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周方  许红梅 《医学争鸣》2009,(22):2663-2666
目的:探讨大黄素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ANIT灌胃制备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病理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大黄素组、模型组、模型+大黄素组,观察各组大鼠肝功能各项生化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肝细胞膜上转运体基因胆盐输出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钠-牛磺胆酸共转运蛋白(NTCP)、多药耐药蛋白2(MDR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RP3)和核受体法尼酯衍生物X受体(FXR)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TB,DB,ALT,AST,ALP和TBA浓度明显增高(P〈0.01),光镜下可见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中性粒细胞浸润,在mRNA水平NTCP,FXR表达降低(P〈0.01),MDR2,MRP3表达增高(P〈0.01或P〈0.05),而BSEP,MRP2表达差异无显著性.经大黄素治疗后TB,DB,ALT,AST,ALP和TBA均降低(P〈0.01或P〈0.05),组织病理学改变轻微,NTCP,MDR2,MRP3表达高于模型组(P〈0.05),但BSEP,MRP2,FXR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正常+大黄素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上述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大黄素对胆汁淤积型肝炎有保护作用,调节肝脏中与胆汁酸代谢相关的NTCP,MDR2,MRP3的表达以减少胆汁酸在肝脏中的蓄积可能是其退黄、恢复肝脏功能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研究垂盆草苷(sarmentosin,SA)对幼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的干预和调节作用。将48只SD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trol)、α-萘异硫氰酸酯(ANIT)组(Model)、熊去氧胆酸(UDCA)阳性对照组、垂盆草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连续1周分别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每日1次。在第5 d灌胃给予80 mg/kg ANIT造模。在造模后48 h测定大鼠的胆汁流量;测定大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的活性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的含量;检测肝脏组织病理变化和组织匀浆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NF-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胆汁酸转运蛋白与合成蛋白。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胆汁流量受到明显的抑制;大鼠肝组织出现明显的病理损伤;血清中ALT、AST、ALP、TBIL、DBIL、TBA水平显著升高;组织匀浆中MDA含量显著升高,SOD和GSH-Px含量显著降低;炎症因子TNF-α、IFN-γ、IL-1β的表达升高(P<0.05,P<0.01);FXR、SHP-1、SHP-2、MREP2、BSEP、NTCP蛋白表达下降,CYP7A1、CYP27A1蛋白表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垂盆草苷各剂量组大鼠的胆汁流量呈现不同程度的增加;大鼠肝脏组织的病理损伤有所改善;血清中ALT、AST、ALP、TBIL、DBIL、TBA水平降低;肝脏组织匀浆中MDA的含量降低,SOD、GSH-Px的含量升高(P<0.05,P<0.01);TNF-α、IFN-γ、IL-1β的表达降低(P<0.05,P<0.01);结果表明垂盆草苷对于胆汁淤积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其中垂盆草苷高剂量的作用效果与UDCA组相当,同时垂盆草苷可上调FXR、SHP-1、SHP-2、MREP2、BSEP、NTCP蛋白表达,下调CYP7A1、CYP27A1蛋白表达,说明垂盆草苷通过调控相关蛋白发挥作用。垂盆草苷对ANIT所致的SD幼龄大鼠肝内胆汁淤积有明显的干预和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参与胆汁酸的转运与合成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茵陈、白茅根、紫草等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小鼠急性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茵栀黄注射液)和提取液大、中、小给药组。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d后,ANIT诱发黄疸模型,48h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茵栀黄组、提取液小剂量给药组的ALT、AST、ALP、TBIL、IBIL,均显著下降(P〈0.05);与茵栀黄组比较,提取液小剂量给药组ALT、AST、ALP、TBIL、IBIL,均无差异(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提取液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小胆管增生。结论:提取液具有降低实验性胆汁淤积小鼠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和改善肝脏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丙酮酸乙酯(EP)对利福平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24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利福平,200 mg· kg-1· d-1)和EP组(利福平200 mg· kg-1· d-1+丙酮酸乙酯40 mg· kg-1· d-1),每组8只.造模后第7天处死小鼠,检测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检测小鼠肝组织总胆汁酸(TBA)、丙二醛(MDA)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及乙酰化的HMGB1(AC-HMGB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BIL、DBIL、ALP、ALT水平升高(P<0.05);肝细胞空泡变性、脂肪变性明显,部分肝细胞可见嗜酸性变、核溶解或固缩;肝组织TBA、MDA的含量提高(P<0.05),SOD减少(P<0.05),HMGB1及AC-HMGB1表达增多(P<0.05),HMGB1胞浆表达为主.与模型组相比,EP组小鼠血清TBIL、DBIL、ALP、ALT水平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学变化改善;肝组织TBA、MDA的含量降低(P<0.05), SOD增多(P<0.05),HMGB1及AC-HMGB1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HMGB1以胞核表达为主.结论 丙酮酸乙酯能够减轻利福平所致的小鼠肝损伤,其机制可能与丙酮酸乙酯抗氧化,下调肝组织HMGB1及AC-HMGB1的表达和调节HMGB1的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肝炎合剂1号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小鼠急性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茵栀黄注射液)和提取液大、中、小给药组。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d后,ANIT诱发黄疸模型,48h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茵栀黄组、合剂小剂量给药组的ALT、AST、ALP、TBIL、IBIL,均显著下降(P〈0105);与茵栀黄组比较,合剂小剂量给药组ALT、AST、ALP、TBIL、IBIL,均无差异(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合剂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小胆管增生。结论合剂具有降低黄疸小鼠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和改善肝脏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栀子柏皮汤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实验组大鼠灌胃给予栀子柏皮汤7 d,第7天给药后4 h给ANIT造模。48 h后,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碱性磷酸酶(AL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活性及肝匀浆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胆汁代谢相关的转运体胆盐输出泵(BSEP)、钠-牛磺酸共转运体(NTCP)及氧化应激相关酶细胞色素CYP2E1的表达。结果栀子柏皮汤能够呈剂量依赖性的降低血清TBIL、ALP、ALT、AST、GGT及肝组织中MDA、GSH含量;提高肝组织中SOD、GSH-Px活性;增加肝组织中BSEP的表达,降低NTCP及CYP2E1的表达。结论栀子柏皮汤对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大鼠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胆汁代谢相关转运体及抗氧化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肝片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大鼠的保肝利胆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UDCA,30 mg/kg)组及护肝片低、中、高剂量(5、10、20 mg/kg)组,每组20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大鼠灌胃给予40 mg/kg ANIT油溶液,连续14 d,诱导胆汁淤积模型。第15天起,各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7 d。末次给药后,取血,分离肝脏组织。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PCR检测肝组织钠离子依赖型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Ntcp)、胆盐外排泵(Bse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多药耐药相关蛋白3(Mrp3)的mRNA表达;ELISA和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Ntcp、Bsep、Mrp2、Mrp3的蛋白表达。结果:①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TBIL、DBIL、TBA、ALT、AST、AL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UDCA组及护肝片各剂量组TBIL、DBIL、TBA、ALT、AST、ALP水平明显降低(P0.05)。护肝片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P0.05),高剂量组最为显著。②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和胆管上皮细胞坏死,且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各药物治疗组的肝损伤程度均有不同程度减轻,UDCA组及护肝片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③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Ntcp、Bsep、Mrp2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Mrp3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UDCA组及护肝片各剂量组Ntcp、Bsep、Mrp2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rp3 mRN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护肝片高剂量组Ntcp、Bsep、Mrp2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低、中剂量组(P0.05),Mrp3 mRNA表达水平低于低、中剂量组(P0.05)。④ELISA检测蛋白表达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蛋白阳性表达并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肝脏Ntcp、Bsep、Mr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Mrp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UDCA组及护肝片各剂量组Ntcp、Bsep、Mrp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Mrp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护肝片高剂量组Ntcp、Bsep、Mrp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低、中剂量组(P0.05),Mrp3蛋白表达水平低于低、中剂量组(P0.05)。结论:护肝片对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大鼠具有保肝利胆效应,且呈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与上调肝脏Ntcp、Bsep、Mrp2表达,降低Mrp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
中药复方茵白汤的剂型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茵陈、白茅根、紫草等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小鼠急性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并且选择最佳剂型。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物对照组(茵栀黄注射液)水煎液组和水煎液正丁醇萃取液给药组。各治疗组连续灌胃给药7d后,ANIT诱发黄疸模型,48h后摘眼球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茵栀黄组、水煎液给药组、水煎液正丁醇萃取液给药组的ALT、AST、ALP、DBIL、IBIL,均显著下降(P〈0.05);与茵栀黄注射液比较,水煎液给药组和水煎液正丁醇萃取液给药组的ALT、AST、ALP、DBIL、IBIL,均无差异(P〉0.05),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茵白汤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小胆管增生,水煎液正丁醇萃取液优于水煎液。结论:茵白汤具有降低实验性胆汁淤积小鼠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和改善肝脏组织损伤的作用。剂型选择正丁醇萃取转水溶。  相似文献   

9.
胆淤指示酶升高程度在鉴别肝胆疾病黄疸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胆淤指示酶升高程度在肝胆疾病黄疸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黄疸的类型分为肝细胞性黄疸组和胆汁淤积性黄疸组,后者再分为肝内胆汁淤积组和肝外胆汁淤积组。分析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在肝细胞性和胆汁淤积性黄疸之间、以及肝内和肝外胆汁淤积之间分布的差异,并构建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结果与肝细胞性黄疸组相比,胆汁淤积性黄疸组血清ALP与GGT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根据ROC曲线计算血清ALP和GGT诊断胆汁淤积性黄疸准确度最高(特异度和敏感度之和最大)的临界值均为3×正常值上限(upperlimitofnormalvalue,ULN),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4.29%和85.71%、92.38%和99.2%。在胆汁淤积性黄疸患者中,肝外胆汁淤积组血清GGT水平显著高于肝内胆汁淤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清ALP水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GT≥12×ULN时,诊断肝外胆汁淤积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0.63%和72.58%。结论血清ALP、GGT升高大于正常值上限3倍时有助于鉴别肝细胞性和胆汁淤积性黄疸,GGT明显升高更有助于肝外胆汁淤积的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赤芍总苷退黄降酶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赤芍总苷低、中、高剂量组和苯巴比妥钠组;灌胃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小鼠黄疸模型,分别在实验第6天和第12天观察各组药物对小鼠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胆汁酸(TBA)、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等血清学指标及对小鼠胆汁分泌量和肝组织中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酸转移酶(UDPG-T)活性的影响,实验第6天观察各组药物对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除第6天赤芍总苷中剂量组ALT、第12天低剂量组AST无显著差异外,赤芍总苷3个剂量组血清学指标均明显下降(P<0.05或P<0.01);赤芍总苷中、高剂量组胆汁分泌量显著增加(P<0.01或P<0.05);3个剂量组和苯巴比妥钠组睡眠时间均明显缩短(P<0.01);赤芍总苷组肝组织UDPG-T活性明显提高(P<0.05)。结论 赤芍总苷具有退黄降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胆汁分泌量、提高肝药酶及UDPG-T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茵黄合剂对苯甲酸雌二醇(EB)诱导的肝内胆汁瘀积模型大鼠血清胆汁酸分泌的影响。方法:采用EB复制雌激素性肝内胆汁瘀积模型,并观察茵黄合剂对实验大鼠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孕鼠经雌激素造模后,血清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均有明显升高。茵黄合剂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有不同程度拮抗雌激素所致血清TBA、TBiL及ALT、ALP的升高作用。结论:茵黄合剂具有减轻雌激素造成肝内胆汁瘀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丹参注射液对ICP患者IFN-γ、TNF-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血清干扰素-γ(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并进行疗效评价。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以7d为一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TBIL、DBIL、ALT及AST水平,放免法检测血清CGA、IFN-γ及TNF-α的变化,评价丹参注射液的疗效。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及对照组ICP患者血清ALT、AST、TBIL、DBIL及CGA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观察组下降快于对照组(P<0.01)。②治疗后观察组ICP患者血清IFN-γ、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可作为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辅助用药,疗效好,其作用机制可能为维持免疫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消黄方对急、慢性肝损伤所致黄疸的治疗作用。方法:以消黄方为研究对象,运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急性黄疸和二甲基亚硝胺大鼠肝硬化诱导慢性黄疸模型,观测消黄方的疗效。(1)急性黄疸: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ANIT处理组(30只)。ANIT按照2mL/kg一次性经口灌胃,48h后ANIT处理组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消黄方组及UDCA组(各10只),各组每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消黄方、UDCA治疗1周,实验结束处死全部大鼠。(2)慢性黄疸:Wistar雄性大鼠27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DMN模型组(17只)。DMN模型组大鼠腹腔注射DMN(10mg.kg-1)共4周制备肝硬化伴随黄疸模型。造模2周末取正常和模型大鼠各3只作为药前观察,其余模型大鼠(14只)随机分为消黄方组和模型对照组(各7只);实验第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获取样本,观察大鼠的死亡率及肝功能情况。结果(:1)急性黄疸模型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ANIT模型组大鼠肝功能显著异常,ALT、AST、ALP、TBIL显著升高(P〈0.05或P〈0.01)。UDCA和消黄方显著降低血清TBIL含量(P〈0.01),消黄方显著降低ALT、AST活性(P〈0.05或P〈0.01),UDCA改善不明显(P〉0.05)。(2)血清TBIL含量及ALT、AST活性随DMN造模时间呈梯形增加(与正常大鼠比较,P〈0.05或P〈0.01);与4周模型对照组相比,消黄方显著降低血清TBIL含量及ALT、AST活性(P〈0.05或P〈0.01)。结论: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治法的消黄方具有保肝降酶退黄作用,对急慢性肝损伤(黄疸)均有显著的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充分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养心草对四氯化碳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养心草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1组、治疗2组和联苯双酯组。各组正常饮食,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每天灌胃生理盐水10mL/kg,治疗1组灌胃养心草总黄酮100mg/kg,治疗2组灌胃养心草总黄酮200mg/kg,联苯双酯组灌胃联苯双酯100mg/kg,每天1次,连续15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分别于第15天给药后2h,腹腔注射CCl40.5mL/100g体重,造成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造模16h后断头取血,测定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及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丙二醛(MDA)活性。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治疗1组、2组小鼠血清中ALT、AST含量下降,肝组织中SOD活性提高,MDA含量降低。结论:养心草对四氯化碳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小鼠醉酒模型及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探讨藏药帕珠丸对醉酒小鼠的解酒作用及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肝护肝作用的影响.方法 抗醉酒研究:采用帕珠丸高中低剂量组进行灌胃干预,以生理盐水作为对照,观测小鼠翻正反射情况、攀附能力.保肝作用研究:正常、模型对照组予生理盐水,联苯双酯组和帕珠丸高中低剂量组予相应剂量药物进行灌胃(15天),末次灌胃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予酒精灌胃制作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检测其血清AST、ALT、ADH含量及肝脏组织中的MDA、GSH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帕珠丸各剂量组可明显延长小鼠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并缩短小鼠翻正反射恢复时间(P<0.05),延长小鼠攀附时间(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急性酒精肝损伤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ADH含量及肝组织中MDA均明显升高,肝组织中GSH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帕珠丸各剂量组可降低血清ALT、AST、ADH及肝组织中的MDA含量,升高肝脏GSH含量(P<0.05).结论 帕珠丸具有较好的防醉、解酒功能,其可能通过降低肝组织MDA、升高GSH含量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发挥保肝护肝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藏药七味红花殊胜散对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不同剂量观察七味红花殊胜散对CCl4所致化学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的影响,观察小鼠血清SOD、MDA和GSH的水平。结果:七味红花殊胜散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ALT和AST活性(P〈0.05),提高血清中SOD的活性(P〈0.05)和GSH水平(P〈0.05),降低MDA的水平(P〈0.05),大剂量组效果显著;小鼠肝组织切片(光镜)观察,肝细胞病理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明显减轻。结论:七味红花殊胜散对CCl4所致的化学性肝损伤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蚊香对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 IL)及肝组织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5只。慢性吸入组每天熏蚊香8 h,连续6 d;急性吸入组急熏蚊香3 h;联合吸入组在慢性吸入的基础上再急熏3 h;空白组不作处理。各组小鼠处理后立刻检测血清中ALT、AST和TB IL的含量并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切片。结果联合吸入组的血清ALT和AST均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慢性吸入组的血清ALT和AST亦明显高于急性吸入组和空白对照组(P〈0.01);联合吸入组、慢性吸入组的血清TB IL明显高于急性吸入组和对照组(P〈0.01)。病理切片显示联合吸入组、慢性吸入组、急性吸入组的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水变性和肝窦充血。结论蚊香对小鼠肝脏具有损害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一贯煎改善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05只小鼠分为模型组185只和正常对照组20只,模型组腹腔注射二甲基亚硝胺(DMN)4周制备肝纤维化模型,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同等量生理盐水。于造模成功后将模型组随机分为3组:一贯煎组、阳性对照组(肝细胞生长因子组即HGF组)、空白组,一贯煎组予一贯煎灌胃给药,HGF组予肝细胞生长因子皮下注射给药,空白组予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治疗,共治疗4周。分别于造模2周、4周、治疗2周、4周时观察小鼠一般状况、血清生化肝功、肝组织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并进行半定量分析,评估一贯煎对肝纤维化的治疗作用及对相关因子的影响。结果(1)一贯煎治疗后小鼠腹水等症状逐渐改善,死亡率降低;(2)模型组4周时ALT、AST、TBIL、DBIL、ALP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ALB、CHE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一贯煎组ALT和AST均在第2周时明显降低;ALB在第2周明显增高( P=0.001);CHE在第4周明显增高(P=0.000),且第4周较第2周明显增加(P=0.001);ALP在第4周时明显降低(P=0.037);TBIL、DBIL、GGT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明显变化。(3)肉眼观察一贯煎组治疗后部分肝脏轻度肿大,黄褐色,表面尚光滑,HE染色肝组织结构较完整,肝细胞变性、坏死情况较模型组轻。一贯煎组4周时α-SMA表达弱阳性,较空白组强阳性表达减弱。(4)SDF-1/CXCR4及ERK1+2均为一贯煎组4周阳性表达较2周明显增高;Wnt-1/β-catenin及NF-κB p65均为一贯煎组4周阳性表达较2周明显降低。结论一贯煎能改善小鼠肝纤维化和肝功能,SDF-1/CXCR4、Wnt-1/β-catenin、NF-κB p65、ERK1+2参与小鼠肝纤维化过程,一贯煎通过调控上述机制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硫氨酸维生素B1针(甲维比)对妊娠期肝内胆汗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妊娠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妊娠组、模型组、甲维比高剂量组2ml/(kg·d)、甲维比中剂量组1ml/(kg·d)、甲维比低剂量组0.5ml/(kg·d)、腺苷蛋氨酸组100mg/(kg·d)。从其妊娠第12天开始肌内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5mg/(kg·d),连续6d,同时给药1周。正常妊娠组与模型组均肌注等容积蒸馏水。检测大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汁酸(TBA)、雌二醇(E2)水平;并比较各组大鼠肝脏组织病理变化;运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大鼠肝组织Th1细胞因子及核因子NF-κB的表达。结果甲维比高、中剂量治疗组及腺苷蛋氨酸组均较模型组大鼠流产率、胚胎致死率显著降低(P〈0.01),大鼠血清TBIL、ALT、TBA、E2水平也降低(P〈0.01),Th1细胞因子及核因子NF-κB的表达下调(P〈0.01),大鼠的肝脏病理变化得到较大改善。结论甲维比可通过降低模型大鼠肝组织Th1细胞因子及核因子NF-κB的表达对ICP模型大鼠发挥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