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的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诊断为痰湿壅盛型的高血压患者86例,随机分为43例研究组和43例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及高血压症状评分。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症状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高血压症状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本次研究认为半夏白术天麻汤能够显著降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改善眩晕、头痛、头沉、胸闷等症状。  相似文献   

2.
邓铁涛浴足方浴足护理高血压病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用邓铁涛浴足方(俗称"邓老浴足方")浴足的护理方法,对240例高血压病人的浴足护理,患者治疗前试验组平均血压为收缩压(167.36±16.84)mmHg、舒张压为(97.38±9.17)mmHg,对照组平均血压为收缩压(155.66±14.14)mmHg、舒张压为(90.86±7.58)mmHg.经浴足,对照组降压疗效不明显,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等症状缓解不明显;试验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36.73mmHg、21.02mmHg,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等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高值组间、症状改善比较,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研究表明邓老浴足方治疗高血压病,方法简单,尤其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疗效确切,安全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降浊方配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片)和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片),每日均1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健脾益气降浊方,每日1剂,两组均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中医症状积分、血脂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降压疗效总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89.0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周及8周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8周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心率明显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或P0.01)。治疗组治疗后眩晕或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口淡食少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口淡食少的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血脂水平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健脾益气降浊方配合西药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中医症状、降低患者血压及血脂、控制心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5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使用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症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头痛、眩晕、头重如裹等症状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与西药相当,患者各临床症状更好更快改善,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脏腑推拿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方法将120例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每次5 mg,每日1次;观察组以中医脏腑推拿治疗。2组每日均治疗1次,4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观察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血压水平以及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舒张压和收缩压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1),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治疗后眩晕或头痛、头如裹、口淡食少、呕吐、胸闷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头如裹、口淡食少、呕吐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脏腑推拿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眩晕方治疗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的疗效。方法:选取漳州市中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6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3例。对照组采用缬沙坦氨氯地平治疗,若血压不达标,则加用利尿剂;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眩晕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和动态血压各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平均舒张压、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收缩压变异性及舒张压变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24 h平均收缩压、24 h收缩压负荷及24 h收缩压变异性方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调整血压昼夜节律,减少血压晨峰现象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眩晕方对痰湿壅盛型高血压具有较好疗效,能改善中医证候,具有协同降压、改善血压负荷及血压变异性,调整血压昼夜节律、减少晨峰现象的特点,达到平稳降压、缓解症状及保护靶器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临床症状、24小时动态血压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按1:1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以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每日一次口服治疗,治疗组同时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两组疗程均为30天,观察两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24小时动态血压的改善情况。结果①降压疗效:治疗组改善24小时平均收缩压、白天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对舒张压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②.症状积分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中医临床症状较对照组比较有明显改善(χ2=4.319,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中医辨证属痰湿壅盛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确切,且能明显改善眩晕、头重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泽泻汤加味方对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症候的改善作用。方法:入选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复代文,对照组给予泽泻汤加味方联合复代文口服治疗,随访28天,观察中医整体症候、各单项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中医症候总积分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1),以治疗组为优。2组中眩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失眠、心悸的各自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其中,眩晕、头痛、失眠的积分治疗组与同期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1或P〈0.05),以治疗组为优。结论:泽泻汤加味方能较好地改善原发性高血压痰湿壅盛型患者中医整体症候,对主症中的眩晕、头痛,次症中的失眠症状改善更为明显,从而具有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作用。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7,(4):287-29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慢病管理方案防治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方法:将298例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经6个月的管理治疗后,分别记录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中医证候,并同时分析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参加慢病管理后患者出现高血压并发症的情况。结果:经管理治疗后,两组在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比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在收缩压、舒张压、中医证候积分、生活方式改变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高血压慢病管理方案可以明显降低痰湿壅盛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提高血压控制率及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中医》2017,(12)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和对照组82例。2组均服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治疗组加用化痰活血方,2组均治疗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心率、中医症状积分以及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总有效率89.02%,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2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8周,治疗组的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8周后,治疗组心率较治疗前下降(P0.05),并且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眩晕、头重如裹、心悸胸闷、呕吐痰涎、口淡纳差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仅眩晕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眩晕、头重如裹、心悸胸闷、呕吐痰涎、口淡纳差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各指标均无明显改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活血方联合西药可明显改善痰瘀互结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血压、心率和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湿壅盛型或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口服原有基础药物治疗,治疗组除口服原有基础药物治疗外,痰湿壅盛型取人迎、太冲、足三里和曲池平补平泻,阴虚阳亢型取人迎、太冲、太溪和内关平补平泻,隔日1次,每周3次,共治疗6周.结果:两组治疗前后舒张压及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的降压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对高血压病降压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袁瑞华  吴清安 《河南中医》2016,(11):1919-192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辨证分型为痰湿壅盛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缬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收缩压和舒张压变化、血脂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观察组在改善头晕头痛、胃脘痞闷等积分上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改善程度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三酰甘油水平改善程度、低密度脂蛋白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86%,对照组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明显的调脂作用。  相似文献   

13.
衡雪丽  蒋烽炼  信楠 《四川中医》2022,(10):149-151
目的:探究夏麻祛痰止晕方结合火针补髓益脑法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痰浊上蒙型)效果。方法:纳入82例痰浊上蒙型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患者(2018年8月~2021年7月收治),将82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治疗采取Epley管石复位法,观察组患者采取Epley管石复位法+夏麻祛痰止晕方结合火针补髓益脑法治疗,数据分析:两组疗效、动脉血流变化(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右椎动脉)、中医证候积分(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重如裹、呕吐痰涎及胸闷作恶等)变化、眩晕障碍量表(DHI)评分变化、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80.49%)比观察组(95.12%)低,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及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中医证候积分(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重如裹、呕吐痰涎及胸闷作恶等)、DHI评分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组患者基底动脉、左椎动脉及右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中医证候积分(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头重如裹、呕吐痰涎及胸闷作恶等)、DHI评分等指标均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中医养生指导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患者按1∶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卡托普利片10 mg、替米沙坦片40 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组同时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和中医养生指导,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血压、临床症状、证候的改善、中医养生知晓率的情况。结果:治疗组血压治疗前后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为87.1%;临床症状方面治疗组眩晕、头重改善情况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头痛和胸闷治疗前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证候积分值改善总有效率为90.3%;中医养生知晓率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明显提高。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医辨证属痰湿壅盛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疗效确切,且能明显改善眩晕、头重等临床症状和提高对中医养生指导的认识,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畲药食凉茶组方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0例于我院就诊的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收缩压、舒张压、NO以及ET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畲药食凉茶组方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玉夏胶囊治疗高血压病526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梅生  朱琳 《中医杂志》2011,(18):1562-1565
目的以中医证类和血压降低值(达标率)为主要疗效评价指标,观察玉夏胶囊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526例口服玉夏胶囊;对照组528例口服清脑降压片,两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生化指标,同时观察中医证候包括头痛、心悸、胸闷、体胖、腰酸,进行中医证候评分;判定降压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血糖、尿微量蛋白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尿微量蛋白及肌酐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头痛、心悸、胸闷、腰酸、体胖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除胸闷外,余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压疗效:治疗组显效率(41.83%)及总有效率(93.35%)优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6.89%和88.25%)(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8.78%,对照组为80.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玉夏胶囊对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疗效(总有效率为95.54%)优于其他证型(P<0.05)。结论玉夏胶囊降压效果明显、且能有效改善头痛、心悸、胸闷等症状,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病患者均有疗效,对痰湿壅盛证类高血压疗效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畲药食凉茶组方结合西药治疗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组同时加用畲药食凉茶组方。两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中医证候疗效及血压、NO、ET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93.3%、70.0%;组间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及NO、ET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及NO、E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畲药食凉茶组方结合西药可有效用于痰湿壅盛型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社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90例。对照组仅口服单种降压药,治疗组在口服单种降压药基础上加予耳穴贴压治疗。两组疗程均为5个月,观察临床疗效,比较血压相关指标(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等)的变化情况。结果 (1)最终完成试验者,对照组79例,治疗组87例。(2)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5.1%、58.2%;组间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前后组内比较,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均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治疗组痰湿壅盛型患者收缩压降幅大于阴阳两虚型(P0.05),其余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火亢盛型患者舒张压降幅大于阴虚阳亢型(P0.05),其余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不同证型患者脉压差降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联合西药治疗社区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满意,相较单纯西药治疗,可更有效地降压(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差),且根据患者中医证候的不同,降压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加味温胆汤辅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心肌重构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3年8月—2016年2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3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用加味温胆汤辅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水平、中医症状积分变化情况、VEGF、Hcy及心机重构指标的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脉压差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脉压差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食少多寐及失眠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眩晕、头痛、头如裹、胸闷、呕吐痰涎、食少多寐及失眠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和Hcy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和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LVDD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VTId和VTIs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VDD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VTId和VTIs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P0.05)。结论:加味温胆汤辅助治疗高血压可有效控制血压,减轻临床症状,降低血清VEGF和Hcy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高血压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女性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的康复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中纳入60例对象为该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女性患者,根据其入院就诊时间均分组,对照组用西医西药治疗,观察组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各症状积分低、临床治疗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女性痰湿壅盛型高血压病患者经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温胆汤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显著改善其临床症状,充分降低其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