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药为方剂学中之精华,以选择两味药物的最佳配伍,达到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作用。外科临症用好对药,适当配以他药,以执简驭繁,进一步提高疗效。笔者所选常用外科对药,大多为历代名方之主药,药物配伍精炼,便于临症使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虫类药治疗中风病配伍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娟  尤可 《山东中医杂志》2005,24(12):729-731
中风病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对其防治已引起广泛关注.虫类药在中风病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与其他药物配伍用于中风病各期各型均有较好疗效,本文拟对此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3.
中风病方剂中常用药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入数据库技术及改进的关联度系数法,对中风病方剂523首加以研究,计算出两味药物之间的改进的关联度系数值。依据中风病的病机特点,将研究结果中的药对按功效进行了归类,即补虚类、治风类、化痰类、清热类、活血类、理气类,并分别加以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4.
阐述中风病从气论治的原理及其益气活血、涤痰通气、降气潜血、益气固脱等从气辨证论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升降药对七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敏南 《新中医》1991,23(4):56-56,45
药对是二种中药特殊的配伍方法,有力专功宏之优。升降药对又是用升提药、沉降药配伍,有调节升降气机之作用。笔者临床运用以下七组药对,有得心应手之妙。现介绍于下,以求正于同道。一、葛根、大黄治痢疾葛根甘辛平,性升,为升发脾胃清阳之要药,《用药法象》载“其气轻浮,鼓舞胃气上行”。大黄苦寒,性降,以荡涤肠胃,通降胃气而称著,《药品化义》载“大黄气味重浊,直降下行,走而不守,有斩关夺门之力”。此药对功擅调理脾胃气机。治湿热或食滞之痢疾,效果颇佳。适用于:腹部胀痛拒按,下痢赤白,一日几次或数十次  相似文献   

6.
郑开明  李民 《浙江中医杂志》2000,35(10):417-417
药对又称对药 ,是为了达到某种治疗目的 ,将两味药物配伍运用 ,并形成相对较为固定的组合 ,使临证遣方用药更具有灵活性 ,临床应用得当 ,可收到满意效果。杨廷光教授是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专家 ,从事临床、科研 40余载 ,在治疗脑血管病时常用药对 ,疗效甚佳。笔者有幸侍诊杨师 ,获益颇多 ,现将杨师较为有特色的药对摘录于下 ,以供同道赏析。1 生大黄与酒大黄中医认为中风乃气血并逆于上 ,机窍闭塞 ,壅而不通所致 ,正如《内经》所云“血之与气并走于上 ,则为大厥”,此时不论风、火、痰、瘀 ,悉奔于上 ,冲逆犯脑 ,总属“留而不去 ,其病为…  相似文献   

7.
贾六金教授业医六十载,深研药性,精研配伍,在治疗小儿疾病遣方用药时善用对药,巧用药组,或协同增效,或相须相使,或伍用减毒,屡收卓效。本文旨在总结贾师临床常用的部分药对及药组,分析其组方配伍和辨证特点,总结用药规律,传承其学术经验,为临床诊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刘爱华教授临证注重调畅人体气机,用药平稳协调,常用经验药对治疗病证,包括用红参、红花、红景天治疗气虚血瘀证,用郁金、夏枯草、远志治疗肝郁气滞、痰浊内生证,用莱菔子、牛蒡子、牵牛子、槟榔子、栀子治疗小儿食积发热便秘证,用桑白皮、大腹皮、茯苓皮、陈皮、生姜皮治疗脾虚气滞水肿证。刘教授临证察机,在辨证论证的基础上,辨明病因、病位、病性、病势,运用上述对药临证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于己百临证常用对药、组药举隅(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沂 《江苏中医药》2007,39(1):42-45
于己百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临证组方常采用“经方头,时方尾”的方式.尤其重视味少力专、疗效确切的对药与组药的使用。列举于师治疗脾胃肠病证、肺系病证、肾膀胱病证、心脑病证等病证时常用的对药、组药,以示先生熟识药性、选药精当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朱葆初主任医师常用的3组对药,并结合相关病例,反映其在对肺脾系疾病的治疗中重视清化余邪,调益肺脾,通达表里,升降清浊,升阳健运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于睿教授临证二十余载,学验俱丰,通过临床实践和精心研究,对药组的应用累积了丰富经验.在临床上,妙用对药及角药,灵活配伍,疗效显著.如运用桑白皮和川贝母治疗肺气宣降失调而导致的咳嗽、气喘等症;运用葛根和姜黄治疗经络不通,气血瘀滞所致的颈部胀痛、痉挛、头晕等症;运用牡蛎、鳖甲和炮穿山甲治疗子宫腺肌症、卵巢肌瘤、肝癌、胃癌等...  相似文献   

12.
中风病是临床常见的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其急性期的治疗关乎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风药秉性以升扬、宣散、透达、燥湿、浮动为主,药行之处,可内可外、能上能下。外风与内风皆可致中风病,而风药不仅长于发散外风,且善于平熄、搜剔内风,断生风之源,祛瘀阻之弊,增强活血、散寒、泄热、祛燥、除湿、解郁之功,与中风病的治疗同气相求,在急性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药对”又称“对药”、“对子”,是指临床上常用且相对固定的中药配伍形式,是方剂最小的组方单位。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首开药对配伍使用之先河,书中记载了大量行之有效的药对,据统计达147对之多。  相似文献   

14.
目前脑卒中的诊断与治疗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存在着重治疗轻预防;重药物轻康复,重西医轻中医,重肌力改变而轻正确运动模式的再学习的倾向[1],使许多病人未得到早期康复,致使后遗症、致残率的发生率仍很高.据统计其致残率为86.5%,其中25%的病人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相似文献   

15.
治疗郁证常用对药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证是气机不畅、结聚而不得发越的一类病症.多因情志所伤、气机郁滞而致病。笔者汲取前贤经验,并结合临床实践,喜用对药治疗郁症,疗效满意。现选介如下:  相似文献   

16.
余桂清肿瘤药对、药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对(也称对药)和药组,是指临床常用的、相对固定的两味中药配伍而成,是方剂中最少的组方形式。它构成简单,却具备了方剂的基本主治功能,是中药遣方用药特点之一。药对组合简单,但作为药对的两味药绝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针对病机的关键环节,以中药药性理论为基础,遵循方剂的配伍理论组合而成[1、2 ]。余桂清先生为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全国中医肿瘤医疗中心顾问,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40余年,经验丰富,医术精湛,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盛誉。特别是,他在继承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大胆创新,勇…  相似文献   

17.
南京中医药大学邹燕勤教授是全国著名中医肾病学家邹云翔教授之衣钵传人.擅长肾系病证的辨治。笔者有幸成为其学术继承人.随侍左右,获益良多。邹师用药强调辨证.喜用对药。常两味并用,取其相须相使.协同增效。今择其最常用补肾药对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对药又叫药对,指用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增强疗效的两味对药组方治疗疾病。导师何永生主任从医22年,以肾脏疾病为主要研究方向,临床擅长运用对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复杂性尿路感染、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  相似文献   

19.
秦东风 《河北中医》2003,25(9):684-685
药物配伍 ,各尽其妙 ,笔者汲取前贤经验 ,结合个人多年的临床实践 ,总结出一些疗效良好的治疗肺系病症的对药 ,现选介如下。1 黄芪配皂刺黄芪益气补肺、内托排脓、消肿生肌 ,为疮家要药 ;皂刺攻毒拔毒、排脓消肿。黄芪以补为主 ,逐五脏间恶血 ;皂刺以消为要 ,软坚散结化痰。黄芪可助皂刺攻毒散邪之力 ,皂刺能增黄芪托毒外出之功。两药相合 ,一补一消 ,一托一散 ,补气托毒 ,散结治癌 ,祛邪毒而不伤正 ,扶正气而不恋邪。主用于中晚期肺癌正虚邪实患者 ,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支气管哮喘所致的咳喘属正虚邪实者 ,也可辨证应用。曾治一…  相似文献   

20.
中风病从心论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风病与心相关的病因病机、症状、治疗的方剂、药物和腧穴以及西医脑卒中的心脏和心理的变化,认为中风病从心论治虽然已被人们无意识的运用,但应该引起人们的重视,有意识的从心的角度来治疗中风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