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报》2019,(11):2438-2441
目的:探讨祛瘀生新法不同时间介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于发病第3天、B组于发病第7天、C组于发病第14天开始介入祛瘀生新法针刺治疗。针刺选穴:曲池(双侧)、合谷(双侧)、血海(双侧)、足三里(双侧)、丰隆(双侧)、三阴交(双侧)、太溪(双侧)、太冲(双侧)。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表、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的评分。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NIHSS神经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较B组、C组患者的NIHSS神经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较C组患者的NIHSS神经功能、Fugl-Meyer运动功能及Barthel指数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生新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针刺介入治疗具有差异时效性,越早介入治疗,康复越好,且无显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动脉内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来该院治疗的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一般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动脉内介入治疗组(A组)和静脉溶栓组(B组),每组43例.B组在40 min内进行静脉滴入尿激酶100万U和浓度为0.9%的生理盐水150 mL;A组通过选择性进入闭塞动脉内,在40 min内注入尿激酶50万U和0.9%的生理盐水60 mL,并随时做造影了解动脉是否通畅.结果 A组患者溶栓再通为38例,B组为30例;A组患者病情好转者为36例,B组为27例;A组患者死亡4例,B组为9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过动脉内介入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骨折经治疗后,超过一般愈合所需时间,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称骨折迟缓愈合。发生骨折迟缓愈合的原因多为体质差、损伤重,多次反复整复,不适当的切开复位或牵引过度,功能锻炼不合理、按摩不当等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发病率、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介入溶栓治疗是伴随着介入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一项治疗手段。本报告30例急性脑梗死的患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后予动脉导管下直接给药的溶栓方法。全部病例发病6h以内入院。造影后予50-100万尿激酶超选择性地通过微导管泵入动脉内,并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Uq12h皮下注射1周。参照1995年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基本痊愈10例(33.3%);显进步12例(40%);进步4例(13.4%);无变化1例(3.3%);死亡3例(10%)。分析本组30例病人,死亡3例均系主干血管闭塞溶栓后有1例由缺血转化为出血,血流再灌注造成血管损伤所致。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对溶栓前后的病人的评估检查有很大的发展。对我们临床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入溶栓治疗仍有许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6.
邓思梅  苏观湛  陈清华 《吉林医学》2015,(10):2156-2157
目的:针对急性脑梗死在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以及护理干预对患者的预后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随机选取进行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患者138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3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根据患者进行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对照治疗,给予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等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11%、7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26%、2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7.37%、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脑中,根据患者的发病的时间进行不同时间窗溶栓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的预后质量,促进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后疲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期间我院中医科收治的48例急性缺血梗死后疲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予常规抗血小板及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疗程14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及疲劳症状评分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FSS评分及疲劳症状评分分别为(35.15±8.67)分、(1.89±0.64)分,均较治疗前的(45.26±13.68)分、(4.55±1.48)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28±10.36)分、(4.28±1.7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SS及疲劳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后疲劳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应用生脉注射液可以有效改善疲劳程度,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不同入院时间对其治疗效果和治疗成本的影响。方法:选择部分地区40家医院一段时间内收容治疗的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有效病例共368例,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不同时间段入院的患者,治疗总成本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发病后24-96h入院就诊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好(〈0.01)。结论:发病在96h以内入院积极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有利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不同时期溶栓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09年3月收治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凡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记录在下列时间点:溶栓前,溶栓后2、6、24、48、72 h的静脉血进行凝血标志检测。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治疗组中超早期溶栓疗效显著,而早期溶栓和晚期溶栓同样有效。结论:急性脑梗死(进展型脑卒中)晚期溶栓治疗与早期是同样有效可行的,而超早期溶栓疗效更显著,提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6 h以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介入针刺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观察。【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超早期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常规西药组、针刺+西药常规组,每组30例。分别观察治疗后7、14、21d患者神经功能功能缺损及临床疗效的动态变化。【结果】针刺组神经功能缺损改变、临床疗效均优于常规组(P〈0.01)。同时针刺对首次发病患者的恶化率有一定的控制作用;针刺协同药物对血压、血糖、血脂有一定的良性调节作用。【结论】超早期可介入针刺治疗,无明显不良反应,且可控制病情恶化、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豁痰祛瘀法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5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豁痰祛瘀法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愈8例,显效27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18例,有效21例,元效5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低切)、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豁痰祛瘀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可起到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血液流变性,改善脑部供血,有利于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脑血管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脑梗死虽比脑出血死亡率低 ,但致残率高 ,且大约 2 0 %的幸存者在1- 2年内会再次复发 ,使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近年来 ,国内外普遍开展了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但溶栓治疗的安全时间窗、溶栓剂的选择、剂量、给药途径与疗效的关系、并发症的防治等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现就有关问题综述如下。1 溶栓治疗的理论基础脑梗死系指由于脑组织局部动脉血流灌注减少或突然中止 ,造成该供血区脑组织坏死。绝大多数脑梗死是由于血栓堵塞脑动脉造成的。根据Astrup等医师提出的缺血或(和 )…  相似文献   

13.
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2月~2010年7月,我院将就诊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与治疗组(40例),治疗组进行介入溶栓治疗,对照组进行普通溶栓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经过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经治疗后出现恶化,2例患者死亡,治疗组无恶化与死亡病例;治疗1 h后脑血管造影显示对照组血流量增加10例(25%),部分再通4例(10%),完全再通2例(5%),治疗组血流量增加13例(32.5%),部分再通10例(25%),完全再通16例(4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血管再通情况,且并发症少,总有效率高,是一种治疗疾病良好的手段。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近些年随着溶栓药物的应用,介入放射技术和导管技术的快速发展,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降纤酶治疗不同时间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时间窗是影响疗效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本文对我区医院1999年3月~2002年3月期间的住院患者应用降纤酶治疗不同时间窗的急性脑梗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接受介入溶栓治疗的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数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均于治疗期间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转诊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转诊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期间展开针对性护理干预,有助于缩短患者治疗时间,提升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介入性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自2001年12月-2003年2月采用介入性溶栓法治疗急性脑梗死,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康复治疗时间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1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分别采取不同的康复治疗时间,观察治疗后Fugl-Meyer值与Barthel指数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1、3个月后,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患者Fugl-Meyer和Barthel指数评分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与晚期对照组相比较,早期治疗组疗效更明显(P<0.05或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显著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合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加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4.8%,对照组71.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均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加生脉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有明显改善,与常规治疗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0.
20 0 0年 6月至 2 0 0 1年 10月 ,对本院 1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了股动脉介入溶栓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全组 18例 ,男 11例 ,女 7例 ,年龄 4 2~ 72岁 ,平均 6 5岁 ;全部病例均为首次发病 ;颈动脉系统梗死 15例 ,椎基底动脉系统梗死 3例。入选标准 :发病 <6h ,脑CT排除颅内出血 ,无明显梗死灶、水肿及占位效应 ,无明显意识障碍 (椎基底动脉系统患者昏迷不作为禁忌 ) ,排除有出血性疾病或凝血时间延长者 ,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1.2 股动脉介入溶栓 全部患者急诊接诊后迅速完成脑CT扫描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