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肺癌发病的关系,为肺癌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和医院和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就诊的185例新发肺癌患者及同期在此3家医院进行健康体检和在骨科、眼科就诊的190例非肿瘤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用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Cpn感染情况。结果 病例组Cpn IgG和IgA抗体阳性率分别为59.46%和26.49%,均高于对照组的34.21%和6.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调整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体质指数后,Cpn IgG抗体滴度为1:64~1:512和≥1:512者肺癌的发病风险分别为IgG抗体滴度<1:64者的2.44倍(OR=2.44,95%CI=1.56~3.81)和7.64倍(OR=7.64,95%CI=1.57~37.25),Cpn IgA抗体滴度为1:32~1:64者肺癌的发病风险为IgA抗体滴度<1:32者的3.79倍(OR=3.79,95%CI=1.88~7.65);Cpn感染和环境因素对肺癌发病风险的联合作用分析结果表明,Cpn IgG、IgA与吸烟、环境烟草烟雾暴露、肺部炎症性疾病、癌症家族史均存在协同作用(P均<0.05)。结论 Cpn感染与人群肺癌发病有关,Cpn IgG、IgA与吸烟、环境烟草烟雾暴露、肺部炎症性疾病、癌症家族史均存在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综合评价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e,Cpn)感染与肺癌之间的关系, 为肺癌病因研究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检索Medline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识资源总库、维普资讯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多个中英文数据库, 收集Cpn感染与肺癌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 同时利用所查文献及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Google学术搜索进行滚动搜索补遗, 应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 包括9篇英文文献和3篇中文文献, 累计2 557例病例人群和2 756名对照人群;meta分析结果显示, Cpn IgA抗体阳性和Cpn IgG抗体阳性与肺癌的合并OR值分别为2.025(95%CI=1.376~2.982)和1.774(95%CI=1.251~2.516), 吸烟者Cpn IgA和Cpn IgG阳性与肺癌的合并OR值分别为2.372(95%CI=1.463~3.847)和1.908(95%CI=1.112~3.275), Cpn IgA≥16、Cpn IgA≥64 和Cpn IgG≥16与肺癌的合并OR值分别为1.180(95%CI=1.029~1.353)、1.836(95%CI=1.098~3.068)和1.608(95%CI=1.022~2.531)。结论 Cpn 感染与肺癌发生有关, Cpn感染可增加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放疗、化疗、手术等因素对放射性肺炎(RP)的影响。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10月共300例放疗患者入组行前瞻性分析,所有患者按NCCN标准接受综合治疗,对各因素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放射性肺损伤评估:全组0级216例,1级36例,2级31例,3级17例,无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化疗>5周期,同步治疗,放疗中使用氨磷定及放射剂量与放射性肺炎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全肺照射平均计量(MLD)、肺V10、V20在RP的发生上相关性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患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有明显下降,但转化生长因子β、血小板衍生因子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放疗后患者的NK细胞较放疗前增加明显,CD3+、CD4+、CD8+、CD4+/CD8+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周期、同步治疗、放疗中使用氨磷定、放射剂量、放射因素(MLD、肺V10、V20)及细胞因子ACE与RP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肺癌是目前最常见、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关键致癌驱动因素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这种突变可以从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治疗中受益。尽管早期临床获益,最终患者都会产生耐药性,这成了晚期NSCLC治疗的障碍。近年来,利用血浆循环肿瘤DNA(ctDNA)的液体活检,在晚期实体肿瘤患者的管理应用中正在迅速发展,并且ctDNA检测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晚期NSCLC患者EGFR突变的检测。若将这种检测常规整合到肿瘤临床中,将是广大肿瘤患者的福音。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方法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300例放疗病人入组行前瞻性分析,所有病人接受综合治疗,对各因素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6个月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是8%,28%。6个月后放射性肺损伤评估:全组0级216例,1级36例,2级31例,3级17例,无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和放射性肺炎无明显相关性,同步治疗及放射剂量与放射性肺炎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了解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控制治疗因素对放疗的影响,适当采用一定的药物预防手段,从而提高放疗疗效和剂量,并尽量减轻放疗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相关因素。方法 2009年6月至2010年12月共300例放疗病人入组行前瞻性分析,所有病人接受综合治疗,对各因素和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采用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结束、6个月放射性肺炎发生率分别是8%、28%。6个月后放射性肺损伤评估:全组0级216例,1级36例,2级31例,3级17例,无4级放射性肺炎发生。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病灶位置和放射性肺炎无明显相关性,同步治疗及放射剂量与放射性肺炎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了解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案,控制治疗因素对放疗的影响,适当采用一定的药物预防手段,从而提高放疗疗效和剂量,并尽量减轻放疗副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术后肺炎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1月某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术后肺炎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98例肺癌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肺炎36例,感染率为9.05%;检出病原菌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株(占46.51%),革兰阳性菌9株(占20.93%),真菌14株(占32.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合并COPD、FEV1%70、开胸手术、肺叶手术、手术时长≥180 min、血清清蛋白35 g/L是导致术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炎发病率高,影响因素多,应针对危险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术后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检测 2 1例非小细胞肺癌、18例良性肺部疾病的手术切除标本及对应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结果表明 4 7.7%的肺癌组织标本呈现p16基因异常甲基化。在检出异常甲基化的肺癌患者的对应支气管灌洗液中 ,70 %也检出甲基化存在。而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在手术切除标本和支气管灌洗液标本中均未检出p16基因甲基化存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发生术后肺炎的危险因素,探讨预防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1月某院接受手术治疗的70岁以上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病例资料,统计分析术后肺炎发生情况、病原菌分布,并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398例肺癌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肺炎36例,感染率为9.05%;检出病原菌4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0株(占46.51%),革兰阳性菌9株(占20.93%),真菌14株(占32.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75岁、合并COPD、FEV1%<70、开胸手术、肺叶手术、手术时长≥ 180 min、血清清蛋白<35 g/L是导致术后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肺炎发病率高,影响因素多,应针对危险因素做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降低术后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P16基因甲基化、谷胱甘肽硫转移酶M1基因(GSTM1)多态性和环境暴露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47例NSCLC患者和94例对照,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P16基因甲基化,GSTM1基因多态性用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PCR-RFLP)测定。[结果]肺癌组接触粉尘、毒物频率高于对照组(P〈0.01),食用蔬菜水果、饮用消毒水频率肺癌组低于对照组(P〈0.01);肺癌组织甲基化率44.7%,高于癌旁组织的17%(P〈0.01),甲基化和吸烟高度相关(P〈0.01);GSTM1多态性分布无统计学意义(P〉0.05),粉尘接触、吸烟和GSTM1缺陷型有协同作用,P16甲基化和GSTM1多态性关系不明显。[结论]接触粉尘、毒物明显增加NSCLC危险性,食用蔬菜水果和消毒水降低NSCLC危险性;吸烟致P16基因甲基化参与NSCLC的形成。粉尘、吸烟可能增加GSTM1缺失型患NSCLC危险性,未发现P16甲基化和GSTM1多态性有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VEGF、PCNA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病理确诊的6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VEGF、PCNA和P53表达的检测。结果:62例非小细胞肺癌VEGF阳性表达率58.1%(36/62),其表达与NSCLC的组织分化程度、生存期有相关性(P〈0.05),与组织学类型、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病理分期无关。P53阳性表达率46.8%(29/62),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PCNA阳性表达率61.0%(36/59),表达与肿瘤组织类型、TNM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与组织分化程度及生存期有关(P〈0.05)。结论:VEGF、PCNA和P53可作为评价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L-27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NSCLC患者50例。根据NSCLC分期,分为NSCLCⅠ期组、NSCLCⅡ期组、NSCLCⅢ期组、NSCLCⅣ期组;同时选取8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细胞因子IL-27、IL-12、IL-10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外周血IL-27、IL-12、IL-10等炎症因子浓度进行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NSCLCⅢ期和NSCLCⅣ期的IL-27和IL-12浓度分别较其他组明显降低(p<0.05),NSCLCⅢ期和NSCLCⅣ期的IL-10浓度分别较其他组明显升高(p<0.05)。外周血IL-27、IL-12浓度与NSCLC分期呈负相关(p<0.001),外周血IL-10浓度与NSCLC分期呈正相关(p<0.001)。结论 IL-27可能参与了NSCLC相关炎症反应,IL-27可能是NSCLC治疗的潜在药物。 相似文献
13.
Glasgow预后评分(GPS),一种基于炎症的评分系统癌症然而,其临床意义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仍不清楚.考虑到目前GPS广泛使用研究不同类型的癌症,因此进一步阐明其对NSCLC临床应用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JNK(c-Jun N-terminal kinase)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法检测35例NSCLC及5例正常肺组织中JNK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在NSCLC JNK的阳性表达率为74.1%,在正常肺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0.0%。JNK在肺癌组织和正常肺组织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JNK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JNK的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磷酸化AKT(p-AKT)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2例NSCLC组织和18例正常肺组织中p-AKT的表达.结果 p-AKT在NSCLC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3.8%,高于正常肺组织中表达0.0(P<0.05).NSCLC组织中p-AKT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组织学类型、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 NSCLC组织中p-AKT高表达,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参与了NSCLC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非小细胞肺癌3种化疗方案的疗效和费用的关系,控制医疗费用,以减轻病人住院经济负担。方法:回顾性调查6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MVP方案、NP和TP方案的疗效和平均费用。结果:MVP方案、NP方案和TP方案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别是28.6%、40.9%和38.8%,三者之间未见到明显差异,对于复治的病人NP方案和TP方案比MVP方案疗效高,但NP方案和TP方案之间未见明显差异。MVP方案、NP方案和TP方案平均费用分别为3487.26元、12450.21元和38499.43元。结论:3种化疗方案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别,建议对于初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病人选择MVP方案,对于复治的病人选择NP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中结肠腺瘤样息肉基因(APC)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改变状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基因测序法检测62例NSCLC和3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和16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PC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状况,并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NSCLC患者APC基因甲基化检出率为51.61%(32/62),明显高于良性肺部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1)。APC基因甲基化在腺癌检出率高于鳞癌,与NSCLC患者年龄、性别、吸烟指数、分化程度和临床分期无关(P〉0.05)。结论APC基因异常甲基化可能在NSCL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有望成为NSCLC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重症肺炎(SAP)患者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CYFRA21-1)血清水平变化及其对临床转归的影响。方法28例老年SAP患者分为存活组(13例)与死亡组(15例),另选26例老年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一旦确诊为SAP,分别于入院当天、治疗后5d及治愈出院或死亡时测血清CYFRA21-1水平,并动态观察神志、血压、SaO2、白蛋白、白细胞计数、PaO2、PaCO2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评分等指标。结果神志、血压、SaO2、白蛋白、白细胞计数、PaO2、PaCO2及APACHE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5天血清CYFRA21-1水平死亡组高于存活组(P<0.05),存活组治愈后如仍高,有反复发作肺炎的可能;两组血清CYFRA21-1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结论老年SAP患者血清CYFRA21-1的水平升高程度与病死率密切相关,和反复发作也有一定的关系,说明血清CYFRA21-1在老年SAP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疗(3D-CRT)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治疗的80例NSCLC患者,采用3D-CRT进行治疗。通过分析急性放射性肺炎级别、肺功能、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参数的指标数据,探讨3D-CRT对NSCLC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结果 8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放疗,其中有2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炎。放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1秒内用力呼气量(FEV1)及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采用3D-CRT治疗NSCLC,会对患者的肺功能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注意对患者放疗前后肺功能变化情况、DVH参数和放射性肺炎分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减少放疗对NSCLC患者肺功能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