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先兆,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烦躁失眠,舌或手指发麻。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为中风,重者卒中昏迷,预后不佳,留有后遗诸证,给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治疗不及时或不能坚持用药,常有复中的可能,其预后更差。我们根据该病的病因病机,采用活血化瘀为主辨证分型加减用药,结合西药(开搏通)治疗高血压中风先兆6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风是内科常见急重症之一,包括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两大类。本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未发病之前又多有先兆,因此,预防中风病,应及早认识、预防和诊治中风先兆证,从而减少、控制中风病的发生。笔者采用灯盏细辛注射液配合中医辨证治疗中风先兆,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诊断标准:病例均符合《实用中风防治手册》[1]及“中风先兆证中医诊断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2],排除耳源性眩晕、颈椎病、腰椎病、脊髓病及周围性神经炎者。全部病例均为我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及血液流变学异常改变,部分患者伴有糖尿病。…  相似文献   

3.
缺血性中风是复发率、致残率、致死率均高的常见疾病,一旦罹患,防残、防复发、防致死就成为主要矛盾."血浊"作为贯穿缺血性中风的病理基础,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1 中风先兆是缺血性中风二级预防的临床切入点 中风先兆是未发生中风而临床出现一些需要引起中风警觉的症状.刘完素指出,出现中风先兆后"三年内必有大风之至".流行病学调查发现,50%的缺血性中风患者有中风先兆史,约1/3的中风先兆患者将发展为中风[1].缺血性中风存活者6个月内复发率为8.8%,5年内为25%,且预后比首次中风更差,是病死、致残、痴呆的主要原因[2].可见,对已表现出了中风先兆和有中风经历的患者,若能见微知著,通过寻找中风事件发生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防治措施,治疗可逆性病因,纠正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预防中风发生与复发,是二级预防的临床切入点.  相似文献   

4.
活血祛瘀法治疗中风先兆93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本奇 《中医研究》1997,10(4):36-37
活血祛瘀法治疗中风先兆93例河南455000安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张本奇魏鹏①①安阳市中医药学校门诊部主题词中风先兆/中医药疗法活血祛瘀中风先兆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失眠,烦躁,口、舌或手指麻木,或一时性偏瘫,言语不利等。如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发展为中风...  相似文献   

5.
总结孙西庆教授论治中风先兆的经验。通过对中风发病前诱因、先兆证的判定及对中风先兆患者的治疗,是防止其进一步发生完全性中风的重要手段。孙西庆教授认为中风先兆病机主在气血失调,化生内风,在临床应用调气活血息风法,自拟调气活血汤加减进行治疗,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补气活血法治疗中风先兆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中风先兆是中风病前期,且极大多数能发展成中风的临床综合征,临床以短暂性的肢体麻木、瘫软、语涩等为主要症状。治疗中风先兆是预防中风病的重要措施。我们自1989年5月至1992年12月,用补气活血法治疗78例气虚血瘀证中风先兆患者,并进行了血液流变学观察,取得了初步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中风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缺血性中风已成为世界范围内致残率、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1],该病对社会、家庭及个人的危害极大。中风先兆证本质是一组临床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中度头晕、头痛、胸闷、肢体麻木、肌肉蠕动或出现一过性语言不利等。中风先兆证是缺血性中风发病的前期表现,若能在此时遏制住其病理机制的进一步发展,就会很好地预防缺血性中风的发生。中风先兆  相似文献   

8.
中风病,由于其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所以已引起人们的极大重视。1985年10月全国第二届中风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风病的研究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现将其主要进展介绍如下。一、重视先兆证治识别中风先兆,及时给与治疗,已成为目前中风防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经过长期的临床探索,在这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如昆明铁路中心医院詹文涛氏写有《关于中风先兆诊断及防治问  相似文献   

9.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病人的疗效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300240天津市建昌医院赵国文中风病为临床常见病之一,中风先兆是中风的先期阶段,治疗中风先兆对中风发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组对60例中风先兆病人进行针刺治疗和血液流变学变化的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  相似文献   

10.
本课题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通过对200例中风和400例对照观察,发现中风发病学上,高血压为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二者在病机上同出一辙,在证候学上高血压的临床证候可演变为中风先兆瘘见证候。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中风先兆证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辨证治疗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医药辨证用中药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30例(辨证为气虚血瘀型及痰瘀阻络型),与单纯使用西药阿司匹林治疗30例(中医辨证也为气虚血瘀型及痰瘀阻络型)进行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7.3%,明显优于对照组72.5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中西医辨证治疗中风先兆证可有效改善中风先兆证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中风先兆证的病机要点在于“血瘀肝热”,因而采用自拟的具有化瘀通络、清肝和血功效的小中风片处方,治疗中风先兆证301例。与西药对照组101例进行比较,结果前者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临床及实验研究说明,小中风片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治疗中风先兆证、防止或延缓中风发病的有效药物,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风先兆病在临床常见,一旦转为中风病后,治疗经济费用高,致残、致死率高,造成家庭沉重负担。所以在中风先兆期,积极预防、早治疗尤为重要。中风先兆的临床表现归纳为:年龄常在40岁以上,有眩晕、头麻,一过性晕厥或言謇,偏身麻木无力,步态不稳,舌紫黯或瘀点,或舌面未见瘀象,而舌下脉络增粗、曲张、紫黯,或有瘀丝、瘀点、脉弦滑或细涩为临床特征。舌象的瘀血脉络变化是中风先兆病的重要依据。病理变化为气血失调,经脉瘀阻,瘀血形成。治疗上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为主,结合病者的体质因素,分别加益气、滋阴、化痰降浊是治疗中风先兆的根本。  相似文献   

14.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证54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针刺对中风先兆证的治疗效果。方法 观察54例中风先兆证患者经针刺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并与对照组作对比。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针刺治疗中风先兆证具有独特优势,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中风先兆症的中医认识和干预手段入手,分析灸法治疗中风先兆症的可能性,结合热敏灸的临床疗效优势,提出热敏灸干预中风先兆症的思路与措施,以提高中风先兆症的干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中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患病率、致残率均很高.近年来,首次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笔者以中医药为主,辨证治疗中风先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深圳市罗湖区中医院门诊及住院观察病例126例,其中男性75例,女性51例;50岁以下48例,50~60岁30例,61~70岁27例,70岁以上21例;病程2~13个月.诊断符合《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标准》[1]及《中风先兆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2].其中原发性高血压36例,高血压并血脂异常30例,脑动脉硬化症26例,脑动脉硬化并高血压血脂异常10例,糖尿病9例.  相似文献   

17.
中风先兆,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短暂脑缺血发作,而短暂脑缺血发作和完全性卒中关系密切,故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是预防完全性缺血性卒中的重要环节。而血液流变学指标异常导致缺血性中风形成已被公认,故积极降血粘度对治疗中风先兆及预防完全性缺血性卒中有其积极意义,我们从1992-1996年用祛瘀汤治疗中风先兆病人10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风病是世界公认的威胁人类健康的最严重疾病之一,对中风先期阶段中风先兆的防治已成为当今临床研究的重点。我们根据中医理论,在益气、活血、补肾之法指导下组方益智醒脑丸,治疗中风先兆证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电项针联合西医对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80例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电项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中风先兆症状及眩晕症状评分、颈内动脉管腔内径、再次中风例数。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 <0.05);2)治疗后,两组中风先兆症状及眩晕症状评分较前显著下降(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3)观察组治疗后28 d再次中风发病2例、6个月再次中风发病4例、12个月再次中风发病3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8 d再次中风发病3例、6个月再次中风发病6例、12个月再次中风发病5例数(P <0.05);4)治疗后12个月,观察组颈内动脉管腔内径较对照组显著上升(P <0.05)。结论 电项针联合西医能有效提高颈动脉狭窄致中风先兆患者疗效,改善中风先兆症状及眩晕症状评分,增加颈内动脉管腔内径范围,降低再次中风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中药综合治疗中风先兆的临床疗效,以降低发病率。方法选取中风先兆患者62例,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针灸结合中药治疗)和对照组(口服中药治疗),每组31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参照199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风先兆证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结果综合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中药综合治疗中风先兆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中风发病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