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杨洋 《开卷有益》2014,(6):76-77
《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怡红院劫遇母蝗虫”中描写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领她到各处游览,来到栊翠庵后“便往东禅堂来。妙玉笑往里让,贾母道:‘我们才都吃了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和阐述“和情养生”的内涵、理论基础及方法,提出情志调摄养生应以“和”为主,应内静怡情、移情怡性、顺应性情.情志调和,各种情志活动须有节制与和谐,气血调达,阴阳平衡,机体才能功能协调,身体才能健康无病,并进一步达到延年益寿.  相似文献   

3.
“天人合一”思想在中医养生文化中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思想起源于商代,经春秋时期孔孟、汉代董仲舒等思想家的发展,成熟于宋明理学。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一是认为人与天地之基本规律相同,二是认为人要顺合自然的规律,其学说具有很高的价值,并直接影响着中医养生文化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4.
近日,由宁波余姚市泰夫昌农庄有限公司主办,以中医养生与日常饮食完美结合为主题的"泰夫昌"养生面条新产品发布会在余姚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5.
《黄帝内经》"生病起于过用"理论,不但从一个发病观的角度体现了中医养生学的中和观念,而且还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思维方式,揭示了中医养生学与中和观之间的联系,并以一种哲学的行为准则标准倡导人们要起居有常、劳逸适度、顺应日月星辰的阴阳消长变化和人体本身"生物钟"的自然节律。文章从"生病起于过用"的养生观念以及中医养生中的中和思想两方面相结合,探讨了对于当今物质极其丰富、工作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社会,"生病起于过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周易》对“时”的审美认识和哲理沉思体现了其对人对生命的尊重和探究,此文重点从“与时偕行”的自然之美、忧患意识和圆融之境三个美学层面,探讨其对《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内经·素问·示从容论》指出:“年长则求之于府”。黄元御释:“年长者肠胃扫弱,容纳少而传化迟,府病为多,故求之于府。”(《素问悬解》)这里的“府”,主要指胃肠而言,而与脾密切相关。“年长则求之于府”是脾胃学说在老年人养生及康复医疗中具体应用的最早记载,它揭示了脾胃于老年人的重要作用,并对后世医家有较大的影响,迄今对老年人的养生及康复医疗实践仍不乏其指导意义。兹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寿夭之决亦基脾胃之气肾为先天之本,脾乃后天之源,二者与其它脏腑分工协作,共同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人至高年,肾气渐亏。《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男子至“八八”,女子至“七七”,皆已“肾藏衰,天癸竭”。先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亚健康问题受到社会普遍关注,培养大学生提高自我养生保健和预防疾病的意识尤为重要,中医养生学和"治未病"思想是《内经》预防与治疗学的重要理论,指导大学生合理应用中医养生保健措施,能有效预防大学生亚健康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民俗是一种文化遗存,与许多人文学科结成了近缘关系。中医与民俗具有水乳交融的密切联系,中医的发展伴随着社会民俗民风的传承和发展。中医“治未病”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养生预防等中医药特有的方法和手段,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瘥后防复的目标。我们根据本地四时节气的特点而采用祖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在治未病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如春季养生方应用具有平肝安神,健脾养阴之功的清肝饮;夏季养生方应用“五花清暑茶、六仁汤”作为保健茶和清热解暑的“防暑清凉茶”及佩香包、戴肚兜等;秋季养生方应用清燥润肺茶与祛火散来清热润燥,引火下行;冬季养生方应用则宜进补,萌育元气,养精蓄锐。应进一步挖掘民俗中有益健康的内容,以运用于人们的养生保健中。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传统文化中"生生"的涵义,探析其在《内经》养生思想中的体现,阐述其对现代养生学的启示和意义。[方法]采用文献检索、文献整理等文献研究[方法],总结"生生"之含义。[结果]"生生"内涵丰富,包括运动变化、生生不息、天人合一之意。其在《内经》养生思想中主要体现为:动静相宜,辨证养生;贵在质量,以人为本;天人相应,顺应自然。[结论]"生生"在《内经》养生思想中有着深刻的体现,对现代养生学有重要启示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