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玉祥 《河南中医》2016,(11):1960-196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联合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术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4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等。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9%,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70.3%;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清因子VEGF、BMP-2、IGF-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较对照组缩短,其并发症较对照组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加味联合肱三头肌侧方入路术利于改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肘关节功能,促进骨折愈合,减少并发症,其机制与提高血清因子VEGF、BMP-2、IGF-I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肱骨髁间骨折分别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联合入路以及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该院自2013年2月—2018年3月共42例分别采用肱三头肌内外侧联合入路和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的肱骨髁间骨折。根据患者术前DR及肘关节Ct平扫+三维重建、并根据术后随访肘关节DR以及肘关节改良Cassebaum,对比两种手术入路术后肘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后,2组患者所有的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愈合时间为8~16周,平均12周愈合时间。结论两组患者术后肘关节功能均能达到满意的疗效。两种入路在患者术后肘关节的屈伸功能改善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肘关节功能恢复与术者的手术技巧及手术习惯有关,青壮年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较肱三头肌内外侧联合入路组肘关节仅仅在手术部位显露上具有显露完整变复位的优。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2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将86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均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A组40例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B组46例采用内外侧型解剖接骨板治疗,观察2组患者肘关节功能优良率、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B组优良率(87%)明显高于A组(68%)(P<0.05);骨折延迟愈合率、内固定松动发生率、局部感染率B组明显低于A组(P均<0.05)。结论采用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内外侧型接骨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能获得坚强固定,有利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贺占龙 《河南中医》2019,39(5):759-762
目的:观察消瘀汤对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瘀汤内服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 9%,观察组有效率为92. 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95. 6%,对照组优良率83. 8%,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骨折处骨组织TGF-β、BMP-2、VEGF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 5±1. 6) d,对照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12. 4±2. 3) d,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消瘀汤能显著改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治疗后的临床症状,改善肘关节功能,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其机制与提高骨折处骨组织TGF-β、BMP-2、VEGF的表达以促进骨折愈合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33例肱骨髁间骨折采用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术.结果:31例获得随诊,无畸形愈合,无骨不愈合,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经肱三头肌双侧入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具有软组织损伤小,暴露充分,并发症发生率低、疗效优良特特点.  相似文献   

6.
自1998年4月至2009年2月,我们尝试采用肘后正中切口,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AO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47例,取得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8例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保守组(36例)和手术组(42例),保守组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手术组采用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分别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影像学骨折复位情况、并发症、肩关节功能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保守组患者影像学骨折复位优良率为52.78%,而手术组优良率为90.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保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1.11%)明显低于手术组(3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μ=3.952 0,P=0.000 1);在术后第6周及第3个月随访,手术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均优于保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随访时间延长,两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差异逐渐变小,在术后第6个月、1年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守组临床疗效优良率为75.00%,手术组优良率为83.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μ=1.005 2,P=0.314 8)。结论:两种治疗方式治疗老年NeerⅢ型肱骨近端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和肩关节功能恢复,但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可获得更好的骨折复位,而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8.
肱骨髁间骨折因其特殊的解剖形态,复位和固定困难,是比较难处理的关节内骨折,处理不当容易发生肘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影响肘关节功能。自2003—2007年,作者采用肘后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及经肱三头肌两侧入路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39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郭松 《陕西中医》2020,(3):350-352
目的:探讨接骨饮Ⅱ号方联合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80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接骨饮Ⅱ号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统计并发症、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关节活动度明显改善(P<0.05),无并发症发生(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ADL、ESC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中医症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ADL、ESC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前(P<0.05)。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更高(P<0.05)。结论:接骨饮Ⅱ号联合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可缩短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促进术后功能锻炼,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高。  相似文献   

10.
张斌剑 《陕西中医》2018,(10):1423-1425
摘要 目的:探讨身痛逐瘀辅助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治疗气滞血瘀型肱骨髁上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被确诊为气滞血瘀型的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从手术治疗后2 d开始加服身痛逐瘀汤进行辅助治疗。记录两组患者肿胀消退、住院、随访、骨性愈合时间、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分别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自我护理量表(ESCA)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生活自理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肘关节肱骨恢复情况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肿胀消退时间、住院时间、随访时间及骨性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肘关节活动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VAS及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下降,ADL及ESCA积分均明显提高,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或积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接受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后辅以身痛逐瘀汤继续治疗,可有效减轻临床症状,促进骨折愈合及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肱骨髁间骨折是严重的肘部创伤,目前对成人肱骨髁间骨折趋向于手术治疗[1]。良好的手术入路既可获得良好的术后功能,同时又可避免不必要的医源性并发症。2008年2月至2012年10月,我院采用肱三头肌止点剥离暴露法治疗成人肱骨髁间骨折34例取得良好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对于手法复位失败、严重错位的陈旧性肱骨髁上骨折,多需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而手术入路常因需充分暴露骨折端,清理骨痂而选择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翻转入路,但术后常使肘关节留下严重的屈伸功能障碍。因V形切断肱三头肌腱,Y形缝合,使该肌腱部延长,伸直肌张力变小,伸肘无力。术后肱三头肌与肱骨下端及关节囊广泛粘连,致肘后关节囊挛缩和鹰嘴窝内疤痕粘连.阻碍了肘关节屈伸活动。影响到术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入路手术对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早期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抽样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信宜市人民医院60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使用抽签法分组:对照组(30例)采用经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手术,观察组(30例)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失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时,观察组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且无一例出现2种或以上并发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肱骨远端C型骨折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且可改善肘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儿童肱骨髁上由于其局部解剖结构的原因容易发生骨折,若治疗不当,易引起血管、神经损伤,遗留肘关节功能障碍和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我院1999年1月-2009年1月采用肘后肱三头肌舌状瓣、肘外侧或内侧、肘外侧和内侧联合、肘前外侧、肘后正中切口,从肱三头肌两侧暴露5种手术入路,骨折断端应用2枚1.5~2.0mm克氏针交叉内固定,共治疗儿童伸直型Ⅲ型肱骨髁上骨折15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赖展少  王洁琼 《新中医》2016,48(1):69-71
目的:观察续筋接骨汤联合手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胫骨骨折不愈合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交锁髓内钉联合植骨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续筋接骨汤治疗,记录2组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行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n评分和HSS评分。结果:膝关节功能优良率对照组为90.0%,对照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X线片骨折线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ysholn评分和HSS评分均有所上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Lysholn评分和HS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续筋接骨汤联合手术治疗胫骨骨折不愈合疗效确切,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6.
李纪乐 《河南中医》2016,(9):1618-1620
目的:观察消肿退瘀汤改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肘关节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尺骨鹰嘴截骨入路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消肿退瘀汤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7.9%,观察组有效率为92.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5.6%,对照组优良率为83.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骨折处骨组织TGF-β、BMP-2、VEGF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折的平均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肿退瘀汤能显著改善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术后肘关节功能,并发症少,骨折愈合快,其机制与提高骨折处骨组织TGF-β、BMP-2、VEGF的表达以促进骨折愈合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赵刚  石云  杨勇 《中医正骨》2007,19(4):49-50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常见,传统手术治疗方法中肘后正中入路需舌形切断肱三头肌腱,术后粘连严重,大部分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不满意。自2002年3月~2005年8月,作者采用改良肘后正中入路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48例,术中不切断肱三头肌腱,适当加大提携角,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林建南  王萧枫  胡思进 《新中医》2019,51(5):225-228
目的:观察续骨伸筋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手法复位治疗,观察组采用续骨伸筋汤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2组治疗优良率、关节活动度、影像学检查结果及骨代谢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优良率均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关节活动度及影像学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2组骨保护素(OPG)、碱性磷酸酶(ALP)及降钙素(H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2周及4周,2组OPG、ALP及HCT水平均较治疗前提升(P 0.05);观察组OPG、ALP及HCT水平均高于同期对照组(P 0.05)。结论:续骨伸筋汤联合手法复位可有效改善肱骨髁上骨折患儿的关节功能,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19.
肘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肘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采用肘前外侧入路(治疗组)和肘后入路(对照组)手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15例,分别比较两组的手术切口及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对位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肘内翻发生情况.结果肘前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骨折愈合时间短(P<0.05),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P<0.01),两组骨折对位情况、肘内翻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表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需进行切开复位肘后路切口对比研究内固定手术的应推广肘前外侧入路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联合续筋接骨液及理筋手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予续筋接骨液配合理筋手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局部冲击波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降低,调整的CMS评分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调整的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良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续筋接骨液及理筋手法治疗肩袖损伤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