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厥,指手足逆冷的症状,可见于多种疾病,是抢救危重疾患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伤寒论》中有关厥的条文论述颇多。其辨证治法亦至为精当实用,现归纳为六法,分述于下。一、回阳救逆法阳虚阴盛,证见四肢厥逆,下利清谷,恶寒倦卧,脉微细者,用四逆汤温运脾肾,逐阴回阳;若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而见里寒外热者,用通脉四逆汤逐阴回阳,通达内外;若下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从阴引阳。寒厥是少阴病发展的最后阶段,是伴有四肢逆冷的内脏功能严重衰竭的综合病症。四逆  相似文献   

2.
阙证以手足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伤寒论》对此论述颇为详尽,现将其有关治法分析如下:1 回阳救逆法 本法适用于少阴病阳衰阴盛之阙证。《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云:“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逆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本条病机为病邪直犯少阴,或它经病变误治、失治,损伤心肾之阳,病从寒化。当此阳衰阴盛之际,非纯阳之品不能破阴寒而复阳气,故主以四逆汤。方中,大辛大热之附子,归经少阴,以温阳祛寒;用干姜之辛辣,助附子以救逆;伍甘温之炙甘草,以补脾胃、调诸药。三药合用,力专效宏,图回阳救逆之功。本条之病机,除亡阳外尚有液  相似文献   

3.
四逆汤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由甘草、附子、干姜三味药组成,乃仲景为少阴寒化证所设,具有回阳救逆之功效,主要用于少阴病阴盛阳虚、四肢厥逆之证。笔者临床以此方治疗妇科疾病辨证属阳虚内寒证者效果良好,兹举验案数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 伤寒论中,四逆汤化裁方剂共有八个,即四逆汤、四逆加人参汤、通脉四逆汤、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白通汤、白通加猪胆汁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其方剂组成皆有干姜、生附子;其功用皆有不同程度的回阳救逆之功。其证候特点皆有四肢厥逆或手足厥泠,脉沉微或微或无脉等休克状态。临床实践证明,这些方对汗、吐、下等所致之虚脱或休克确有良效。兹略作分析如下,以供参考。一、四逆汤:主治四肢厥冷,下利清谷,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或身痛、畏寒、汗出等症,脉沉微而细或沉迟(参阅《伤寒论讲义》29、93、94、277、323、324、352、353、371、376、387、388条)。四逆汤证主因是阳虚阴盛。阳衰不能温运,所以四肢厥冷;阴寒内盛,不能腐化水谷,所以下利清谷;阴寒上逆,所以呕不能食,或食入即吐。故法应回阳救逆。观方组  相似文献   

5.
李广  张世葳 《河南中医》2020,40(5):704-706
经方辨证治疗抑郁症的主要方法有:补益心脾法、疏肝健脾法、滋阴清热法、清热化痰法、甘润缓急法、化痰解郁法和回阳益阴法等七种。补益心脾法适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证,方用外台茯苓饮加味;疏肝健脾法适用于肝郁脾虚,气滞血瘀证,方用小柴胡汤合当归芍药散、四逆散加减;滋阴清热法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证,方用百合地黄汤、百合知母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清热化痰法适用于肝郁气滞,痰热扰心神证,方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甘润缓急法适用于脏躁病,证属心肝血虚,心神失濡所致,方用甘麦大枣汤加味;化痰解郁法适用于痰气郁结之证,方用半夏厚朴汤合半夏秫米汤加减;回阳益阴法适用于心肾阴阳两虚,且以阳虚为主所致的烦躁不安证,方用茯苓四逆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味。  相似文献   

6.
四逆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篇,可回阳救逆,主要用于阳虚阴寒证;封髓丹首见于元代《御药院方》,可“降心火,益肾水”,演化到明清时则成为主要用于遗泄病证的主方。笔者在阅读文献时发现郑钦安在其著作中,一些以阳虚阴盛、虚火上炎为特点的病证,在辨证论治时两方同时出现。通过文献整理发现,四逆汤长于破寒温通,而封髓丹则长于收敛虚火。  相似文献   

7.
一、当归四逆汤药物组成: 当归三钱,生芍三钱,桂枝三钱,细辛一钱,通草三钱,炙甘草二钱,大枣十二枚。煎服法:水煎适量,一日二次服。本方为血虚寒凝,经脉受阻,血行不畅,不能温养四肢,证见手足厥冷,脉细欲绝者而设。本方以温经散寒,养血通络之法,以治手足厥寒,不用姜、附,名为四逆。四逆散不用姜、附,用疏肝解郁之法,以治四逆。虽均以四逆名方、但其致逆之因不同,而用药各异。少阴四逆,以阳虚为主,故用大辛大热之品,回阳当急;而足厥阴肝,主藏血,体阴而用阳,故重在养血滋肝,切忌辛燥之品,以耗其阴。二、病案举例 1.房事精不泄邵勤,25岁,城北邵红土崖子。因岳父病故,男女双方同  相似文献   

8.
着重讨论《伤寒论》以“四肢逆冷”为主症,以“四逆”命名的三类方--四逆汤及其类方、四逆散、当归四逆汤的证治特点及现代药理学作用。认为各证的病因病机虽不同,但本均为“阴阳之气不相顺接”,亦即表里之气不相顺接。故通过回阳 救逆、行气透郁、养血温经三种不同治疗,最终均达到恢复阴阳之气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江伟  皮兴文 《河南中医》2022,(10):1467-1471
厥证属于六经病,厥热胜复是厥证的一种急性临床表现,各经病均可发展至此阶段,预后视正邪斗争情况而定。由各经病而来的厥证有其本经的特点,热厥主要是因邪热深伏于内,阳气被遏,不能外达四肢所致,其外在表现似寒,实为真热,包含太阳厥证、少阳厥证、阳明厥证,方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柴胡汤、白虎汤、承气汤等。寒厥为阴寒内盛,阳气哀微,机体失其温养所致,是一种虚寒性疾病,包含太阴厥证、少阴厥证、厥阴厥证,治疗上以温阳散寒,回阳救逆为主,方用理中丸、附子汤、四逆汤、白通汤等。除六经厥证,还包括各类杂厥,病机为阳气不能敷布四末,包括气厥、血厥、水厥、蛔厥、痰食厥、脏厥、浊厥、关元冷厥等。各类厥证虽然形成病因不尽相同,然总不离表里阴阳寒热虚实,在临床中见外象厥逆,应注意审证求因,识其内在病机而治,并及时在经截断,防厥逆进展。  相似文献   

10.
<正> 四逆汤为汉代医家张仲景所创制,有回阳救逆之功,治伤寒少阴病的亡阳厥逆证,是《内经》“寒者热之”、“治寒以热”的具体运用,历来公认是回阳救逆的代表方剂,深受医林重视。  相似文献   

11.
当归四逆汤具有养血散寒、温经通脉的功效,凡皮肤病属血虚风寒凝滞经脉之证,均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减,异病同治。韩世荣主任医师临证时强调须谨守病机,病证结合,做到法随证立,方随法出,方证相应,灵活加减,方可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2.
仲景扶阳思想强调临证时顾护扶助阳气,发明扶阳大法,并创制诸多扶阳经典名方。病在太阳、阳明、少阳时,或因发汗,或因攻下,或因火攻等治疗不当,阳气受损,仲景用桂枝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桂枝甘草汤、炙甘草汤、干姜附子汤、苓桂术甘汤、苓桂草姜汤、苓桂草枣汤、甘草干姜汤、茯苓四逆汤、桂枝加桂汤、附子泻心汤、柴胡桂枝汤、桂枝附子汤、去桂加白术汤、甘草附子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吴茱萸汤等;及至病入三阴,则阳虚阴盛,仲景乃有理中汤、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白通汤、桃花汤、真武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加吴茱萸生姜、干姜附子汤、附子汤等方剂的使用,即使在一些杂有热邪病变的疾病中,也切忌不可一味寒凉,注意温阳护阳。阳为生之本,仲景将扶阳理念自始至终贯穿于《伤寒杂病论》之中,开创了扶阳大法之先河,对后世医家尤其是扶阳学派的形成和发展影响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3.
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由《伤寒论》首次提出,其都为温里回阳救逆之剂,二者同属少阴阳衰阴盛之寒化证;都以温阳散寒、回阳救逆为法;药物组成相同,都含有生附子,干姜,甘草;由于二方病因、病机、方药相同,主症相似。在运用时会出现一些困难,本文就学习四逆汤和通脉四逆汤异同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4.
当归四逆汤见于《伤寒论》,原文谓:"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着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原方为:当归三两,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甘草二两(炙),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擘,一法十二枚);此方养血通脉,温经散寒。笔者于临床上对具血虚寒凝证之精神疾病,施之收效颇佳。兹将运用当归四逆汤治疗精神疾病之经验与体会,简介于下。  相似文献   

15.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木通、甘草、大枣7味药组成,功能温经养血,通脉止痛,主治血虚寒凝、经脉不利之四肢厥寒、脉细欲绝等证.笔者随导师尹小星主任医师出诊,发现凡属血虚寒凝之证,多根据辨证论治、异病同治的原则,应用当归四逆汤化裁治疗,收到理想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段富津教授运用四逆散和当归四逆汤治疗月经期手足厥寒取得显著疗效。段富津教授认为,月经期手足厥寒多属血虚气结,寒血凝滞为病。肝失疏泄,气机郁阻,可致阴阳气不相顺接而为手足逆冷;血虚不荣,寒血凝滞,四末失于温养则手足厥寒。四逆散疏肝解郁,调畅气机;当归四逆汤养血和血,温通经脉,使气血调和,经脉温通则手足温和。  相似文献   

17.
赵士运 《河南中医》2013,33(4):498-499
当归四逆汤出自《伤寒论》,由当归、桂枝、白芍、细辛、炙甘草、通苹、大枣7味药物组成,有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之功,原治厥阴伤寒,手足厥寒,脉细欲绝等症.笔者抓住“寒阻经络,血虚气滞”病机,采用本方加味治疗血虚头晕、手足厥冷、寒湿痹痛、厥阴头痛等症,均取佳效.  相似文献   

18.
吴淑华 《陕西中医》2007,28(4):512-512,f0003
纵观《伤寒》与《金匮》,仲师对"利"病认识较多,根据条文分析,其病包括泄泻和痢疾,其病机和证候可概括为虚寒和实热两大类.如:属于虚寒的有下利清谷、阳虚阴盛的四逆汤证;阴盛格阳、里寒外热的通脉四逆汤证;气虚肠滑而至气利的诃梨勒散证;泄利滑脱、便脓血的桃花汤证等.  相似文献   

19.
异病同治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归四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炙甘草、大枣等7味药组成.功能温经养血、通脉止痛,主治血虚寒凝、经脉不利之四肢厥寒、脉细欲绝等症.笔者一直尊崇仲师法度,每遇气虚血亏、寒凝经脉之证,偏爱当归四逆汤化裁治疗,多有效验,窃不思浅陋,献拙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20.
谭华儒  胡慧泉  陈伟光 《陕西中医》2007,28(12):1685-1686
当归四逆汤出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由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炙甘草、大枣等七味药组成。功能温经养血、通脉止痛,主治血虚寒凝、经脉不利之四肢厥寒、脉细欲绝等症。笔者每遇气虚血亏,寒凝经脉之证。常用当归四逆汤化裁治疗,多有效验,兹不揣浅陋,献拙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