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了16周至新生儿听皮质含SS神经元的发育.含SS神经元最早出现在24周,少数散在的含SS神经元分布在脑室下层、套层,多数分布在皮质Ⅳ到Ⅵ层.随后向浅层发育.提示发育顺序似从深层向浅层发育,深层含SS神经元发育、分化、成熟比浅层早.含SS神经元的胞体平均截面积随发育过程逐渐增大,但不匀速.低胎龄,突起数少而短,双极和多极神经元比例接近,随胎龄增大,多极神经元逐渐比例增高.皮质和皮质下白质散在分布合SS神经纤维.对新生儿听皮质各层含SS神经元进行灰度分析,听皮质含SS神经元的灰度从浅层到深层渐减.提示含SS神经元的活性深层比浅层高.含SS神经元的数量随胎龄增大呈增加趋势,孕期终末增幅明显,可能是发育活跃期,可能与生后语言功能发育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人胎儿前额叶皮质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发展。结果表明,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于16周开始出现于皮质下板;16-30周,皮质下板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逐渐增高,但到30-38周其密度无明显差异。18周之前,皮质下板生长抑素神经元以双极细胞为主,染色谈,突起短;以后其形态逐渐转为以多极细胞为主,染2色加深,突起突长。  相似文献   

3.
人胎初级视皮质含Calbindin神经元的发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16~38周人胎儿初级树皮质含Calbindin神经元的发育.16周时,含Calbindin神经元主要分布于脑室带、脑室下带和中间带深部,其他皮质带散在存在。脑室带和脑室下带的细胞大多跑体较大,胞浆和胞核均含阳性产物,而其它皮质带细胞胞核常不染色。19周时,脑室带和脑室下带的含Cal-bindin神经元明显减少,仅存在极少量,其它皮质带含Calbindin神经元的状况类似16周。21周时大多数含Cal-bindin神经元位于Ⅴ、Ⅵ层。以后,随着服龄增大,较多的含Calbindin神经元逐渐依次出现于Ⅳ、Ⅲ和Ⅱ层,遵循皮质神经元从深至浅的发育规律。这些神经元的形态也由以双极细胞为主发育成以多极细胞为主,染色逐渐加深,突起逐渐增长。在19~28周,皮质Ⅰ层的一些Cajal-Retzius细胞和水平纤维亦表达Calbindin。本实验中较多的含Calbindin神经元于发育早期在皮质增殖带的出现,提示Calbindin在皮质的早期发育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人胎儿前额叶皮质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发育。结果表明,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于16周开始出现于皮质下板;16~30周,皮质下板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的密度逐渐增高,但到30~38周其密度无明显差异。18周之前,皮质下板生长抑素神经元以双极细胞为主,染色淡,突起短;以后其形态逐渐转为以多极细胞为主,染色加深,突起变长。随着胳龄增大,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由深至浅依次出现于皮质各层内。本实验结果证实,人类前额叶皮质生长抑素阳性神经元的出现较以往的报道早6周。  相似文献   

5.
人胚胎视皮质神经元发育的体视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取自14例产后死亡的胎儿,胎龄12~40周,对其视皮质神经元进行电镜观察及立体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视皮质神经元在发育早期(12周胎龄)时,可依细胞大小、核及胞质中的细胞器鉴别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2)视皮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核质比例逐渐减小,细胞核体密度逐渐减少,核仁与胞质的体密度呈上升趋势(3)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的体密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溶酶体的体密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胎食管壁内NOS阳性神经元的发育。方法:用NADPH-d组织化学法对人胎食管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化,迁移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第4-5月龄时,肌间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出现一氧化氮合酶阳性反应,并分化演变成梭形的NOS阳性神经细胞,呈条索状排列沿内环肌与外纵肌层之间迁移,有的穿过内环肌层进入粘膜下层,第6个月龄时,迁移到靶细胞附近的NOS阳性神经元胞体明显增大,突起伸长,在肌层和粘膜下层出现NOS阳性神经纤维分布。结论:人胎食管NOS阳性神经元来源于胚胎早期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通过分化,迁移,生长发育形成成熟的NOS阳性神经元。  相似文献   

7.
28周人胎视皮质含钙结合蛋白神经元的区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28周人视皮质17区和18区含CALBINDN(CB)及含PARVALBUMIN(PV)神经元的分布。结果发现:17区含CB及含PV神经元的数量均较18区者多得多,与18区比较,它们还可见于皮质较汪的层次,使17/18区交界处明显可辨。结合我们对人类新皮质含CB及含PV神经元的发育研究结果。本实验结果提示,人类视皮质17区神经元的发育和成熟早于18区神经元。  相似文献   

8.
人胎舌内氮能神经元发育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邵金贵  忻国妹 《解剖学报》2001,32(3):223-226,T006
目的:探讨人胎舌内氮能神经元的发育。方法:用NADPH-d组织化学法对人胎舌内氮能神经元的分化、迁移和生长发育进行观察。结果:T经4个月胎龄时,舌上皮组织中层圆形细胞分化形成酸的氮能神经细胞,并从上皮细胞向上皮下层和肌组织迁移。神经细胞体较小,NOS阳性反应较弱,其生长发育过程可分为两个时期,从第4-7个月龄末为生长发育期,神经元胞体由小逐渐增,数目增加,NOS阳性反应逐渐增强,至第7个月龄时,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其形态特征:由酸形发育成蝌蚪形,之后形成多样性形态,第8-10个月龄为成熟期,表现为氮能神经元胞体较大,NOS呈强阳性反应。在上皮下 支和肌组织内氮能神经元呈散在分布,有的部位聚集成明显的舌内神经节,结论:舌内氮能神经元来源于胚胎早期舌的上皮组织,通过分化,迁移,增殖和生长发育形成氮能神经元。  相似文献   

9.
人胎小肠氮能神经元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金贵  忻国妹 《神经解剖学杂志》2001,17(2):179-182,T030
本研究用 NADPH-d组织化学法对人胎小肠氮能神经元的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 :5个月胎龄时 ,肌间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中部分细胞分化成氮能神经细胞 ,细胞核不染色 ,胞质极少 ,呈浅蓝色 ,有的神经细胞有短小的突起。 6个月胎龄时 ,氮能神经元胞体明显增大 ,核大 ,胞质少 ,染色增深 ,在外纵肌层与内环肌层之间形成肌间神经节。由神经元胞体发出的神经纤维在肌间形成网状神经丛。同时 ,在内环肌层肌纤维之间出现氮能神经纤维分布。有的神经纤维穿过粘膜下层分布到粘膜肠腺基部。7个月胎龄时 ,肌间神经节细胞数目增多 ,胞质由少到多 ,染色强度增加 ,肌层神经纤维分布密度增加 ,在粘膜下层有时可见有 1~ 2个氮能神经元细胞体或小的神经节分布。8~ 10个月胎龄时 ,肌间神经节细胞和粘膜下层氮能神经元胞体及神经纤维呈深蓝色 ,内环肌层神经纤维分布密度增加。以上结果提示 :人胎小肠氮能神经元是由胚胎早期肌间神经节处的圆形细胞 ,通过细胞分化、增殖、生长发育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0.
人胚胎视皮质神经元发育的体现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取自14例产后死亡的胎儿,胎龄12~40周,对其视皮质神经元进行电镜观察及立体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视皮质神经元在发育早期(12周胎龄)时,可依细胞大小、核及胞质中的细胞器鉴别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2)视皮质神经元发育过程中,核经例逐渐减少,细胞核体密度逐渐减少,核仁与胞质的体密度呈上升趋热(3)线粒体、粗面内质网、核糖体的体密度呈明显上升趋势,滑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及溶酶体的体密度也  相似文献   

11.
人类初级视皮质含Parvalbumin神经元的出生前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松林  郑德枢  颜焱华 《解剖学报》1998,29(1):45-49,I007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19~40周人胎初级视皮质含Parvalbumin(PV)神经元及纤维的发育和形态。19周,少数含PV神经元出现于皮质板深部(相当于Ⅵ层处)。24周,含PV神经元仍仅见于Ⅵ层,但数量明显增加,多为双极细胞。26~29周,许多含PV神经元可见于Ⅵ及Ⅴ层,双级、多级及双簇细胞均可见。33~40周,Ⅴ、Ⅵ层含PV神经元数目逐渐增加,并随胎龄增大依次出现于Ⅳ、Ⅲ和Ⅱ层,多为多极及双簇细胞。这些结果提示,Ⅱ-Ⅵ层含PV神经元遵循从深至浅的发育规律。另外,29~40周皮质Ⅰ层一些Cajal-Retzius神经元和水平纤维亦含PV;38~40周皮质Ⅰ层深部还可见较多含PV的小型神经元,散在分布于Ⅰ层含PV的水平纤维之间,提示PV可能参与发育过程中Ⅰ层内各种神经成分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人胎下丘脑内含生长抑素样神经元及其纤维的分布与发育。胎龄14周,见浅染的生长抑素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散布于下丘脑前部、室周带、第三脑室壁室管膜上皮深面。15~16周胎龄,含生长抑素样神经元除见于上述部位外,还见于腹内侧基底部、室旁核、视上核和室管膜上皮内,阳性纤维散布于正中隆起,室管膜上皮。17—18周胎龄,含生长抑素样结构在上述部位变化明显,神经元更加密集,分布范围扩大,反应染色加深,阳性突起延长。21周胎龄至足月胎儿,含生长抑素神经元及其纤维在下丘脑的分布变化不明显。生长抑素样神经元以中、小型细胞为主,室旁核内见有少量大细胞。电镜观察21周和29周胎龄正中隆起发现:毛细血管为窗孔型,基底膜外有生长抑素样阳性终末靠近。在阳性终末及非阳性终末内可见分泌囊泡。本结果提示人下丘脑内生长抑素系统在出生前已经发育并可能参与内分泌活动的调节。  相似文献   

13.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研究了28周人胎树皮质17区和18区含CALBINDN(CB)及含PARVALBUMIN(PV)神经元的分布.结果发现,17区会CB及台PV神经元的数量均较18区者多得多,而且与18区比较,它们还可见于皮质较浅的层次,使 17/18区交界处明显可辨.结合我们对人类新皮质含CB及含PV神经元的发育研究结果,本实验结果提示,人类视皮质17区神经元的发育和成熟早于18区神经元.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用E15胎脑皮质作供体植入到中年Wistar大鼠大脑皮质3、1、2区内。移植后7天的移植物中成熟的神经元数量少,未成熟神经元占大多数,15天的移植物成熟神经元占多数,未成熟神经元数量少,30天神经元发育成熟,神经元发育过程比原位大脑皮质神经元至少推迟8天,移植后30天内神经元发育过程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对20例胎龄为16~36周的人胎儿海马进行了观察。证明人胎海马存在着生长抑素和神经生长因子免疫阳性神经元,两者均散在分布于海马皮质的深层,为多极神经元;免疫反应阳性颗粒均匀地分布于神经元胞质中,生长抑素阳性细胞中的颗粒比神经生长因子阳性细胞中的颗粒粗大。本文结果提示:人胎海马中存在的上述两类阳性神经元可能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胼胝体与视皮质17区神经元发育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培建 《解剖学报》1998,29(1):50-52,I008
为探讨胼胝体与视皮质17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发育的相互关系,选用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摘除左侧眼球、右侧眼球、双侧眼球及正常对照4组,用电镜法对胼胝体与视皮质17区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发育进行比较观察。结果表明:(1)同期胼胝体有髓,无髓经纤维中的线粒体等超微结构的形态变化与视皮质17区神经元中线粒体等变化的程度相似;(2)胼胝体及视皮质17区神经元的发育均依赖于视觉传入冲动的刺激。(3)胼胝体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用E_(15)胎脑皮质作供体植入到中年Wistar大鼠大脑皮质3、1、2区内,移植后7天的移植物中成熟的神经元数量少,未成熟神经元占大多数,15天的移植物成熟神经元占多数,未成熟神经元数量少.30天神经元发育成熟.神经元发育过程比原位大脑皮质神经元至少推迟8天.移植后30天内神经元发育过程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8.
人胎蓝斑神经元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讨人蓝斑神经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和突触形成特征 ,为蓝斑 -脊髓移植选择适宜胎龄提供形态学资料。用透射电镜观察了 4~ 8个月人胎蓝斑神经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变化。结果证明 :胎龄 4个月人胎蓝斑神经元显示不成熟细胞特征 ,胎龄 6个月为发育成熟过程中的细胞特征 ,胎龄 8个月为成熟细胞特征。提示进行人胎蓝斑 -脊髓移植时以 4个月胎龄蓝斑作移植供体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大鼠下丘脑内侧区生长抑素神经元的生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钧  钱国桢 《解剖学杂志》1993,16(5):459-462
实验应用丙烯醛浸泡固定,PAP免疫组化方法,对生后0-30天大鼠下丘脑内侧区背,腹内侧核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神经元的生后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新生大鼠下丘脑背,腹内侧核SS神经元形态发育为成熟。生后阶段SS神经元数量呈增多趋势。二周达高峰,背内侧核SS神经元染色明显变浅。三周腹内侧核大多数SS神经元消失,仅见少数阳性神经元散在分布。但在背内侧核内仍可见到浅染的SS神经元胞体  相似文献   

20.
收集人流胎儿标本23例,孕龄10-41周,用免疫组织化学的ABC法,研究人胎脊髓神经肽Y样(NPY-LI)神经元的发育和分布。结果在胎龄第10周。发现脊髓后角浅层(Rexed Ⅰ-Ⅱ)已有NPY-LI神经元存在,且阳性神经元总数随胎龄递增,并向后角深层(RexedⅢ-Ⅵ扩展,NPY-LI阳性纤维,在胎龄第10周,不仅出现于脊髓的灰质和白质,而且见于脊髓被膜。随胎龄的增长,免疫性纤维相对集中于脊髓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