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寿颐字山雷,为近代名医。精通各科,对疡科尤具心得,所撰《疡科纲要》二卷,阐发精微。郑召棠为该书作序云:“不拾前人牙慧,发前贤未言之奥”。兹就其主要学术思想,略作探赜。 1 首重辨证,提纲挈要张氏《纲要》首以辨阴阳、肿痛痒脓及其脉状进行辨证,纲举目张,有裨于后学。辨阴阳:张氏认为:“疡科辨证,首重阴阳”。但张氏不囿于(高突红肿者为痛、为陌证;坚块不红者为疽,为阴证)的一般概念。并力辟王洪绪执“痈疽”二字妄分阴  相似文献   

2.
干祖望医话(3)干祖望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210029)张山雷写的一部西医书近代名医,教育家张山雷(1872-1934年),名寿颐,上海嘉定县人,系典型饱学之士的儒医,任兰溪中医专门学校教务主任。教学、临床之外,勤于写作,计撰有《重订中风觏诠》、《疡...  相似文献   

3.
张山雷又名寿颐(1873—1934),上海嘉定人。张氏的一生,对疡科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运用温经宣络法治疗脑背疽上经验独到,今特辑张氏原案一二,可窥全貌。案1:丙辰夏五月下旬,天气酷暑。吾嘉老儒——朱莪士,年逾古稀,患脑疽。乍起甫四五天,形势已巨。时渠依其女夫寓沪上。先有某人敷以凉药,肿胀愈甚。余君伯陶嘱延颐诊(余亦同邑人,时任上海神州医药会长,朱君其母舅也)。迨往视则旁至两耳,上入  相似文献   

4.
先舅父当代名医上海张骧孙(1902-1956),又名庆增,字祝三。张氏为江南望族,乃宋相张商英之后,行医济世已达十余代。骧孙公是近代名医张骧云(张聋(?))之孙,张汝炳(字星若)之子。  相似文献   

5.
丁毅  徐世杰 《新中医》2014,46(6):253-254
<正>张锡纯(1860-1933),字寿甫,祖籍山东诸城,河北盐山人,为我国早期主张中西汇通派代表人物之一,近代中医学界泰斗,与江苏陆晋笙、杨如侯、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称为"医林四大家",又与慈溪张生甫、嘉定张山雷齐名,誉为"名医三张"。《医学衷中参西录》是张氏一生治学临证经验与心得的汇集,张氏在本书中明确提出脏器疗法的概念。中医学所谓的脏  相似文献   

6.
张千里生于乾隆四十九年,卒于道光十九年(公元1784—1839年),享年56岁。字千里,幼字子方。张氏在出生时,其父梦见一道人云自庐山来,故号梦庐。祖籍嘉兴,后迁移至桐乡乌镇后珠村。张氏以廪贡生历署绍兴府、新城县训导(学官名)。是清代名医,与孔广福、逸林上人共称为乌镇派,与越林上  相似文献   

7.
张乃修(公元1843~1905年),字聿青,晚清江苏名医。张氏承家学,宗仲景,旁参刘完素、朱丹溪、李东垣、薛生白诸家。居无锡数十年,晚年移居上海,医名远播,从游者众。其临证经验,由门人蒐辑成《张聿青医案》(以下简称《医案》),全书二十卷,以内伤杂病为主,旁及时病、妇人病、五官诸疾,卷末附有论著若干篇。论病处方,变化万端,充分体现了张氏学识之渊博,医术之精邃,经验之宏富。爰就张氏的临证经验,浅析如次。  相似文献   

8.
清代名医张士骧治疗中风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美玉  职延广 《中医杂志》1996,37(3):147-148
清代名医张士骧,字伯龙,山东蓬莱人。张氏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非凡的见识,纠正了汉唐以来近两千年中医对中风病认识的误解,为中医治疗中风病奠定了理论基础。近代名医张山雷先生谓其“既以申明《素问》气血并走于上之真义,复能阐发西学血冲脑经之原由,则新发明之学理,仍与吾邦旧学隐隐合符,惟西人解剖所见,仅能言其已然之病状,而伯龙氏引证古籍,更能推敲其所以然之病源。言明且清,效近  相似文献   

9.
张赞臣     
张赞臣(1904-),名继勋,以字行,晚号壶叟,江苏武进蓉湖人。中医喉科专家。祖有铭,父伯熙均为当地名医,擅长内、外科。张氏髫令时从父习医,年方弱冠,就读于上海中医  相似文献   

10.
王耿 《陕西中医》2005,26(2):190-191
高秉钧(1755~1827年)为清代名医,字锦庭,锡山(今江苏无锡)人。熟读《灵》、《素》,精通内科、外科,尤精于外科,集三十年临床经验,撰成《疡科心得集》。孙尔准在序中曰:“世之习是科者,得此书而循诵习传,奉如圭臬,亦可不迷于向往也”。说明该书是一部很有实用价值的中医外科学著作。其对中医外科贡献可以归纳为以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清代名医王旭高(1798~1862年),名泰林,江苏无锡人。幼从舅氏高锦庭习疡科,后专内科,因资质颖慧,治学谨严,故学识渊博,论理精湛。笔者不揣浅陋,试谈王氏证治经验如下,限于水平,错漏容正。  相似文献   

12.
卢之颐,字子繇,一字繇生,钱塘人,少年时候(约在明天启年间,十七世纪中叶),号叫晋公,又自称芦中人。他的父亲名复,字不远,明季名医,对于医理研究极精,从学者很多,之颐年幼时,也跟他父亲学医,于“阴纽阳纽证”,能辨析入微。他父亲曾著本草纲目博议一书,有“椒菊双美”的疑问,不能解决,之颐倒有他的独特见解,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因而叫他“面判七药”,也都得到了很好的结论。后来他父亲去世了,纲目博议,还没有做完,遗命之颐绩成。他父亲死时,之颐才28岁,经过了18年的长期斗争,才把这部书完成,名称叫做本草乘雅半偈(另详传后),  相似文献   

13.
清代名医徐洄溪,一名大业,字灵胎,又名徐大椿,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人(1693~1771),精究歧黄,识见高超,擅内、外、妇、儿科,平生著述颇多,为医家所诵习。其所批《外科正宗》、《疡科选粹》二书。识见精辟。清·王孟英赞其为“习疡医者皆宜究心也”。爰将其所批观点及著述的一些见解归纳介绍如下:一、操外科必懂医理更须深明特点徐氏说:“故外科之道,浅言之,则惟记煎方数首,合膏围药几料,已可以自名一家;若深言之,则经络  相似文献   

14.
胥晓芳 《陕西中医》2007,28(8):1079-1080
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河北盐山县人,清末民国初年名医,为中西汇通学派代表医家之一。《医学衷中参西录》为其毕生经验总结,其处方用药少而精,且多为自创,而临床往往有很好的疗效,升陷汤即为其中的代表。今就本人应用张氏升陷汤的临床体会介绍如下。1李某女性,59岁,退休。  相似文献   

15.
王好古,字进之,古赵州人(今赵县),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易水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少时与李东垣同学于易水张元素,张氏殁后,王好古又师从李东垣,自谓得师不传之秘,成为易水学派承前启后的一位名医.[1]  相似文献   

16.
先师唐祥麟(1906~1957),字趾培,无锡县玉祁人。少从后造疡科名医陈叶吉习刀圭术,二十年代来苏州迎春坊悬壶,即初露头角。抗战初起,先师与邑中疡医陈明善、王寿康辈应卫生行政部门之征,赴镇江省立医政学院受训。及苏州沦陷,先生乃毅然筹金率陈、王二人随校后撤,辗转于武汉、长沙等大后方,深入各地难民收容所为难民服务。1939年为太先生香禅公借故相召,乃绕道香港、上海,返归姑苏。从此重操旧业,造福桑梓,未几医名大噪,遍及昆山、常熟、吴江、吴县等一带,前来从游弟子达二十余人。  相似文献   

17.
已故名医张骧云,因善治温病而著名于沪,蜚声海内外。笔者读《上海张氏医学经验》(见《上海中医流派经验选集》),受益颇深,用其法,确有奇效。  相似文献   

18.
岭南疡科学术流派作为中医疡科的一个分支,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其起源于殷商,萌芽于商周至晋唐,宋元明清得到初步发展,清末民初逐渐成熟。其学术渊源秉承"正宗派"陈实功"内外并举,外重手术,内重脾胃"的理念,近代名医黄耀燊为其代表人物,追求"内外并举,尤重外治;内治之理,尤重托法",当代名医蔡炳勤是岭南疡科的代表性传承人,他承古启今,与时俱近,提出"内外并举,祛邪不伤正为外治之要,邪去更扶正为内治之宗"的治学思想,学派历经2000余年的发展,逐渐繁荣。  相似文献   

19.
张梅舫(1878—1962年),出身世医之家,张氏第九代传人,近代上海浦东名医。张氏学术上以“内外兼治”著称,精内外科,尤长外科手术,治疗疽、疔、疮、流注、臁疮等疾患,应手取效,医名溢扬。张氏积数十年临床经验,创制多种疗效卓著之方药。如专治下肢溃疡的“张氏臁疮膏”,治疗疔疮的“疔疮神验膏”,善医痔疮的“白玉散”等。张氏临床内治,尤长吐泻二法,其发明“喉肿吊痰法”治缠喉风,“八厘散”用生军治痢疾,疗效尤著。其遗著有《张氏验方》、《张氏膏方存稿》、《未折肱汇集医案》等。其手稿书法清秀,理法方药娴熟精当,炮制服法严谨认真,确具名医风范。张氏传略、方技见《川沙县志》和《浦东名医集萃》。  相似文献   

20.
顾泳源 《江苏中医药》2001,22(11):10-11
张锡纯 (1 86 0 - 1 93 3 ) ,字寿甫 ,河北盐山县人。近代名医 ,被誉为医学实验派大师。其“临床用药 ,匠心独运 ,往往一方中用一药至数两 ,或仅以一二药为方 ,力取其专 ,见效尤捷 ,故对于药效体验尤深” (见张铭勋《先祖锡纯公传略》)。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 (成书于 1 90 9年 )汇集了张氏毕生的用药经验 ,展现了张氏精研医理的才华。从中我们可以体味到张氏“俾吾中华医学大放光明于全球之上”的豪迈气概。今就张氏运用龙骨的经验 ,重点介绍其“个人独得之秘 ,为前人所未道者”以供同道借鉴。1 龙骨善利痰龙骨为古代哺乳类动物象类、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