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功能性胃肠病的辨证分型,治疗法则和常用方法,以及临证中应注意的有关细节问题。方法:支用中医药对功能性胃肠病的诊治,用辨证选方。结果:首次临床治愈者占52%,两次占34%,三次以上占14%,总有效率为98%,结论:可改善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表现,疗效是确切的,可供临床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2.
3.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治疗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现代医学将"功能性消化不良"定义为:"持续性反复发作性上腹不适,早饱嗳气,餐后饱胀,腹部胀气,厌食烧心,恶心呕吐,反胃及胸骨后疼痛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经过电子胃镜镜检,或数字胃肠透视,肝、胆、脾、胰B超及各项理化检查均无异常所见,经过定期随诊四周以上仍无异常疾病发现的消化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4.
5.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的一种疾病,“功血”是有内分泌失调引起的子宫异常出血,与性腺分泌直接有关,多发于30—50岁之间,属中医崩漏范畴,本病发生的主要机理,是山冲任损伤,不能固摄所致,导致冲任损伤的原因多是血热;气虚;气郁;血瘀等。但其中以气虚,血热最为长见,治疗崩漏清朝名医《傅青主女科》早有历史记载,初用止血以塞其流,中用清热以澄其原,木用补血以还其归。内经云“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总之不管什么原因引起的“功血”,都要先止血,再查因,以免出血过多,引发许多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7.
李信国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5):20-21
目的探讨研究中医治疗胃病的辨证施治,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将62例患者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患者31例,对观察组患者根据其临床症状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对照组患者服用吗丁啉片,每天3次,每次10mg,连续服用两周。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1.61%,两者进行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医辨证施治在胃痛临床上有着显著的疗效,优于单纯进行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肺癌系指原发于支气管粘膜和肺泡的癌肿,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肺癌的常见症状为咳嗽,胸痛,咳痰带血,中医称之为肺积。主要由于正气虚损,阴阳失调,六淫之邪乘虚而入,邪滞于肺。导致肺脏功能失调,肺气郁阻,宣降失司,气机不利,血行受阻,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瘀阻络脉,于是痰气瘀毒胶结,日久形成肺部积块。《内经百病始生篇》说:“卒中于寒,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输不通,温气不行,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成矣。”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的临床效果。方法:以198例功能性胃肠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98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莫沙必利、黛力新等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后,给予相应中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短期疗效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稍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0%VS 68.4%,P〉0.05)。两组患者长期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82.0%VS 43.8%,P〈0.05)。结论:中药对于功能性胃肠病的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布加氏综合征的中医辨证施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布加氏综合征(Budd-chiari'sSyndrome)由肝静脉或涉及其开口以上段的下腔静脉阻塞所致门脉高压综合征,以肝脾肿大及腹水为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常见有下腔静脉发育异常,或肝静脉、下腔静脉近心端血栓形成,或由肝外机械性压迫等致使肝静脉或下腔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总结中医药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的治疗;方法:采用中医辨证分型,自拟中药内服施治;结论:中医药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临床中医辨证施治眼底出血的效果,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无差异两组,分别进行中医辨证施治,及进行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结果 对比两组治疗视力,眼底及眼科专项检查结果的改变作为疗效评判的主要标准,血压与血流变的改变,作为参考标准,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施治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辨证施治治疗眼底出血可以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乳头溢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110例女性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用中药方辨证为肝郁火旺型以丹栀逍遥散加减,脾虚血亏型以归脾汤加减施治;对照组50例口服西药溴隐停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疗效比较(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中医辨证分型施治临床乳头溢液疗效明显优于西药治疗,且无明显副作用,无复发。 相似文献
15.
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的结缔组织疾病,也是一种典型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根据皮疹的特点、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等,可分为系统性红斑狼疮和盘状红斑狼疮.中医文献中无本病的系统记载,根据本病不同阶段的症状特点,散见于蝴蝶斑、日晒疮、阴阳毒、温热发斑、痹证、水肿、心悸、胁痛、虚劳、血证等范围. 相似文献
16.
17.
肺癌是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的发病是慢性复杂的过程。治疗为手术、放疗、化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综合性治疗。肺癌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四:痰热郁肺型、饮停胸胁型、气阴两伤型、正虚瘀结型。根据病人的病因病机,辨证施治,从而调节气血阴阳及提高肌体免疫功能,从而延长生存期,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19.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其发生大多与免疫应答过程中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的某种免疫细胞恶变有关,根据组织病理学改变,分为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NHL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血液病,为淋巴瘤的最主要类型。在我国发病率虽不高,但具有随年龄增长而发病增多的特点,面对全国老龄化这一社会现象,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视,据报道NHL发病率在过去几十年内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1],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笔者在周冬枝名中医工作室学习期间,对NHL的辨证有独特的理解,认为“痰结”是该病的发病根本。 相似文献
20.
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之为“痄腮”,俗称“大嘴巴”、“蛤蟆瘟”、“搭腮肿”等。笔者运用中医药内、外治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