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2组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电图ST变化。结果 2组均能明显控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更理想(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用硝酸甘油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起效快,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起效慢,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陈作 《光明中医》2010,25(11):2018-201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入选的80例患者为2006年1月~2008年1月我院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LMWH)和丹红注射液组,对照组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疗程10天。每日用药前后详细询问并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和有无出血倾向等不良反应,每天做静态心电图(ECG)及发病时做ECG,治疗前后做血、尿常规,心肌酶,肌钙蛋白,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低分子肝素钙。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9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治疗组同时予低分子肝素钠5000 IU每12 h 1次皮下注射,丹红注射液30 mL+5%葡萄糖液250 mL静滴,每日1次,疗程均为14 d。结果心绞痛症状缓解有效率和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与硝酸甘油、低分子肝素钠联合治疗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发作时间,同时心电图也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参麦注射液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静滴及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观察低分子肝素与银杏叶注射液联合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加用低分子肝素与银杏叶注射液治疗组各28例进行疗效观察。治疗7天后治疗组在缓解症状、心电图改变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联合应用低分子肝素和银杏叶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有效控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常规治疗组加用丹红注射液及低分子肝素)5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分子50例,分别治疗14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心电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常规疗法加用丹红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86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均常规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肠溶片、ACEI或ARB、钙离子拮抗剂等药物。治疗组在以上药物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心电图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分别为95.3%、83.7%,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2.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法相比,加用丹红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巴曲酶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对心电图及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的影响。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225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用巴曲酶联合丹红注射液,巴曲酶应用6天,第7天开始口服阿司匹林,入院后前2周不用低分子肝素、氯吡格雷,其它治疗同对照组。观察患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和Fib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心电图、Fib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达97.3%,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巴曲酶联合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耳穴光针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加用耳穴光针法。观察耳穴光针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心绞痛患者症状及心电图改变。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优于对照组。与治疗前比较,临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时间减少,心电图S-T、T波有改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耳穴光针法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经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显效和有效比例明显提高,差距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奥扎格雷钠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联合参麦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2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应用阿司匹林、依那普利、倍他乐克、辛伐他汀、单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静脉滴注及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参麦红花注射液与低分子肝素钙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组在常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每12h1次,参麦针注射液60ml、红花注射液20ml、利用5%葡萄糖液250m1分别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总有效率70.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红花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优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疗效;方法:观察统计我院治疗的予舒血宁注射液和低分子肝素的急性心绞痛患者60例,并予对照组不予此药物的60例做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67%,对照组总有效率55.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t=2.41916,P=0.02447).追访6个月,治疗组发生缺血事件18.87%,对照组发生缺血事件35.85%,治疗组低于对照组(t=2.18104,P=0.03842).结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血宁 (银杏叶注射液 )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患者 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舒血宁与低分子肝素静滴.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舒血宁与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一般治疗,吸氧、抗血小板、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丹红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治疗前后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变化血脂情况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变化,血脂情况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化瘀止痛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WHO诊断标准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脐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口服阿司匹林,静滴血塞通及极化液;治疗组另予自拟化瘀止痛汤。比较两组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控制心绞痛及心电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化瘀止痛汤联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疗效,并通过对凝血项影响以探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机制。[方法]将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5~1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钙日2次皮下注射),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检测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凝血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P<0.05)。治疗组对凝血项的影响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安全有效的,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凝血项的影响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低分子肝素联合血塞通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与血塞通合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7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 38例和治疗组 4 0例 ,对照组予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 0 .4mL脐周皮下注射 ,每 12h 1次 ,血塞通 4 0 0mg加入 5 %葡萄糖注射液 2 5 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1次 ,两组疗程均为 1周。观察心绞痛缓解、缺血性心电图改善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及缺血性心电图改善率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并且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 ,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 低分子肝素与血塞通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张欣  李亚娟  张晓静 《新中医》2021,53(17):176-179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护理疗效。方法:将2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10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100例采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再配合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同型半胱氨酸(Hcy)、基质金属蛋白酶-2 (MMP-2)、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全血低切黏度(NBL)、全血高切黏度(NBH)、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沉降率(ESR)、红细胞比容(HCT)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血浆Hcy、MMP-2较前改善,观察组干预后血浆Hcy、MMP-2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hs-CRP、TNF-α、IL-6较前改善,观察组干预后hs-CRP、TNF-α、IL-6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较前改善,观察组干预后血流动力学NBL、NBH、Fib、ESR、HCT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再配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血流速度,有效清除炎性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