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薄氏腹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薄氏腹针结合康复手法治疗,对照组以常规针刺疗法结合康复手法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House—Brachmann积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H0use—Brachmann积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疗法结合康复手法可以提高周围性面瘫患者的综合疗效.  相似文献   

2.
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治疗4周,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外周血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和免疫球蛋白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对免疫球蛋白的改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针刺合中药熏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符合周围性面瘫临床诊断的78例病人进行疗效观察。结果:痊愈53例;显效10例;好转8例;无效5例;愈显率为80.77%。结论:针刺合中药熏蒸治疗周围性面瘫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运用针刺加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周围性面瘫57例,并与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28例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痊愈牢为89.5%,对照组为64.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刺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周围性面瘫起效快,疗效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红光照射联合电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红光照射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用电针配合针刺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面瘫症状改善及面部残疾指数降低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光照射配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5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针刺治疗的临床疗效,讨论针刺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98例周围性面瘫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疗法,对照组给予TDF灯照射,急性期过后两组处理方法相同,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36%,高于对照纽的83.72%(P〈0.05)。结论:周围性面瘫急性期采用针刺治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并可缩短恢复期治愈时间。急性期针刺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7.
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将21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疗法。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8.25%,对照组有效率73.53%,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针刺面瘫穴加马钱子外敷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温静 《山西中医》2013,(11):36-36,38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足太阳经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拔罐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76.7%,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足太阳经拔罐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疗法,统计和分析治疗后的的临床疗效.结果: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6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95.0%;对照组痊愈9例,显效5例,有效2例,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治疗可以提高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张建明 《山西中医》2011,27(3):27-27,29
目的:观察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通脱法治疗组62例和传统针刺对照组60例,对2组患者痊愈率和愈显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痊愈44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12例,好转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7%;治疗组痊愈率、愈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脱法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金路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恢复期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恢复期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给予常规针刺结合金路捷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共3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为84.38%;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金路捷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韩兴利 《河南中医》2014,(9):1833-1834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敷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中药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联合中药敷贴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8.33%,治疗组有效率为90.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率和改善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敷贴能够明显改善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5例采用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对照组64例采用祛风通络针刺法。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6.1%,对照组痊愈率为70.3%,两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祛风通络针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周围性面瘫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运用针刺配合艾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艾灸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沿皮透刺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例周围性面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从地仓到颊车的沿皮透刺法,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30例中,痊愈22例,显效7例,好转1例;对照组30例中,痊愈11例,显效16例,好转3例。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周围性面瘫常规针刺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地仓到颊车的沿皮透刺法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黄丽萍  孙玲莉  张晓霞 《陕西中医》2012,(10):1389-1390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配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144例周围性面瘫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中药熏蒸加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对周围性面瘫均有明显的疗效,但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配合针刺治疗风寒型面瘫治疗作用明显增强,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针灸分期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分别为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分期针刺加电针组及对照组即不分期针刺组,每组分别为30例。比较分期针刺治疗与不分期针刺治疗之间的疗效差异,以及分期针刺治疗各方法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①分期针刺组、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不分期针刺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三组疗效要优于第四组。②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与分期针刺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两组疗效要优于分期针刺治疗组。③分期针刺加灸组及分期针刺加电针组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可以提高针刺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不分期针刺组;在分期针刺的基础上增加灸法、电针综合治疗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分期针刺组。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瘫越早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胸腺肽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除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外,还给予胸腺肽注射剂静滴;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配合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恢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联合胸腺肽治疗周围性面瘫合并糖尿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艾炷灸加针刺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针灸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收治的62例顽固性周围性面瘫患者进行随机抽样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用艾炷灸加针刺的方法,对照组28例用常规针刺加电针的方法。结果:治疗组的治愈与基本治愈率为58.8%,对照组的治愈与基本治愈率为32.1%,经检验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炷灸加针刺是治疗顽固性周围性面瘫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分期针刺结合药物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2例采用分期针刺结合药物内服,对照组32例单用分期针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8例,对照组痊愈24例,两组痊愈率和痊愈者治疗天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期针刺结合药物内服治疗周围性面瘫能提高痊愈率,明显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