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郁、焦虑与难治性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的关系及抗抑郁药对其的疗效。方法对照620例常规治疗好转的FD患者与620例难治性FD患者,使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the Hospital anxietyand depressive scaleHADS)进行心理测评。用抗抑郁药阿米替林治疗并发抑郁和(或)焦虑的难治性FD患者,疗程为8周,治疗后行HADS评分。并记录评价治疗前后躯体症状情况。结果难治性FD患者抑郁和(或)焦虑患病率(91.9%)和HADS评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并发抑郁和(或)焦虑的难治性FD患者接受抗抑郁药治疗8周后,精神和躯体症状均有明显改善。结论难治性FD患者与抑郁、焦虑有关,抗抑郁药治疗能显著改善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相似文献   

2.
FD—87型防盗报警器,系由 NPN 硅晶体管构成的多路有线报警器。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可靠、抗干扰能力强、耗电省等特点。电路原理一FD一87型防盗报警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3.
心理社会因素与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描述合肥市大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病率,探讨心理社会因素与FD的关系。方法 对合肥市2所大学576名一-三年级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临床诊断。选取FD病人44名,同时选取同班级、性别比例相同的44人为对照,评定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特质焦虑等心理社会因素。结果 FD患病率为7.6%,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在病例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显性。生活事件应激程度、应对方式评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负性社会经历和特质焦虑评分病例组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FD在大学生中十分常见,负性社会经历和特质焦虑与FD呈统计学关联。  相似文献   

4.
1概述 消化不良(dyspepsia)是指持续或反复发作的,包括上腹痛、上腹饱胀、上腹胀感,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的一组临床症状。经经验排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时,这一临床症状便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vspepsia,FD)。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欧美的临床病学调查表明.普通人群众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我国广州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专科门诊患者的近半数。F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医疗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门诊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和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患者中抑郁症、焦虑症的息病率;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调查成都市三家综合医院内FD和IBS门诊患者;对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9分的患者由精神科医生使用Hamilton量表进一步确诊。使用SPSS12.0和SAS8.0软件分析结果。结果:调查病例208例,男性75例,女性133例。其中FD患者100例,IBS患者108例。焦虑或抑郁的患病率25.48%,其中单纯抑郁患病率19.71%,单纯焦虑患病率22.12%,抑郁合并焦虑的患病率16.35%。可能的危险因素有:伴随有其它器质性疾病、发生生活事件、自觉目前健康状况差,离婚、丧偶或分居及中壮年人群,其OR值分别为2.590,2.782,4.096,3.569和3.877。结论:FD和IBS病人中抑郁症、焦虑症的患病率高,抑郁症和焦虑症共病率高;伴随有其它器质性疾病、发生生活事件、自觉目前健康状况差、离婚、丧偶或分居以及中壮年人群是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经检查排除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症状可持续或反复发作,病程一般规定为〉1个月或在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欧美的流行病学高查表明,普通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我国某市一份调查报道,FD占该院胃肠病菌专科门诊患者的50%。FD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  相似文献   

7.
王学成 《现代保健》2010,(15):168-169
消化不良是临床常见的症候群,表现为慢性复发性或持续性上腹部疼痛、饱胀、早饱、暖气、恶心、呕吐等症状。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D)。FD又称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指具有上述慢性、复发性消化不良症状,持续至少4周以上,而各种检查未能发现器质性病变的一种功能性疾病。本病十分常见,估计在社会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0%-30%。通常表现为慢性上腹疼痛、痞胀、早饱、暖气、泛酸、嘈杂、恶心、呕吐等上腹部症状,时间超过12周,客观检查无器质性疾病。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急性胃肠型上呼吸道感染等原因造成的患者腹痛、呕吐在临床中很常见,其患病率甚高。铝碳酸镁咀嚼片有全面的黏膜保护作用,能显著增强胃黏膜防御修复因子。且使用方便,方法简单。本研究观察铝碳酸镁咀嚼片对FD患者上腹痛和(或)烧灼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候群,患病率高,约占消化道门诊就诊人数的1/3以上,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迄今尚未完全弄清,也没有统一的治疗方法,大量资料表明,FD患者存在胃动力异常并与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基于此,我院消化内科在2000年9月-2004年8月,对92例FD患者中的46例使用多虑平、莫沙必利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李珊 《家庭医学》2005,20(1):21-21
消化不良很常见,主要表现为上腹胀、腹痛、嗳气、纳差,甚至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引起消化不良的原因很多,但可分为两大类。凡是由胃肠道疾病如炎症、溃疡病、肿瘤等疾病引起的属于器质性疾病的部分症状;而另一类则为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国内某医院调查,FD占该院胃肠病专科门诊病人的多数以上。  相似文献   

11.
康宁860血气分析仪有五个流体传感器(FluidDetector简称FD):FD1、FD1A、FD2、FD3和FD4.FD1,FD1A和FD2位于测量模块,用来检测标本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胃肠道动力功能紊乱性疾病,近年来研究表明,胃肠道动力障碍是FD的主要病理生理学基础,且精神心理因素与FD的发病关系密切。现总结我院2004年7月-2008年1月使用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00例疗效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指一种病因不明、未能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症状群,是消化内科的常见病.笔者于1998~2001年对120例FD患者给予达喜和小剂量舒必利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宿丽新 《工企医刊》2014,27(1):598-59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它是一种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餐后上腹饱胀和早饱感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而不是一个特定的疾病诊断.本文回顾分析我院消化科2010年以来诊治的178例FD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影响。方法对2005年6月-2007年6月在我院消化科门诊及病房诊断为FD的120例儿童,进行Hp检测,阳性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三联疗法的根除治疗和胃肠道调理治疗,并统计其积分。结果120例FD儿童中有98例Hp阳性,其阳性组以食欲下降及饱胀症状突出(P〈0.05),根除Hp组上述症状明显改善(P〈0.05)。结论 Hp感染可能是儿童FD的一个影响因素,尤其对食欲下降及腹部饱胀症状影响明显。对FD儿童及早进行Hp检查并根除有利于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陆军汽车兵功能性消化不良(FD)与心理应激的关系,并探索防治措施。方法以陆军汽车兵4.5个月军事训练为背景,采用FD症状量表、胃镜检查,了解187名汽车兵FD发病状况,并运用SCL-90问卷调查进行心理相关分析。对确诊为FD患者87人随机分2个组,治疗组给予心理干预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只给予对症治疗,1年后进行随访。结果汽车兵FD发病率为46.5%(87/187),SCL-90≥160组FD发生率为78.8%(78/99),显著高于SCL-90〈160组的10.2%(9/88)(P〈0.01)。FD患者SCL-90积分为170.20±42.26,与无症状组的137.90±36.56比较,差异亦显著(P〈0.01)。FD症状积分与SCL-90积分呈明显的直线正相关(r=0.77,P〈0.01)。FD患者SCL-90各因子分、总分均显著地高于中国常模;除偏执、敌对因子均分外,其余各项因子均分均高于军人常模。1年后2组FD症状积分及SCL-90各因子分均较1年前有明显减少,而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加用心理干预较单纯的药物对症治疗效果要好。结论心理应激可能引发或加重FD,适当的心理干预对于防治军队FD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FD—71晶体管小型闪烁辐射仪(或FD—117)在卫生防护和环境监测方面应用日益广泛,其优点是能测出微弱的γ射线,简便耐用,但要定期校准,不然误差较大。国际原子能机构133号技术报告《辐射防护仪器校准手册》对校准周期提出“除有法定要求的地方外,建议每个仪器每隔12个月校准一次”。该仪器说明书也注明更换晶体、光电倍增管等应重新校准。  相似文献   

18.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上,消化不良是指一组表现为上腹部不适、疼痛和上腹胀的症状,常在餐后加重,并伴有早饱、食欲不振、恶心或呕吐等.这些症状主要是以胃为主的一组消化不良症状.按病因划分,消化不良可分为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和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前者经有关检查能显示相关病因,如消化性溃疡、糜烂性胃炎、食管炎及恶性疾病等;也包括系统性疾病引起的消化功能异常,如糖尿病性消化不良和进行性系统性硬皮病.而FD患者经内镜等检查未能显示有结构上的明显异常,或难以用这些表现来解释其症状.  相似文献   

19.
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组无器质性原因的慢性或间歇性上消化道症状,患病率高,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临床症状主要有上腹痛、腹胀、早饱、嗳气、厌食、烧心、反酸、恶心和呕吐等。  相似文献   

20.
罗勇 《现代保健》2009,(32):56-56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方法72例小儿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中药。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69.44%。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中两医结合法治疗小儿FD的方式疗效佳,而且也安全,建议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