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为金标准,比较指寸定位法量取腧穴的准确性.[方法]选择形体健全的学生或患者63人,以厘米(cm)为单位测量3种手指同身寸的长度与6种骨度分寸的长度;再用每一种指寸的长度(单位:cm)分别测量每一骨度分寸的长度,所得出的寸数再与该骨度规定的寸数比较,即得出差异寸数.[结果]1)绝大多数人手指同身寸与骨度规定的分寸有差异.2)3种指寸测量脐至耻骨联合上缘,所得寸数均多于规定的5寸(同身寸,下同).3)测量胸剑联合至脐、两乳头间距、肩胛骨内缘至后中线、肘横纹至腕横纹、腘横纹至外踝尖时,所得寸数与规定寸数比较,有多有少,双向波动.[结论]1)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2)尽管指寸法存在取穴误差,但绝大多数的差异均数较小,离散度也较小,所以在取靠近骨度两端的腧穴(如靠近肘、腕、膝、踝部位的腧穴:内关、足三里,悬钟、三阴交等)时,仍可使用.3)若用指寸法量取骨度中部腧穴(如上下巨虚、条口、丰隆),须从骨度一端量起,量至中部则误差会积累到明显的程度,所以,此时指寸法要在骨度分寸的矫正下使用.4)取穴应以骨度分寸定位法、体表标志定位法、简便取穴法为主.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内关、足三里穴的几种指寸法与骨度分寸法定位之间的差异,探讨四肢部腧穴准确而简便的定位方法.方法:随机选择100名健康成年志愿者(18~25岁),男女各半,采用体重秤、人体测高仪、圆杆直角规、电子数显游标卡尺等标准测量仪器,测量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肘横纹至腕横纹的距离、膝中至外踝尖的距离、拇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四指横寸,比较内关穴、足三里穴骨度分寸定位与手指比量定位的差异.结果:内关穴的骨度分寸法定位与一夫法(横指同身寸法)比较无差异(P>0.05),足三里穴的骨度分寸法定位与一夫法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1),而两穴骨度分寸定位与中指同身寸、拇指同身寸定位法比较均差异性显著(P<0.01).结论:内关、足三里穴的骨度分寸定位与一夫法定位接近,与中指同身寸法及拇指同身寸法定位相差较大.提示四肢部腧穴的指寸法定位以一夫法较为准确,可用其作为临床参考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根据骨度分寸理论,通过测量得出髌底至腘横纹的骨度折量分寸,为梁丘、阴市、伏兔等膝关节周围腘穴定位提供简便、准确的骨度分寸进行初步探索,进一步完善骨度分寸取穴法。方法:随机选择100名19.23岁健康大学生志愿者,男性44名,女性56名,采用人体实测方法,采用公制软尺等标准测量仪器,将所测髀枢-膝中、髀枢-髌底以及髌底-膝中的厘米(cm)值与骨度分寸值进行折算比较。结果:x±s值为1.33±0.36,即梁丘、阴市、伏兔的定位至腘横纹的距离远远大于《针灸学》教材上髌底上2、3、6寸。结论:根据本项目的实测分析研究,我们认为梁丘、阴市、伏兔的定位约为腘横纹上3.5、4.5、7.5寸。  相似文献   

4.
针灸骨度人体测量100例研究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u XD 《针刺研究》2011,36(1):66-71
目的:通过人体实际测量,比较《灵枢.骨度》的尺寸与现行针灸骨度之间的差异,探讨针灸骨度相关人体各部位间的比例关系。方法:依据现行国家标准《腧穴定位人体测量方法》(GB/T 23237-2009)规定的方法,对100名部队战士进行了12项针灸骨度的人体测量。结果:(1)两头维与两完骨间弧长,两者作为头部横寸同为9寸,实际长度并不相等;(2)两云门间距12寸,其与两乳头间距的实测比值符合12∶9.5的比例关系,与《灵枢.骨度》"两乳之间广九寸半"的记载相符,而与现行针灸骨度两乳间8寸不符;(3)天突-脐中与脐中-耻骨联合上缘的实测比值与《灵枢.骨度》中两者的比值17∶6.5相符,而与现行针灸骨度不符;(4)根据腋前纹头-肘横纹的实测距离,折算出这一距离的骨度值为12寸,与现行针灸骨度腋前纹头至肘横纹9寸不相符;(5)根据髌底-髌尖的实测距离,折算出这一新增骨度值为2寸,与现行国家标准记载相符。结论:(1)现行针灸骨度中,两头维间9寸、两乳间8寸、脐中-耻骨联合上缘5寸、腋前纹头-肘横纹9寸均为后世医家根据相关部位穴距相加的尺寸,增改《灵枢.骨度》相关尺寸而成,从而导致了《灵枢.骨度》尺寸与现行针灸骨度之间的差异,以及部分针灸骨度间的比例关系与人体实际测量结果不符;(2)新增骨度两云门间距12寸、髌底-髌尖2寸,符合人体实际测量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在针灸临床中取穴是否准确与针灸治疗效果有密切关系。诸多定穴方法中“骨度”折量法较常用 ,它是将人体各部的长度以骨节缝叉或其他标志为依据 ,定出等份而用于腧穴的定位的方法 ,其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的患者均按此为准进行折量。如肘横纹至腕横纹为 12寸。在手太阴经上腕横纹上 7寸为孔最穴。目前多数医者取穴时多用约定法 ,常不能准确取穴 ,特别是初学者更易出现误差 ,故制此“标尺”便于准确无误地取准每一穴位 ,以提高疗效 ,制法如下 ,供同道参考。不足之处恳请指出 ,以便改进。1.取木条或竹条厚 0 .1cm~ 0 .2 cm ,宽 1cm~ 1…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与体重指数(BMI)无关及有关部位古今未变骨度折成1寸的长度均值,来分别验证已变部位骨度折成1寸的尺寸大小,以期为规范骨度分寸定位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骨度分寸古代文献"数据库,分别总结古今未变及已变的骨度尺寸,并结合人体测量对BMI在不同范围的200名志愿者15项骨度进行实测。结果:(1)古今尺寸大小未变及已变的骨度均有6条;(2)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平髌尖)、腘横纹(平髌尖)至外踝尖的测量值与BMI存在相关关系;两乳头之间和两乳晕内侧缘之间的测量值与BMI存在显著相关关系;(3)已变部位骨度尺寸建议按照两乳头之间9.5寸、两乳晕内侧缘之间8寸、天突至岐骨9寸、岐骨至脐心9寸、脐心至横骨6.5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胫骨内侧髁下方阴陵泉至内踝尖16寸折量定穴。结论:(1)将BMI作为影响因素,符合骨度适于"众人之度"的特点;(2)由"已知"(古今未变骨度)骨度推"未知"(已变部位骨度)骨度,依据"局部"(各部位骨度折成1寸的长度)与整体(BMI)的固定关系,可验证骨度起止点,探求正确尺寸。  相似文献   

7.
<正> 间使(手阴厥心包经) 文献依据:在掌后三寸,两筋间陷者中(《甲乙经》)。体表定位:在前臂掌侧,腕横纹正中(大陵)直上三寸,当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针法:直刺八分。穴位层次解剖: 1.皮肤:由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双重分布。 (1) 前臂内侧皮神经是臂丛内侧索分  相似文献   

8.
指寸定位法在临床取穴定位应用时,易出现偏差.经分析,找出了指寸定位法使用至今的主要原因是习惯以简便的指寸“替代”频繁的折量寸造成的.由于准确的定位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显得十分重要,而目前对取穴定位方法的研究又较为薄弱,为此,笔者通过整合骨度折量定位法,提出了“测量骨度定位法”,使用自制的“骨度分寸定位尺”,将传统的骨度折量定位法整合为科学的“测量骨度定位法”,并可替代指寸定位法.  相似文献   

9.
<正>.列缺(LU7)属手太阴肺经穴,该经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在前臂,腕掌侧远端横纹上1.5寸,拇短伸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拇长展肌腱沟的凹陷中~([1])。其主治广泛,临床常用,现总结如下。1操作列缺穴的操作~([2]),或针或灸,多以沿拇长展肌腱沟向肘侧或腕侧斜刺或平刺为主,灸3~7壮。临床针刺时,最好使患者仰卧,坐位极易晕针,前臂伸直于体侧或屈曲于腹部,手背向上;常规消毒后向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验现代女性胸腹部骨度分寸标准.方法:测量101例青年女性身高、体质量、胸腹部骨度分寸长度,将身高除以75计算同身寸,折合为实测骨度分寸后,与2006国标和《灵枢·骨度》中的胸腹部骨度分寸进行比较.结果:女性两乳之间和两喙突之间实测骨度分寸与2006国标一致,分别为8寸和12寸;脐中→耻骨联合上缘(曲骨)与《灵枢...  相似文献   

11.
内关(Nei guan) 归经 穴属手厥阴心包经;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阳维脉。 定位 腕横纹正中直上2寸,当掌长肌腱和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取法 伸臂仰掌,于掌后第一横纹直上2寸,两筋之间取穴。  相似文献   

12.
内关。系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又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因其穴治胸膈痞塞不通之内格诸症,犹内藏之关隘,故名。其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相似文献   

13.
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经穴、俞穴、原穴。 定位: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仰掌,豌豆骨的桡侧缘,即尺侧腕屈肌腱附著於腕豆骨的桡侧,掌後横纹上。  相似文献   

14.
神门(Shen men) 归经 穴属手少阴心经, 为心经原穴。 定位 腕横纹上尺侧端, 尺侧曲腕肌腱的桡侧凹陷 中。 取法 仰掌,在掌后第一 横纹小拇指一侧,肌腱的桡侧取穴。  相似文献   

15.
曲池(Qu Chi) 归经 穴属手太阳大肠经,本经合穴。 定位 肘横纹桡侧端凹陷处。 取法 曲肘臂成直角,当肘横纹尽头处。 刺法 直刺0.8~1.2寸;可灸;电针;穴位注射。 主治 曲池穴为清热要穴,又是驱除周身风邪的常用穴之  相似文献   

16.
风市穴定位的人群抽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家标准经穴部位》制定的风市穴取穴方法,测量了500个正常人体风市穴的定位,按照骨度分寸理论,将所得测量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结果为11.18±0.17寸,明显大于理论值7寸.故风市穴的定位为垂手直立时,中指尖所指处,或腘横纹上11寸最准确.  相似文献   

17.
马银恋 《河北中医》1987,(3):F0003-F0003
前臂23穴穴位、取穴法及与腰背部的相应部位:前臂曲屈成90度角,手心贴于上腹部,用绷带将腕部悬于颈项固定。从肘横纹尖垂直向下至尺、桡骨之间外侧为起点,至腕横文处分成3段。肘段的1/3再分成11等段(每段为一穴,共12穴),背部的1~14椎是相应部位。中段的1/3再分成11等段(每段为一穴,共11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在定位取穴时的综合运用。方法利用体质指数,把华南籍大学生分类,分别记录462名受测者3种同身寸和5种代表性骨度分寸的长度的数据,将这些数据折成针灸学特定意义上的“1寸”,用双变量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中的均数间多重比较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同身寸和骨度分寸与体质指数都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对于重度消瘦者,3种同身寸都适宜用于上肢和背腰部诸穴,中指同身寸和一夫法同时也都适宜用于胸腹胁部和下肢诸穴,而头部穴最适宜采用一夫法。对于中度消瘦者,3种同身寸都适宜用于上肢和背腰部诸穴,而头部、胸腹胁部和下肢诸穴最适宜采用中指同身寸。对于轻度消瘦者,3种同身寸都适宜用于背腰部诸穴,拇指同身寸和一夫法同时也都适宜用于上肢诸穴,而头部、胸腹胁部和下肢诸穴最适宜采用中指同身寸。对于正常者,拇指同身寸适宜于上肢诸穴,背腰部诸穴适宜于一夫法,而头部、胸腹胁部和下肢诸穴最适宜采用一夫法。对于超重者,中指同身寸和拇指同身寸都适宜于上肢诸穴,一夫法适宜于背腰部诸穴,而头部、胸腹胁部和下肢诸穴最适宜采用一夫法。对于肥胖者,3种同身寸都适宜于上肢和腰背诸穴,中指同身寸和一夫法都适宜于下肢诸穴,中指同身寸也适宜于胸腹胁部诸穴,而头部诸穴最适宜中指同身寸。结论在临床取穴时,医者需因人而异,综合使用3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的方法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骨度分寸取穴法所定标准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骨度分寸取穴法(又称骨度法)是临床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之一,它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来确定腧穴位置的一种方法。此法早见于《灵枢·骨度》篇。我们以前的工作已证明,《灵枢·骨度》篇中所列各部尺度是古  相似文献   

20.
彭江华 《中国针灸》2002,22(8):30-38
1 一般资料所选择 4 8例均为针灸科门诊病人。男 2 2例 ,女 2 6例 ;年龄最小 38岁 ,最大 6 4岁 ,平均 5 1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5年。2 治疗方法(1)取穴定位 让患者用力握拳向掌侧屈腕 ,在腕部掌侧可有三条纵行皮下的隆起 ,中间者为掌长肌腱 ,桡侧的为桡侧腕屈肌腱 ,尺侧的为尺侧腕屈肌腱。在下端腕横纹尺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选一进针点A1,沿尺侧腕屈肌的内侧缘向远端移动 2厘米左右再定一进针点A2 ;在下端腕横纹上的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定进针点B1,再沿桡侧腕屈肌腱向远端移动 2厘米左右定一进针点B2 (见图 1)。图 1 针法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