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早在我国战国时代的《内经》一书中就有“今夫热病者 ,皆伤寒之类也。”的论述。其后《难经》一书更具体指出 :“伤寒有五 :有中风 ,有伤寒 ,有湿温 ,有热病 ,有温病。”也就是说伤寒有五之“伤寒”,是指广义伤寒 ,它既包括伤寒一类的外感疾病——中风、伤寒 ;也包括了温病一类的外感疾病——湿温、热病、温病。五种之一的“伤寒”则是狭义的“伤寒”,是风寒性质的外感疾病 ,它与温病虽同属广义“伤寒”范围 ,但两者性质不同 ,辨治方法有异。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是论述外感病的专书 ,重点论述了外感风寒之邪辨证论治的规律 ,同时又提…  相似文献   

2.
对温病诊治中禁忌思想的认识中国政法大学校医院李玉平温病是由外感温热之邪所引起的,以发热为主,易化燥伤阴为特点的一类外感热病。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深人发展,治疗外感热病宗《伤寒论》的理法方药,已不能适应临床的实际需要,到明清时代,温病学说日臻成熟,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湿热证的致病原因与外因、内因有直接关系,外因多为外感湿热病邪.湿热病邪的形成与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有密切关系.同时也受饮食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如南方多见湿热证.过食肥甘辛辣厚味,嗜酒以及过量输液,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均能伤脾败胃,造成湿浊中阻或郁而化热.湿热证形成的内在因素,包括中气的虚实,阳气的盛衰,体质的强弱和内湿的有无等.即所谓:“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俞根初《通俗伤寒论》的温病证治特点,以期为温病学研究注入新意。[方法]通过整理《通俗伤寒论》中有关“温病”的论述内容,并进行分析讨论。[结果]《通俗伤寒论》一书虽未大论温病之名,但其内容却可见温病之实,在温病的诊断、治疗及病后调护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结论]《通俗伤寒论》虽以“伤寒”为名,贯穿始终,但后学当明此“伤寒”为广义之伤寒,为四时外感百病之总名也。本书既发皇仲景本意,又融汇了后世温病学医家之论以补仲景伤寒论温病之不足,体现了俞根初“寒温一统”的学术思想,开创了绍派伤寒研究之先。  相似文献   

5.
湿温辨证 ,主要是对气分的热重于湿或湿重于热的辨证 ,能否正确地掌握辨证的规律 ,准确地把握湿温病证治的要点 ,关系到疗效和预后。湿温病在运用“六经辨证”基础上发展而成的“卫气营血辨证”中有卫、气、营、血的浅深传变的不同 ,在治疗上则有达卫、转气、利枢、清营、凉血、散血、增液、培气之别。由于热重于湿者易成阴阳里结 ,伤津劫液 ,成痉成厥 ,变证蜂起。而湿重于热者病情进展虽稍缓慢而浊邪久羁 ,脾运受阻。导致胀满 ,泄利 ,黄疸等症。湿温是温病中的一种 ,叶天士《外感温热篇》中关于“卫气营血”的理论 ,可辨别病位 ,区分病程 ,…  相似文献   

6.
试论《伤寒论》六病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说《伤寒论》六病的意义,首先要明确"伤寒"的涵义,《素问·热论》谓:"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难经》云:"伤寒有五。"张仲景在原著《伤寒杂病论》的太阳病中,分别论述了中风、伤寒、温病、风温以及痉、湿、眒等外感病证,由此可见该书所论的伤寒,是包涵各种外感及流行病在内的广义伤寒。既然伤寒包涵多种外感流行病,那么,仲景为什么只在太阳病中,分别作简单的论述,而不对各种外感病作深入的跟踪研究呢?  相似文献   

7.
围绕湿温病是否应该禁下之问题,试从湿温病可出现的6个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并同伤寒论3个承气汤加以比较,进而有力的论证了湿温可下之征是必须有实邪阻滞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8.
分析阳明病与温病的关系 ,认为阳明病与温病紧密关联 ,温病中的气分证包括阳明病在内 ,清、下两法是治疗阳明病和温病的主要方法。《伤寒论》相对《素问·热论》是个进步 ,但《伤寒论》并未究尽外感热病的证治 ,把阳明病与温病等同起来 ,不承认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也是不对的。吴鞠通运用承气汤遵古法而不拘古方 ,《温病条辨》对阳明下法的运用不但有继承 ,更有发展。  相似文献   

9.
围绕湿温病是否应该禁下之问题,试从湿温病可出现的6个不同证候进行分析,并同伤寒论3个承气汤加以比较,进而有力的论证了湿温可下之征是必须有实邪阻滞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10.
湿温病湿重于热证病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按温病学理论及现代研究方法 ,用多因素综合造模方法模拟了湿温病湿重于热证的发生发展过程 ,从中医辨证角度观察其症状和体征 ,与临床所见该证的主要症状体征和病理变化相符合。本实验将为研究湿温病湿重于热证提供较为理想的动物病理模型  相似文献   

11.
《温热论》云“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直须凉血散血” ,此为温病营血分证辨治之大法 ,对温热性质温病血分证、湿热性质温病邪已化燥深入营血辨治 ,皆可遵之。然湿温湿未化燥 ,邪陷营血 ,临床亦为常见 ,其治则非上述治法所能完全适用。本文根据温病学家有关论述 ,结合自己临床实践体会 ,谈谈湿温邪陷营血之辨治。1 病因病机湿温湿已化燥或未化燥 ,其邪均可内陷营血 ,此于古医籍及临床实践中皆可得到证明。如薛生白《湿热病篇·5条》之“湿热证 ,壮热口渴 ,舌黄或焦红 ,发痉 ,神昏谵语或笑 ,邪灼心包 ,营血已耗” ,此为湿热化燥 ,内…  相似文献   

12.
当清末温病学派形成后,就出现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到底温病学是发展了《伤寒论》,还是诋毁了《伤寒论》呢?毫无疑义是发展《伤寒论》。为了说明此问题,本文拟以温病学说较为完整的代表著作《温病条辨》(以下简称《条辨》)与《伤寒论》的关系剖析之。仿《伤寒论》作法撰《温病条辨》吴氏不仅在温病的辨证、治法和用方上取法仲景,而且写作方法上也是仿照《伤寒论》的。如在《条辨》几例中说:“是书仿仲景《伤寒论》作法”、“虽为温病而设,实可羽  相似文献   

13.
论绍派伤寒的学术创新与薪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论》代表了前一时期的外感病总论,温病学代表了后一时期的外感病总论,在伤寒与温病的论争中,绍派伤寒又代表了对外感病认识进一步深化的一个时期。绍派伤寒的寒温一统说可谓异帜独张,它与温病学派的主张存在多方面的不同,并在不断的学术争鸣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丁甘仁,名泽周,江苏武进孟河人,近代著名医学家、教育家,晚清孟河四大家之一.丁甘仁治疗外感热病,宗<伤寒论>而不拘泥于伤寒方,宗温病学说而不拘泥于四时温病.  相似文献   

15.
赵文兰 《中国医刊》1999,34(9):49-50
赵绍琴教授从医从教 60余年 ,积累了丰富的治疗温病、湿温病的临床经验 ,现将其主要临床理论选介如下。1 病邪在表切忌寒凉滋腻湿病初起 ,邪在肺卫 ,病轻邪浅 ,只宜辛凉清解 ,宣郁清热 ,开达肺卫郁闭。郁开热清 ,肺恢复其宣降功能 ,津液得以布散 ,自然微汗出而愈 ,此即“在卫汗之”之意。赵教授认为“在卫的辛凉清解” ,绝不是发汗解表 ,温病忌汗。必须区别于伤寒。并举吴鞠通《温病条辨》中辛凉轻剂、辛凉平剂、辛凉重剂为例 ,即无辛凉解表之说 ,亦无解表之意。赵教授说 :“温病卫分证 ,属肺经郁热证 ,火郁当发之。”与治火热证不同 ,治疗…  相似文献   

16.
温病学派的逐渐形成引起了中医学史上影响较深的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间长久的论争。其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伤寒可不可以包括温病和《伤寒论》方可不可以治疗温病等两个方面。伤寒学派的基本观点是: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温病自属其中,六经辨证同样适用于湿病.故温病不应另立门户.自成体系。瘟病学派的基本观点是:温病与伤寒是外感热病的两大类别,病因病机截然不同。在治疗上应严格区分.概念上不能混淆。笔者认为寒温两学派所处时代不同,认识当然有异.仲景时处伤寒病严重流行的年代.专事伤寒.同时也认识到有温病的存在.“法虽…  相似文献   

17.
临床基础学科辨证论治体系改革与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包括《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学》三门课程,伤寒与温病同属外感热病,在教学中,找出两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的共性,融伤寒与温病于一体,统一外感热病辨证纲领,建立中医外感热病辨治体系;融外感热病与内伤热病于一体,统一中医热病辨证纲领,建立中医热病辨治体系;在条件许可、教师自愿的情况下,临床基础学科内部三门课程教师之间进行适当调整,全方位提高临床基础学科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8.
对20余年来湿热证动物模型(包括温病湿热证、脾胃湿热证、肝胆湿热证、肾病湿热证、大肠湿热证、肺炎湿热证及多发性肌炎湿热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从中医湿热证病因及证候特征的角度对不同的造模方法、造模条件进行比较评价,为湿热证实验研究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湿温病是因湿热病邪引起的外感热病,多发于夏秋雨湿较盛季节。临床以发病较缓,传变较慢,病势缠绵,病程较长,脾胃证候显著为其特点。初期以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痞满,苔腻脉缓为其表现。在治疗上,清代温病学家吴鞠通主张“三禁”,  相似文献   

20.
在《伤寒论》学习继承中,不要人为地从广义狭义角度评估《伤寒论》学术价值大小,学术著作的价值大小,关键在于有没有突破性的真知灼见,在于对学科发展具有什么样的启发意义或实用价值。不要人为地把伤寒和其它外感病对立起来,分是非,争高下,在中医学术继承问题上,应伤寒、温病并重,只有这样,才可以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不在学术上精益求精,而在门户之见上纠缠不休,这本身就是学术修养不健全的表现,其结果,必然是作茧自缚。同时,也不要人为地抹杀伤寒温病界限,临床上虽以寒温兼感,寒温错杂,寒温并用为多见,但并不等于寒温没有界限,更不等于《伤寒论》就是治疗一切外感病的专书,这只能说明外感病种类的多样性,演变的复杂性。寒温合流新理念能否成立?是否抹杀了寒温病因性质的重大区别,构建寒温一统辨证体系的设想是否合理?还有待进一步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