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巴酚丁胺(Dobutamine)化学名dl-3,4-二羟基-N-[3-(4-羟基苯基)-1-甲基丙基]-β-苯乙胺盐酸盐。为多巴胺(Dopamine)的衍生物,是一种对心脏具有选择性作用的儿茶酚胺类药物。我所合成的多巴酚丁胺已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CBIQ及多巴酚丁胺对氧化损伤的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不同浓度CBIQ、不同浓度多巴酚丁胺及两种药物共同作用对过氧化氢(H2O2)损伤的肺泡上皮细胞株A549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H2O2损伤后的A549细胞经不同浓度CBIQ及多巴酚丁胺处理后,细胞死亡数均明显减少。浓度为1×10-2,1×10-3mmol/L的CBIQ组平均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6.12±0.81)%,(71.31±1.00)%,较损伤组(46.34±0.90)%明显增高(P<0.01);浓度为1×10-2,1×10-3,1×10-4mmol/L的多巴酚丁胺组平均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0.53±0.22)%(、67.82±0.29)%(、63.53±0.61)%,较损伤组(32.50±0.12)%明显增高(P<0.01);但CBIQ及多巴酚丁胺共同干预组平均细胞存活率(57.31±0.60)%较多巴酚丁胺组(69.61±0.92)%及CBIQ组(63.20±0.80)%均明显减少,其中CBIQ联合多巴酚丁胺共同干预组与多巴酚丁胺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一定浓度范围内,CBIQ及多巴酚丁胺对氧化损伤的A549细胞生长有浓度依赖性的保护作用,但两者共同作用后其保护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3.
目的:制备出磷钨酸铈纳米晶负载的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研究多巴酚丁胺(DBTM)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DBTM含量测定的示差脉冲伏安新方法。方法:用浸渍法制备负载磷钨酸铈(CePW)复合材料的CePW/LDWNT修饰电极,用电化学阻抗(EIS)对修饰电极进行表征并考察多巴酚丁胺在不同电极体系中的循环伏安特性。结果:制备的纳米复合物对DBTM具有催化氧化作用,DBTM的氧化峰电流与浓度在2.0×10-6~8.0×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p=-10.06+5.824C,r=0.9966,检测限为5.8×10-9mol·L-1(S/N=3)。结论:该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及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中多巴酚丁胺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HPLC法测定盐酸多巴酚丁胺葡萄糖注射液中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含量.采用ODS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NH4)3PO4o3H2O)5.7g,加水1900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2.4,补水至2000ml,摇匀)(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4nm.盐酸多巴酚丁胺的线性范围为186~934 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11%.  相似文献   

5.
盛明华 《淮海医药》2003,21(5):420-421
目的 探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 HIE)疗效。方法 将 5 0例 HIE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组 2 5例 ,对照组 2 5例 ,两组常规治疗相同 ,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多巴胺 2 .5~ 5 .0μg· kg- 1 · m in- 1 ,多巴酚丁胺 2 .5~ 10μg· kg- 1 · min- 1 ,输液泵控制输入 ,持续 10~ 2 0 h,连用 3~ 7d,观察患儿的临床症状 ,体征消失时间。结果 治疗组患儿临床症状 ,体征明显改善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 ( P<0 .0 1)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 ,对照组 6 8% ,两组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 χ2 =4 .5 ,P<0 .0 5 )。结论 伍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 HIE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全身及胃 粘膜氧代谢的影响.方法:首先用多巴胺,然后随机应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调整剂量维持平均动脉压>9.31 kPa.药物注射后 120 min,记录血流动力学、氧代谢及胃粘膜pH参数.结果:与其它三组比较,肾上腺素使心率明显增加(P<0.05),心排指数明显高于去甲肾上腺素组或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组(P<0.05),氧摄取率明显低于其它三组(P<0.05).与多巴胺、肾上腺素比较,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合用时动脉血乳酸值明显降低(P<0.05).与肾上腺素比较,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合用时胃粘膜pH值明显增加(7.25±0.09 vs 7.14±0.07,P<0.05).结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多巴酚丁胺均能升高血压.但是肾上腺素和多巴胺使氧代谢恶化,而去甲肾上腺素与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合用可改善胃粘膜灌注和组织氧利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米力农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5例,予以足量利尿剂,ACE-I类药物,洋地黄等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无明显改善,应用米力农联合多巴酚丁胺1-3d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心脏各项指标变化。结果应用米力农联合多巴酚丁胺后心力衰竭明显改善1例,有效3例,无效1例。观察用药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早晚期最大血流速度比(E/A),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力农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治疗前后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应激试验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价值。方法:感染性休克患者静脉持续滴注多巴酚丁胺10μg·kg~(-1)·min~(-1)1h,观察患者全身血流动力学和氧代谢的改变,氧耗量(Vo_2)增加15%以上者为试验阳性。结果:47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中,21例应激试验阳性,26例阴性。阳性组应用多巴酚丁胺后心指数(CI)增加18.1%,氧输送增加12.7%,Vo_2增加38.6%,氧摄取率增加18.0%,体血管阻力指数降低18.5%.阴性组CI增加11.5%,氧输送、Vo_2和氧摄取率均无明显改变。阴性组患者病死率76.9%,阳性组为33.3%(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应激试验可作为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的动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多巴酚丁胺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病人随机分成多巴酚丁胺组和洋地黄组各50例,前组用多巴酚丁胺2.5 μg/(kg·min)连续静滴48小时,每周1次,共8周,辅以利尿剂治疗.洋地黄组每天口服地高辛0.125~0.250 mg,急性发作辅以西地兰0.2~0.8 mg/d静脉注射,辅以利尿剂,共8周,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心功能参数.结果 多巴酚丁胺组总有效率84%,洋地黄组总有效率64%,差异显著,P值<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治疗前后心功能参数有显著性差异,心搏量(SV)P值<0.05,心排量(CO)、心脏指数(CI)、射血分数(EF)、左室短轴缩短率(FS),P值均<0.01.结论 多巴酚丁胺与洋地黄治疗心力衰竭都有明显疗效,无毒副作用,不失为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万容  刘庆 《中国药房》2011,(16):1478-1479
目的:观察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0年6月我院小儿重症肺炎8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感染、吸氧、糖皮质激素、纠正酸碱失衡和电解质紊乱等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注射液+适量的葡萄糖注射液持续4~6h泵入,多巴胺剂量为2~5μg·kg-1·min-1,多巴酚丁胺剂量为2~5μg·kg-1·min-1,每天1~2次,连续使用3~5d。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心率、呼吸改善和肺部音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的有效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心衰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胺和多巴酚丁胺辅助治疗小儿重症肺炎可有效改善症状,防治心力衰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比了米力农(Milrinone)与多巴酚丁胺治疗严重心衰(SHF)的疗效。 20例SHF患者,纽约心脏协会分级Ⅲ级4例、Ⅳ级16例。20例患者均先经中心静脉导管注射多巴酚丁胺每分钟2.5μg/kg,然后每10分钟增加2.5μg,直至1小时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测定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中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含量的HPLC方法。方法采用ODS柱,流动相为乙腈-磷酸盐缓冲溶液(取磷酸铵2.75g,加水950ml,用磷酸调节pH值至2.4,补水至1000ml,摇匀)(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2nm,流速1.0ml/min,柱温30℃。结果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在浓度93.4~934μg/ml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9%,RSD为0.11%。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可靠,可用于盐酸多巴酚丁胺注射液中盐酸多巴酚丁胺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3.
陈阿娣  陆也福 《上海医药》2001,22(5):225-226
目的观察并对比小剂量多巴酚丁胺与洋地黄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选择经过多巴酚丁胺测试的心衰患者36例,随机分为多巴酚丁胺组(n=19)和洋地黄组(n=17).多巴酚丁胺组给予多巴酚丁胺2.5μg/(kg·min)连续静滴48h,每周1次,共8周,并辅以利尿剂治疗.洋地黄组每天口服地高辛0.125~0.25mg,急性发作时辅以西地兰0.2~0.8mg/d静注,以控制症状.辅以利尿剂,共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级别,并进行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数测定.结果多巴酚丁胺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81.2%,洋地黄组总有效率为80.3%.两组经治疗后,超声心功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多巴酚丁胺组心衰再次发作有6例次,再发作率为32%.洋地黄组心衰再次发作有12例次,再发作率为71%.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剂量多巴酚丁胺反复应用及洋地黄治疗心衰都有明显疗效,而前者比后者更能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加去甲肾上腺素和单用多巴胺对感染性休克绵羊内脏灌注的影响.方法:利用内毒素(LPS)复制感染性休克模型,当收缩压下降至5.3kPa时记录血流动力学及肠粘膜pH(pH_i)的基础值.20只绵羊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脉注入多巴酚丁胺加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调整药物剂量,使平均动脉压升高到12kPa,观察用药前(基础值)及用药后1,2,3,4h的血流动力学和内脏灌注指标pH_i.结果:两组动物在用药后血压、心排指数及氧输送较用药前明显升高。多巴胺组动脉乳酸浓度及pH_i无明显改变,但动脉pH值在用药后1h从7.40±0.05降至7.26±0.06(P<0.05).应用多巴酚丁胺加去甲肾上腺素后3h和4h,动脉乳酸浓度从(4±2)mmol/L降至(2±1)mmol/L和(2±1)mmol/L(P<0.05),用药后3h,pH_i从7.19±0.04明显升高到7.36±0.07(P<0.05).结论:多巴酚丁胺加去甲肾上腺素和单用多巴胺均能改善感染性休克绵羊全身血流动力学状态,但在改善内脏灌注上,多巴酚丁胺与去甲肾上腺素联用明显优于多巴胺单用.  相似文献   

15.
盐酸多巴酚丁胺为一拟交感神经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β受体,其作用平稳,对心脏有显著影响,盐酸多巴酚丁胺针剂广泛用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巴酚丁胺与硝普钠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08-2013年住院病例60例。在心力衰竭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加用多巴酚丁胺、硝普钠联合治疗,多巴酚丁胺2-10μg/(kg·min)静脉滴注,根据心率调整剂量,硝普钠20-60μg/(kg·min)避光微量泵泵入,滴数视血压波动调整,使血压不低于90/60 mmHg,连续静脉滴注72 h,以后1次/d,7-10 d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5%。结论多巴酚丁胺与硝普钠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短期内可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是基层医院可选择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多巴酚丁胺负荷单光子断层心肌显像 (SPE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2 6例患冠心病的受试者于检查前 48h内停服 β受体阻滞剂 ,安装自控静脉滴注装置及血压测定系统 ,描记基础心电图。多巴酚丁胺初始剂量为 :5 μg kg·min- 1 、最大剂量为 30 μg kg·min- 1 、平均用量为 2 3 2± 6 8μg kg·min- 1 。结果 :2 6例中有 12例 (46 % )多巴酚丁胺负荷SPECT检查阳性者同时进行了活动平板试验 ,结果 9例阳性 ,有不良反应者 6例 (2 3% ) ,症状均较轻微。结论 :多巴酚丁胺负荷SPECT检查用于冠心病的诊断效果良好、安全 ,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案。方法 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治疗支气管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去甲上腺素联用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内脏灌注的影响。方法3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静注去甲肾上腺素加用多巴酚丁胺和多巴胺,调整药物剂量,使平均动脉压升高到90.0mmHg,观察药物使用前及用药后,12、48、72小时的血流动力学,IL-6,TNF-α血乳酸浓度及临床症状。结果多巴胺组与多巴酚丁胺联用去甲肾上腺组血流动力学,氧代谢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与用药前比较,两组在用药前后,血压、心脏指数明显升高,多巴胺组用药24小时后动脉乳酸浓度,与用药前无明显改变,但动脉pH值基础水平为(7.40±0.05) ,多巴胺应用24小时后显著降低至(7.26±0.06)(P<0.05)。应用去甲肾上腺加多巴酚丁胺后,24小时动脉乳酸浓度分别为(2.3±1.1)mmo1/L和(2.1±1.1)mmo1/L,均显著低于基础水平(4.0±1.8)mmo1/L(P<0.05) ,IL-6、TNF-α值及临床症状两组间有明显差(P<0.05)。结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联用多巴酚丁胺均能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全身血流动力学状态,但在改善内脏器官血流灌注上,去甲肾上腺素加多巴酚丁胺明显优于多巴胺。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并发心肌损害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毛细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静脉滴注。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高于对照组的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辅治重症毛细支气管炎并发心肌损害患儿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