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闫雪祎 《江苏中医药》2017,49(10):14-15
《伤寒论》桂枝汤类组方中芍药的运用起到关键作用,桂枝与芍药用量配伍发生变化,功效亦随之而变。桂枝汤甘辛化合,寒热互济,功在平调阴阳;桂枝汤类方中去芍药在于突出桂枝甘草之辛甘发散,避其芍药阴寒之性,意在温阳气;而桂枝汤类方中加芍药则因芍药酸苦通泄为阴,其意在养营血、通脾络、破阴结。仲景运用芍药灵活广泛,桂枝汤类方中芍药加减需结合疾病特点辨证用药。  相似文献   

2.
小儿遗尿症是中医儿科临床较常见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危害患儿及家长的身心健康。薛明新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辨证推拿联合针刺三阴交穴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薛明新教授认为小儿遗尿症的病机多为下元虚寒、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肝经湿热,与肝肾、膀胱、肺脾关系密切,中医推拿针刺治疗小儿夜遗尿疗效显著,主要作用机制是补患者肺脾肾之不足,调整机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3.
尿床通称遗尿,指5~15岁小儿在睡眠或睡梦中排尿.醒来或唤醒才知的病症。多由肾虚寒冷、膀胱虚寒、脾肾阳虚、脾虚湿困、脾虚气陷、脾肺气虚、肝经湿热、心肾不交、精神紧张、先天不足及不良习惯等引起。除原发病引起的外,都可用药膳治疗。治疗中要鼓励其不怕羞、不紧张,认真治好;要多吃些缩尿的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不吃伤脾胃、肾和耗气食物;  相似文献   

4.
李贵 《家庭中医药》2011,(12):30-30
呼吸道疾病是小儿,尤其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而发热、咳嗽是其最常见的两个症状。如何治疗小儿呼吸道疾病?西医主要是抗菌(或抗病毒),再加上一些对症用药,如化痰药、止咳药等。中医治疗肺部疾患有别于西医。治肺要治脾: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脾虚易多寒,可致卫外功能失常,肺部疾患反复  相似文献   

5.
介绍全国名中医王霞芳教授用桂枝汤及其类方(桂枝汤复方、桂枝龙牡汤、小建中汤)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介绍李发枝教授运用川椒散治疗虚寒型过敏性鼻炎经验。认为其病机为脾肾阳虚、风寒袭肺,川椒散具有温补脾肾、散寒宣肺之效。并结合医案总结辨证要点及随症加减用药经验。  相似文献   

7.
郑贤辉  张孝文  王佳丽  蓝玉  沈健 《新中医》2021,53(11):71-74
总结程家正教授运用七味白术散化裁治疗小儿泄泻的经验。程家正教授认为小儿肺脾肾常不足,外感内伤均易致泄泻,鉴于脾虚湿盛为其病机要旨,治以健运脾胃、化湿止泻为大法,辅以益气养阴、散寒导滞、温阳涩肠,临床应用七味白术散化裁治疗多获良效,后附典型病案以供印证。  相似文献   

8.
总结马融教授运用五脏辨证体系论治小儿抽动障碍的临证经验。小儿抽动障碍病位在肝,与脾、肺、心、肾密切相关。通过分析不同患儿的临床主症、兼证及体质特点,确定五脏致病的主次,判断病性虚实,从而提炼出核心病机——肝气郁滞、脾虚生痰、感受外风、心血不足、肾精亏虚,均可导致气机逆乱,引动肝风。并在此基础上选方用药,采用柴胡桂枝龙骨牡蛎汤从肝论治,涤痰汤从脾论治,银翘散从肺论治,酸枣仁汤从心论治,六味地黄丸从肾论治。  相似文献   

9.
介绍胡学军教授运用加味桂枝茯苓丸从痰瘀论治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经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胡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认为该病晚期病机多为本虚标实,本虚先为肺气虚,渐及脾肾心诸脏,标实多为痰瘀互结,故胡教授从痰瘀论治,拟方加味桂枝茯苓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杨季国为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主任中医师,从事儿科教学及临床工作近四十载,善治小儿肺、脾胃及肾系疾病,尤擅治疗小儿功能性便秘,总结如下。1脾虚为本,发病常在饮食小儿有不同于成人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上更易形成阴亏燥结的便秘特点。杨教授认为小儿脾常不足,一方面脏腑功能尚处于不断健全和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发育迅速,对营养物质需求相对成人要高,而这与其脾的运化功能不健的生理特点不相  相似文献   

11.
<正> 小儿咳喘是儿科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其临床特点为痰呜气喘反复发作且迁延难愈,该病的彻底治愈是医学界普遍关注的一大难题。许多医家用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喘作了不少的临床观察,兹就近年来已掌握的资料综述如下。 病因病机 1.主因:痰饮内伏。痰的形成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关系密切。如肺虚则治节无权,津液失布,可聚而为痰。脾虚则运化失司,水湿内聚,痰浊内生。肾虚则气不化水,水湿蕴积成痰。小儿生理存在肺、脾、肾三脏  相似文献   

12.
慢性气管炎以咳嗽、痰喘、胸蹩等为主要症状,应属于祖国医学的“咳喘”、“痰饮”范畴。在临床上虽然表现不同,但因久咳伤气,一般属肺、脾、肾虚。而在肺、脾、肾三者之中,或偏肺气虚,或肺脾两虚,或肺、脾、肾三者俱虚,尤以老年慢性气管炎表现虚象为著。肺虚易招外邪(容易感染),脾虚易生痰湿(痰多),肾虚不易纳气(发生喘息)。故本病的发生,中医认为系肺脾肾三者失调,在本质上属虚寒(亦有偏虚热的)所形成的。治法,当以调理肺脾肾为主要环节。现根据临床表现不同,将中医治疗该病的一些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任勤教授认为儿童过敏性鼻炎的病因在内责于小儿肺脾肾之不足,以肺气虚为先,在外责于六淫外袭,以风邪为首,兼夹寒、湿、热邪。任师结合小儿生理特点,并根据临床表现将儿童过敏性鼻炎分为三期六型进行辨治,以疏风利窍为治疗大法贯穿始终。无症状期多为卫表不固型,以玉屏风散合过敏煎解表和里;疾病初期属肺经伏热证以银翘散为主疏风清热,属风寒犯肺证以桂枝汤为主解表散寒;迁延期属虚实夹杂证以小青龙汤合玉屏风散为主温肺固表,属痰瘀阻络证以桂枝茯苓丸合消瘰丸为主温经化痰散瘀,属肺肾阴虚证以麦味地黄丸为主养阴益肾。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14.
介绍沈其霖教授运用膏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经验。沈教授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以肺气虚为主,渐及脾肾,后期肺、脾、肾三脏俱虚,痰浊、血瘀、水饮互结,本虚标实为其主要病机特点。COPD稳定期以本虚为主,即肺、脾、肾三脏亏虚,治疗宜以补肺健脾温肾为法,兼活血化瘀。自拟冬令咳喘膏方应用于临床,收效较佳。  相似文献   

15.
石小梅  徐岩 《中医药学刊》2005,23(8):1462-1462
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不能控制排尿。多数在夜间入睡后,亦有日间入睡后不能控制,而在醒时能控制的一种病症。又称夜尿症。多发生在4~12岁小儿。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的病因主要是与肾与膀胱虚寒。不能固摄密切相关。还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下元虚寒、闭藏失职、肺脾气虚、水液不摄、肝经湿热、蕴结膀胱,均可导致遗尿。对于各种功能性遗尿的患儿,可分为肾气不足型、脾肺气虚型、肝经湿热型、心肾不交型。本文根据辨证施治.给予正确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16.
周凤洁 《四川中医》2008,26(1):90-91
妊娠肿胀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种疾病,辨证治疗妊娠肿胀76例,取得较好疗效.本病的发生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密切相关,其中尤以脾为重要,脾虚水湿不化,泛溢肌肤,或气滞水停发为肿胀.其病因有脾虚、肾虚、气滞之别,病变的主要机制为脾肾阳虚.辨证治疗是中医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真人养脏汤和桃花汤治疗脾肾虚寒型放射性肠炎的疗效。方法:16例脾肾虚寒型放射性肠炎患者全部停用其它药物及方法,给予真人养脏汤和桃花汤口服治疗,每日1剂,水煎取汁300 ml频服,重者每日2剂。半月为1个疗程,最多2个疗程。结果:痊愈8例,好转6例,无效2例。结论:真人养脏汤和桃花汤治疗脾肾虚寒型放射性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介绍魏小维主任医师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经验。认为小儿外感咳嗽常伴脾虚,脾为生痰之源,脾虚不运则痰湿内停。临床治疗用药除应宣肺止咳外,还应温运脾阳,常用止嗽散合三拗汤加干姜、茯苓、桂枝、细辛,但因干姜、桂枝、细辛为辛温燥烈之品,故不宜久用,须中病即止。  相似文献   

19.
正桑杲主任中医师儿科临床经验较为丰富。遗尿是小儿常见临床疾病,明显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桑师临证常将遗尿分为3种证型:肾虚膀胱失约型、脾虚中气下陷型、心肾不交型。三者可独立存在,也可交互掺杂而为病。笔者有幸侍诊左右,感桑师治疗小儿遗尿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体会总结如下。1用药特色1.1脾肾双补:桑师认为,肾虚膀胱失约型遗尿用药时不可单纯拘泥于补肾固摄,补气健脾药物亦常需酌情用之。脾虚中气下陷者,亦当考虑到脾虚日久必有肾虚,究  相似文献   

20.
遗尿症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不能控制排尿,多数在夜间入睡后,亦有日间入睡后不能控制,而在醒时能控制的一种病症,又称夜尿症,多发生在4~12岁小儿[1].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的病因主要是与肾与膀胱虚寒,不能固摄密切相关,还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下元虚寒、闭藏失职、肺脾气虚、水液不摄、肝经湿热、蕴结膀胱,均可导致遗尿,对于各种功能性遗尿的患儿,可分为肾气不足型、脾肺气虚型、肝经湿热型、心肾不交型[2].本文根据辨证施治,给予正确的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