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放免的方法测定了50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清脂蛋白(α)[Lp(α)]浓度,对比分析了患者Lp(α)、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脱脂蛋白A-I(apoA-I)、apoB100的浓度及变化,分析了Lp(α)浓度及TG、TC和胶脂蛋白的相关性。结果:CVD患者血清Lp(α)浓度(0.224±0.04g/L),显著高于对  相似文献   

2.
调查1例高脂蛋白(a)[Lp(a)]心肌梗塞存活者和1例高Lp(a)脑卒中存活者载脂蛋白(a)[apo(a)]表型的家系,分析了apo(a)表型与其它血脂的关系。证明apo(a)表型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征,apo(a)表型分子量与血清Lp(a)浓度有显著相关性(r=-0.784,P<0.001)。  相似文献   

3.
缺氧对培养的猪肺内皮细胞胞浆游离钙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荧光探针Fura-1/AM测定胞浆游离钙浓度([Ca^2+]i)技术,观察培养的猪肺动脉内皮细胞[Ca^2+]i在缺氧时变化。实验发现:向细胞悬液中充氮气造成缺氧时,肺动脉内皮细胞[Ca^2+]i升高81±21%(P<0.05,n=8)。结果提示肺动脉内皮细胞钙信使系统可能参与缺氧所致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4.
脂蛋白(a)[Lp(a)]是一种低密度脂蛋白(LDL)样的脂蛋白。LDL样脂蛋白是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LDL样脂蛋白与Lp(a)不同之处就在于前者比后者多个载脂蛋白(a)[apo(a)]。apo(a)基因结构与血纤维蛋白溶酶原同源。apo(a)与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活性竞争可以说明一些与Lp(a)有关的病理生理学问题。现已识别6个高度相关的基因,至少在重叠的基因组克隆附近发现4个相关基因。目  相似文献   

5.
下丘脑[Ca^2+]i,cAMP在家兔EGTA性发热机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用60只新西兰兔分两部分进行实验。(1)用12只制备下丘脑细胞悬液,在离体条件下,应用Fura-2荧光指示剂测定细胞内Ca^2+浓度(Ca^2+]i)。结果表明,用EGTA络合神经细胞外Ca^2+而降低细胞外Ca^2+浓度时,下丘脑神经细胞([Ca^2+]i)明显降低(P>0.01);相反,增加细胞外Ca^2+浓度,则[Ca^2+]i明显增高(P>0.01)。(2)用48只家兔分4组,分别向侧脑室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离体培养动脉内皮细胞通过LDL受体结合、内移和降解脂蛋白(α)[lipopro-tein(a),Lp(α)]的作用.实验取第3~4代离体培养的动脉内皮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培养液中不加碘标的脂蛋白(a)[~(125)I—Lp(α)],实验组培养液中加~(125)I—Lp(α)最终浓度分别为0.25、0.5、1、10和50μg/ml.用γ计数器测定内皮细胞对Lp(α)的结合、内移和降解值,并测定内皮细胞的蛋白质量,以μg/mg细胞蛋白表示.结果随培养液中加进~(125)I—Lp(α)的浓度递增而增加,在10μg/ml浓度时最大的结合、内移和降解值分别是0.219、0.390和0.465μg/mg细胞蛋白;最大的结合率、内移率和降解率分别是2.19%、3.90%和4.65%.结果提示Lp(α)通过动脉内皮细胞LDL受体途径的摄取和降解作用是非特异性的.  相似文献   

7.
实验结果:(1)平原幼猪离体肺小动脉组织在缺氧或缺氧+组胺刺激时,[^3H]-IPs积累分别比其相应常氧对照高8.6倍和23.1倍(P<0.01);慢一离体肺动脉刺激诱导的[^3H]-IPs积累与平原组显著不同。提示PIP2降解参与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细胞内信息传递:慢性缺氧可以改变动脉内刺激诱导的PIP2的降解程度。(2)缺氧动物的肺,肺小动脉壁及右心室肌多胺含量显著高于平原组,并与肺动脉高压的发,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了体外丙二醛(MDA),铜离子(Cu2+氧化修饰的脂蛋白(a)[Lp(a)]结构和生物学性质的变化。氧化修饰Lp(a)过氧化程度增高,负电荷增加,易被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识别和摄取。MDA修饰Lp(a)出现新的MDA-LDL位点;同纤维蛋白溶酶原(Pg)竞争抑制试验显示氧化、修饰Lp(a)同Pg同源性增加。提示载脂蛋白(a)状态同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9.
男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与脂蛋白(a)关系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男性冠心病患者性激素与血脂的关系。方法:分别用放射免疫法及ELISA法测定血清性激素及脂蛋白(a)[Lp(a)]水平,用酶法及透射比浊法测定血胆固醇及载脂蛋白浓度。结果:冠心病组血清睾酮(T)、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清雌二醇与睾酮比率、Lp(a)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雌二醇(E2)、载脂蛋白及血浆总胆固醇(TC)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冠心病组血清T水平与H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Lp(a)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005);血清E2水平与Lp(a)水平无相关性。结论:睾酮下降为主的性激素失衡是男性冠心病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0.
血清Lp(a)水平与Mn-SOD活力相关性研究戚大梁,庄一义脂蛋白(a)[Lp(a)]首先由Berg于1963年报道以来[1],众多学者对Lp(a)的结构、合成、代谢、遗传、人群分布及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是以超...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细胞膜放射标记和离子交换层析法测定巨噬细胞(MФ)内肌醇-1,4,5-三磷酸(IP3)、用Ca ̄(2+)指示剂的分光光谱法测定MФ内Ca ̄(2+)浓度([Ca ̄(2+)])、用APAAP桥联酶标法检测MФ表面Ia抗原的表达,研究去甲肾上腺素(NE)对大鼠腹腔的MФ内IP3、[Ca ̄(2+)]i和MФ表面la抗原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NE(10 ̄(-8)mol/L)可显著增高MФ中IP_3含量(442±22cpm/10 ̄6cells,对照组102±8cpm/10 ̄6cells,P<0.01);NE可使MФ内[Ca ̄(2+)]i显著增高(322±78nmol/L,对照组97±17nmol/L,P<0.01);NE可显著增高MФ表面I-A、I-E抗原的表达(64±8%、58±6%,对照组50±3%,44±4%,P<0.01)。提示神经递质NE促进MФ表面Ia抗原表达的作用可能是通过第二信使IP_3和Ca ̄(2+)介导的。  相似文献   

12.
用脂蛋白(a)[Ln(a)]免疫BALB/c小鼠,应用淋巴细胞杂交技术,将免疫小鼠的脾细胞与NS1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得到6G8、9F112株分泌抗Lp(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对2株细胞进行免疫学鉴定,应用间接ELISA法证明,培养上清效价1×10-3~2×10-3,培养上清与Lp(a)呈阳性反应,而与apoAⅠ、AⅡ、B、CⅢ、E及血浆纤溶酶原(PLC)均无交叉反应,ELISA相加实验证明:2株杂交瘤细胞株分别识别Lp(a)分子上2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相似文献   

13.
脂蛋白(a)在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的定位与定量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脂蛋白(a)[Lipoprotein(a),Lp(a)]是动脉粥样化中的独立危险因子,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电镜技术、酶联免疫吸附法及图像分析技术,研究了正常及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尸检主动脉中Lp(a)分布的量及形式。结果显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壁Lp(a)含量显著增高,各不同病变区域Lp(a)有其独特的分布规律,Lp(a)主要位于细胞外基质中,只在少数泡沫细胞内才发现有Lp(a)。A  相似文献   

14.
肖洪广  陈柏铭 《现代免疫学》1996,16(6):360-360,364
本文采用ELISA对血清脂蛋白(a)[LP(a)]进行测定,得出健康人群血清LP(a)正常参考浓度为0.146±0.071g/L,冠心病患者血清LP(a)浓度为0.961±0.998g/L。两者差异非常显著(P<0.01),而LP(a)与其他血脂水平及载脂蛋白间差异不显著(P>0.05)。提示LP(a)是冠心病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用ELISA测定LP(a)对辅助冠心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α-MSH对EGTA发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观察α-MSH对EGTA发热反应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建立EGTA发热模型;在离体条件下,应用Fura-2荧光指示剂测定细胞内Ca2+浓度([Ca2+]i);体外培养下丘脑神经细胞。结果:α-MSH能明显抑制EGTA性发热反应(P<0.01);EGTA可以降低下丘脑神经细胞[Ca2+]i水平(P<0.01),但α-MSH不影响正常下丘脑神经细胞[Ca2+]i及EGTA对下丘脑神经细胞[Ca2+]i的作用(P>0.05);EGTA可刺激体外培养的下丘脑神经细胞释放CRH(P<0.05),而α-MSH能抑制EGTA的这种作用(P<0.05)。结论:α-MSH抑制中枢发热介质CRH的产生可能是降低EGTA发热反应的主要机制之一;中枢CRH的产生和释放增加可能是EGTA性发热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藏族人载脂蛋白B基因信号肽多态性与血脂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正常藏族人群载脂蛋白B(apoB) 基因多态性及其血脂特点。方法:随机选取100 例正常成年藏族受试者,男女各半,年龄18 ~60 岁。测定其血清甘油三脂(TG) 、总胆固醇(T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 、apoAI、apoB 和脂蛋白(a)[Lp(a)] 的浓度;并采用PCR 方法检测其apoB 基因信号肽插入/缺失(ins/del) DNA 片段的多态性,计算各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藏族人群中以ins 等位基因分布为主(0-745) ,del等位基因频率占0-255 ,两种等位基因分布无明显的性别差异。组成的三种基因型分别为ins/ins 56 例、ins/del 37 例、del/del 7 例。与汉族人群比较,藏族ins/del 等位基因的频率与其相近,但del 等位基因频率显著低于西方高加索人种(0-340 ,P< 0-05) 。藏族人群中男女各年龄段(18 ~39 岁、40 ~60 岁) 的各项血脂指标变化不大,但TC、LDL- C 和apoB的含量显著低于汉族和西方人群,Lp(a) 的水平与后者接近。del 等位基因的个体其LDL- C 的浓度高于ins 者,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钙离子与牛磺酸两者跨心肌细胞膜内流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和方法:取新生SD大鼠心室肌制备培养搏动心肌细胞,采用放射性同位素45Ca2+及3H-牛磺酸示踪技术,观察钙离子与牛磺酸跨心肌细胞膜内流的相互影响。结果:(1)牛磺酸内流在低胞外Ca2+浓度([Ca2+]o,0.5mmol/L)和高[Ca2+]o(40mmol/L)均比正常[Ca2+]o(15mmol/L)和高[Ca2+]o(40mmol/L)时增加,尤以低[Ca2+]。时明显;异搏定(10μmol/L)能促进牛磺酸的内流;(2)10~20mmol/L牛磺酸对不同[Ca2+]。(05、15和40mmol/L)下的Ca2+内流均有抑制作用,而1mmol/L牛磺酸只抑制高[Ca2+]o时Ca2+内流,对低[Ca2+]o和正常[Ca2+]o时Ca2+内流无明显作用;1~20mmol/Lβ-丙氨酸对Ca2+内流无明显影响。结论:胞外Ca2+浓度的变化可直接影响牛磺酸内流,而牛磺酸能抑制Ca2+的内流,两者相互影响,从而发挥牛碘酸调节细胞内Ca2+浓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神经肽PACAP拮抗低密度脂蛋白对内皮细胞的损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EC)为模型,观察神经肽PACAP对EC受低密度脂蛋白(LDL)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纯加入LDL至培养液时,EC出现胞体收缩,细胞膜破坏等明显的损伤性改变,在条件培养液中组织型溶酶原激活物(t-PA)的含量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物(MDA)的产生显著增加(P〈0.01);而在培养液中同时加有PACAP(10^-8mol/L)的EC,形态损伤不明显,培养液中t-PA的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长春新碱(VCR)诱导的L-02细胞自噬性凋亡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变化,以及自噬特异性抑制剂3-methyladenine(3MA)对此自噬性凋亡和[Ca^2+]i的影响。方法 应用已建立的VCR诱导的L-02细胞自噬性凋亡模型,使用电镜、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用Fluo-3/AM荧光探针经流式细胞仪测定L-02细胞平均[Ca^2+]i。结果 电镜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证实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间接碘化蛋白质法标记提纯的人骨骼肌醛缩酶[ALD(A)],并用自建的放射免疫分析检测肝、胃病患者血清ALD(A).结果表明,肝炎、肝硬化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清ALD(A)含量均在正常范围内,而胃癌和肝癌组血清ALD(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组(p分别为P<0.05,p<0.01).说明RIA检测血清ALD(A)对于鉴别肝、胃良恶性疾患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p<0.01ALD(A)的标记进行了改进,采用间接碘化法。该法分二步进行:第一步制备125I-BH试剂,第二步将该试剂通过酰胺键与ALD(A)的末端氨基相连,制得125I-ALD(A)。这种间接碘化蛋白质标记法,大大减低了蛋白质与氧化剂、还原剂和放射性碘之间的化学作用,减少了对抗原的损伤。从标记结果看,125I-BH对ALD(A)抗原的化学结构和免疫特性的影响不大,制得的125I-ALD(A)符合RIA的要求。ALD(A)以果糖-1,6-二磷酸为主要底物,是鼠肝癌组织和人肝细胞癌中的主要ALD同工酶,其它二种同工酶:ALD(B)和ALD(C)分别存在于正常肝组织和脑组织中,因此放免测定ALD(A)比测定总ALD活力及其它二种同工酶更具临床意义。我们应用自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