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乌兰  赵海燕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F0003-F0003
老年人患者随着年龄增大,血管壁增厚,弹性减退,血管壁硬度增加,若使用一次性钢针长期反复穿刺,不仅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因此静脉留置针在老年患者中广泛应用,封管是留置成功的关键,方法得当可延长置管时间,因而留置针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摸索与临床实践总结出以下儿点延长置管时间。  相似文献   

2.
老年患者皮肤松弛、血管易滑动且弹性差,使用浅静脉留置针能有效的保护血管,老年患者皮肤减少老年患者因长期治疗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然而使用留置针后引起静脉炎的事例时有发生,这间接给患者造成另一方面的伤害.我科通过缩短留置时间,严格无菌操作及合理选择静脉等方面使用留置针,有效的减少了静脉炎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总结肛肠外科患者化疗期间PICC置管期间的护理。目的:为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以预防和减少化疗所导致的静脉炎。方法: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对112例肿瘤患者在置管期间护理结果的观察。结果:应用PICC导管112例,功率为留置时间180~390天,平均置管时间为285天。结论:PICC帮助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的顺利完成,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4.
为了减轻患者痛苦,和谐护患关系,本文总结了54例静脉留置针在临床的应用,认为静脉留置针的应用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又能快速给药,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提高了护理效率。但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长期置管的患者常导致某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观察护理亦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皮式静脉留置针在临床应用方法及护理体会.方法:观察我科进行头皮式静脉留置针操作的住院患者180例,分析留置针的正确应用方法、日常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结果:180例患者均穿刺成功,置管时间3-8天,平均置管时间5.4天,有12例出现静脉炎,16例出现管道堵塞,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无拔管患者,未见其它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头皮式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只要正确选择穿刺血管,合理选择静脉留置针,熟练的穿刺技术是静脉留置针成功应用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邵建红 《内蒙古中医药》2014,33(33):165-165
目的:探讨浅静脉留置针置管法在老年患者静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2例患者按穿刺日期单双号进行分组,单日穿刺患者36例(83例次)采用常规置管方法为对照组,双日穿刺患者36例(91例次)采用穿刺进针见回血后直接拔出针芯送管的方法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穿刺针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浅静脉留置针穿刺进针见回血后直接拔出针芯送管的方法在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血管脆性增加、静脉弯曲多等因素的患者中应用方便,简单易学,置管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7.
芦荟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美花 《河南中医》2003,23(6):63-64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作为一项新的护理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它不仅可避免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 ,也可保护穿刺的静脉 ,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措施。但在使用的同时 ,套管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在 30 %左右[1] ,一般在置留 6~ 7d[2 ] 静脉炎的发生率较高。临床研究表明 ,主要影响留置套管针输液留置时间的是并发静脉炎。为防止置管并发静脉炎的发生 ,自 2 0 0 0年始 ,采用芦荟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 2 0 0 0年 1月~ 2 0 0 2年 12…  相似文献   

8.
三黄软膏预防浅静脉留置针并发静脉炎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浅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在临床已被广泛应用,它不仅可以保证药物的顺利输入,减少药物外渗引起局部组织坏死,也可减轻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但在使用套管针留置期间,静脉炎发生率也明显增高,为预防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并发静脉炎的发生,自2004-10~2005-02.我院采用三黄软膏外敷预防浅静脉留置输注血管性药物及脂肪乳剂所致静脉炎,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特别是危重患者,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时用药,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因此,做好静脉留置针置管期间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老年哮喘患者静脉留置针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收治的老年哮喘病人应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62例患者中,一次穿刺成功350例,最短留置时间为2天,最长为7天,出现外渗25例,堵管9例,脱出3例,发生静脉炎5例。结论:护士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提高穿刺成功率的关键;静脉留置针已成为临床输液治疗的主要手段,它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有效保护患者的血管,减轻患者痛苦,有效保持静脉通路,为抢救争取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重要的给药途径,静脉留置针具有可避免反复静脉穿刺、减轻痛苦、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且不易破坏血管壁等优点,在临床工作中已广泛应用。我科对患者采取浅静脉穿刺置管输液,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开展套管针(留置针)输液可以为手术病人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解决了普通输液针因体位的变动而造成术中漏针的麻烦,还解决了小儿输液及长期慢性病人因反复浅静脉穿刺对外周浅静脉的破坏给病人带来的痛苦,且留置针不影响人带管肢体的活动。近年来套管输液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现将套管针输液的观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浅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管腔柔软,能较长时间留置在血管内,在临床中大多用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大多有动脉硬化,血管壁增厚,脆性增大,血管易滑动,常规针头输液易穿破血管。浅静脉留置针固定于患者局部,一可为患者消除因反复穿刺造成的痛苦,其二可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4.
随着静脉留置针技术在临床的普遍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也随着发展起来。为了减少患者的痛苦,利于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提高护理工作效率,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然而长期置管的患者如处理不当,可造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痛苦,甚至影响治疗效果,因此在静脉针置管期间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非常重要。其中,临床留置针穿刺的常见并发症有静脉炎、肢体肿胀、皮下血肿、套管堵塞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的穿刺送管方法,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静脉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并为抢救重、危患者生命赢得时间。方法采用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对390例住院患者行静脉穿刺输液。结果静脉留置针穿刺一次性成功383例,成功率98.2%,平均留置时间4~5d,取得较好效果。结论通过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有效地减少了持续输液患者的穿刺频率,减轻了患者的身心痛苦,为临床安全输液提供了可靠保证,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及护理要点。方法:将3209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留置针组1706例使用静脉留置针。普通组1503例使用普通输液针。结果:治疗组患者每次用药的速度、质量、保留时间及减轻病人痛苦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静脉留置针应用在临床上,既解决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随时打开静脉通道及早用药,还可以留置针取血,减轻了护士的护理工作量,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浅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具有减少血管损伤,利于定时给药和抢救等,减轻患者由于反复穿刺而造成的痛苦,减少液体外渗,同时保证合理用药时间,为输血和输液提供方便,被广大患者及护理人员所接受。本文对30例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护理,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提高浅静脉留置针一次性置管的成功率。方法通过2014年8月—2015年4月在骶麻加局麻下行肛周手术患者140例使用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观察,从改进浅静脉留置针的穿刺置管法,改进3M透明敷贴的固定粘贴法、封管液的选择和推注速度、留置部位与置管前、中、后给予川香散辅助浅静脉置管的观察比较。结果改用川香散外敷更能确保成功,操作起来更轻松,值得推广应用。结论川香散对提高浅静脉置管成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李红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3):144-145
目的:为了避免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对外周血管的反复穿刺,减少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采用颈外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术能很好的建立静脉通道,保证病人化疗顺利完成.方法:对500例肿瘤患者实行颈外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置管后给药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插管成功率为98%,留置时间50.56±20.60天.本组实验未发生1例血气胸和误伤动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颈外静脉或股静脉穿刺置管术成功率高,导管留置时间长,发生严重并发症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推广性强的技术.  相似文献   

20.
浅静脉留置针的优越性在于可减轻反复穿刺的疼痛感,维持静脉通道,以便提高抢救成功率.现就浅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总结如下. 1 操作方法 在行留置针前对患者及家属说明置管的目的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