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单侧肾上腺结节样增生CT检查的准确性及手术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单侧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的临床和CT资料,统计术前CT的误诊率,并随访其术后症状控制、血压以及血钾改善情况。结果共收集醛固酮腺瘤患者168例,其中术后病理证实为结节样增生的患者9例,以肾上腺CT醛固酮腺瘤最大直径分组,<10mm组CT误诊率为33.33%,≥10mm组为4.32%。8例单侧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患者术后乏力、手麻、手足搐愵等症状消失;6例术后血压恢复正常,2例术后血压好转;7例血钾恢复正常,1例低钾较前好转。结论 (1)肾上腺CT检查的特异性低,误诊率高,尤其是对于小于10mm的病灶。(2)单侧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手术治疗效果好,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肾上腺静脉插管采样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增多所致 ,其主要原因为醛固酮瘤和肾上腺皮质增生。临床上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明确诊断并确定其类型。对临床上不能明确诊断者可行肾上腺静脉插管采样检查。我院2 0 0 0年 2月~ 2 0 0 0年 7月 ,共完成 14例肾上腺静脉插管采样检查 ,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4例临床拟诊高血压、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中 ,男 11例 ,女 3例 ,平均年龄为 (4 1.4± 8.8)岁 ;平均血压 (172 .2 7± 14.30 / 114.5 5± 5 .95 )mmHg(1kPa =7.5mmHg) ;血钾 (3.0 1± 0 .5 0 )mmol/L ,尿钾 (…  相似文献   

3.
黄莹  黄敏葵 《广西医学》2009,31(11):1613-1614
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筛选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肾素和醛固酮水平并计算ARR。对38例疑诊为PA的病例进行肾上腺薄层CT扫描、病理检查。结果320例患者中有38例患者ARR〉50,38例患者再次检测ARR,结果ARR仍〉50的34例,PA检出率10.6%(34/320)。34例PA患者肾上腺CT扫描示肾上腺瘤8例,单侧或双侧增生17例;合并低钾血症11例,占32.4%。结论ARR是一个敏感的PA筛查指标,应作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尤其是难治性高血压的常规检查项目,ARR在PA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其诊断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治疗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效果。方法 2004年4月至2010年8月间,我科共收治114例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其中105例为单侧,9例为双侧,均行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其术后血压恢复情况及血浆醛固酮、血钾的变化。结果 所有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32.4±8.3)min,平均术中出血量为(10.5±5.2)mL,平均术后住院时间(7.9±3.1)d,术中及术后无重大并发症。术后病理均为肾上腺结节样增生,结节大小在2~16mm间。在中位时间为31(6~82)个月的随访期内,55例(48.2%)患者高血压治愈,57例(50%)改善,2例(1.8%)无效,1例患者术后醛固酮仍高出正常,其余患者的血浆醛固酮及血钾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是治疗肾上腺结节样增生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0例患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PA)的诊治. 方法 对2008-01~2013-04收治的90例PA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血压升高者89例,血钾降低者88例.醛固酮和肾素活性比值(ARR)>25者占65.56%,ARR>50者占58.89%.CT、MRI及B超检查发现肾上腺病变阳性率分别为98.89%、94.12%、73.44%.86例行腹腔镜手术(另外4例行开放性手术).单侧腺瘤79例,单侧增生8例,双侧腺瘤1例,一侧腺瘤伴对侧增生1例,假性囊肿1例.单侧腺瘤中,51例行肿瘤剜除术,15例行肾上腺部分切除术,13例行肾上腺切除术.术后1周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者69例,血钾恢复正常者74例. 结论 ARR是PA定性诊断的主要方法;CT是PA定位诊断的主要方法;腹腔镜手术是治疗PA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增多症(PA)的临床特点,提高PA诊治水平。方法对1999年1月-2005年1月期间140例住院明确诊断的PA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0例均有高血压史,其中10%(14/140)的患者为1级高血压,20%(28/140)为2级,70%(98/140)为3级。血钾水平正常者6例(4.3%),降低者134例(95.7%)。85.7%(120/140)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高于正常值,67.9%患者(95/140)血浆肾素水平低于正常值。B超诊断PA的特异性为66.5%,敏感性为82.2%;CT诊断PA的特异性为94.5%,敏感性为95.0%。128例行手术治疗,其中肾上腺皮质腺瘤102例,肾上腺增生26例。术后2周116例患者血钾正常,96例血压恢复正常。结论PA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正确的定性诊断、定位诊断和分型;血压及血浆醛固酮升高、血钾及血浆肾素降低是PA的主要定性方法,PA定位主要依靠肾上腺B超、CT(或MRI);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提高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治水平。方法 分析1987—2002年收治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7例;其中肾上腺瘤者2l例(78%);肾上腺皮质增生者6例(22%),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 术后肾上腺瘤者2l例,血钾均恢复正常,19例血压恢复正常,2例仍高,肾上腺皮质增生者6例,血钾恢复正常5例,血压4例降到正常。结论 原醛症定性诊断主要靠症状和生化测定,定位靠B超、CT,开放性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46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8年~2001年间收治的PA46例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血醛固酮测定、安体舒通试验及B超、CT检查。40例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6例行肿瘤切除术及同侧肾上腺部分切除术。结果:肾上腺皮质腺瘤45例,肾上腺皮质增生1例。46例血钾均低于正常,42例血醛固酮增高,46例安体舒通试验均阳性,B超、CT定位检查,其准确率分别为84.8%、95.6%。46例患者血钾均恢复正常。44例肾上腺腺瘤治愈,1例腺瘤及1例肾上腺皮质增生仍需药物控制血压。结论:安体舒通试验、血醛固酮测定是PA的主要定性诊断方法,血醛固酮体位试验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肾上腺皮质腺瘤和增生的鉴别;PA的定位主要依靠B超、CT检查。外科手术是治疗PA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的特异性,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和67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钾(K^±)、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Glu)、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UA)水平,调查其家族史,统计其初诊血压水平,就诊年龄,病程及主诉特点,对比两组患者所观察临床指标的差异:分析7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CT定位诊断及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程(2.19±0.23)年及血钾水平(3.37±0.82)mmoL/L明显小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病程(5.36±0.50)年及血钾水平(4.00±0.66)mmol/L;TC、Glu、BUN、Cr、UA,初诊收缩压水平(SBP)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就诊时舒张压(DBP)水平,就诊年龄,有高血压家族史者所占比例及三酰甘油水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嗜铬细胞瘤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CT诊断敏感性为69%。结论①继发性高血压病程较短,多不合并血脂代谢异常,常有电解质紊乱及肾功能不全,发病年龄及就诊年龄较轻者高度怀疑继发性高血压;②对于可疑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常规行电解质。双肾及双侧肾上腺B超及CT检查,可提高继发性高血压的检出率;⑧继发性高血压以嗜铬细胞瘤最多见(31.58%),其次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26.32%),肾上腺瘤(11.84%),肾衰竭(10.53%),肾上腺增生(7.89%),系统性红宽狼疮(3.95%)等。  相似文献   

10.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术前诊断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特醛症)几种术前诊断方法的价值。方法 对特醛症患者行影像学检查、体位激发试验、肾上腺静脉插管取血检查。结果 81例患者中,高血压者占100%,低血钾者占41.98%,血醛固酮升高者占80.25%,尿醛固酮升高者占32.91%。76例患者肾上腺B超检查的符合率为84.21%;75例患者CT检查的符合率为84.00%。26例患者行体位激发试验,激发后血醛固酮较基础值均升高。19例患者行肾上腺静脉插管取血检查,分泌较高侧与对侧血醛固酮之比均小于2.0,符合率为100%。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特醛症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体位激发试验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分型诊断中有参考价值;肾上腺静脉插管取血检查的准确率高,对于影像学检查未能发现明显占位性病变者须行该项检查,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299例原醛症患者分为醛固酮瘤组(APA组,n=103)、单侧结节性肾上腺增生组(UNAH组,n=52)和双侧肾上腺增生组(BAH组,n=144),以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糖脂代谢相关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同时就原醛症患者血尿醛固酮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原醛症患者餐后30min和60min血糖值及血清三酰甘油和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血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原醛症患者中,APA组餐后60、120min血糖和餐后60、120、180min血清胰岛素水平以及血清三酰甘油水平显著低于BAH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显著高于BAH组(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指标与24h尿醛固酮及血基础醛固酮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脂代谢异常与患者原醛症病程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相比,原醛症患者糖脂代谢异常程度较轻。在原醛症亚型中,BAH患者糖脂代谢异常较为明显,其严重程度与患者病程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分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术(AVS)和/或术后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体位试验联合肾上腺CT扫描对醛固酮瘤(APA)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出院诊断中包含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的资料,纳入符合要求的APA与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患者,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体位试验联合肾上腺CT扫描对APA的诊断价值。  结果  共纳入APA患者83例,IHA患者42例。以体位试验中立位血醛固酮水平(PAC)较卧位上升幅度值诊断APA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721,最佳诊断切点值为11%,即立位较卧位PAC上升幅度(体位试验)<11%为诊断性试验阳性(无反应),以此为判断标准,以手术切取组织的病理结果和/或AVS为金标准,APA组诊断性试验阳性60例,阴性23例,IHA组阳性12例,阴性30例,此时体位试验诊断AP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2.3%和71.4%。以CT检查为单侧结节诊断APA,AVS/或手术确诊的83例APA患者中CT发现单侧结节患者65例,双侧病变者18例,即CT诊断与经AVS/或手术最终诊断为APA的符合率为78.3%(65/83)。在CT示单侧结节、同时体位试验无反应的患者中,AVS/手术诊断为APA的比例为85.0%(51/60)。  结论  对于已确诊为原发性醛固症增多症的患者,采用肾上腺CT联合体位试验分析可增加AP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对20例PA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下行经右肱静脉穿刺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AVS)以明确分型的护理方法.方法 DSA引导下20例经右肱静脉双侧肾上腺静脉及肾静脉水平下的下腔静脉采血,检查肾上腺分泌功能,以明确分型,从而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结果 20例患者顺利完成检查,无1例发生不良反应;诊断腺瘤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9例;2例肾上腺CT诊断的腺瘤为无功能型,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由于对侧肾上腺增生所致;增生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11例,单侧增生型9例,双侧增生型2例.2例右肾上腺采血未成功.结论 严密的护理是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顺利完成及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单侧肾上腺切除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A)对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4 年12 月-2017 年08 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单侧肾上腺切除术的70 例PHA 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手术前后患者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结果 患者术后14 d 舒张压、收缩压、尿醛固酮、 血醛固酮低于术前(P <0.05);术后14 d 血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较术前升高(P <0.05);术后 14 d 血肌酐、皮质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 >0.05);术后14 d 的ACTH 兴奋1 mg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中,各 时间点皮质醇水平均低于术前(P <0.05)。结论 PHA 患者行单侧肾上腺切除后可降低肾上腺皮质储备功能, 但对肾上腺皮质分泌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460例,空腹采血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患者醛固酮和肾素水平,并计算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对其中疑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患者再行肾上腺薄层CT扫描,并行血液生化和血清钾检测。结果:460例患者中,ARR>25者56例,经肾上腺薄层CT扫描、血液生化和血清钾检测后确诊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者48例。ARR应用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为10.43%,诊断符合率为85.71%。48例患者中合并低血钾者18例,占37.5%。结论: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在临床的应用可使高血压人群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检出率明显增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应作为重度高血压和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常规检查项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肾上腺静脉取血术(AVS)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38例PA患者,分为单侧肾上腺微结节组、双侧肾上腺增厚组及双侧肾上腺单发性大结节组,对此3组患者的AVS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金标准设定为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单侧肾上腺微结患者组,AVS诊断肾上腺腺瘤患者18例,病理证实腺瘤患者17例,增生1例,符合率为94.4%(17/18),P<0.01;AVS诊断增生患者4例,符合率为75.0%(3/4),P<0.01。双侧肾上腺增厚患者组,AVS诊断腺瘤患者4例,符合率为75.0%(3/4)P<0.05;AVS诊断增生患者8例,符合率为87.5%(7/8)P<0.05。双侧肾上腺单发性大结节患者中,AVS诊断腺瘤患者3例,增生1例,符合率为100%(4/4)P<0.05。结论:AVS检查在单发性肾上腺微结节的PA患者中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但非临床所必需;在双侧肾上腺增厚的PA患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双侧肾上腺单发性大结节的PA患者的手术侧别选择中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醛固酮瘤患者代谢综合征表现的临床特征。方法116例醛固酮瘤患者和29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三组。组1:典型醛固酮瘤组(n=95);组2:肾上腺意外瘤中醛固酮瘤组(n=21);组3:原发性高血压组(n=29)。对各组患者的代谢综合征相关症状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分别为37.9%、28.6%和20.7%。组1、组2和组3的血和尿醛固酮水平依次递减,而血浆肾素活性及血钾浓度则依次递升。组1患者的收缩压及舒张压均高于组3,其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则低于组3患者(P<0.05)。组1、组2和组3中,腰围升高者分别占28.4%、23.8%、17.2%;血脂紊乱者分别占50.5%、52.4%、31.0%;空腹血糖升高者分别占22.1%、23.8%、10.3%;高血压者分别占98.9%、100%、100%。结论典型醛固酮瘤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升高;肾上腺意外瘤中醛固酮瘤患者的醛固酮分泌虽仅为轻度升高,但亦使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疗简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指以高血压伴低钾血症、血浆肾素活性降低、血浆和尿液的醛固酮浓度增高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 ,最初为 195 5年由JeromeW Conn所定义并报告。从上世纪 6 0年代至 70年代初 ,安体舒通的应用、对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的认识、实验诊断和肾上腺静脉采血技术的发展极大提高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诊断治疗水平。 2 0世纪 70年代以后虽然CT等影像学技术迅速发展 ,但是肾上腺静脉采血激素检测仍然是最准确可靠的定位手段。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应用血浆肾素活性 血浆醛固酮浓度。比值从高血压人群中筛选出越来越多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病人 ,并被手术治愈 ;腹腔镜单侧肾上腺切除术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的患病状况,并分析其临床特点。方法连续选择就诊于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内分泌科门诊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125例,于清晨8:00—9:00卧位采血测定血浆醛固酮(ALD)水平和肾素活性(PRA),计算ALD/PRA(ARR)。ARR≥20且ALD水平≥207.75pmol/L的患者接受盐溶液负荷试验,负荷试验后血ALD水平仍≥207.75pmol/L者诊断为PA。进一步分型时,所有患者均进行肾上腺薄层增强CT检查,其中1例患者因难以判断是单侧还是双侧肾上腺病变而接受双侧肾上腺静脉采血检查。诊断为醛固酮瘤(APA)的患者在腹腔镜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诊断为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的患者加用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螺内酯)治疗,随访患者的血压控制和血钾改善情况。结果 125例患者中31例(24.8%)ARR≥20,其中24例(19.2%)ARR≥20且ALD水平≥207.75pmol/L的患者接受盐溶液负荷试验。输注0.9%氯化钠溶液后血ALD水平仍≥207.75pmol/L者8例,确诊为PA(6.4%),其中4例诊断为APA,在腹腔镜下行单侧肾上腺切除;另外4例诊断为IHA的患者加用螺内酯治疗。随访半年的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高血压均获良好控制,低血钾治愈。结论难治性高血压人群中PA的患病率低于以前国外的报道,其中50%为APA,高于其他报道。需要设计规模更大、入选标准更严格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讨中国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中PA的流行病学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