束旁核(PF)神经元的痛诱发放电有明显的抑制作用(75/93个单位)。这种抑制作用可被蓝斑(LC)内注射纳洛酮部分翻转(16/20个单位)。这种抑制作用同样可被LC 内注射β-内啡肽(β-END)抗血清所翻转(17/18个单位)。实验证明,LC 参与刺激ARC 对PF 单位痛诱发放电的抑制,这种参与可能是通过ARC→LC 的β-END 能通路,再经LC→PF 的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PF 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微量注射法,对37只大鼠进行了实验观察.结果如下:①下丘脑弓状核(ARC)注射神经降压素(NT)可使甩尾反应潜伏期(TFL)或痛阈显著升高.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TFL无明显变化.②ARC先注射纳洛酮,再注射NT,TFL变化值与单纯注射NT组相比明显下降.③ARC注射β-内啡肽(β-End)抗血清,再注射NT,TFL显著下降.④ARC注射生理盐水不影响注射NT的镇痛效应.上述结果表明,大鼠ARC注射NT可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该效应可被ARC预先注射纳洛酮或β-内啡肽抗血清翻转,提示NT在ARC的镇痛作用,部分是由β-End介导的.  相似文献   

7.
用免疫组化研究了大鼠下丘脑室旁核(PVN)中催产素(OXY),加压素(VP)、P物质(SP)、促肾上腺皮质释放激素(CRF)、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神经降压肽(NT)、胆囊收缩素(CCK)、生长抑素(SOM)、甘丙肽(GAL)、亮氨酸—脑啡肽(L—ENK),血管活性肠肽(VI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样等12种肽能神经元胞体的分布,并用图象分析仪对肽能神经元胞体面积,周长、最大径、最小径、灰度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显示PVN中存在上述12种肽能神经元胞体,其中SP、TRH、SOM、L—ENK样胞体主要分布在小细胞亚核。GAL、OXY、VP及ACTH样胞体主要分布在大细胞亚核,其余两者分布部位相似。图象分析表明大细胞亚核中各种肽能神经元胞体的大小基本相似,但GAL和VP样胞体的形状和灰度与其他肽能神经元胞体不同。小细胞亚核中各种肽能神经元胞体的大小不同,其中以NT样胞体最大,胞体的形状和灰度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和比较了大鼠杏仁核和终纹床核中血管活性肠肽(VIP),胆囊收缩素(CCK)、促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F)、神经降压肽(NT)、甘丙肽(GAL).P物质(SP)。生长抑素(SOM)。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α-黑色素刺激激素(α-MSH),β-内腓肽(β-END)。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亮氨酸-脑腓肽(L-ENK)和甲硫氨酸-脑腓肽(M-ENK)等13种肽能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终末的分布。观察到这些肽能神经元在杏仁核和终纹床核各亚核中的分布有一定相似性。终纹床核前部的肽能神经元分布和中央杏仁核及内侧杏仁核相似,终纹床核后部的肽能神经元分布和外侧杏仁核及基底杏仁核相似。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大鼠杏仁核和终纹床核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9.
季伟  裴力雨  史娟  李云庆  李继硕 《医学争鸣》2004,25(16):1441-1443
目的:观察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中缝背核(DR)内的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是否向臂旁核(PBN)投射.方法:荧光金(FG)逆行追踪结合5-HT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的双标技术.结果:将FG注入PBN后,在PAG的尾段腹外侧区和DR观察到许多FG逆标神经元;5-HT阳性神经元密集地分布于DR,在PAG尾段的腹外侧区内,也能见到一些大型5-HT阳性神经元;PAG尾段腹外侧区和DR的部分FG逆标神经元呈5-HT阳性.结论:PAG和DR内的5-HT能神经元向PBN发出投射,通过作用于PBN内的局部环路神经元或投射神经元,可能参与躯体和/或内脏伤害性信息通过PBN向前脑结构传递的调节.  相似文献   

10.
中缝背核(Nucleus Raphe Dorsalis,DR)含有大量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多巴胺(DA)能、γ-氨基丁酸(GABA)能以及其它肽能神经元,与中枢许多部位有纤维联系;DR 在痛觉调制中  相似文献   

11.
许多资料说明下丘脑弓状核区是神经调节垂体功能的最后通路。现已证明下丘脑弓状核是β-内啡呔神经元胞体集中的部位,对痛觉起着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外,在弓状核中还具有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神经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神经元、释放各种释放激素,分别控制垂体  相似文献   

12.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中缝背核(DR)是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元比较集中的一个核团,它与镇痛机理密切相关。DR在针刺、吗啡和应激三种镇痛中的作用已积累了不少资料,但研究所得的结果往往因实验条件不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和中缝背核(DR)内γ-基丁酸(GABA)A受体α1、α2、β亚型(GABABRα1,α2,β)的GABAB受体的定位分布。方法 GABAA受体亚型和GABAB受体特异性抗体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结果 在PAG和DR内可观察到GABAAR亚型和GABABR阳性的神经元胞体、纤维和终末,但不同受体的分布有差别:GABAARα1主要分布于PAG腹外侧区神经元的突体和突起。可见到散在的GABAARα2阳性终末混于PAG和DR的神经毡内。GABAARβ主要分布于DR及PAG背侧区和背外侧区的纤维和终末,胞体多呈阴性。GABABR主要分布于PAG和DR神经元的胞体和突起。结论 GABAA受体和GABAB受体均密集分布于PAG和DR,提示GABA与GABAA受体和GABAB受体结合并对PAG和DR的神经元发挥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谷氨酸(Glu)对大鼠下丘脑弓状核(ARC)神经元电活动的影响.方法 采用电生理学方法,细胞外记录大鼠离体下丘脑内侧基底部ARC神经元的电活动,观察Glu及N-甲基-D-门冬氨酸受体激动剂NMDA对ARC神经元放电的影响.结果 Glu(200 μmol/L)可使ARC神经元电活动增强,ARC神经元放电频率由给药前的(1.26±0.31)Hz增加至(1.78±0.59)Hz;NMDA(25 μmol/L)也可使ARC神经元电活动增强,ARC神经元放电频率由给药前的(1.27±0.22)Hz增加至(2.36±0.68)Hz;NMDA受体拮抗剂MK-801(100 μmol/L)能阻断Glu、NMDA引起的ARC神经元放电频率加快效应.结论 Glu、NMDA均可显著增强ARC神经元电活动,在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电活动的调节中有Glu机制的参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绝望行为模型大鼠脑去甲肾上腺素(NE)能和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中fos蛋白(Fos)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用不同强度强迫游泳应激造成绝望行为(BD组)模型和单纯强迫游泳模型(对照组)大鼠各10只,在其蓝斑(LC)切片上做抗Fos和抗酪胺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双重染色,在中缝背核(RD)切片上做抗Fos和抗色氨酸羟化酶(TPH)免疫组化双重染色,40倍光镜F观察和计数每组LC中的TH阳性细胞数和TH/Fos 阳性细胞数、RD中的TPH阳性细胞数和5-HT/Fos阳性细胞数,并进行2组之间的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BD组LC的TH阳性细胞胞体大、染色深,TH/Fos阳性细胞数[BD组(8.9±0.7)个,对照组(3.9±0.9)个,P<0.01]明显增加,RD中出现TPH/Fos 阳性细胞[BD组(5.0±0.8)个,对照组0个,P<0.01].结论 中枢NE能神经元代谢增强导致该神经元变性件改变,可能与抑郁症的发病有关.RD巾的5-HT能神经元在正常情况下可能不参与或很少参与生理活动,只有在较强烈的应急状态下才开始被启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束缚-浸水应激(RWIS)大鼠疑核(NA)中胆碱能、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活动情况。方法 随机将10只雄性Wistar大鼠分为对照组和应激组(RWIS组),采用Fos、胆碱乙酰转移酶(ChAT)或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技术,统计对照组和应激组Fos、ChAT或TH单标阳性神经元以及Fos+ChAT或Fos+TH双标阳性神经元数目。结果 NA中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胞体呈梭形或多角形,有较多的TH阳性终末。与对照组相比,RWIS组大鼠NA大量神经元表达Fos(P<0.05);RWIS组Fos+ChAT双标阳性神经元数目也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占ChAT免疫阳性神经元的比例在对照组和RWIS组中分别为7.5%、29.8%(P<0.01)。结论 NA中胆碱能神经元参与RWIS调控过程,而这些神经元可能接受其他核团儿茶酚胺能神经元的纤维投射。  相似文献   

17.
<正> 我们以往的工作曾看到:损毁大鼠蓝斑核(LC)可加强针刺镇痛作用;电针又可压抑蓝斑核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活动,这说明LC在针刺镇痛中起着一定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大量工作已证明脑内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与针刺镇痛效应有关。Atweh、Pert、Korf等人认为LC内存在有高浓度的吗啡受体,并认为LC是对吗啡感受性较高的部位。LC虽然是儿茶酚胺能(主要是去甲肾上腺素能)胞体的集中部位,但也有多种其它神经递质存在,因此其功能是较为复杂的。为了进一步探讨针刺镇痛与LC内的内源性吗啡样物质的关系,我们观察了在电针对LC神经元自发放电的影响中,吗啡的特异对抗剂——纳洛酮  相似文献   

18.
包新民  舒斯云 《医学争鸣》1990,11(4):253-256
作者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大鼠缰核中14种肽能神经元胞体及纤维终末的分布。内侧缰核中有P物质;胆囊收缩素及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阳性胞体。外侧缰核内侧部有P物质,胆囊收缩素,促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神经降压肽,甘丙肽及血管活性肠肽等阳性胞体。外侧缰核内侧部可见除黄体素释放激素以外的其余13种肽能神经元纤维终末,但外侧缰核外侧部只有生长抑素阳性纤维终末密集分布。缰核中这种肽能神经元分布的特点,可能和缰核不同部位的功能不同部位的功能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缝背核(dorsal raphe nucleus.DR)5—HT能神经元的轴突投射研究较多,但对其树突的分支、分布报道较少。作者用神经生物学领域内较先进的研究手段——细胞内HRP注射法,对DR内单个5—HT能神经元树突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较详细地观察,  相似文献   

20.
大量研究资料证明,脑内5—羟色胺(5-HT)能神经元系统是实现针刺镇痛的重要因素。脑内5-HT能神经元系统的胞体主要集中于脑干的中缝核群。本实验用记录单位放电的方法,分析中缝背核神经元在唇针镇痛中的机能状态以及外周伤害性刺激与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